<h3>2018年自驾车穿越亚欧大陆游记27~瑞士(下)~列支敦士登</h3> <h3>瑞士一直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清新的空气闻名于世,是全世界各国游客最青睐的国家,瑞士老百姓也都很有钱,一到周末、节假日城市里面的人就基本空了,人们就会回到自己在郊外的木屋,或者去各旅游胜地度假,所以瑞士有“世界花园”的美誉。<br></h3> <h3>虽然全世界来瑞士的游客不少,但是瑞士并没有感觉像很多欧洲国家那样的不安全,卫生环境也并没有因为游客多而遭到破坏,到处都很干净、整洁,可以说从城市到乡村瑞士人家的精致生活体现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木屋、每一块草坪、每一簇鲜花。<br></h3> <h3>2018年7月29号、周日、晴天, 一早起来看到太阳出来了,按计划今天要到茵特拉肯小镇和少女峰,在阳光的照耀下阿尔卑斯山山脉和图恩湖更加的美丽迷人。</h3> <p>从木屋出来不久,就拐入了去茵特拉肯镇的方向,和前天从伯尔尼过来的路不是一条,这条路是沿着美丽的阿尔卑斯山山脉往下走,风景又有不同。</p> <h3>由于今天天气不错,山路上也有来徒步的游客了,说真的要不是考虑签证的时间问题,我们都想再留住几天。</h3> <h3>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覆盖了意大利北部、法国东南部、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南部及斯洛文尼亚,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东延伸,经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国西南部,东止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h3> <h3>勃朗峰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的上萨瓦省和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交界处,勃朗峰是西欧与欧盟境内的最高峰,海拔为4808.73米,勃朗峰也被称为“白色少女”或“白色山峰”。
</h3> <h3>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延绵1200公里,南北宽约120~200千米,东宽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一共有82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中又有超过一半位于瑞士瓦莱州,阿尔卑斯山脉还有10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达3600km。
</h3> <h3>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脉,同时也是个巨大的分水岭,欧洲许多大河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均发源于此,各河上游都具有典型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h3> <h3>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高峰全年寒冷,在海拔2000米处年平均气温为O℃。</h3> <h3>阿尔卑斯山脉是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期间涌现出来的,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约在中生代将近结束的7000万年前开始的,在中生代期间(2.5亿~6640万年前),河水将被侵蚀的物质冲刷并沉积在被称为特提斯海的广阔洋底,并在这里缓慢变成由石灰岩、黏土、页岩和沙岩组成的水平岩层。<br></h3> <h3>边走边拍。</h3> <h3>以下图片路途边走边拍。</h3> <p>瑞士乡间的草皮,这种绿色,这种齐整度,不认真看真的以为是塑料人造。</p> <h3>这个小视频是昨天下雨天拍的。</h3> <h3>来到图恩湖边停车欣赏湖景。</h3> <h3>这个就是穿行在施皮茨小镇的火车。</h3> <h3>这个是施皮茨火车站。</h3> <h3>从我们住的木屋开车到茵特拉肯小镇火车西站11几公里,火车站附近没停几台车,于是找个空位停好车。</h3> <h3>我们停18号车位,一位瑞士的女士停17号车位,看到我们的中国车牌竖起了2个大姆哥和我们打着招呼,看到我们准备用欧元交停车费,她告诉我们不可以用欧元,而是要投瑞士法郎,但是我们没有瑞士法郎的硬币,于是她主动帮我交了停车费,我立马给瑞士法郎纸币和欧元给她,她都坚决不收,这个国际友人太热情太可爱了,搞得我们也不好意思,只好拍照留念。</h3> <h3>记住这位热情助人的瑞士女士,说声“谢谢啦”。</h3> <h3>停好车进火车站准备买上少女峰的票,刚好遇到从广州天河来的李茜美女几个人站在站台上聊天,听着熟悉的粤语觉得好情亲切哦,美女很有耐心的告诉我们这个是火车西站,上少女峰的火车要去东站坐,知道我们在西站这里停好了车并交了停车费,于是告诉我们从西站走路到东站也不远,而且可以顺便欣赏小镇的景色,又很仔细的帮我们划好从西站走到东站再到少女峰的线路图,还帮我们写好一张英文字条,说买票的时候给售票员一看就明白了,今天一到茵特拉根小镇就收获到外国人、中国人满满的热情和爱意,发自内心的真心感谢你们。</h3><h3><br></h3> <h3>因特拉肯是瑞士伯尔尼州的一个小镇,位于图恩湖和布里恩次湖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小镇,也是上少女峰的必经之地,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br></h3> <h3>因特拉肯亦是运动胜地,有丰富的冬季与夏季运动,夏季可以山间游览、爬山、驾驶帆船、冲浪、游泳、滑翔伞、网球及高尔夫球等,冬季的滑坡、越野滑雪、轮滑、溜冰等。</h3> <h3>以下图片茵特拉肯小镇随拍。</h3> <h3>小镇也可以坐欧式马车游览。</h3> <h3>茵特拉肯小镇不大,从西站走到东站也就20多分钟,买票的过程中又有一个美女和一位先生看我们听不懂售票员的话,主动帮助我们翻译,像我们英文都不懂的出门在外,如果不是遇到这么多热情帮助我们的人,我觉得我们可能也只能是逗一圈就回去了。</h3> <h3>今天两个人上少女峰的车票钱是489.6瑞士法郎,合人民币3380元,每个人就是1680元人民币,貌似上少女峰的火车票有点贵,因为欧洲的自然风光一般都是不要卖门票的,我自己觉得这个就是火车票的钱,但是如果按海拔算也就是每升高一米0.5人民币,也不算太贵哦,懂英文的可以在这台自助售票机买票。</h3> <h3>从东站坐火车上阿尔卑斯山少女峰。</h3> <h3>在火车上遇到从南京过来的刘美女姐妹及家人,在车上相互交流游玩经验,聊得不亦乐乎,她知道我们的下一站是奥地利,于是建议我们一定要去奥地利最美小镇哈尔施塔特。</h3> <h3>以下图片在火车上拍。</h3> <h3>来少女峰游览的各国游客也不少,我们看不懂站名,从东站上车到少女峰中间要换2次车,因为瑞士的火车不像我们国家的,从始发站上车后基本就能直接坐到要到达的站下车,他们的火车是来回的绕圈,如果不认识站名搞的不好我们又坐回到昨天我们住的施皮茨都有可能,怕换错车我们一路问着终于到达了山顶。</h3> <h3>山上太阳很大但是也不太冷,还有好多欧洲帅哥穿短袖衣服在山上玩耍,欧洲人的不怕冷我们从北极圈就领教了。</h3> <h3>少女峰是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阿尔卑斯山区的著名山峰,海拔4,158米,位于因特拉肯镇东南18公里处。
</h3> <h3>少女峰虽说不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但是瑞士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以山峰、冰雪、冰川、阳光、蓝天、白云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
</h3><h3><br></h3> <h3>少女峰名字直译过来为“处女峰”的意思,这个名字的来由在当地人流传着两个故事,一个是因为山上经常有云层笼罩,少女“羞涩”不愿意见人而得名。另一个故事是旁边的艾格峰看上了这位“姑娘”,但中间的僧侣峰一直阻挡着他们见面,少女峰就一直还是没见过男孩子的 “处女峰。”<br></h3> <h3>从通往户外的隧道里走到外面的冰雪世界,远眺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 游人也可乘搭升降机直上海拔3571米的史芬克斯,观景大厅与平台,那是全欧洲最高的天文台,但气象站是不对外开放。</h3> <h3>少女峰于1811年首次由Meyer 兄弟征服,20世纪初少女峰铁路建成,用隧道及齿轨铁路连接少女峰旁,位于少女峰山间的3,454米高的小少女峰站,是欧洲最高的火车站,有“欧洲之巅”的美称。</h3> <h3>少女峰铁路由山下Grindelwald 开始,婉延经过Eiger 的草地,于Kleine Scheidegg 进入隧道。于坚固的花岗岩内的隧道虽然只长7 公里,坡度却达到25%,于1898-1912年花了14年才完成,它有四分之三左右的路段是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里通过,工程十分艰巨,由Kleine Scheidegg 到少女峰车站,上山需时约50分钟,下山则需要35分钟。</h3> <h3>山上游客很多,拍照要排队。</h3> <h3>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h3> <h3>少女峰车站内附设餐厅、邮局、研究站、电影院、商店等,在这个在商店里,将购票时送的铁路护照拿出来盖上章,证明你于每年每月每日登上了少女峰。</h3> <h3>其实游客能登上来的高度是3454米。</h3> <h3>估计这个铁路护照应该是有各国文字的版本,里面除了有修建这条铁路的详细介绍,还有各种游玩项目和商品介绍,我们拿到的当然是中文版的,这体现出瑞士旅游景点对中国游客的重视,也是一种无刻意打广告的行为,顺势就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各种特色产品推销到各国游客心中。</h3> <h3>在下山的途中遇到从上海来的游客李丽美女一家人,我们跟着她们一路没费周折的就下了山,而且她还很热情介绍我们去小镇吃徳国猪肘子。</h3> <h3>回到茵特拉肯小镇的大草坪处,有很多在此处玩滑翔伞的欧洲帅哥和美女们,从进北欧开始就感觉到欧洲人除了玩就是玩,而且是各种花样的玩、也真会玩。</h3> <h3>看着从蓝天白云间飘下来五彩缤纷的滑翔伞,我也不用其它形容词来堆砌了,李白的这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挺合适的。<br></h3> <h3>第一次近距离现场观看滑翔伞表演,我和司机也是很兴奋的,一直看到她们降落收伞。</h3> <h3>在少女峰回来的路上遇到上海来的李丽美女介绍我们到这个餐厅吃猪肘子,按照她帮我们在谷歌的定位,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带米饭,一个猪肘、一份猪扒、一小瓶啤酒63.4法郎,合人民币438远,比起来北欧还是便宜不少。</h3> <h3>回到停车处看到几个帅哥美女在围观我们的车,原来他(她)们都是骑友,从国内组团骑摩托车游览欧洲,太佩服他(她)们了,尤其是这两个看起来娇滴滴的美女,这风吹、雨淋、日晒的长途跋涉,我很想知道她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h3> <h3>大家开心的合影留念,互祝平安。</h3> <h3>离开茵特拉肯小镇,直接定位到列支墩士墩,出了茵特纳肯小镇不远后在路边发现一个露营地,于是决定住下,停车到车顶行李箱拿帐篷时发现车的雨划器上夹了一个小纸包,拿下来后看不懂,以为是别人发的广告。<br></h3> <h3>露营地被阿尔卑斯山包围着,老板是说徳文的,一台车2个人搭帐篷38瑞士法郎。<br></h3> <h3>在此营地露营的人和车不少。</h3> <h3>瑞士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火车在阿尔卑斯山山中川流不息。</h3> <h3>准备睡觉时打开一看里面是这个,觉得应该不是广告,于是拍照发给儿媳妇看,儿媳妇说好像是徳文,她也看不懂,但是觉得好像是罚款通知书之类的,于是发给在伯尔尼认识的导游小黎看,但是他肯定睡了也没回复我,只好先睡觉明天再说。<br></h3> <h3>2018年7月30号、周一、晴天,今天从营地出来,路过卢塞恩,好漂亮的一个大湖,风景再好由于签证时间的问题也不能再停留了,原计划的卢塞恩、苏黎世等其它瑞士景点只好放弃,直接定位往奥地利方向前行。</h3> <h3>瑞士的汽油费在11.70元人民币—12.20之间。</h3> <h3>行进途中收到黎帅哥的回复,他说看了我发给他的东西,确实是在茵特拉肯停车超时被罚款100瑞士法郎,合人民币690元,他说我们昨天应该把车停在东站会比较好一些,他还说:“你们国内的车牌不交也没什么问题,如果要交你们也不需要返回瑞士交,就继续往前走不远就是列支敦士墩,列支敦士登是瑞士的大公国,你们到那里找个邮局就可以交这笔罚款。”。</h3> <h3>不交也可以???纠结中,想着我们还是应该做一个尊纪守法的好公民,到了国外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且在欧洲也熏陶了这么久,学习人家欧洲人的自律精神不是说在嘴巴上,遇到事情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中,在帅哥的指引下我们决定到列支墩士墩的首都瓦杜兹把罚款交了。<br></h3> <h3>列支敦士登公国简称“列支敦士登”,是欧洲中部的内陆袖珍国家,处于瑞士与奥地利两国之间,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双重内陆国指的是本国是内陆国而其周围所有的邻国也是内陆国的国家,世界上的双重内陆国只有乌兹别克斯坦和列支敦士登。<br></h3> <h3>全国只有西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在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区大都属于山地,列支敦士登国土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2018年全国总人口37910人,全国只有110名警察。<br></h3> <h3>列支敦士登的领土曾经是罗马帝国瑞提亚行省的一部分,1719年1月,当时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将许内勒贝格庄园与瓦杜茨郡合并成立一个独立的小型大公国,赐名为列支敦士登,1800年—1815年拿破仑战争时期,列支敦士登遭到法兰西第一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侵略,1806年,列支敦士登成为主权国家,1866年获得独立。<br></h3> <h3>列支敦士登维持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他们是附属于瑞士的大公国,所以没有国王,大公就相当于其它国家的国王,国内没有军队,关税由瑞士管理,列支敦士登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官方语言是德语但与德国没有交界的国家。</h3> <h3>列支敦士登虽然土地狭小、人口稀少,但却拥有非常高的国民收入水平,邮票是他们的特色产品和支柱产业,2018年列支敦士登GDP总量为62.15亿美元,按3.79万的人口算,人均GDP高达16.4万美元,世界排第二位。<br></h3> <h3>列支敦士登有钱就可以当他们国家的领导人,2011年开始允许出租整个国家,每晚租金是4万英镑(约合42.5万人民币),2晚起租,该国的临时 “领导人” 会在议会仪式上得到一把象征性的钥匙,然后就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的待遇,甚至可以使用土地和调用当地警察 。<br></h3> <h3>列支敦士登袖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说明,如果在陡坡地玩滑板,很有可能没控制住就出了国界,滑到了瑞士,开车沿国境线跑一圈,只需半个多小时,而且还不敢加油门,一不小心就冲出国界了。
</h3> <h3>连教堂都是小巧玲珑,好像一块大号积木。</h3> <h3>瓦杜兹是列支敦士登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旅游中心,位于莱茵河东岸,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市内没有高层建筑,有各式商店、旅馆、邮局、博物馆和医院。<br></h3> <h3>这个就是列支敦士登的大公府邸,也叫杜瓦兹城堡。</h3> <h3>所谓的大公国就是是区别于王国的,是王国之下一级独立的附属国,王国的老大叫王帝,住的是王宫,大公国的老大叫大公,住的地方叫大公府,因此,大多都比较小而袖珍,现在世界上还剩下四个大公国,而且全部在欧洲。<br></h3> <h3>瓦杜兹城堡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是大公的住所,也是他们全国最壮观的建筑,但是不对游客开放,据说每逢国庆日,大公会邀请全体国民去他的住所里喝上一杯。</h3> <h3>在杜瓦兹遇到上海的游客,看到我们的国内车牌的要求合影留念。</h3> <h3>就在巴掌这么点大的瓦杜兹,一条小街上都有2个邮局,但是一问都不收罚款,只买邮票,为了找这个交费的地方问了7-8个人,来回折腾一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商场里的邮局把罚款交了,其实原来就在我们停车的楼上,谁叫咱不识字呢。<br></h3> <h3>在这家邮局交费不能刷卡,可以用瑞士法郎或者折算成欧元现金交都可以,邮局工作人员把罚款单一斯两半,他们收的那一半要我填好家庭住址签上名字,给我的这一半他们盖章,就可以了。</h3> <h3>瑞士、瑞士说爱你也真不容易,罚的也太很了点,一次超时停就罚款差不多700元。其实自从进入欧洲,路边、路口和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有执勤的警察,但是只要有违章行为人家就能发现,证明人家的监控系统和管理还是很到位的(除了巴黎哦)。其实欧洲其他城市包括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停车位都没编号的,但是茵特纳肯的停车位是编号了的,所以我们认真分析了他的停车位交费系统是连网的,你这台车交了多长时间的费,倒时候这个停车位没人再投币交费,就会有人去查看,看着这张罚款单有改动过的痕迹,估计是第一次去看超时罚款了,当时应该没有100瑞士法郎,后来看着怎么还没开走又来加罚一次,如果不走就继续再加码、加码。</h3> <h3>在欧洲这些城市停车基本都是自己预计要停多久,就交多少个小时,由于是第一次来所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是很难控制这个时间的,比如那天我们在荷兰的海牙交了10欧元4个小时,结果只玩了1个多小时,昨天那位瑞士女士帮我们缴费后也只顾着感谢人家,也没好意思问人家交了多长时间,想着反正都交了费,就是超了可能也不会被罚,没想到瑞士的茵特纳肯就不一样,所以以后有来自驾来的亲宁愿多预交一些时间,也不要被罚款,不是钱问题,实在实在是去找交费的地方太麻烦。<br></h3> <h3>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把列支敦士登的首都杜瓦兹走了一遍,比我找邮局缴罚款的时间都短。</h3> <h3>这条小街上就是列支敦士登首都杜瓦兹最主要的街道,游客不多,看到的都中国人,这个珠宝店的门口插着五星红旗,可见他们对中国游客的重视。</h3> <h3>回忆这几天瑞士的行程,除了美丽的风光、迤逦的风景,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这几天一路都得到了包括中国人、外国人的无私帮助,我们也无以回报,只能铭记于心,学习你们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像你们一样力所能及的将爱心无私的传递下去。</h3> <h3>在杜瓦兹交完罚款后觉得全身心的轻松了,下午出发前往奥地利。</h3> <h3>走着走着就到了徳国,在欧洲一天走3国不是什么稀奇事,到奥地利徳国的慕尼黑是必经之路。</h3> <h3>进入慕尼黑城区。</h3> <h3>穿过慕尼黑城区来到城外停车服务区加油,一看都很晚了于是决定就在服务区住下来,这个服务区不能提供住宿的地方,只好睡车里。<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在这里发生两个小故事要认真讲一讲。</h3> <h3>第一故事就是安全问题很重要:加完油司机就把车停好去上厕所,而我就坐在副驾打开车门专心看着手机,这个时候旁边的空位又开进来一台车,有空位停车很正常我也没在意,过了一会只听到司机用家乡话大声叫我关车门,我立刻抬头往外看,一看一个黑老外站在我的车后,而旁边刚才停的那台车里坐了个黑老外司机,车更本就没熄火,我一看这架势准备抢劫呀,立马把车门关了,那个黑人看到司机大声叫着往我这边走,于是装着很无辜的样子走到那台车边上,拉开车门上了那台车,他们两个开着车一溜烟的就跑了,今天要不是司机上完厕所回的快,真的好危险,想想都心有余悸直后怕,司机回来好一顿上课,只好乖乖的听他教育一通。</h3> <h3>第二个故事就是不能贪小便宜:我提着户外炊具到草地的桌子上去做饭了,司机在车里休息,正在忙活时,司机拿了一个小纸盒给我说:“你看我捡了一个像陈琳那样的照相机,不知道是谁把它放在我车门边的地下,在国内买要2000多人民币。” 我一看纸盒里有个浅绿色塑料的东西,由于我是近视眼看不清具体是什么,正在那这一刹那间,我突然听到了:“嘀嗒、嘀嗒”的声音,我立刻说:“慢点,赶紧丢掉,我听到了一个奇怪的声音,好像是定时炸弹走动的声音。” 司机听我这么一说就顺手把它丢到了垃圾桶旁边,这个时候我听到那个嘀嗒、嘀嗒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于是叫司机赶紧把车开离那个附近,我自己也急忙提着炊具往更远的的桌子移动,离开那个位置好远了才觉得心安了,但是司机心有不甘又走过去看,回来还说:“我怎么没听见什么声音,我认真看了应该不是定时炸弹,就是个照相机,我还是去捡了吧?” 我说:“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去捡,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人家丢了个照相机还就丢到你车门口?就是想看你捡起来就过来敲诈你,不能为了贪小便宜而吃大亏。” 司机这才没再去捡,我们吃完饭后收拾完毕,回车里睡觉,而司机的眼睛就一直瞄着那个照相机,累了一天了我很快进梦香,我想如果今天捡了那个照相机我肯定会睡不着觉。</h3> <h3>司机把它丢在这个红⭕️位置,一直也没人过来捡走,说真的一般人看了还以为是垃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