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儿时年味浓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地的年俗都大同小异,不外乎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贴春联,拜大年之类。已到中年的我,对于这个节日的兴趣,已经渐渐淡漠了,但儿时的那些“年”,以及那个节日形形色色的味道,却令我记忆犹新,至今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是有声音的。</p><p class="ql-block"> 腊八过后的第一根二踢脚,往往是由鞭炮小贩点燃的,那是炮贩子的吆喝,更是新年的信使。只要一听到炮声,人们便纷纷涌出家门,把卖炮的小贩围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听着各种鞭炮的优劣和价格。只要价格谈妥了,人们便挑选合适的,大炮小炮地买回家,准备用来“接神”。</p><p class="ql-block"> 鞭炮就在那里,不到除夕,大人们是不允许随便玩的,小家伙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时掰着指头数日子。每年年末这十天半月,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度日如年,那滋味就像心里生了二十五只小老鼠一样,百爪挠心。孩子们也是有组织的,隔壁的大虎儿长得虎背熊腰,威风凛凛,顺理成章地担起了孩子王的重任。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悄悄拆几根,偷偷拿出来放,身后一帮小屁孩紧紧追随着,前呼后拥,惟其马首是瞻。那阵势,活脱脱得胜的将军率领将士们凯旋。</p><p class="ql-block"> 到了年三十,孩子们就解放了。他们把整挂的鞭炮一根根拆开来,胆大的孩子会向大人讨一支烟,直接用燃着的烟头去点燃,然后扔出去,早把大人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胆小的会把鞭炮立在地上,用燃着的香火头轻轻一碰,也不管点没点着,立马捂着耳朵逃之夭夭。好半天不见鞭炮响,才敢返回去重点,一遍一遍,周而复始。他们的所作所为会遭到胆大孩子的嘲笑,却也置之不理,依旧乐此不疲,真正做到了“放自己的炮,让别人去笑吧”。</p><p class="ql-block"> 过年,最壮观也最隆重的当数大年夜的“接神”仪式了。新年的钟声敲响之后,家家户户都会把早已备妥的“旺草”点燃,继而燃放鞭炮。鞭炮声先是东一声西一声,稀稀拉拉,后来渐渐密集起来,噼里啪啦响成一片,振聋发聩。名为“接神”,其实是迎接即将到来的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是有味道的。</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下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馍馍蒸下两笸箩;二十九,提上壶儿灌烧酒;到了三十挂门神。瞧瞧瞧瞧,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一天都是制作美味佳肴的良辰吉日。</p><p class="ql-block"> “枣山”和“枣馍”是祭祀的必需品,它们象征着一家人的生活团团圆圆甜甜蜜蜜越过越好;而普通的馒头,不只是用来吃的,它们也是年后走亲戚拜年的必备礼品,自然,蒸馒头也就成了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巧手的妇人们在面案子上大显身手的时候,小孩子们也会参与其中,做几个猪猪狗狗等面塑来玩。男人们也不会闲着,烧火端锅那都是他们的事。氤氤氲氲的蒸汽,伴随着一家人欢乐的笑声,从窗户里飘出来,给新年增添了一丝和谐欢快的韵味。</p><p class="ql-block"> 菜肴的原料虽然简单,却会被巧手的男人女人们烹饪出不同的味道来。亲朋好友来拜年的时候,厨房里锅碗瓢盆交响曲就上演得异乎寻常的早,客人们很快就会被满屋子浓郁的香味包围起来。饭菜上桌了,一大家子人围着炕桌坐在一起,听着厨房里传来的菜肴下锅的“嗞喇”声,品尝着主人精心烹制的菜肴,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同时你一言我一语海阔天空地闲聊着,好不热闹。也许是土炕太热,也许是菜肴太香,也许是酒劲太猛,很快,人们就红晕上脸,继而汗水涔涔了。他们吃得不仅仅是桌上的食品,更是一种欢乐祥和的新年气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是有色彩的。</p><p class="ql-block"> 腊月里,人们习惯将房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挂上姹紫嫣红的年画,糊上洁白无暇的窗纸,贴上五颜六色的窗花,摆上青翠欲滴的绿植,房子瞬间就会变得色彩斑斓而春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剪窗花是一件“精细”活,靠得是耐心和细心。然而,对于家乡的男人女人来说,却是小菜一碟。他们手中的剪刀仿佛神奇的魔法棒,很快就把一块块红纸绿纸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喜鹊登梅”“二龙戏珠”“连年有余”“榴开百子”图。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心里也像吃了蜜一样甜。</p><p class="ql-block">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起源于“桃符”的对联,一直以来就是驱凶避邪寄托美好向往的吉祥物。它不仅是过年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也是民间草根书法家大显身手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隔壁刘大爷是方圆十里有名的书法家,一进腊月,慕名而来求他写对联的人便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家里如同开了书画作坊一般热闹喧嚣。刘大爷也不推辞,你瞧,他略加思索,提笔蘸墨,振腕挥毫,一挥而就。那是一副什么样的字啊,笔势飘逸,骨干清奇,在红彤彤的对联纸的映衬下,更显得龙飞凤舞而富丽堂皇,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红彤彤的对联,预示着来年的生活一定会红红火火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除夕夜,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整个村庄灯火通明。璀璨的灯光依着两头高中间低的地势勾勒出村庄的轮廓,远远看去,仿佛一条闪着金光的幼龙在腾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儿时的年味远远不止这些,它还表现在辘轳的转动中,表现在古老的窑洞里,表现在朴素的外表下……如今,为了护林防火的需要,作为林区的一分子,老家已经好几年没有出现过炮声了。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大型农机具的普及,牛马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因而,这些充满童趣的年味,也只能成为一种记忆,深藏在内心深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