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h3><h3>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h3><h3>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h3><h3>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h3> <h3> 课文解析:</h3><h3> 《彩虹》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语言,写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月亮为妈妈照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本文以对话的语气,通过问句巧妙串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h3><h3> </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left;"> 你知道吗?</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彩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最美丽的大气光学现象之一。唐代苏味道称之为“窈窕架天浔(水边)”。</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古人不仅多咏虹,而且还常用虹咏人事、咏物。有古诗说,“云树交为密,雨日共成虹”。也就是说,彩虹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身后有阳光射来,二是对面天空又有雨后未降完的雨滴幕。虹是当阳光照射到雨滴内,经过两次折射,一次反射,把阳光分解成为不同的七色光,再返回观察者眼内的结果。 </h3></font></h3> <h3> 拓展阅读: </h3><h3>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h3><h3> 【唐】李白</h3><h3>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h3><h3>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h3><h3>译文:江城好像画里的,山峰清秀可以望见晴空。水面上好像夹着明镜,彩虹好像天上的一座桥梁。</h3> <h3>朗读者:王荃,安庆市迎江区华中路第三小学语文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