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春节。疫情的蔓延,师生不能如约走进学校,走进教室。在这个特殊时期,根据上级部门的相关指示,在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同时,竭力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是我们所有一线教师的重要职责。</h3><h3> 学校领导高瞻远瞩,校委会成员周密部署 ,协调联动,各级部门雷厉风行,全体教师积极行动,对家长、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h3><h3>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按时开学了。全校一百多位老师,两千多名学生,突破层层困难,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充满新鲜感的网上学习之旅。</h3><h3> 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开学第一课,我校全体教师通过这场疫情,让学生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学会担当。并协同每位家长,一起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安全,舒心的学习空间,一起做好线上学习的辅导与监督!<br></h3> <h3> 网络课堂是一套全新的教学方式,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所以这种方式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是海市蜃楼,熟悉而又陌生的。</h3><h3> 学校的QQ群,老师们的微信群,这段时间说得最多的就是,用哪个平台,怎么弄。各年级老师们在微信群里研究课时计划,制定教学方案,研究平台直播功能和线上辅导的其他功能。老师们挑灯夜战,结合网络教学特点,探寻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此时,不管你是电脑高手,还是电脑盲,也不管你是小妹妹,还是老大娘,都在努力学习网络直播教学。年轻教师主动分享使用新技术的心得,老教师不厌其烦反复摸索,务求能跟上现代化发展技术的步伐。信息技术部的侯主任不厌其烦的为大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问题随问随解,为直播保驾护航。</h3> <h3>2020年2月17日 晴</h3><h3> 带着一丝丝好奇,前段时间观摩了许多老师的直播,有用阳光网络课堂的,也有用腾讯的,钉钉的……<br></h3><h3> 直播视频里有班主任亲切的声音,有任课老师一如既往的激情教学……每一节课,老师们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目标明确,语言严谨,设计新颖,互动生成,完美演绎。有的老师还因地制宜做了学具,让我不得不佩服我的这些同伴们。我想,如果我不生病,今天我可能也是主播之一,可是,我能不能胜任,或者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搞得这么好,那就不一定啦。</h3><h3> 今天,学校再一次加强网络教学的管理,目前没有充当网络主播的教师,分配到各个班级,承担部分工作。我被分到一年级7班、8班,除了每天上报学生打卡人数,填写当天网络教学统计表,还要进入直播课堂协助班主任管理学生。这样我们学校全体教师齐参与,各司其职,离生不离岗,真正使“停课不停学”落实落地。</h3><h3> </h3> <h3>2020年2月18日 阴</h3><h3> 今天,听了雷文艺老师的课。课前,同学们自觉签到,还有家长小组长负责。第一节课,尽管是一节练习课,老师也很快就把学生引入主题。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老师细心整理,通过语言交流,视频等方式在线指导,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尽管有时候网络不给力,也不能阻挡学生们连麦的热情。第二节课 ,孩子们对照老师整理的知识要点、学习目标,认真观看网络课堂视频,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h3> <h3> 有学就有研,每天下午学校领导就会对当天每一节课进行评议,将教学亮点和改进意见发到群里,供大家学习参考。这就像是一颗闪亮的星光,也像是一盏明灯,为大家指引着前进的方向。</h3> <h3> 下午填好各种表格后,接到学校通知:请班主任助理们每天和以下两类学生联系,并做好情况记载:①在我校就读的医护人员以及抗灾一线人员的子女(表一中),②确定为密切接触者已居家隔离的(表二中)。<br></h3> <h3> 我负责的一年级7班和8班,两个班上都没有居家隔离的,但是家长在抗击疫情一线的还蛮多。非常时期,希望老师的问候和关怀给孩子一丝丝温暖。</h3><h3> 迅疾和班主任联系,两位班主任很配合,第一时间将娃儿们的信息提供给我。</h3> <h3>2020年2月19日 晴</h3><h3> 早上,清点了学生打卡人数后,9:38第一个电话打给魏文博。他的爸爸是恩施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妈妈是医生,上一线了。目前孩子呆在恩施,由奶奶照料(奶奶是我们学校退休的李建华老师)。电话里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向孩子的父亲说一声你们辛苦了,我不知道再说什么了。非常时期,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h3><h3> 万翊珊随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说万翊珊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孩,每天定好闹钟按时起床上课,学习很认真。接到电话时,孩子正在上课,为了不影响孩子,和奶奶道声珍重挂了电话。</h3><h3> 王雨佳的爸爸妈妈都是警察,从疫情开始到现在,他们没有回过家,一直坚守在岗位。孩子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王雨佳的奶奶是我们学校的退休的冯黎明老师。面对这些战斗在一线的最可爱的人,我们除了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还能说什么。</h3> <h3> 华灯初上,当你坐在电视机旁,追剧嗑瓜子时,我们学校的各位小主还要检查孩子们当天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动态,让学习落到实处。非常时期,我们虽不能像医护人员、军人警察那样战斗在一线,但全体教师通过“互联网+教学”的方法,为疫情防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最大程度减少推迟开学给学生带来的影响。</h3> <h3> 透过屏幕为学生批改作业,多的一百多份,少的也有五十来份,这样长时间与屏幕对视,眼睛的不适可能只有老师自己知道。</h3> <h3> 夜晚,当你进入梦乡时,我们学校各年级备课组还在群内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手段,统一作业方式。</h3> <h3>2020年2月20日 阴</h3><h3> 最近身体极度不舒服,不明原因的疼痛导致每晚都无法入眠。今天早上起晚了,赶紧进班清点人数,顺便听了向大彩的《猜谜语》。</h3><h3> 认识向大彩,还是在业州镇,那时我们都只有三十左右,我在业州一小,她好像是在红土坪小学,我们一同送课下乡就认识了。</h3><h3> 早就听说向大彩的课讲的好,那一次她讲的《田忌赛马》,我至今记忆犹新。优雅的谈吐,富有思想的教育方式,精心策划的课堂教学环节,既有深度,又有厚度与广度,引人入胜。今天再次听她的课,可谓是宝刀未老,更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她的课堂犹如她本人一样沉稳大气,温柔内敛。</h3><h3> 中午给熊思博的家长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她妈妈,是一名护士,一直在一线,住在宾馆里,表达了对她们的敬意后,要了孩子爸爸的电话。紧接着接通了熊伟的电话,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告诉家长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联系我们。</h3><h3> </h3> <h3> 多次联系张轩睿的家长,都显示通话中。 下午3:08,张轩睿的妈妈回电话了,她说手机要给孩子上网课,所以设置了,打不进来。和张轩睿的妈妈聊了会儿,告诉她多关注孩子的生活学习,如有困难可以联系我们,心与心就这样拉近了。非常时期,既要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让每一个孩子学习上都不掉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h3><h3><br></h3> <h3>2020年2月21日 阴</h3><h3> 清早,同学们已经进入直播课堂开始签到。清点完人数后听了郑胜利老师的课,虽然是练习课,也可以看出郑老师独具匠心,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寻找规律。诱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兼顾了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教学中,郑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好的突破了规律的概括、表达这一难点。 </h3><h3> </h3> <h3>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天的眼保健操都认真完成,丝毫不马虎。</h3> <h3> 刘依舒童的爸爸是蓝天救援队的成员之一,每天都得进行消毒工作。 杨楷瑞的妈妈是人民医院的护士长,一直在一线工作。向宝琛的爸爸是天生派出所的民警,从大年初一一直到现在,没有回过家。非常时期,这些逆行者的坚守护了一方平安,心里面除了对他们的感激,更多的是敬仰。分别给他们打了电话,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送去实验小学的关心和问候。希望疫情快点过去,让生活回归正常,让亲人能够早日团聚。</h3> <h3> 下午是语文课,李永东执教。听着熟悉的声音,思绪回到三十年前,那时我和东儿从建始师范毕业,一起分到建始茅田小茅田学校任教,我们一起度过了青葱时代。</h3><h3> 记忆中在小茅田学校东儿讲过《鸡毛信》。那是全县教学大检查,谭家炬校长带队到我们学校,听过东儿的课后,谭校长竖起了大拇指。今天再一次听东儿的课,课堂上结合当前形式,播放了“逆行者”们的事迹和图片,让学生在情景中体会什么是“互相尊重”,什么是“令人感动”。教书必先育人,我想,这一节课孩子们不光是学到了知识,对祖国和人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已经根植在孩子们心里。尽管课堂中不知哪个程序出了问题,听不到学生的回答,但是老师温婉的语调,如鸣佩环;精巧的设计,环环相扣;耐心的倾听,细致入微。</h3><h3> 快要结束一天的工作了,接到通知:根据省教育厅最新精神,结合网络教学实际,调整学校网络教学实施方案,调整课程表和时间表。下一周,我们将按照新的要求实施教学。</h3> <h3> 一周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克服了生活、家庭、网络条件、网络终端、技术操作等各方面的困难,全情投入到工作中。我们上不了前线,但必须跟上战疫节奏。疫情没有解除,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支持、对他人的尊重、对自己的保护。</h3><h3> 下一周,下下周,也许更久,我们天天都要重复这些琐碎的工作。但是我想,疫情的阴霾,终究挡不住四面八方的阳光,待到春花烂漫、柳吐黄绿,我们最终会送走”瘟神“,摘下口罩,一起奔跑在春和景明、繁花与共的阳光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