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导语】<br> 中华经典风采多样,如层楼巨厦,画栋雕梁;历代文人卓尔不群,如能工巧匠,匠心独运,方才成就了中华诗文的震古烁今。<br> 诗以言志,歌以咏情。爱国主义精神在经典文学的天地里,被赋予了不同时代的烙印。战国之时,国势衰退,屈原行至汨罗江畔,高声吟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建国之初,瘟神消除,毛主席欣慰赞叹“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如今“若有战,召必达,战必胜”的口号一时间响彻中华大地,请战书如片片雪花不断飞扬……从古至今,中华儿女始终和祖国站在一起,紧密相连,相依相伴。<br> 一次次灾难,铸就中华儿女铮铮铁骨,浩浩豪情。一场场战役,书写炎黄子孙攻艰克难、勇往直前之荣华。2020年新春伊始,让我们从经典中汲取力量,点赞人生,歌唱祖国,用纸墨的温润绽放生活的诗情画意!<br></h3> <h1>【阅读材料一】</h1><h1> </h1><p><br></p> <h1> 我爱这土地</h1><p> 艾青</p> 【注释】<br> 1.作者简介: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br> 2.诗歌赏析:《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br> <h3>【探究思考一】<br> 1.理解性默写<br> (1)《我爱这土地》中直接抒情,表达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 (2)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句子是:<u> </u>,<u> </u>。<br></h3><div> </div><div> 2.下列对于本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div><div>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r></div>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br>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br>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br><div> </div><div> 3. 意象是诗词形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之一,是诗人内在情思和外在物象的统一。请在下面写出《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br></div><div> </div><div> 4.本诗是作者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疫情当下,也有诸多的医护工作者、公安干警等一线工作人员直面病魔,誓死守卫中国,用行动表达着赤子之心。诗言志,歌咏怀,请你模仿《我爱这土地》,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创作一首同题的爱国诗歌。<br></div><h3></h3> <div>【拓展链接一】</div><div> (一)</div> <h1>(二)</h1><h3> 爱国情怀名句</h3> <div><br></div> 【阅读材料二】 <p> 与妻书(节选)</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林觉民</span></p> <br> 意映卿卿【意映,作者妻子的名字。卿卿,旧时夫妻间的爱称,多用于丈夫称呼妻子。】如晤:吾今以此书【书信】与汝【你】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还是人世间一个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写完信】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了解】吾衷【内心】,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br> ……<br>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但】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天灾可以使人死亡,盗贼可以使人死亡,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可以使人死亡,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使人死亡】,吾辈【我们这辈人】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还是】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传说有一男子外出未归,其妻天天登山远望,最后变成一块石头,称之为望夫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南朝陈徐德言夫妻,国亡时,破镜各执一半为信,后得重聚。后世即以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后又重新团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那么这种离散比死要痛苦啊,这将怎么办呢?】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林觉民长子】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使他像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林觉民字】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br>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yù,告诉】汝,是吾不是处【地方】;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的确】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打算】者惟恐未尽【只怕不周全。】。汝幸而偶我【以我为配偶。】,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指作者写这封信时所用的白布方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琢磨,猜测。】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tòng,极度悲哀;大哭。】。 <h1>【探究思考二】</h1> <p>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p><p> A.这封信是作者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写的,生与死,妻与儿,国家、民族与人民,无不牵动着他的心魄,其万千思绪,散文的形式正适宜他尽情地表达这丰富、复杂的感情。</p><p> B.全篇以质朴的语言,直抒心声,体现了英雄本色和儿女情长的和谐统一。</p><p> C.作为一个矢志拯救国家民族的革命者,作者在尽情倾诉夫妻之间至爱的同时,畅叙了儿女情必须服从革命事业的至理,表达了牺牲个人幸福,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崇高情怀。</p><p> D.“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这一句运用了的类比的修辞手法,烘托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强调了革命的必要性。</p><p><br></p><p>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p><p> (1)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p><p>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p><p><br></p><p> 3.林觉民在信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妻子的爱,却又在开篇写道 “舍汝而死”,请问这矛盾吗?谈谈你的感受。</p><p><br></p><p> 4.在抗击疫情的当下,也有人同林觉民一样,写下了现代版的“与夫书”。2020年1月18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一步发展,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没有告诉丈夫,主动写下了这样一封请战书——“与夫书”。申请常驻留观室,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p><p>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的原因,更多的是当年过于恐慌,导致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感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临床医生今日的临床经验远胜往昔。在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场,将无人可以幸免!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检工作。好处在于不再需要不停的院内会诊,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p><p> 读完这段文字,你的内心一定感慨万千。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逆行者”——白衣天使们说呢?不妨写下来。</p> 【拓展链接二】 <p> 泪痕深处,我心归处(节选)</p><p>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 </p> 1月13日,大雪,长春迎来了零下23摄氏度的严寒。泪水划过面颊,打在手上都绽成了冰花。长春市殡仪馆西辰厅内,此时聚起了八百多人。满满一室的黄菊花散着淡香,映着洁白的天花板,驱散了窗外的寒冷。<br> 黄大年静卧在鲜花丛中,面容是那般安详。已经瘦成一把骨头的张艳守在一旁,没有眼泪,也没有言语,她只是默默地看他,仿佛这个世界就只剩他们两个。黄大年穿的是一套黑色西服,里面是白色衬衫,脚上一双黑色正装皮鞋。因为身体浮肿,衣服和鞋都是临时购买的,尺码比平时大了两号。大家想找一套最庄重的衣服,翻找半天,才发现他常穿的就是那件磨毛了袖口的黄呢子西装、两件褪了色的夹克衫、几件毛衣和洗得泛白的牛仔裤。柜子里还有很多衣服没有拆封,因为他根本无暇顾及。<br> 2017年1月1日,新年元旦,手术后第18天。病房里,黄大年手臂上插满了管子。在焦健的帮助下,黄大年认真收听着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前一天晚上,他已经托护士把这段视频录下来,拷贝进电脑里,一连看了好几遍。2016年,“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已在轨运行一年,“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到科技攻关,黄大年显得有些激动,他猛地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对焦健说:“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有了国家的决心……我们的技术马上就要到派上用场的时候……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啦……”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焦健忍着泪,直到出了病房的门他才哭出来。他看见了黄老师眼角含着泪光,他知道这个人没有一时一刻不想着赶超前沿、不想着超越极限!<br> 黄大年没有留下什么话。他唯一的“交代”,是在进手术室前。他和弟弟静静坐着,沉默片刻后,他先开口道:“大文,我的保险柜里有一些资料,研究所里有两台电脑,我和于平老师也说过了,如果我醒不过来,他们要继续做下去。其他的也没什么了。”走到生命尽头,他惦记的仍是他与同事们共同的事业。他最珍视的,还是他与科学这份特殊的“情”。<br> 2016年7月19日至22日,黄大年受邀参加了中央党校举办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专题研修班”。动身前,他在办公室忙活了一整天,反复整理修改自己的科研资料。回到长春,一进办公室,黄大年就兴高采烈地告诉师生们:“我代表讨论小组发言了,效果特别好。党和国家都重视这些研究,咱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啊!”说着,他就打开自己的背包,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塑料袋,打开包裹着的毛巾,里面是一个白瓷茶杯。茶杯下面还配有一个托盘,黄大年特意用餐巾纸包起来,生怕刮坏了上面的金色镶边。他打开书柜的玻璃门,把这套茶杯摆在了专门存放各类奖牌证书的格子里。王郁涵见了,有些纳闷地问:“黄老师你带个这回来干吗?”黄大年乐呵呵地指着上面印的“中共中央党校”字样给她看,“喏,这是中央党校发的,我得留个纪念。”<br> 那段时间,他还找来一本难得的“课外书”——长篇报告文学《长征》。工作之余就拿来认真阅读,那些在血与火中淬炼的英雄故事,常常让他心潮澎湃。现在,那本鲜红色封面的《长征》静静地躺在书柜中,等待着他的主人。第564页,他还细心地做了最后的折角。这一生,一路长征,黄大年始终向往报国英雄的壮志豪情。中学时代,他曾与一帮部队子弟生活玩耍,时常把自己当作以一当十的英雄,高喊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诗句。这一生,一路长征,黄大年始终都想做一名坚守到底的战士。即使暂时和部队失去联系,他也终究要回到组织的怀抱。<br> 2016年清明时节,黄大年专程抽出时间回到老家,和弟弟妹妹到父母坟前。“大文、黄玲,我想跟爸妈说说话。”弟弟妹妹悄悄退后,黄大年就坐在坟前,絮絮诉说:“爸!妈!你们说的,大年都记着呢。你们说让我回来报国,我现在给国家做事情,一分一秒都没耽误,你们说回来以后离家近一点儿,我也在想办法和广西这边的学校、机构对接,为家乡建设出点儿力,退休以后,我就在这儿住,陪着你们……”黄大年还约上几个发小,去了广西第六地质队的旧址。曾经的小学校、饭堂和球场已经不再,一家人住的房子刚刚被拆,砖块瓦砾还在原地突兀地堆着。他静静站了许久,最终用手机拍下了那残旧的回忆。这一生,从南宁到长春,他走得太远。从长春到剑桥,他走得太难。从剑桥再到长春,他又走得坚定。<br> 黄大年去世后,人们从他生前少有的采访中,更加读懂了他的心迹。2016年12月5日,黄大年最后一次从长春出差到北京,破例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我国的入地探测装备大部分靠进口。“如果说我们是“小米加步枪”的部队,人家就是有导弹的部队,是这样一个差别……5年前我们是跟跑,经过我们的努力,到了今年,进入并跑阶段,部分达到领跑。”3个多小时,他的声音已经沙哑,可说起项目来依然滔滔不绝。看着黄大年疲惫的状态,团队成员刘杰几次想要打断他,却只能在旁边心疼地抹泪。“我每天晚上都是两三点睡,没有周末,没有周日。一天休息5个小时,有时只休息3个小时。在中国做科学,像我这样的人挺多的,玩命去干……哪天倒下,就地掩埋。”<br> 马克思曾说,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br> 现在,鲜红的党旗覆盖着他,温暖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人们重新念起他的入党志愿书,泪水模糊了视线:“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随波逐流只能是枉自一生,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br> <p>主编:初中语文工作室</p><p>本期编辑:陈倩 田雨</p><p>图片来源: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