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带娃有方法

熙熙清清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小学东校区 孙敏</h3></font></h3> <h3>  今年这个寒假,很多父母们都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跟娃宅在家中。成年人一直宅在家还好度过,难的是这期间孩子也得强制在家。娃们一直想出门,在家一点也不消停,不断制造各种麻烦。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如何带娃?</h3><h3> 孩子出不了门,活动范围变小,也不能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烦躁无聊,为了缓解情绪发泄精力,他们总是试图设计一些“游戏”,制造一些“麻烦”。鉴于此,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不仅要孩子“乖”,还要给孩子一个途径,让其释放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并尽量让这段特殊时期给孩子留下一些温暖积极的回忆。</h3><h3> 防疫“宅”在家,带娃有方法。下面我们就来挑父母们常遇到的几个挑战,聊一聊解决方法。</h3> <h3>挑战一:如何向孩子讲清楚什么是“新型肺炎”?</h3><h3> 有的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①自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一家特别重视家庭卫生,可孩子特别不注意,而且不愿意戴口罩,不愿意总洗手。②孩子问我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我让他看科普视频了解,也不知道他了解多少。③孩子问我什么是“新冠肺炎”,我的表达太差了,只能避而不答。</h3> <h3>  正确的认识,始于清晰的概念。我们要想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其“是什么”,也就是概念或定义。我们是通过概念定义了解这个世界的。当你把“新型冠状病毒”讲给一个三岁小孩听,他是听不懂的,因为在这个孩子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新型”“冠状”“病毒”这些词语的概念。莫说三岁小孩,就是再大的孩子和大人们,最初也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名词很陌生。有了概念,我们才开始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概念的清晰,对事物事件客观情况的了解,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家长可以通过对概念的关注,引导孩子尊重客观事实,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品格。</h3><h3> 那么我们怎么能把“新型冠状病毒”和“新冠肺炎”这件事说清楚呢?</h3> <h3>  对于大孩子我们可以这样解释:“新冠肺炎”是一种肺炎,这种病来自于一种新发现的病毒,这是一种微小的非细胞生物,因外形似王冠,所以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一直寄生在野生动物身上,因为偶然的原因,人在与野生动物接触时,这种病毒就从动物身上转移到了人身上。</h3><h3> 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就不能像上面那样正儿八经地给孩子做解释。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我们要用具体的、孩子见过的东西来解释,我们可以给孩子讲故事、跟他做游戏,让他看绘本或动画。</h3> <h3>点击观看下面的小视频!</h3> <h3>挑战二:最近“宅”在家,孩子总是把家里弄的乱糟糟的,我总是疲于家务劳动,我要怎么办?</h3><h3>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想说,赶快邀请你的孩子加入到家务劳动中来吧!家务劳动能给孩子带来很多好处:</h3><h3>(1)文明的生活习惯——讲卫生。</h3><h3> 我们在做,孩子在看,大人的身体力行为榜样,为孩子营造耳濡目染的环境,这是塑造孩子最好的方式。在这个时候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事半功倍。</h3><h3>(2)学会清洁的生活技能,让生活更有品质。</h3><h3> 孩子获得清洁的生活技能,可以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成长。当有一天孩子离开我们独自生活时,因为孩子能照顾自己,父母也会多一分安心。</h3><h3>(3)积极主动面对的勇气。</h3><h3> 在防控疫情的战役中,有许许多多的医护工作者、科学家、解放军指战员、公务人员等勇士们奋斗在疫情一线,与病毒做着最艰苦的斗争。此时此刻我们虽不能冲锋陷阵,但我们能做的是各家各人的消毒防护,防止病毒的感染和传播。疫情当前,我们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和行动应对焦虑,战胜恐慌。面对困难时积极主动的行动,无论是在孩子面临重大考试还是在未来人生道路中遇到挑战时,都将是制胜的法宝。所以就从现在,告诉孩子们,积极行动起来吧。</h3><h3>(4)增强自我价值感。</h3><h3> 孩子通过做家务,不仅整理了自己的房间,也可以帮助家人。在帮助家人的过程中,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我价值感。何乐而不为呢?</h3><h3>(5)尊重劳动成果,学会感恩。</h3><h3>&nbsp;&nbsp;&nbsp;&nbsp;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主人翁意识。每一份整齐和洁净都是劳动付出所得。孩子劳动了,就知道舒适整洁的环境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换来的,他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必定尊重父母的劳动。</h3><h3>(6)动手又动脑,实践中提高技能。</h3><h3> 在劳动中,孩子可以学会做计划、做安排,学会时间管理,又可以通过实践中的动手操作,提高生活技能。</h3><h3> </h3> <h3>  知道并不等于做到,一项生活技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一定要经过学习和练习。下面给大家介绍一张实用的“正面管教工具卡”之“花时间训练”卡,看看我们要如何教给孩子做家务。</h3> <h3>  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也许你会认为与其让孩子做家务带来更多的麻烦,还不如自己全干了省事儿,进而剥夺孩子尝试练习的机会。有这样的想法的家长,要赶快悬崖勒马了,因为“错误是成长的机会”,孩子在试错中寻找答案,调整方向,逐渐成长。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h3><h3>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耐心,让孩子学会了耐心;家长细心,让孩子学会了细心;家长尊重,让孩子学会了尊重;家长包容,让孩子学会了包容。此时此刻陪在孩子身边的你,就是他的榜样!</h3><h3>&nbsp;&nbsp;&nbsp;&nbsp; 所以,家长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开始行动吧!</h3> <h3>挑战三:孩子调皮捣蛋,不服管教,我怎么办?</h3><h3> 这里的“管教”指的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四种常见的父母管教类型,分别是控制型、宠溺型、摇摆不定型、和善而坚定型。不同类型的管教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h3> <h3><i><font color="#167efb">1.控制型父母。</font></i></h3> <h3>  这种类型的父母常常用“为孩子好”为借口管理孩子,要求孩子必须服从。他们站在自己的立场给孩子立规矩,“我说不行就不行”“我要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孩子没有发言权,没有选择权。为了捍卫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他们通常用惩罚孩子的方式,让孩子服从自己。“孩子,我希望你长大了是一个自信、独立、有能力的人。但是,现在,我希望你听话、安静、顺从。”是这类型父母的真实写照!</h3><h3> 对孩子的影响:</h3><h3> 在父母的高压下,孩子要么变得极其叛逆,要么变得因恐惧而顺从,喜欢看人脸色做事,没有主见。我想没有人会喜欢受制于他人的,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小时候做错事被惩罚时,你会欣然接受吗?肯定不会,你的内心要么是愤恨(不公平,敢怒不敢言,下次决不让你抓到)、叛逆(就是要和你对着干),要么就是真的放弃反抗(以后都听你的吧,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h3> <h3><font color="#167efb"><i>2.宠溺型父母。</i></font></h3> <h3>  这种类型的家长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规矩。他们不能容忍专制的教育方法,并认为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要给孩子最好的。即使在发生冲突时,还是会对孩子的要求妥协,孩子是被尊重的,可以无限制的做出选择。</h3><h3> 对孩子的影响:</h3><h3> 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习惯于父母的包办,像温室的花朵一样,一旦离开温室必受摧残。他们习惯于索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所以他们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导致人际关系差。只有父母满足他时,才觉得父母爱他,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对父母发脾气,心生怨恨,变得不懂感恩,总会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他们的。</h3> <h3><i><font color="#167efb">3.摇摆不定型父母。</font></i></h3> <h3>  这种类型的父母,大部分时间给孩子大量的自由,带孩子很随意。他们容易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长期目标,如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的社会性行为等,他们又无法忍受骄纵惯的孩子的行为,容易流露厌烦,甚至发怒,转而成为控制型家长。但对孩子发飙后又心生愧疚,转而更宠溺孩子。</h3><h3> 对孩子的影响:</h3><h3> 这类型的父母总是在严厉和宽容、粗暴和随和、限制和放纵之间摇摆不定,他们这种打一巴掌揉三揉的做法,让孩子觉得自己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长大后自控能力差,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而平时父母的骄纵又让孩子变得自私又自利,不懂感恩。他们会依赖父母,对自己不自信,还会欺软怕硬。</h3> <h3><i><font color="#167efb">4.和善而坚定型父母。</font></i></h3> <h3>  这类父母很公平,遇事坚定又不缺友爱。孩子犯错误时,他们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并专注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做得更好,而不是通过惩罚孩子,避免孩子就范。他们了解孩子成长各个阶段的行为,会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做到既尊重自己又尊重孩子,并愿意花时间去训练孩子了解行为因果关系和各项生活技能。</h3><h3> 对孩子的影响:</h3><h3> 每次犯错都给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孩子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长期坚定和善的态度,使他们具有很好的耐心、同情心、会尊重自己和他人,这些品质能让他们又很好的社会人际关系。父母不会批评惩罚,有益于鼓励他们做得更好,让他们足够自信、正直、热爱生活。</h3> <h3>  了解了以上四种管教方式后,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调皮捣蛋时,相信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会让家长们更从容一些了吧!</h3> <h3>挑战四 :孩子各种不乖,总是惹得我大发脾气对他吼闹,事后我又自责。孩子也受我的影响,脾气暴躁。</h3><h3> 为什么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大脑的运作原理,看看情绪的来源,以便有效地帮我们管理情绪。</h3><h3> 美国心理学家与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曾在《由内而外的教养》一书中说到“掌中大脑”的概念。何为“掌中大脑”,其实就是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手掌,以便更好地理解从情绪失控到控制它的过程。</h3> <h3>  现在请大家伸出一只手,向掌心方向弯曲你的大拇指,从掌心到手腕的部分代表脑干(爬虫脑),是大脑中最原始的部分,那里有人们从出生时就具备的一些基本功能(呼吸、心跳、食物、繁衍),脑干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安全和生存。</h3><h3> 掌心部分被称为中脑(情绪脑),那里有杏仁核和海马体,杏仁核主管情绪记忆,比如喜、怒、哀、乐;海马体主管细节记忆,并且所有动物都有中脑。中脑最关心的是:我被爱吗?我有安全感吗?若是感觉不到就会产生哭、生气、打闹的应激反应。</h3><h3> 脑干(爬虫脑)和中脑(情绪脑),这两个部分连接身体的意识和情绪的反应,属于第一反应区域,被称为“原始动物脑”。它掌管着人的一切动物本能:饿了想吃,困了想睡,渴了想喝水,受到攻击会逃跑或还击或木僵,生气了会发脾气、打人、摔东西……总之,它影响着人的一切本能反应。</h3> <h3>  现在让我们把四根手指并拢,包住大拇指,手形成一个拳头的样子,暴露在外面的四个指甲盖,便处于“前额叶皮质”的位置(眉毛后面的部分),这里被称为“理智脑”。它主管九项功能:情绪管理、如何运转人际关系、直觉、社会认知、道德······前额叶皮质关心的是如何解决问题。</h3><h3> 当我们处于生气、愤怒、沮丧等情绪中时,我们的手指就打开了(就像“啪”的一下打开了“大脑盖子”),露出了“原始动物脑”。这时,我们的动物本能开始显现,只能用非理性的对抗、逃避或者是麻木的方式来应对眼前的情况,会做出一系列失去理智的行为。就比如说孩子的一些行为惹怒了我们,我们的大脑盖子被打开了,我们失去了理智,怒吼甚至打骂孩子。</h3><h3> 所以说,人在发怒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做出好的决定的。由于大脑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当父母的大脑盖子打开情绪失控时,孩子也会打开大脑盖子。这就是我们很多的父母,总是在双方都是在非理性(打开盖子)的状态下试图纠正孩子,然而根本不起任何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h3><h3> </h3> <h3>  认识手掌大脑这个工具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在情绪失控后更快地意识到“我的盖子打开了,我要尽快关上”。而有所意识与觉察,就是情绪管理的开始。当大脑盖子打开后,我们要积极主动的按下情绪的暂停键,做几个深呼吸缓解一下情绪,或是找个地方冷静一下再处理。</h3> <h3>  亲爱的父母们,不管你遇到了什么挑战,都请你以平和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面对,也请你相信每一次挑战都能给我们和孩子带来成长。生活就是教育。我们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对孩子真正好的教育就是将各种问题情况作为教育的机会。</h3><h3> 这个寒假有点长,这个春节过得不简单。宅在家,我们没有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宅在家。疫情是对我们国家的挑战,也是我们走向更伟大的机会。泱泱大国,悠悠文明几千年,我们在克服一次次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成长,不断从一个辉煌走向了又一个新的辉煌。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带娃过程中的挑战,也会让我们更智慧,让孩子更进步!</h3>

孩子

父母

我们

情绪

大脑

家长

挑战

冠状病毒

尊重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