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馆藏一青铜佛像展》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张文存

<h3><h3>明 文殊菩萨像(wén shū pú sà xiàng) </h3><h3>莒南县博物馆藏</h3></h3> <h3>明 释迦牟尼铜像(shì jiā móu ní tóng xiàng) </h3><h3>莒南县博物馆藏</h3> <h3>明 关公像(guān gōng xiàng) </h3><h3>莒南县博物馆藏</h3> <h3>明 文昌像(wén chāng xiàng) </h3><h3>莒南县博物馆藏</h3><h3>&nbsp;</h3><h3>&nbsp;</h3><h3>&nbsp;</h3> <h3>&nbsp;</h3><h3>中国历代佛造像的艺术特征</h3><h3><br></h3><h3>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由于形相皆以释尊为主体,所以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理想特征,各尊佛像的形体、容貌和姿仪皆祥和、宁静、端祥、庄严。</h3><h3>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尽管同样是表现佛、菩萨等宗教形象,但人文内容却并不相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面貌、风度也有所差异。</h3><h3>东汉时期,佛造像多以陶、石为材质,佛像身着袈裟(jiā shā),头顶有肉髻(jì),圆光,手多施说法印。</h3><h3>魏晋南北时期佛教造像的宗教气氛非常浓郁,但其造型的基础就是现实的人,写实的因素处于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显示的是宁静、洒脱、飘逸和充满智慧的神态,实际上是集中地寄托了当时人们的美好希望和理想,是这个时期所追求和向往的美的最高标准。</h3><h3>唐代是中国的封建盛世,佛像的造型风格在唐代佛像中有明显的变化。北魏佛像的秀骨清朗,婉雅俊秀的风格,在唐代佛像中明显消退,代之以健康丰满的形态,具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他们身躯高大而且面容庄严典雅,表情温和,亲切动人。</h3><h3>五代时期的佛造像,基本上沿袭了唐代风格,略有些清秀。</h3><h3>宋代,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化的影响,佛造像已经完全人间化和世俗化,比唐代佛像更写实,更具有人情味。</h3><h3>元代的佛造像有其特定的仪轨,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的精神状态,从面型、体型、姿态、服饰、执物、背光、连座乃至龛(kān)形都显露着不同的样式与特点,显示着自己独有的风格。</h3><h3></h3><h3>明代,中国佛教造像就越来越世俗化了。不仅关注到佛像造型的生动,而且注意佛像个性的刻画,成功地展现现实生活中不同年龄、不同身世、不同性格的人物活动。</h3> <h3>莒南县博物馆</h3><h3>2020年2月18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