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2019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我到南美洲多个国家游览了一个月,所到之国基本都曾经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地。那时候就有了一个愿望,有机会一定要去两牙这两个老牌殖民帝国去看看。机缘巧合,2020年春节前夕正好看到春秋旅行社的圈友发了个朋友圈,十一天西葡游临时有三人退团,问谁愿意加入,哈哈,时间地点人数都正好啊,毫不犹豫报了名。1月20日从浦东国际机场乘机芬兰赫尔辛基转机飞葡萄牙里斯班,开始了西葡游的行程(此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官方还没有正式对外宣布)。</h1><h1>葡萄牙西班牙同属于欧洲,位于欧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亚半岛。</h1><h1>葡萄牙是一个共和制国家。东邻西班牙,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领土。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端。<br>西班牙,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地处欧洲与非洲的交界,西邻葡萄牙,北濒比斯开湾,东北部与法国及安道尔接壤,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及非洲的休达和梅利利亚。该国是一个多山国家,总面积505925平方公里,其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h1> <h1></h1><h1>2020年1月21日开始游览葡萄牙。<br>酒店用过早餐,乘旅游大巴来到距离里斯班约30公里的辛特拉小镇。<br>辛特拉小镇是葡萄牙历史上最古老而富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小镇之一。被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称赞为“灿烂伊甸园”。辛特拉的自然景观和它的历史建筑一样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为世界遗产,同时还为它特意创立了一个特别的类别:“风景文化类”。由于历史上北非摩尔人曾统治伊比利亚半岛长达700多年,葡萄牙西班牙的很多建筑都带有摩尔风格,而辛特拉是所有葡萄牙城市中摩尔化程度最高的。</h1> <h1><br></h1> <h1>小镇建在高低不平的北侧山坡上,全城的各色建筑掩映在绿色的森林中,狭窄的石子小路贯穿整个小镇,蜿蜒曲折依山势和建筑而布置。并引导你通往山上山下的每一个通道。山下山上,建筑物、花园和公园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处。</h1> <h1>辛特拉宫<br>公元14世纪,约翰一世在这里建造了夏天的行宫——辛特拉宫。行宫经多次增建,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h1> <h1>辛特拉宫前的广场,马路对面是咖啡馆、酒吧和餐厅。</h1> <h1>建在斜坡上的建筑,房子两边和前方的小路呈Y型通往不同的方向。</h1> <h1>山上城堡一样的建筑,被树木鲜花围绕。</h1> <h1>山下被阳光照耀下的建筑,红顶、蓝天、绿树、白云,如此赏心悦目。</h1> <h1>小巷中的门店布置得浪漫而又温馨</h1> <h1>小店门口的装饰别有韵致</h1> <h1>门口两个可爱的小人儿</h1> <h1>半山腰上的公路</h1> <h1></h1><h1></h1><h1>从山上俯瞰山下的景色,街巷,树木,车辆尽收眼底。</h1> <h1>另一个方向可以看到辛特拉宫</h1> <h1>路从建筑物中穿过,转过身又是一道别样风景。</h1> <h1>曲径通幽</h1> <h1>阶梯、栏杆及墙上的涂鸦画</h1> <h1>供游人乘坐游览的马车</h1> <h1>街景</h1> <h1>古老建筑的阳台</h1> <h1>小镇宁静祥和,漫步在街巷,犹如走在童话世界中,不知不觉中人也变得沉静平和。很快游览结束了,意犹未尽啊!这里适合住上几天,吃吃逛逛,晒晒太阳,发发呆。山上还有一处非常美丽的城堡——佩纳宫,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上山游览了,不知是否有机会再来?</h1> <h1>下一个游览景点是罗卡角。<br>罗卡角是葡萄牙境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角,是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为辛特拉山地西端。它位于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距离里斯本大约40公里,处于葡萄牙的最西端,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h1> <h1>罗卡角岩石悬崖顶上的灯塔,悬崖底部的礁石和海浪。<br>狭长的悬崖险峻而陡峭,站在上面的每个瞬间都觉得自己将身处险境,我有些恐高,不敢长时间往下看。没来之前看网上资料说这儿风特别大,不过我们来的这天阳光很好,风不是特别大。</h1> <h1>“海草满头,海鸥在肩”是葡萄牙诗人对<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罗卡角深情的描绘。海草确实很多,海鸥我们却没有看到。不过坐在这儿吹吹海风还是蛮惬意的!</span></h1> <h1>面向大洋的十字架</h1> <h1>十字架碑上刻有一句葡萄牙语,是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诗句:“Onde a terra a caba e o mar começa”(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h1> <h1>悬崖边上胆大的游人在观景拍照</h1> <h1>返回里斯本的路上用过午餐后,继续游览里斯本城里的景点:罗西欧广场和自由大道。</h1> <h1>罗西欧广场始建于13世纪,位于葡萄牙奥古斯塔大街的尽头。<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虽然在大地震中遭到毁坏,但基本面貌仍然保持至今,美丽的建筑和喷泉依旧在优雅地讲述耐人寻味的历史。</span></h1> <h1>广场中央矗立着国王佩德罗四世的雕像,雕像的底部有4个女性小雕像,分别象征着正义、智慧、力量和节制,这是国王对自己的评价。广场刚建成时叫“佩德罗四世广场”(Placa Dom Pedro IV),而“罗西欧”是当地居民给它起的,一直沿用至今。</h1> <h1>罗西欧广场一侧的建筑。</h1> <h1>自由大道位于巴沙区 ,是里斯本最主要的干道,里斯本繁华的商业街。自由大道长近 1.2公里,路上镶嵌美丽的彩绘地砖,路旁行人道棕榈树、椰子树等绿树成荫,两旁尽是高级酒店、高级名牌商店和航空公司办公大楼及银行。</h1> <h1>“光复广场”中央高高的纪念碑。</h1><h1>在这里自由大道一分为二将中间围出一狭长广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广场为纪念1640年葡萄牙在经过西班牙60年统治后重新独立而建,广场中央的方尖碑竖立于1886年。在方尖碑基座的南北竖有象征着“独立”和“胜利”的青铜雕像。</span></h1> <h1>自由大道一侧的街道雕塑。在干嘛呢?我来瞧瞧。</h1> <h1>自由大道“光复广场”一侧的建筑:原来为<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罗西奥广场中央车站</span></h1> <h1>离开自由大道,我们来到里斯本特茹河畔的以下几个景点游览:热罗尼姆斯修道院、贝伦塔和发现者纪念碑。</h1><h1>热罗尼姆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onimos),是葡萄牙全盛时期的建筑艺术珍品,为纪念葡萄牙人发现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所建,迄今已经历经500年的风雨。据说,大教堂是葡萄牙第14任国王堂.曼努埃尔一世(King Manuel)下令用香料和黄金饰品所征税收的百分之五的款项修建完成的。1755年,里斯本发生罕见的大地震,整个里斯本毁于一旦。唯独热罗尼姆斯大教堂屹立不倒,拯救了在此祈祷的全体王室成员。从而,热罗尼姆斯大教堂就添加了“上有神灵保佑”的神秘色彩。热罗尼姆斯大教堂里长眠着葡萄牙的诗魂卡蒙斯、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和最富盛名的作家埃尔库拉诺。</h1> <h1>热罗尼姆斯修道院全景,整个长度大约有300米。跑了好远好远才勉强把整个教堂拍下来!</h1> <h1>华丽的南主大门高达32米,宽达12米,延伸至两层楼高。<br>它由很多山形墙和小尖塔包围着,还有很多精细的雕塑。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称为曼努埃尔风格,看不太懂,但感觉很美!</h1> <h1>整个建筑的门窗以及柱子等看上去有一种秀丽的气质。</h1> <h1>修道院门前路上等待游客的观光马车。</h1> <h1>修道院一端的另一扇门。我们游览行程没有安排入内参观,时间有限,只能看看外观,有些遗憾。</h1> <h1>下一个景点:发现者纪念碑。<br>穿过修道院前的大道,经过一个大花园,就可以看到特茹河畔的这个纪念碑了。</h1> <h1>葡萄牙人对航海的热爱,看看这些游艇帆船就知道了。</h1> <h1>发现者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修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里斯本市贝伦区的巴西利亚大道边上,坐落在特茹河河口的北岸,北距热罗尼莫斯修道院600余米,西距贝伦塔约1400米。这里也是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印度和东方去的帆船起航的地方。</h1> <h1>碑体通高52米,被设计成一个卡拉维尔帆船的形象,船头面向特茹河,最前面是恩里克王子的塑像。</h1> <h1>在恩里克王子身后船帆东、西两侧的坡道上,各排列着16个人物塑像,他们都是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具有影响的葡萄牙人。<br>碑体正中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高出船帆部分的东、西两边分别都雕有两个葡萄牙方型盾徽。</h1> <h1>碑体北面(船尾)被雕饰成一把竖立的巨剑,下方是展览厅的入口。</h1> <h1>纪念碑北面至巴西利亚大道之间的大广场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风玫瑰,圆形外以波浪纹填满广场,风玫瑰中心是一副世界地图,上面标有葡萄牙地理大发现的路线和年代。(图片来自网络)</span></h1> <h1>在发现者纪念碑东侧方向的特茹河面上有一座红色的大桥横跨河两岸,名字很特别,叫四月二十五号大桥。曾是欧洲第一长桥,是世界第三长悬索桥,该桥全长为2278米。<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大桥于1966年建成,最初以当时的独裁统治者Salazar的名字命名,被称作Salazar桥。后来,葡萄牙于1974年4月25日推翻了Salazar的独裁政权,后被称为“丁香革命”(也有称“康乃馨革命”的说法)。为了纪念葡萄牙人民在“丁香革命”中推翻军政府,建立民主制这一历史时刻,就将Salazar大桥改名为“四月二十五号大桥”。</span></h1> <h1>发现者纪念碑西侧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贝伦塔。</h1><h1>贝伦塔<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建于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时期的1514年到1520年间,用来防御位于贝伦区的港口,以及附近的热罗尼姆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修道院。</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虽名为塔,但是它更像一座小型的碉堡,镇守在河岸边。</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整个塔身全部用大理石打造,底部原为储藏室。</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每当涨潮时分,顶部的塔楼如浮在河面上,漂浮不定,美若仙境。</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是里斯本最上游客镜头的一个风景点。历史上被用作海关、电报站、甚至是灯塔,也曾利用贮藏室改造成地牢作为监狱。在大航海时代,也是航海家们出海远航的起点。</span></h1> <h1>紧张而愉快的第一天的游览活动结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