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年秋天,我受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影响,与朋友相约前往故事发生地塞罕坝林场自驾游。最近为躲疫情蜗居家中,一边再看央视重播的《最美的青春》,一边整理两年前的摄影照片,似乎重游了美丽的高岭——塞罕坝。</h3> <h3>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简称塞罕坝)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四部分之一(另三部分是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红松洼国家自然保护区、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塞罕坝蒙古语的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它曾经是水草丰美、森林茂密、动物繁衍的天然名苑,怎么就变成“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几代塞罕坝人又怎样把“荒原沙地”变成“绿水青山”,造出全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电视剧中的人物原型是誰,他们有哪些动人的事迹?带着这些问题,查阅一些网络资料、选择一些摄影照片与大家分享。</h3> <h3> 辽金时期,塞罕坝是辽、金皇帝避暑狩猎之所,有“千里松林”之称。清朝康熙大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北巡塞外,看中这块“南拱京师,北控漠北”的蒙古游牧地。康熙以蒙古部落敬献牧场的名义划定了14000平方公里的围猎场,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在这里,曾经发生过康熙平定葛尔丹叛乱的乌兰布统之战;在这里,后来举办了百余次“木兰秋狝”盛会。道光继位后,废除了“木兰秋狝”的祖制活动。同治二年(1863年)木兰围场部分开围放垦。清朝晚期光绪年间,朝廷下令全面开围、伐木垦荒、筹集军饷后,木兰围场的原始森林被砍伐殆尽。20世纪上半叶国难期间,更是雪上加霜,森林资源被疯狂掠夺,塞罕坝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昔日美丽高岭成为茫茫荒原。新中国成立之初,塞罕坝的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北方的风沙肆无忌惮地刮入首都北京。</h3> <h3> 为了阻断沙源、涵养水源,改善首都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1962年国家在经济非常困难时期毅然决定在河北承德北部的塞罕坝建立大型国有机械林场——塞罕坝机械林场。塞罕坝林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东西长50多公里、南北约18公里,海拔1500—2000米的长条形高原。成立机械林场的目的是在塞罕坝植树造林,使塞罕坝成为守卫首都的生态屏障。</h3> <h3> 曾为抗日游击队队长、围场县委书记、承德地区农业局长王尚海任塞罕坝林场书记,承德地区林业局长刘文仕任场长。他们带领来自全国各地共369人队伍,其中127位来自十八个省市年龄不到24岁的农林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有47人来自东北林学院,中专生多来自承德农业学校。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肩负神圣使命,胸怀青春激情,奔向环境恶劣的塞罕坝。他们住地窨(yin)、马架,吃莜面、咸菜,夏天喝河水、冬天喝雪水,还要抵挡风沙、低温和雪霜。头两年,他们每年植树千余亩,但成活率只有5-8%。1963年冬,塞罕坝下了一场罕见大雪,年轻学生和职工被困在坝上无法下坝回家过年。造林失败加思乡情绪,动摇了大家信心,有些人打起了下坝退堂鼓。</h3> <h3> 王尚海带领大家吸取前两年失败的教训,采用就地“全光育苗技术”(不遮挡,完全暴露在阳光下育苗),培育出根须发达、枝干粗壮的树苗。1964年春天,在“马蹄坑”进行大会战,挑选120名精兵强将,植栽516亩落叶松,到了秋天,成活率达到96%。马蹄坑造林成功,增强了塞罕坝人信心,也吸引更多年轻人上坝。当年就有承德第二中学的六位风华正茂的高中女生,放弃高考、相约上坝,被媒体誉为“六女上坝”。建场初期,林业部的造林工程师张启恩,退掉北京林业部家属院房子,全家迁入塞罕坝,承担塞罕坝造林技术和科研工作。参加造林时,一条腿不慎摔成粉碎性骨折,因得不到及时医治,留下终身残疾,依然坚持工作作。还有普通的防火瞭望员,每年要在不通水、不通电、无人烟的望火楼(现称“望海楼”)上待好几个月。经过三代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种植了110万亩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塞罕坝林场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暑颁发的“地球卫士奖”。</h3> <h3> 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取材于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代建设者的感人事迹,讲诉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知识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客服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用青春热血描绘“美丽的高岭”的传奇故事。男主角冯程没有具体原型,但他是第一批塞罕坝人的代表;覃雪梅、孟月等就是东北林学院1962届47位上坝毕业生的代表;季秀荣、那大奎是承德农校第一批上坝中专生的代表。于正来的原型是林场的第一任书记王尚海,他带领、指挥“马蹄坑”会战,并取得植树造林成功。1989年底,王尚海去世,遵从他的遗愿,将其骨灰洒在马蹄坑,陪伴他的落叶松林也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李中的原型是林业部工程师、塞罕坝技术副场长张启恩。栗坤的原型是林业部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他受命带国外专家到塞罕坝勘察,看到冰天雪地的坝上屹立着一棵近200年的落叶松。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活着的标本,树立起塞罕坝能长出参天大树的信心。值得提的是“六女上坝”的领头人张曼玲,她的原型是陈彦娴,2017年她代表第一代塞罕坝人出席联合国“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h3> <h3> 《最美的青春》播出后很受观众欢迎,它让同代老人回忆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让现代青年激起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也让旅游摄影爱好者上坝探寻荒漠变林海的传奇。电视剧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金橡树奖”、“文荣奖”等许多奖。塞罕坝的旅游也成为林业外的主业。塞罕坝机械林场现有六个分场,其中千层板林场、阴河林场电视剧都有提及。塞罕坝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七星湖、月亮湖、滦河源头、马蹄坑、康熙点将台、塞罕塔、夫妻望火楼等。附近还有乌兰布统景区和御道口草原森林景区。每年秋季景色特别美丽,塞罕坝就像原副总理田纪云赞美的一样,“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h3> <h3>清朝“木兰秋狝”图画(网络图片)</h3> <h3>塞罕坝上的一棵百年落叶松,后人称它为“功勋树”。(网络图片)</h3> <h3>早期上坝人住的地窨。(网络图片)</h3> <h3>“马蹄坑”会战栽植的落叶松林,现称为“王尚海纪念林”。</h3> <h3>1989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书记王尚海纪念碑,他的骨灰撒在马蹄坑。</h3> <h3>1964年,“六女上坝”的合影,后排左侧就是领头人陈彦娴,中排中间那位同学因个人原因未上坝。(网络图片)</h3> <h3>滦河位于塞罕坝北侧,塞罕坝是滦河的源头。</h3> <h3>滦河的源头。</h3> <h3>七星湖鼠妇草湿地公园。分布七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天然湖泊,如北斗七星而得名,周边盛产鼠妇草。</h3> <h3>七星湖</h3> <h3>七星湖。</h3> <h3>七星湖。</h3> <h3>七星湖</h3> <h3>七星湖</h3> <h3>七星湖</h3> <h3>月亮湖,湖面犹如镶嵌在草原中的月亮。它是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外景地。</h3> <h3>月亮湖。</h3> <h3>月亮湖。</h3> <h3>月亮湖。</h3> <h3>塞罕塔入口。</h3> <h3>四御线,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东南口。</h3> <h3>四御线。</h3> <h3>帐篷山,小山像帐篷而得名。</h3> <h3>塞罕坝景区。</h3> <h3>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办公楼。</h3> <h3>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广场。</h3> <h3>塞罕坝名食之一“莜面村”。</h3> <h3>我们下榻的酒店之一,“御泉度假村”。</h3> <h3>“御泉度假村”。</h3> <h3>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北大门。</h3> <h3>前往乌兰布统景区途中。</h3> <h3>乌兰布统景区桦木沟。</h3> <h3>乌兰布统景区。</h3> <h3>乌兰布统景区桦木沟蛤蟆坝上俯瞰。</h3> <h3>乌兰布统景区。</h3> <h3>乌兰布统景区。</h3> <h3>乌兰布统景区。</h3> <h3>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南门。</h3> <h3>御道口景区桃山湖。湖边有座山,鸟类动物繁多,犹如世外桃园,称“桃山”。</h3> <h3>御道口景区桃山湖。</h3> <h3>御道口景区桃山湖。</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大峡谷。</h3> <h3>御道口景区太阳湖。太阳湖名字不是来自形状,而是来自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一男青年与“娜仁”(蒙语“太阳”意思)相爱,但无法违背父母之命,与另一女孩结婚。娜仁情伤而亡后,男青年终日以泪洗面,汇集成湖。</h3> <h3>御道口景区太阳湖。</h3> <h3>御道口景区太阳湖北岸山坡。</h3> <h3>御道口景区太阳湖。</h3> <h3>御道口景区太阳湖。</h3> <h3>御道口景区御泉,传说康熙大帝狩猎时,许多卫士中暑,饮用此水消去暑气和疲劳,赐予“御泉”。</h3> <h3>御道口景区御泉。</h3> <h3>御道口景区御克线。</h3> <h3>御道口景区御克线。</h3> <h3>御道口景区御克线。</h3> <h3>御道口景区。</h3> <h3>御道口,康熙前往木兰围场狩猎经过此地而得名。</h3> <h3>御道口。</h3> <h3>御道口广场。</h3> <h3>御道口康熙雕像。</h3> <h3>御道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