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灾难当成教材,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毛毛虫工作坊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毛毛虫工作坊</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2020年第4期(总第63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活动纪实</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都娟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b></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河南省教育厅郑邦山厅长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内容:我还想对教育系统的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再说几句话,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每一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全民战役、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该拿出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逆行而上、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是“白衣天使”。在疫情中打开心灵的窗户,合唱国歌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是坚强乐观的“武汉人”。我们河南省的教育工作者,老师、同学、家长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该拿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抗日战争时期教育奇迹的缔造者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校训是“刚毅坚卓”,西南联大与战争同行的8年培养了3882名学生,其中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72位院士,上百位人文大师。我也不禁想起战争时期河南大学8年抗战的办学历史,河大师生牺牲9人,失踪25人在烽火连天和战争硝烟中,坚持敌前办学,秉承教育报国。表现出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应该说这也是我们河南教育的精神。我还不禁想起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去年教育大会上讲的一个故事,他说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他带领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援汶川的经历。在援助返回之后,很多学生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参加抗震救灾后,得到了快速成长,发生了深刻变化。很多学生家长赞叹孩子们在灾难中获得了成长、历练、进步和不妥协的精神。</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必须真正地风雨同舟、携手同进。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中,在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灾难、把疫情变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学生们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这就是我们教育本质和追求,相信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p> 活动通知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都娟坊主要求老师们认真观看,深入思考并发出以下倡议:</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亲爱的老师们: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出色的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作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怎样把灾难变成教材,引领学生的快速成长与蜕变?让我们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请大家根据视频,表达您的感悟,字数不限,截止时间:明天下午7:00前,文章发送至邮箱:2033872015@qq.com. 期待您的分享!</p> 活动纪实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2月14日下午,河南省教育厅郑邦山厅长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老师们深入思考,积极行动,分享感悟:</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丁珊老师在自己的感言中列举出具体可行的办法与措施,给了我们很多启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可以以这次疫情作为教材,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进行科学教育:让他们相信科学,摒除迷信,学会科学防护,用科学武装头脑;进行信念教育:坚忍不拔,对打赢这场阻击战甚至战胜任何的灾难都抱有必胜的信念;进行道德教育:心中有民族、有国家、有人民,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进行法治教育:知道法律的力量,树立法律的权威,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知道疫情中哪些是违法行为以及要受到怎样的制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不仅校园有课堂,我们所看、所听、所尝、所触都可以是学习。通过这次疫情,学生们可以学习的太多了,要学习在防疫最前线的84岁钟南山院士的精神,要学习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白衣天使,要学习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战场上一切的新闻工作者,还要学习用大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警察同志。这些逆行者就是因为有共同的信仰,用爱、用责任,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抗疫防线。”任熠聪老师通过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于“教育”二字的理解和内涵。爱、信仰、责任、敬畏,他们是教育的衍生物,与教育息息相关。他们同时也是每位老师终生奋斗的目标。</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爱国,不能止于口号,更应行动起来。五千年的中国历经多少风雨、多少灾难,但是我们中国人仍然能够从灾难中站起来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国人那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要接好这一棒,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用最好的状态、最强的气势,给祖国一份满意的答卷。”杜晓婷老师在感言中提到“接棒”这个关键词,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一棒完整地交到下一代的手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位卑未敢忘忧国,王娜老师在追求真理的“大道”上,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胸怀天下的大爱。“教师的职责,除了知识传授的‘小道’,更要肩负起弘扬精神、追求真理的“大道”,要培养具有心忧天下之情怀、拥有经时济世之志向的新时期人才。要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接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我、改变自我,更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真正培养出有大心胸、大格局、大视野的普通民众和栋梁之才。”</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像这样优秀的感言还有很多很多,“教育报国”、“奋斗精神”、“家国情怀”这串串掷地有声的词语在每位老师的心间回荡。</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疫情,毛毛虫工作坊开展了“在这个不一样的寒假,老班想对你说”、“线上分享‘主播’经验”等一系列活动,每位老师正在用实际行动阐释“河南教育的精神”。就像都娟坊主所说的那样:“老师要胸怀梦想,那颗梦想会让学生们的心灵开出美丽的花;老师要胸怀信仰,那份信仰能带领我们走向更远的远方;老师要胸怀敬畏,那份敬畏会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p> 活动附文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公民</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王栋利</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看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消息,看到面对这场灾难时出现的不同的人,我一直在想,在灾难面前,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教育者应该做些什么,培养出怎样的孩子。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的发言让我热泪盈眶,他给我指明了方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厅长的讲话,我明白了教育,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色和灵魂支柱。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奇迹的缔造者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却培养出了两位诺贝尔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72位院士,超过数百位人文大师。河南大学战争时期也是抗争不止,奋斗不息;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2008年大地震后,他领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援汶川。此时的教育,不单单是教育学生学习知识,更多地是给孩子们打上精神的烙印,树立民族的风骨,让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得以传承。</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灾难来临的时候,教育者应该做什么,厅长说,把“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是啊,我不能冲锋上阵上前线,但是我可以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我这个时候应该牢牢坚守后方,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教育方式改变了,可以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是初中毕业班,中招考试一天比一天近了,但是确诊疑似的数字在攀升,开学的时间不断延迟。很多孩子心都是慌张的。我就给孩子们说一定要相信国家,她一定可以带领我们打赢这一场战疫。这个特殊时期,我们的学习环境改变了,但是只要是专心,一定可以完成复习任务。我指导学生制定出特殊时期学习和生活计划,期待孩子们通过这次战疫,成为遇大事有静气,从容不迫的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经济大潮中,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很多学生追星上瘾,长大后渴望当网红,当明星。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我带孩子们了解英雄,走进英雄,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得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吹哨人李文亮,他们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用奋斗和才华带领人们共克时艰,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的“星”。基辛格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期待学生以英雄为榜样,拥有家国情怀,长大后也敢于承担,能够承担,成为最勇敢的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以后,我一定要牢牢记住郑厅长的嘱托,不管在任何时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给未成年人打好精神底色,把“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培养出坚忍不拔、有静气,能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中国公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把灾难变成教材</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丽锋</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们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视频中的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一直在耳边回荡。</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现在的责任是好好待在家里,不给祖国添麻烦;作为一名妈妈,我现在的责任是在孩子无法在校学习的情况下,好好培养孩子,培养祖国的未来;作为一名老师,我的责任更重大,我要带领学生们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这句话是何等厚重。作为教师肩任重担,我们在进行心灵的教育,我们教育的孩子是什么样,我们未来的祖国就是什么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场灾难面前,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恐慌,用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坚守在教育的后方,把“灾难”变成教材,让我们的孩子明白如何避免灾难,如何面对灾难,如何战胜灾难!</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我们的孩子经过这场“灾难”,明白了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科学,敬畏和谐。他们将来就有能力扛起中国发展的重担,有能力成为中国的脊梁,中国就会在他们的建设中更加强大。这就是所谓的教育报国。</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比起知识的教育,作为教师应该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生命教育。用自己的智慧滋养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坚韧鼓舞孩子的勇气,用自己的冷静涵养孩子的镇静,用自己的生命影响孩子的生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教给学生什么?</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济谦</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庚子年的春节又会因为一场大灾难被记入历史,周易学家又会对庚子年有大灾难增加几分肯定。虽然我们没有处在风暴的核心,但是我们还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场灾难的严重。医生这一个职业,又一次被人们无限敬重,因为在病毒肆虐的威胁下,他们确实是迎难而上,无私无畏,面对生命受到的威胁,他们保持了一个医生的高贵品质,让每一个病人、每一个健康的人感受到了安全。延期开学之后,教育工作者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还没有到开学的时间,所有的学校、老师都坐不住了,纷纷准备着让孩子学点什么。一句话很让老师们内心激昂:医生作战在前方,老师稳定在后方。所以,老师们都像医生一样,也在时刻为疫情防控做工作。</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其实,我们一直在说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只是关注在知识上,但是,当大灾大难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该做什么?我们教育工作者该干什么?作为学生,他们又该干什么?</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深思。</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毫无疑问,大事面前人人不可置身事外,当国家人民遭遇如此灾难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置身其中?</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武汉人民的生命在遭到威胁,国家的稳定发展在受到威胁,我们身边的人也时刻受到病毒的侵袭,我们所有的公职人员都在用生命和病毒作斗争。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考虑到中考,考虑的到自己学习就可以了。我们老师,只要把知识教给孩子就好了,只要考出好的成绩就好了。总是感觉不大应景啊!我们总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该怎样体现呢?</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学校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学校在《致家长的一封信》中就提到,这个特殊的假期,就是一个亲子的好机会,家长应该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我们建议孩子做好“安全健康六个一”活动。我们的班主任给每个学生写了一封信,对孩子进行教育,这里重要的是思想教育,因为都校长在倡议中说,这场灾难留给孩子的不应该只是病毒、恐惧,还应该有勇敢、担当、责任,这才是这个时候给学生的教育,知识明天还可以学习,但是生命不能等到明天。我们组织了“我为我的祖国加油”活动,时刻引导学生牵挂祖国牵挂武汉。</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看了省教育厅郑邦山厅长答记者问时讲的一段话,更坚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向。他明确地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着实是这个非常时期最有价值的教育!”</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所以,当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该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所以,在当前,我们要给孩子的是怎么面对这场灾难,在这场战役中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自己努力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假如这场灾难来到了你的面前,你该如何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眼前的幸福和安宁来之不易,才会有更大的力量去学习,才知道自己的学习不仅是为了自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观省教育厅长讲话有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巧竹</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今天早上,我把河南省教育厅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快结束时的讲话视频连续看了三遍。每听完一遍,都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感觉太振奋人心了 。我忍不住看着视频一句一句认真听讲,一句一句仔细品味,一句一句地全部记录了下来。每写下一句,心里就感动一次,振奋一次!</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听了这段话,作为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在这段特殊时期我更清楚了自己的职责,也更懂得了要全力以赴教学生如何居家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意义。我们要把这次疫情当做教材,教育学生锻炼好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更好的抗击疫情,这样学生得到的启迪会更深刻,以后才能真正沉下心去认真学习和光明正大的做人。我们老师和家长在这次疫情中一定会和孩子一起风雨同舟,携手共进,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完成这次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和道德教育,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教育任重而道远,在这特殊时期,我想我们当老师的每个人都会愿意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教育发光发热,教育和管理好孩子就是在用行动支援武汉,用爱心点亮未来。</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郑厅长的这段话讲出了教育的初衷和现实的意义,值得所有老师、学生和家长去认真思考。让我们每个人都做到最好,做到最佳,做到极致。拿出自己最强的战斗力,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培养好我们的下一代,把这种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传承下去!</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有些事,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管珊</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小区对面是个植物园,植物种类还挺多。</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几天气温节节攀升,本是出去散步的好时光,无奈病毒袭击,小区逐渐由半开放式变成严防死守式。我只能隔着窗户“望园兴叹”。远远看着大片树丛,我也在想,这些植物们,会因为无人欣赏的孤独而放弃春天吗?</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手机被李文亮医生逝世的新闻刷屏。这个被称为“放哨人”的年轻大夫,再也无法亲口告知我们这段时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也无从考证在这件事中,各方到底有几分对错。我只是在想,如果李医生知道会被训诫,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波澜,他还会吹出第一声哨响吗?</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大夫陶勇经过多日的抢救,醒来了。他醒来后跟大家分享的诗中有这样一句,“我把光明捧在手中,照亮每一个人的脸庞”。这个医术精湛且拥有众多奖项和荣誉的年轻大夫曾为了救治经济困难的眼疾病人,提出自己先给病人把钱垫上为其做手术的“请求”。我想,在经历了“农夫与蛇”的桥段后,他也许还愿意像他的诗中所写,亲手捧着光明去照亮他人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忽的又想起了那位林先生。三年前的保姆纵火案,让林生斌与心爱的妻子和孩子阴阳相隔。我不知道三年的时间,这个男人能不能从灰烬中为自己重塑一个美好的世界,可他却在这次的抗疫战争中,为了给别人享受美好世界的机会而东奔西走。他捐献了价值九万元的口罩,却依然愧疚地说到“没帮上什么忙”。网友们说,这大概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最好的体现吧。</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来,有些事,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诚实如孙东林兄弟,在哥哥车祸离世后,还坚持把工资发给农民工,绝不拖欠一分钱,那是出于内心对信义的坚持。勇敢如教师张丽莉,在危险来临的一刹那,挡在学生身前,那是出于内心无私的本能。慷慨如歌手韩红,亲自带队,满载着医疗物资奔向抗疫前线,那是出于内心对大爱的守护。勤奋如那个在屋顶“凿壁偷光”的高三孩子,用父亲的手机,借邻居的网络,在寒风中坚持学习,那是出于内心对梦想的渴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看,这个世界光怪陆离,这个社会鱼龙混杂。可是,有些事,永远都是一个人的事。关不住周围嘈杂的吵闹,我们只需倾听内心的声音。推不开浓稠的黑暗,我们不如用眼睛把周身点亮。远方的迷雾若是太深,不如握紧双手一步步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此刻,我又想到了我的学生们。最近的网络授课,让我在感受着当“主播”的新鲜感的同时,也无比担忧着他们。他们很听话,但是他们毕竟是自制力稍差的孩子。我很希望,他们能知道,什么事,是他们一个人的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们,努力,是你一个人的事。你看网上说“不怕同学是学霸,只怕学霸放长假”,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假期是放松修整的好时期,只有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人才知道,这种危急时刻下,对他们而言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不管别人是如何休闲和放松,想要成功的人都知道,努力,是自己最重要的决定!</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们,勤奋,是你一个人的事。作业是否保质保量,体育训练是否达标。老师很怀念你们在我面前训练时脸上的汗珠,不知道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你是否一样勤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们,坚持,是你一个人的事。在这次的防疫战争中,我们看到了那些被防护服和口罩在脸上勒出印记的医护人员们,他们瞒过了家人,舍弃了孩子,他们忘记了时间,抛弃了自身的安全。孩子们,你呢?你是否也在这特殊时期,争取做了一名假期的“逆行者”?你是否坚持和上学时一样,生活井井有条,时间安排有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这特殊的时期,老师无法像那些英雄一样,冲上前线。但是老师也想和你一样,在这场无声的硝烟中,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抛开一切,坚持着只属于我们的奋进!</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看向远处的植物,他们不是为游客而抽枝拔节,他也从不担忧春天是寂寞的。因为他知道,努力舒展腰肢,奋力向天空冲去,是他一个人的事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观郑邦山厅长讲话有感&nbsp;</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宋晓会</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月14日,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临近结束之际,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作为主发布人,发表了一段感言,看完这段讲话,仅仅六分钟,却震撼了我,不自觉热泪盈眶。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才是这个非常时期最有价值的教育,作为班主任——学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引导人,我们应时刻铭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郑厅长在这段话中,深情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缔造的教育奇迹、河南大学艰辛的办学历程,学生志愿者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一夜长大”的故事,阐释了他理解中的“河南教育的精神”,触及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像王国生书记说的那样,疫情带来的教育效果,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面对疫情,如何做好科学防控,更要厚植爱国主义信念,引导学生更有情怀、更有担当。说起来很惭愧,最为一个初中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自己平时关注最多的是孩子的成绩,这段话让我震撼到了。作为班主任,应该帮助孩子从中学会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正确的生活习惯,知道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感恩、什么叫爱国。不要再去追那些艺人明星,更应该看到,再危难面前,要像钟南山那样,像白衣天使那样,像冲在第一线和默默为疫情贡献自己力量的人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心怀大爱的人,这比埋头学习更重要。</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疫情当前,补齐生命教育短板是重中之重。延迟开学,停课不停学,若一心向学,则处处都是课堂,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做到最好最佳。作为教师,学生的引路人,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疫情面前,国难当前,更重要是要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构建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学生们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的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特殊时期的“教育”</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杨亚楠</span></p><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场疫情突如其来,一时间让人错愕,也让人惶惑,之后便是长久的沉默。仿佛人类一下子把这个鲜活的世界完完整整地交还给了天空大地,交还给了山川河流,交还给了群鸟百兽。从春运至今,这场疫情牵动着14亿中国人的心。这样的春节,每个人的计划都被打乱了,但是,生活历程就是课程内容,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在这场全民战“疫”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出色的完成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作为学生心灵的引导者,我们应该怎样把灾难变成教材,引领学生的快速成长与蜕变?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理解生活习惯与生命质量的关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目前,勤洗手、少聚会、免疫力等话题,成为大家的热议话题,家长们带头做到,并结合当前疫情状况进展,提高孩子们对这些生活习惯要素的理解能力,增强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针对假期延长后,返程返工返学高峰可能造成的感染规避,孩子都要参与制定自己和家庭相关生活、学习内容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从而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提高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形成从个体到团队、国家的系统思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过去我们很多家长对孩子们只关注学习成绩,不关注国际国内大事要事,甚至引导孩子们只顾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这样的观点培养的孩子们将来注定不能被更广阔领域所需要所重用,注定难成大器,注定妨碍孩子的人生价值发掘和体现。在疫情防控这场战役里,通过电视、微信、微博等媒体大数据呈现,每个人都应该带着孩子们去慢慢理解个体与团队、国家的关系,以及这个关系里一域与全域的系统思维。</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三、探讨孩子们将来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次全国各行各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过程中,各行各业人员所呈现出来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构成了疫情面前的众生百态,有家长说,这样严峻的疫情谈论太多会吓着孩子们。但是,疫情面前没有年龄之分,未来生活更需要孩子们从小独立思考,深思斟酌,学习的过程既是不断积累储备的过程,也是一次次选择的过程。让孩子们在这防控疫情的过程中,看到科技的力量、决策的关键、人性的多样、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的丰富,都是难得一遇的课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总之,这样的春节,对每个人都是一场培训一次考验,一种过年方式的改变,也是一堂残酷的生命健康教育课,在这场灾难面前,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中,在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灾难、把疫情变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风雨同舟,抗击疫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沙瑞红</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的农历新年是不平凡的,注定会被大家深深铭刻在心里。就在几个星期前,人们还是按照往年一样准备着回家过年,可新型冠状病毒蔓延得如此迅速,人们才渐渐的明白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政府很快采取行动,封城、封村、控制人员流动。这个行动隔离了病毒,但它却隔离不了爱。除夕之夜,原本是家人围炉团聚、促膝守岁的美好时光。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全国各地的医院医护人员纷纷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前线,志愿参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从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到15名医务人员确诊被病毒感染。医护工作者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在人民与病毒之间砌起高墙,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国家所需、百姓安危为重,个人生死、物质得失为轻。在医护工作者身上,我看到他们高风亮节!“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着使命的外衣。”这是一位医生的话,朴实而圣洁!让我们向在祖国各地依然坚守岗位的无数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一个人都被卷入了这场特殊的战役中,在这场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的每个人都应该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教育奇迹的缔造者西南联大,战争时期河南大学的8年办学历史,无一不在诉说着逆境既是挑战,也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应该把这次疫情变成教材,让孩子们在灾难中学会成长。我们的孩子需要经历一次这样的“战争”,让他们懂得美好的生活从来不是天赐的,而是无数人的负重前行。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重新树立人生榜样和理想信念,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以这次疫情为教材,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懂的尊重生命、爱护生命。进行科学教育:让他们相信科学,摒除迷信,学会科学防护,用科学武装头脑。</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应该做到真正的风雨同舟,携手同进,真正的与祖国一起成长,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古亚娜</span></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战役中,我们身位一线的教师,身为年轻的新生代,虽然不能弃笔从戎立刻投身于武汉的战役前沿,但是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激昂的斗志在家中做好该做的事情。对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来说现在该做的事情就是听党的话,不出门,宅在家,学习!</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关注时事+积极学习</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我发现自己有很多技能都提升了,比如:守时,早7点和晚9点30分我会很准时的收看《新闻联播》和《新闻1+1》;做饭,以前我们家厨房是很少动火的,甚至遭到长辈们的训斥,怎么能老吃食堂,老在外面吃,不卫生不健康等等,但是现在我不仅学会了做菜,甚至连凉皮、包子、花卷这些技能也被我解锁了。内心现在是满满的幸福,反思我们之前的生活是傻呵呵的幸福,而我们现在是稳稳的幸福。</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孩子们,在这个特殊的假期,能和爸爸妈妈姐姐弟弟或者妹妹在一起这么长时间,每天24小时的共处是多么令人难忘的记忆呀!想想以前上学时,每天至少和亲人们分开8小时,现在无需分开,为什么不抓住这段时光,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呢?可以和家人共读一本书,共看新闻报道,共同做个益智游戏,读书和看过报道后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想就觉得完美。我和我爱人在家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很和谐,早晨起来,他会做早饭,我会打开电视看会新闻,等待早饭,有时看看养的植物。中午阳光明媚的时候,我会邀请我爱人和我一起陪着我们家植物在阳台上晒太阳,有时也会去小院里走走站站,这时候听着歌曲,晒着太阳,看着书,感觉美极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学习不是为别人学的,正如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一样,咱们读过的每一本书都会为你的人生添上浓厚的一笔。学习只是为了自己的内心更充实,更丰富,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自己问问自己,为什么学习?如果你觉得是为父母学习,我感觉你还得继续问自己,为什么学习?真正找到答案了,你的学习习惯,你的人生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了。</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二、不畏不惧+收获成长</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如那句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样,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平平淡淡,安安稳稳,都要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现在的新冠病毒是咱们共同的困难,对于困难,咱们应该不畏不惧,正视它,积极做好防范。对于一个人来说,活的是精气神,只要你的心智不老,你将永远年轻。正如咱们现在的偶像钟南山先生,他83岁的年龄但是看起来犹如年轻人,他不仅积极投身于咱们的医学研究,还努力健身,在1959年9月的首届全国运动会上赢得了男子400米栏冠军,有了强健的体格,他的研究之路走的越来越宽,越来越精深。在这次特殊的战役中,给了咱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经历了才能收获成长,在经历过程中不畏不惧,继续宅在家,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共同走向幸福美好的生活!</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相信深沉的家国情怀必定指引我们走出病毒阴霾,共赏人间繁华。</p> <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1, 100, 250);">编辑:鲁婷婷</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