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总想对你说些什么,总想为你做些什么。你们是最可爱的人!你们在最危险的时候,冲到了最前面。我们总以为你们无所不能,我们总以为你们能战胜一切疾病。但是我们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的还不够,我们总想做这个世界的主人,但是当自然对我们反扑的时候,你们义无反顾,你们奋勇向前。我们真不好再苛责于你们,你们也是血肉之躯,你们也是平凡的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所以我希望你们的境遇再好一些,你们和我们之间的关系再近一些。我不想再看到只有发生疫情的时候,只有重病的时候,我们才觉得你们最美。其实平时的你们也很美。你们是最可爱的人!</h3> <h3> 山河异域,风雨同心</h3><h3> ——感恩医者倡议书</h3><h3> 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高三七 郑欣悦</h3><h3>亲爱的同学们:</h3><h3> 今日在此,我要倡议的是心怀感恩之心,善待医者。</h3><h3> 医生的工作平凡而又伟大,琐粹而又不易,我们赞美医生能用柔弱的肩膀挑起重担,我们赞美医生如春天的雨露滋润患者久旱的心田,如夏天的微风吹走燥热的空气带走患者心灵的创痛,如秋夜的明月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心灵彼岸,如冬天的阳光温暖着患者蒸发他们的忧伤。如今,中国医者正战在前线,我们能做到就是心怀感恩之心,等待勇者归来。</h3><h3>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是何种职业,都应值得我们致敬。但在所有职业中,只有两个职业带“德”字,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这两个职业单独被提出,原因在于,教师要负责人们的精神健康,教书育人,然而教育容易,育人难。医生要负责肉体健康,但肉体治疗好做,精神抚慰又该如何做呢?“德”字就在这精神抚慰和教书育人间诞生了。</h3><h3> 如今,我们每个人生老病死四个字,全要跟医生打交道,医生是界于普通人和佛之间的一个职业。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但他们仍有职责是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一百多年前有个医生叫“特鲁多”,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是人类第一个提炼出结核杆菌的,更重要的在于他的墓碑上有三行字“偶尔去治愈,经常去帮助,总是在抚慰。”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医者,便是如此,哪怕前方万般险阻,哪怕身旁战友倒下,即使预见了所有悲伤,依然愿意前往。那么面对如今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中国医者,知者无畏,便是勇,铁肩担道义,所谓是苍生。</h3><h3> “虽千万人往,吾愿为下一位”,武汉此疫我们虽无力作为,但是他日祖国召唤我必响应。在此,面对中学生的我们,我想倡议:</h3><h3>树立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思想道德建设,必须站在理想信念这个制高点上,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人们心中闪亮。医生也是普通人,多一分包容,多一份感激,他们是逆行者,请相信医者,做他们最强的后盾。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h3><h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批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所以作为时代新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正确认识医生这个职业,信赖认可医生,选择医生需要直面生死的勇气和悬壶济世的信念,杨文医生尸骨未寒,怎愿又看到类似恶劣的事情发生,纠正社会风气,我们义不容辞,反对医闹,保护我们的天使。</h3><h3> 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正确认识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我们不造谣,不信谣,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疫情已肆虐,不让谣言再猖獗。</h3><h3> 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积极做志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多一分力量,医生就少一份负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疫情面前,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我们在,武汉就在,万众一心,何惧疫情。</h3><h3> 他们从未签下生死状,却无比执着。逆行,只因心系苍生,逆行,只因胸有重任,逆行,只因热爱脚下这片土地。向医护者致敬,他们用身躯为我们挡在第一线,“苟利国家生死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便是最好的答案。</h3><h3> 山河异域,风雨同心。这场战不仅仅属于前线的医护人员,更是在考验我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每个人都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相信很快,阴霾散尽;很快,江河无恙;很快,春暖花开。待那时,春风十里,荷花满塘,樱花依旧,愿与君共赏,等待勇者归来。</h3><h3> 倡议人:一名高中生</h3><h3> 2020年2月11日</h3> <h3> 同样的冬天,别样的温暖</h3><h3> ——关于信赖、感恩、呵护医护人员的倡议书</h3><h3>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高三七班 赵浅雪</h3><h3>尊敬的各位市民:</h3><h3>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春节是在夜空中如星光熠熠的烟火,是引人开怀的封封红包,是热气腾腾的盘盘饺子,也是春晚背景音乐下的阖家欢聚、情意浓浓。 </h3><h3>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春节与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是更为艰巨的挑战、不可松懈的挑战。迎着风雪,他们随着列车,送万千人顺利返家,却只在间隙中与亲人短暂相拥,拭去眼泪、掩去思念,又匆匆奔赴下一个站点。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与病毒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城墙。他们将自己放下,撑起万家团聚,其乐融融。</h3><h3> “我的动力来自疾病对人生命的威胁”满头银发的钟南山院士这样说。当疫情来临,这位84岁的老人再次临危受命,投入疫情战场的第一线。穿上白衣,身上便有了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必须奋战在战场的一线。“我的妈妈是英雄,英雄的女儿不能哭!”这句话来自一位白衣战士的女儿口中。白衣战士们承载的是全国人民的期冀,是万千家庭重聚的希望。这场灾难无人幸免,而白衣天使却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他们的医者仁心,他们的人性光芒,他们的坚持不懈,就是这场疫情最好的“特效药”。在同样的冬天,因为有了他们的奋力拼搏,我们才这个冬天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故此我发出如下倡议:</h3><h3> 一、请信赖、认可医生</h3><h3> 选择医生需要直面生死的勇气和悬壶济世的信念。杨文医生尸骨未寒,却还有诸如此类的恶劣事件层出不穷。试问在我们生病之时,谁是我们生命的保障呢?是医生!是他们为我们建立起通往健康的桥梁。生老病死本是这世间最为寻常的规律,但是他们却用医者仁心与死神相较量。人害怕死亡、害怕疾病。而在此时医护人员便是我们最值得依赖、值得信任的人。他们为了他人的生命安全挥洒了他们的青春年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依赖他们?</h3><h3> 二、请理解、包容医生</h3><h3> 今年的春节,疫情来袭,整个中国被笼罩在窒息的恐惧当中。而医护人员却冒着生命危险,随着列车,逆向而行,为的不过是多治疗一位病人,多一个家庭其乐融融。可是医生也是血肉之躯,也有脆弱无力之时,他们也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可是为了病人,他们只能挺身而出,正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勇敢的心,才会被称为英雄,受人敬仰。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应心怀感激,理解、包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h3><h3> 三、请呵护、敬畏医生</h3><h3> 除夕夜,团聚日,在和乐满堂之外、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总有人在默默坚守,撑起了万家灯火通明。逆着万千车流,在凛冽严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如钟南山一般的逆行者依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不惧艰险,以血肉之躯为你我铸起生命的屏障。他们或许并非身怀异禀,却有一颗温热、赤城的心。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着那句箴言,“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请呵护、敬畏守护我们健康的白衣天使。</h3><h3> 他们是漫漫黑夜里的点点星辰;他们是无边黑暗里的一盏明灯;他们是灰暗世界里的一抹色彩;他们是拥有医生身份的普通人,他们是有血肉之躯却拥有伟大的心的英雄,他们是“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战士。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相信黑暗终将过去,黎明终会到来;因为他们的存在,我相信烟雾终会散去,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在这样寒冷的冬天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h3><h3> 在这个寒冷但让人心生温暖的冬天,我呼吁:全社会了解医务工作者的辛苦,理解医生、护士的工作,用心感恩、信赖、呵护每一位医务人员!</h3><h3> 倡议人:一位高中生</h3><h3> 2020年2月11日</h3> <h3> 以仁心待仁医</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感恩呵护医护者倡议书</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高三七班 许蕾蕾</h3><h3>尊敬的各位市民朋友:</h3><h3> 医者,有着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胸怀,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来为世人诠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精神。他们是可敬的,他们无惧死生,用尽全力,与死神斗争;他们是勇敢的,他们不计报酬,灾难面前,永远站在人民的前面。但是总有人不懂得怎么尊重理解他们,最近医闹事件频频发生,他们辱骂医生,殴打医生,甚至有人拿起匕首向他们刺去,这些人的这些行为伤了不少医护人员的心,也伤了我们人民的心。 所以我有以下倡议:</h3><h3> 第一,对医务工作者常怀感恩之心。</h3><h3>人若是没有感恩之心,便不能在社会立足,生活也会缺少幸福感。医护人员燃烧着自己的生命,照亮了整个人间,他们与病魔抗争,不计报酬,他们用心医治患者,日夜不休。在我们身患重病时,他们为我们驱赶病痛;在我们濒临死亡时,他们给我们一线生机;在我们无助时,他们给予我们安慰与帮助。他们讲无数患者,从死神的手中夺回。我们要用最真挚的情感,用最实际的行动,向他们表达感恩,以感恩之心温暖他们。</h3><h3> 第二,对医护工作者多一份理解。</h3><h3> 近年来,医闹事件频发,寒了多少医护人员和人民的心。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不但没有得到那些偏激愚昧无知的人的理解,反而成了他们拿起屠刀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要成为合格的医护人员,要用多少年的青春年华积淀,要熬多少个日日夜夜学习,要经历多少次的实习工作检验自己……。医护工作人员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让仁医不再心寒。</h3><h3> 第三,呵护医护工作者,尊敬医护工作者。</h3><h3> 大难面前,他们是人群中最美的“逆行者”,国泰民安时,他们是人民最可靠的“生命卫士”。他们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社会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们却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在社会中发光发热,在属于他们的战场中,迎接着一次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所以让我们用心,去敬,去爱,去呵护他们。</h3><h3> 如果这个世界有天使,那他们一定是穿着一身白衣,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我们要携手,一起抨击抹黑医护人员的言论,一起对抗伤害医护人员的犯罪分子,让我们付出行动,告诉天使们:以后换我们守护你。</h3><h3> 一名高三学生</h3><h3> 2020年2月11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关于感恩、信赖、呵护医护人员</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的倡议书</h3><h3> 格尔木市二中高三(七)班 贾昊轩</h3><h3>亲爱的朋友们:</h3><h3> 从2019年到2020年初恶性伤医事件频发,民航总院杨文医生还尸骨未寒,北京朝阳医院多名医生被砍伤,其中眼科医生陶勇左手被砍断,中止了其手术生涯,中国失去了一名眼科顶级专家。这些事件听者无不悲痛、愤慨,我不禁想问:悬壶济世,何至于被如此对待?</h3><h3> 庚子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武汉成为疫情重灾区,全国各地的几千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肩负重责,驰援武汉上演了最美的逆行。张定宇院长,身患渐冻症,他说“我必须跑得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李文亮医生,34岁被新冠肺炎夺去了生命,他是去年12月最早预警这场危险病魔的8名医生之一,他当时发出的哨声反被训诫,但他没有停下前行的脚步,战斗到因公殉职的一刻。还有许许多多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全国人民流下感动的泪水,心底升起由衷的敬意。</h3><h3> 医护人员遭遇不公却在灾难来临之时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知者无畏,才是真勇。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他冻毙于风雪;为生命开路者,不可使他困顿于荆棘。现就此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h3><h3> 一 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对医护人员多一份理解支持。</h3><h3>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即使医生医术再高明也无法治愈一些疾病。我们每个人要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知识,对治病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就会多一份理性,减少医患纠纷。同时对医护人员的行为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些苛责和强求。</h3><h3> 二、感恩医护人员的救助,尊重他们。人民日报评论“是他们以仁心仁术在我们与疾病之间筑起了一堵墙,以担当、付出、坚守载出了无数人的希望。”他们将治病救人为已任,辛勤付出。在疫情蔓延大家都想逃离的时候,他们成为白衣战士,不计报酬不畏生死,保护好这座城市,只愿山河无恙。这是医者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我们每一个人要对他们的救助感恩,给他们一份该有的尊重和关爱。</h3><h3> 三、学法用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医护人员。我们每一个人要学法用法,自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呼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体系,对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大保护力度,严惩恶性伤医分子,在社会上引起震慑作用。</h3><h3> 所谓医者,就是知识渊博,专业过硬;悬壶济世,心怀悲悯;用于担责,敢说真话;义无反顾,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这次疫情终究会被医护人员打败,那么请今后更加善待他们!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h3><h3>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 倡议人:一名高中学生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2.12</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敬英雄,待安归</h3><h3> ——理解,感恩,呵护医生倡议书</h3><h3> 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高三七班 马万良</h3><h3>尊敬的各位朋友们:</h3><h3> 当我们看到杨文医生被砍伤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时,你心头是否心头为之一颤,久久不能平静?手之于医生,如翅膀之于鸟儿,河流之于鱼儿。他将再也无法拿起手术刀这是多么令人寒心的事啊。</h3><h3> 疫情仍不断扩散,在寒冷的冬日中,病毒的阴霾却挡不住四面八方的阳光。</h3><h3>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者报名已经满员,一封报名加入治疗病毒性肺炎治疗活动的申请书中写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h3><h3> 2003年感动中国人物钟南山院士在当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是最早质疑权威专家,参与并领导了整个抗击非典疫情的工作,17年后,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他号召群众“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是84岁高龄的他毅然前往疫情一线。</h3><h3> 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一行5人,驰援武汉。</h3><h3> 多少医护人员挑灯夜战,脸上写满疲惫,满是压痕,却依然露出微笑,互相鼓励…… </h3><h3>鲁迅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却不懂得敬重和爱戴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民族."</h3><h3> 在病毒肆虐之际,是他们——医生挺身而出。他们是14亿同胞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应无时不刻不感恩他们,保护他们,爱戴他们,莫让英雄寒了心。我们常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医者仁心,正是他们,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以仁心仁术在我们与疾病之间筑起了一堵墙,以担当、付出、坚守载起了无数人的希望。这样的人,值得被我们所有人敬佩和尊崇。他们用生命在战斗,而我们则是他们坚强的后盾</h3><h3> 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h3><h3> 第一与医生之间树立信任</h3><h3> 医患矛盾是中国社会的难点、痛点。我们依赖医疗技术、我们需要医生的关照和帮助。面对来势汹汹的病痛,面对捉襟见肘的家庭条件,面对鲜活跳动的脏器,面对无法预知的变数和风险,医患的情绪都被放大,在矛盾一触即发时,信任和理解成为两种角色之间唯一的救赎之路。所以大家应该多加体谅医生,明白在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因为在送走每一个病人时,医生的心也在受煎。</h3><h3> 第二、请感恩他们。</h3><h3> 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母,他们不顾自己安危,冲赴前线,当最美“逆行者”,他们不记回报,毅然在请战书上压下自己的手印,承诺在疫情面前,时刻准备、义不容辞,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所以请心怀感恩,对他们多一点关爱。</h3><h3>第三、保持冷静心理,善待医护人员。 </h3><h3> 给予所有伟大的医护人员最真诚的善意与爱意。而在这种时刻,医闹事件却层出不穷,医患关系也愈来愈烈。任何人都不想看到意外,医护人员更是,所以无论发生什么,保持冷静,如何保护这些“最美逆行者”,千万不要让他们在流汗、流泪的同时,还要再面临流血的风险。善待每一位白衣天使,他们亦是普通人,为人父母,为人子女。只是披上了白大褂,便有了使命,医病救人、抵抗疫情。 </h3><h3>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坚信,这场无声战役,我们的英雄一定能赢,武汉能赢,中国也会赢。足不出户迎英雄,举国同庆战胜疫情。 </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名高中生</h3><p style="text-align: right;">2020年2月1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