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续展(一)

木子羊羽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永靖傩舞</b></h3> <h3>  永靖傩舞戏,民间俗称“七月跳会”。起源于酬神还愿,故丰收年七月举办跳会。流传于甘肃省永靖县西部山区的杨塔、王台、红泉和三塬等乡镇。</h3><h3><br></h3> <h3>三结义</h3> <h3>三战</h3> <h3><br></h3><h3> 永靖跳会由下庙、献盘、献牲、会手舞、发神舞、面具戏、赛坛等祭祀仪式组成。主要剧目有《五将》、《杀虎将》、《庄稼人》等。</h3> <h3>二郎神</h3> <h3>二郎神抓鬼</h3> <h3><br></h3><h3> 以永靖傩仪、傩舞、傩戏为主要标志的傩文化,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于2000年至2003年旅游文化节搬上舞台,一时引起轰动,受到文化界的广泛关注。</h3><h3><br></h3> <h3>庄稼佬</h3> <h3>种庄稼</h3> <h3> 2006年6月,永靖傩舞戏应中国民协、江西省人民政府之邀,参加了“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荣获“中外民间艺术优秀表演奖”和“中外傩艺展演银奖”。<br></h3> <h3>五将</h3> <h3>关羽与变化</h3> <h3> 最后怀念一下我县傩舞戏国家级传承人范廷录(已去世)。珍贵文化遗产,要在传承延绵!<br></h3> <h3>范廷录(右一)</h3> <h3> </h3><h3> 永靖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