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正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沉浸在喜庆的春节气氛中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庚子年春节的祥和。雯琪的爸爸接到集结通知,大年初一就简单收拾行装到单位封闭执勤,家里只剩下我、雯琪和她4岁的弟弟。疫情中的感染数据不断攀升,各家各户锁起家门自我隔离,学校也传来了推迟开学的消息,原来寒假出行计划也不得不被迫取消。</h5> <h5> 给人宽慰的是,我也因此有了一个单独与孩子们相处的特殊假期。同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清醒的知道这次疫情灾难是孩子们难得的生命教育素材,这个特殊的假期更是孩子们快速成长进步的阶梯,这段时间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也一定是孩子们终身的亲情财富。我把“智育”、“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贯穿在孩子们新的假期计划中,让孩子们享受这样一个特殊意义的假期。</h5> <h5> 一、“智育”的主体是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雯琪每天准时坐在电视机或电脑前,认真的参加网络课堂学习,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作业。因为我每天也有教学任务,家里常常出现这样一幅有趣的画面——我在电脑前给我学生们上课,雯琪端坐在电视机前认真听讲,雯琪4岁的弟弟也有模有样的坐在她旁边给她当同桌。雯琪爱阅读,每天晚饭后,她都会选一本喜欢的书,坐在自己房间的阅读一角认真的看,有的时候,她也会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教弟弟学拼音,给弟弟讲故事。</h5> <h5> 二、无情的“新冠病毒”疫情灾难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英雄事迹,危难中的真情是孩子们品德教育的最好素材,我和孩子们每天一起关注疫情的发展,一起关注疫区的人和事。灾难教育,让雯琪真正理解了国家的含义,真正明白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她也理解了,为什么一个紧急电话,爸爸竟然放弃难得假期离开不舍的她和弟弟。我希望孩子们能用成长的足迹踩踏灾难,坚毅勇敢。</h5> <h5> 三、梁启超曾说“爱美本来是人生目的的一部分”,即使在灾难来临之际,我们也应当保持对美的追求。雯琪爱好广泛,特别喜欢书画和钢琴。虽然疫情期间她的美术、书法、钢琴兴趣班都停了课,但她自觉的坚持每天练习书法、钢琴,不时的自己画画娱乐。我对这些内容一窍不通,但是我也想到一个和孩子们一起参与的好办法——每天下午,我会找一首钢琴世界名曲,与孩子们一起欣赏,然后用从网上搜索到的知识给孩子们讲一个有关钢琴曲或者钢琴家的小故事。这个环节特别受孩子们的喜欢。追求美是培养孩子们豁达乐观最好方法。</h5> <h5> 四、响应防疫号召,减少人群聚集,疫情发生后,孩子们一直隔离在家中。狭小的空间让孩子们闷得透不过气,两个人趴着窗户前不时的问我:“妈妈,什么时候能下楼轮滑或拍球呀?”我也理解孩子们爱玩的天性,也知道锻炼身体对孩子们健康的重要性,可是……一条“抖音”小视频突然启发了我,家庭小游戏也可以起到锻炼的目的,而且贴合孩子们的兴趣,我从“抖音”里学习一些适合孩子们的亲子游戏,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道具,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h5> <h5> 五、这个特殊的“假期”,许多家庭都是全家一起宅在家,而我确实一人拖俩娃,每天负责他俩的吃喝拉撒,着实辛苦。雯琪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能把我的辛苦看在眼里。在我忙着备课的时候,她主动带着弟弟玩,给弟弟讲故事;吃完饭后,她会主动收拾碗筷,擦桌子;还会对自己的房间展开大扫除。劳动教育真正的意义就蕴藏在生活中,我希望雯琪能够通过劳动成为一个有涵养、有担当、有幸福感人。</h5> <h5> 疫情仍未解除,特殊的“假期”仍在继续。透过窗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清冷的街道,我们也看到春天的希望。与孩子们的朝夕相伴,感受最多的是温暖,是希望,而教育正是这盏希望之灯。学校的老师们在网络的另一端,以自己的方式奋斗在抗疫一线。每天的教学视频、微信里的通知信息、不时的电话关怀,肩负着教育的责任,是对孩子们最深情的牵挂。我们相信,这个特殊的“假期”给与孩子们的是宝贵的人生财富,这次疫情也是孩子们特殊的“教材”,希望孩子们成为爱国、担当、对社会有用、心怀大爱的人。</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