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春节(三)(原创)

王老抠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在农家人眼中,春节是比其他任何一个节日都庄重的。农家人平日忙于农活,是没有太多的闲暇过节。那时,人们的日子也不富裕,一年的收入仅能维持日用,自然不会过节。平日里,农家人过得最正式的节日只有清明。清明祭祖缅怀亲人,嫁出去的姑娘,在外上班的亲人都要回家。这一日必须认真准备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些只能算是节气,是农家人给自己改善的一个托词。中秋也算是一个相对正式节日。农家人大多安土重迁,世代聚族而居。中秋对于他们而言,团圆的意味要淡很多。中秋时节正值农忙,劳累了一天,赏赏月的心情或许有吧。在人们看来,中秋的月似乎也不比其他时候的月格外明亮,也就没有了赏的必要。对于一年四季拥有着深蓝的天空,满天星辰的乡村生活来说,朗月也不见齐。人们只是简单地按照传承的习俗,吃吃月饼,也就算过节了。</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 春节则与平时的节日大不相同。即便是在最艰苦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农家人必须过春节的。春节意味着一年的结束,更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对于未来的期许,是劳累了一年的农家人最看中的。正是怀着这份愿心,农家人严守着时代传下来的仪式,虔诚地信守着祖辈的遗训,如同教徒一般虔诚地将春节作为一种潜意识中的宗教仪式来对待。其实,大部分农家人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在他们的内心中有一种朴素地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观念。因此,人们更加看重未来,更加希望通过春节这一般随着严格仪式化的节日,表达对自然地尊重,期许通过自己努力,明年会有一个丰收的年景,以后的日子会真正走向繁荣。<div>&nbsp; &nbsp; &nbsp; &nbsp;正是农家人将春节仪式化了,庄重化了,所以过春节在严守仪式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禁忌。这些禁忌即便是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也必须得遵守。在封闭的乡村,这些禁忌或者是习俗,由祖辈们沿袭而来,又在年青人身上被虔诚而完整的保留下去,直到今日才渐渐淡化。</div> &nbsp; &nbsp; &nbsp; &nbsp;剥离了禁忌春节更多的便是仪式。记忆中,这些仪式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了。<br>&nbsp; &nbsp; &nbsp; &nbsp;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又是辞灶日。据传说是灶王爷回天庭的日子。起初只是听家里人说“辞灶辞灶新年来到”,却不知是什么意思,误以为是“迟到迟到,新年来到”,感觉这年确实来得有点晚了,从一进腊月便开始期盼除夕,到了二十三才是小年,年确实是迟到了;后来渐渐地才明白辞灶的意思。<br>&nbsp; &nbsp; &nbsp; &nbsp;这一日,老人们会拿出早已买好的,或是积年保存的灶王爷的画像,端端正正地张贴到灶台里手的墙上,摆了两双鲜红的尚未使用的竹筷,普通的人家只摆香炉,富裕人家还会摆上糖果,燃香虔诚地摆上几拜。中午时候下饺子。饺子熟后,盛出的第一盘是要摆到灶王爷的画像前的。然后,家里人才可以吃。年青人虽没有这么虔诚,依旧照例盛出一盘,嘴里念念有词的祭拜几下,再将饺子倒回锅里一搅。家里人便可以吃了。在以前这种仪式化的东西叫祭灶。当时并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明白这背后的含义。<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灶王像上有这样一幅对联:“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平安。”在农耕社会的朴素意识中,吃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因此,农家人通过这项仪式,寄托是对生存的渴望。经过大饥荒的人们,深刻体会了饥饿带来的永远抹不去的恐惧。对于食物的诉求,也就成为他们本能化的行为。辞灶也变得重要了。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辞灶之后,便进入了春节的节奏。除夕和初一是一年中禁忌最多的时候,也是最庄重的日子。这两日说话啊,做事啊都要注意。一大清早,大人们就会叮嘱孩子,一定要说吉祥话。倘若一不留神,说了不吉利的话,大人们会把嘴捂住,嘴里连说几个“呸呸呸”。大人们尤其告诫孩子,对家中的老人是提不得半个死字的,只可以长寿啊,健康啊一类吉祥话。似乎一旦出口,会立即应验似的。那时也怪,小孩子的嘴巴也变得格外严实,绝不允许一丁点的不吉利的话从嘴里溜出。</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除夕,农家人是要一起年夜饭的。天一擦黑,自家放鞭炮吃过饺子,便会聚集一起,开始准备年饭。年饭不是谁家都需要准备。过年,家族里是要供祖先的,俗语叫供烛子,便是现在我也不知道这几个的准确写法。猜测,以前没有电的年代里,人们供祖先的时候,是要在祖先牌位前点蜡烛的,因此人们称为供烛子。<br>&nbsp; &nbsp; &nbsp; &nbsp;烛子一般是按长子长孙的传统来传承的。烛子所在的人家是家族中辈分最大,或者最年长的人家。鲁西北平原没有祠堂,供烛子随着地方的风俗,衍生变以至亲的四五辈人供一个烛子。除夕的年饭在哪吃,便依着烛子流转而定。这流转除非家族中的长子离世,否则是不会轻易发生的。<br>&nbsp; &nbsp; &nbsp; &nbsp;准备年饭是一项大事,需要妯娌们进进出出忙活很长时间,家里长大的尚未出嫁的姑娘也是要帮忙的。男孩子则不用。成年的男子和老人喝着水拉拉家常,半大小子们早就不知疯到哪里去了。小孩子们无论男女或跟着出去疯,或是在院子里放鞭炮。胆子小的女孩子,不敢放,只能远远地捂着耳朵看。见鞭炮炸响了,也会高兴地连蹦带跳。<br>&nbsp; &nbsp; &nbsp; &nbsp;吃年饭的时候,大人们饮酒。小孩子们只顾吃,吃饱了便去玩。玩腻了,玩累了,躺倒炕上便要睡觉。太小的孩子睡便睡了。稍大一点,家人是决不允许睡的。非要熬到子夜以后。记得当时实在是煎熬地难受。临近十二点,吃过年夜饺子,放过鞭便会各回各家。到家之后,也是煮饺子、放鞭炮。这时,男孩子还不能睡,要跟着大人在天地的位置烧纸。天地的位置每个人家不一样,过年的时候,很多人家用红纸折成牌位的形状,用墨写了天地二字,固定到天地位置的墙上。大人们一面烧纸,一面嘴里会念念有词的说几句,大致是祈祷来年,或是祝福孩子之类的话语。 &nbsp; &nbsp; &nbsp; &nbsp;吃过早饭,便是拜年同宗人家的孩子聚集一处,或者是分成几组一起去拜年。拜年的主要是家中的男子。家中有辈分高的,父辈、子辈、孙辈都会来拜年。辈分小的挨个老人家拜。每到一年是要磕头的。老人们会早早将屋子收拾停当,准备好茶水、花生、瓜子、枣子,等着这些晚辈们来。拜年不会常待,一进一出也就十分钟左右,便赶着去下一家。以前祖辈们兄弟多,各家孩子也多,挨家拜完已过中午。家里的媳妇们,姑娘们一波也要拜年,他们一般先在家帮衬着老人招待来拜年的,等男子们拜完年,他们再挨个长辈家串一串。媳妇们、姑娘们是不必磕头的。<br>&nbsp; &nbsp; &nbsp; &nbsp;男子们拜完年正好午饭光景。这时族里同辈中最年长的,便会招待小兄弟们一起玩乐一凡。这时,长辈们是不参与的。他们也乐得看到晚辈们和睦、快乐地在一起。在农耕社会中,单靠个人的力量无以抵抗自然,这种以血缘维系的家族传统,给人们带来了力量和希望。正因为如此,家族、男性在中国传统的农村中才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聚族过春节的方式,便是祖辈观念的传承。<br>&nbsp; &nbsp; &nbsp; &nbs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正月初二送爷爷娘娘,也要早起。爷爷娘娘是鲁西北平原对祖先的俗称。据说除夕前,供烛子的人家是要去祖坟烧纸将祖先请回家过年的。过完年,初二是要将祖先送回的。祖先送不回去,家里就会有人生病。这当然是迷信的说法。送爷爷娘娘时要放鞭炮,一则对送行的隆重,二则吓跑那些幽魂,以免强走敬献给祖先的钱财。送祖先,天黑便开始,天亮便结束。家中的成年男子和半大小子都要参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天亮后,吃过早饭。出嫁的姑娘便要回娘家。这是祖辈传下的规矩,同样是中国孝道的传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正月初二到十四走亲戚是亲情的延续。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家家灯火通明。其实元宵节兼有了佛家的理念。据说,刚出生的小孩子要烧三年的灯笼,至于原因不得而知。还记得小时候,打灯笼是有童谣的。“照哦,照哦,照蝎子;照的蝎子尥蹶子。”念童谣的时候,需要打着灯笼照亮家里每个黑暗的角落,门后,不常去的柴草屋等,不常见阳光的地方。儿歌的本意早就不知道了,是不是最初的样子也不清楚。总之由爷爷奶奶的嘴里说出,自己也便跟着学。记得还有很多元宵节打灯笼的童谣,因为当时嘴笨学不会,现在也忘记了。</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