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变得如此“非常”。非常寒假,定有非常教师。这个时代注定要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的确,这个非常时期,楚才人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勇气、力量和担当!<br></h3><h3> 方珊,在编教师,六年级毕业班语文教师,学校工会主席。患有高血压,痛风等疾病。这个假期,他那胖胖的身体里似乎迸发着无限的能量!
</h3><h3> 1月28日,接到汉阳区教育局干部教师下社区防控疫情通知,方珊同志第一时间主动报名。</h3><h3> 1月29日,方珊同志打前站,到五麒里社区领取口罩并熟悉社区地点。
1月31日,方珊带队参加五麒里社区下沉服务,从早上8:30到下午17:30,拨打电话核实社区居民健康情况。</h3> <h3> 2月3日,开车去教育局领取下拨学校物资。
2月9日,早上9:30接到学校书记通知到区政府报到,10:00赶到区委,迅速接到任务到达汉阳自力宾馆鹦鹉街疑似病人集中隔离点,收集各项数据向区指挥部报送。下午16:30回到政府接新任务打电话核实情况到晚上22:00。<br></h3> <h3> 2月10日至今,每天早上7:00——22:00,在区政府打电话核实四类人员情况。
2月12日,从早上7:00到第二天早上8:00,几乎24个小时没有休息;一天电话500多个。
2月14日全天在核实方舱人员信息。
2月15日早7:00——16日下午7点,36小时连续作战,为指挥部核实应收尽收的实时情况。
这个期间,家里的物资储备不足,他没空去采购;老婆焦虑不安,他没空安慰;长时间盯着电话并一一输入,眼睛酸痛难受;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头昏脑胀……几次血压上升头晕,要在车里休息好久才缓缓发动!
田禾,合同制教师,六年级毕业班语文教师,六年级大组长,是一位积极要求进步的年青教师!她的老公大年初二就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她的父亲作为十里铺小学的门卫更是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随时待命。家中只剩下她照顾母亲和5岁的女儿。
1月28日,接到第一批干部教师下沉社区,需要每天安排三位老师,虽然她不是党员,也不是行政干部,但考虑到田禾老师家住得离下沉社区较近,学校还是安排她参加。她二话不说,毅然答应。后来因为下沉时间缩短了,只有三天,所以没有安排她下社区。
2月5日晚,接到教育局通知,一小时内安排一名教师到区文体局参加志愿服务。电话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田禾老师5岁孩子因摔到了头的哭泣声,但是,她接到命令,满口答应,毫不推诿!她坚定地说:“组织在哪?我就去哪儿?”
2月6日,清早就下起了大雨,因为交通管制,田禾老师安顿好家中的老小,从家里步行20多分钟提前到达区文体局接受任务。即使穿了雨衣,还是汗流浃背,衣服里外都湿润了,她在没有暖气的办公室里电话核实四类人员的信息,一冻就是一天,直到深夜11点才回到家。<br></h3> <h3> 从2月6日成立了教育系统防控指挥部数据组,至今,数据组成员每天早上六点开始电话核实四类人员的信息,常常工作到很晚。2月8日凌晨1点多,接到防控指挥部领导紧急电话通知,要求马上上传已经电话落实了的四类人员的信息,于是田禾老师立马起床,早上7点不到又得开始核实新增病人的信息,距离她躺下不足五小时。
2月13日注定是最忙碌,最难受的一天。这一天数据组全体成员打了两千多个电话,对象几乎全是确诊病人,有的病人病情加重去世了,有的病人承受病痛的折磨,还有的病人哭诉急需入院治疗的需求……电话那头的情绪可想而知,电话这头的田禾任其宣泄,尽可能地安抚她们,因为她知道,现在必须传递给患者最强的信心和最暖的祝福!
</h3> <h3> 两位毕业班教师在承担志愿者工作的同时,从2月10日开始,她(他)们还承担着班级的在线学习工作,提前备好新课,设计自学任务单,搜集课程资源,每天上传学生自学资料,发布学习任务,每天下午他们与另外两名六年组的老师们团结协作,面向全年级学生进行直播答疑解惑,他们也会在志愿者工作的空闲时间,见缝插针似的批改所有的学生作业并一一反馈检查订正,检查学生朗读,回复学生阅读打卡,他们就是这样在“救人”的同时,还不忘“育人”。直到今天,他们没有说一个“苦”字,没有叫一个“退”字!
</h3><h3><br></h3> <h3> “没事,我愿意坚守!”“比起病人,现在能健康地吃苦就是好事!”她们用最平实的语言给了我们答案!她们书写着“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战书。她们是楚才最美逆行者,硬核领头人!在楚才,还有一批一批这样的队伍!这个春天,我们需要阳光,需要温暖,需要理解,需要关爱,需要包容!让我们成为黑暗里的那束光,照亮自己,照亮别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