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青岛周学梧督促威海周学广找出立功奖状<br> 我老爸年逾九旬了,他收藏着战争年代荣立战功获得的奖状。要不是青岛的周学梧老师,我们长这么大,还从来不知道家里藏有这么珍贵的“物件”。<br> 七十年前,老爸还是小青年时,参加过解放青岛的战斗。为寻访当年青(岛)即(墨)战役的亲历者,青岛市政协文史委“见证青岛解放”丛书编委会的编审、青岛出版社的责任编审周学梧老师,几经辗转找到了老爸。2018年9月1日上午,周学梧老师带着三人摄制组,冒着酷暑专程来威海,登门采访、录像。<br> 采访快结束时,老爸慢悠悠地说了句:打青岛我立了个三等功,还有立功奖状呢,就是不知放哪了。周学梧老师一听忙表示,老爷子你找找,这可是好东西。笔者送他们上车时,周老师又一再叮嘱,一定要找到,拍成照片发过来。<br> 周学梧老师是荣成石岛人,在青岛工作,名字与老爸的周学广只差一个字。两个“周”不是一支,在此之前没有什么关系,因“见证青岛解放”采访老爸而相互认识,实在是巧合,连他们的市领导都因好奇而问起。<br> 步入晚年的老爸,不再像过去那么敏捷,对人对事早已看开,对几十年前荣立战功获得的奖状,看得很淡,并不当回事。催促了好几次了,这才慢腾腾地翻箱倒柜查找。一天下午,打电话给我,说是找到了。立马赶到老爸家,见到沙发上扔着个陈旧的纸袋,里面装着几份文件。有康生当主席、郭子化当副主席签章的山东省人民政府1950年7月1日制发的、填表机关是崑嵛县政府、编号证字第10954号、家属是我爷爷周汝沛的“革命军人家属证”,家属证上出身和成分一栏被用指甲抠掉,老爸说村里干部填报的家庭成分比土改时评定公布的要“高”,老妈一气之下给抠去了;<br></h3> (被老妈抠去“成份”“出身”栏内容的“革命军人家属证”内页。) 有老爸1956年在解放军第27军军士教导营机枪连当中尉连长时,南京军区发给他的“优等射手证”;还有南京市卫生局制发的、名字为“周春芝”的、我大妹在解放军82医院的出生证;当然,最重要的是——立功奖状,一共有三张。 (老爸1956年在解放军27军79师军士教导营机枪连任中尉连长时,南京军区发给的“二级优等射手”的证书内页。) 这三张奖状,有两张大小一样,高宽约为18×25厘米左右,相当于现在的B5纸或印张16开,另一张小些,是前两张的一半;纸质厚实,当时在解放区很少见。据《地火》杂志 2017年04期石英的文章《记忆中的“救总”二三事》描述,很可能是联合国救济署运来的“卷筒式高档新闻纸”。奖状用红、黄、黑三色套印,70多年了依然色彩完好不见褪色;最右边或上方有“奖状”两个红色大字,正文用毛笔或钢笔书写,右上方是立功人的姓名,左下方是数位团首长的姓名与盖章,中间是立功的战斗、时间和立功缘由等,全是用繁体竖行排列。<br> 三张奖状不是一次印刷的,版面布局不尽一致,但都在上方正中间印有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或毛主席单人的画像。画像两边,一张是丰收的麦穗和红五星,一张是飘扬的红旗,第三张最有意思,左面是红色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右面是蓝色的中国国民党党旗,落款日期是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二十一日,即1948年3月21日。这个时候国共两党和谈早已破裂,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两年了,双方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正厮杀得难分难解。此时在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奖励功臣的奖状上印有国民党党旗,让人实在费解,也许这正是老爸多年不愿示人的原因。“文革”期间抄家成风,老爸处理了所有“犯忌”的东西,唯独这三张立功奖状藏在写字桌抽屉的垫纸下,而且是放在尽里边,这才躲过了浩劫。<br> 三张立功奖状的落款时间,用的都是“中华民国”的纪年。那时正处于一切以战胜国民党为目的的战争时期,建国、纪年等事宜要等取得胜利之后才考虑,用中华民国的年号不足为奇。 <h3>☆第一次立功是在黄县的“龙口伏击战斗中创立功绩”<br> 这张奖状的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二月五日”,也就是1948年的2月5日,是老爸当兵刚七、八个月,他第一次立功。奖状的正文是,“兹周学广同志于十二月十二日于龙口伏击战斗中创立功绩业经评定为三等功特给此状”。落款的是四位团首长:副团长徐官、副政委慕北场、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梁培嵩、参谋长王邦平,每人名下都盖有名章。这个团当时没有团长、政委,均由副职代理。奖状的下沿,从右至左套印着带有红色投影的白色大字“新中国的状元”。<br></h3> (老爸在“龙口伏击战斗中创立功绩”的三等功奖状) <div> 龙口伏击战是解放战争时的1947年12月,我军取得山东战场胶东保卫战的胜利后,占据黄县(今烟台龙口市黄城镇)的国民党军整编第八师四十二旅,从县城撤往龙口,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独立一团、二团,于12日在黄县至龙口之间设伏,歼灭其一部的战斗。国民党军的整编师,原来是军的建制,整编后改称为师,原先的师改称旅。整编第八师抗战时在缅甸打过仗,士兵中“老兵油子”多,老百姓称其为顽八军,很有点战斗力。同一时期进攻威海卫的古陌岭、棉花山,侵占市区码头街、商会一带的(今威海建设集团驻地向北),是这个整编师一六六旅的496团、497团。龙口伏击战打击顽八军的四十二旅,这在山东、烟台、龙口的地方史料中都有记载。</div><div> 老爸当时在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独立二团通讯队当兵,他清楚地记得,战斗是下午打响的,北海一团和北海二团的部队从两个方向对敌进行阻击。敌人黑压压地攻上来,被我军的轻、重机枪“像嘎(方言,割)苞米一样一个个地撂倒,打倒了一大片”。战斗很激烈,重机枪、迫击炮不停地响了一天一夜,我们也伤亡了不少人。<br> 战斗进行当中,部队的弹药不多了,后方的运输队老是上不来,要是弹药打光了就坏了。指挥战斗的团首长徐官,指名把老爸叫了去,当面向他交待任务,说到南面的一个地点去,命令运输队赶紧到前面来,把弹药送上来,运输队是个有十多匹骡子、驴等组成的牲口队。年代过去久远,老爸已记不清那个地点叫什么了,只记得是往烟台方向的一个村庄,大约有十来里地。</div><div><h3> 接受任务后,刚满18岁的老爸,撒腿就朝着那个方向跑。这时候已是后半夜了,在黑夜里一边跑,一边找人家打听,一口气跑了一个来小时,终于在一个村庄里找到那个运输队。骡子、驴子驮着迫击炮弹、机枪子弹,都是前面打仗急需要的,正不知往哪送呢。赶紧领着他们,连跑带赶,赶回前线。他们赶到时天蒙蒙发亮,正赶上部队的重机枪、迫击炮弹药打完了。补充了弹药,我们的重机枪、迫击炮又响了。关键时刻,老爸传达的命令调来了弹药运输队,解决了大问题。</h3> 转过年来,1948年的一二月份,部队一面监视着龙口的敌人,不让他们出来抢粮补充给养,一面进行战斗总结,准备过春节。各单位评功授奖,经过通讯队评定,老爸被评为三等功。2月5日,再有五六天就过年了,团里发了这张立功奖状。<br></div> <h3>☆第二次立功是在烟台“完成任务非常坚决”<br> 老爸1947年5月参军时,是在烟台的胶东军区海军教导队。胶东保卫战开始时,海军教导队解散,兵员分配到各部队,有十个兵被分到烟台警备司令部侦通队,他在其中。老爸回忆说,八月的一天,海军教导队全体集合,大概有五六百人,都集中列队在操场上,每人背着背包,等人家来挑兵。有个干部,挨个队挨个兵地看,我站在第二排,他走过来用手指着说,这个小伙子,出列。我不知道什么事,就出列,站在前面。就这样,他一共挑了十个兵,我是头一名;我们是第一批挑的兵,挑完了就走;接着是其他单位挑,不知道后来挑的都上哪了。<br></h3><div> 挑兵的干部带着我们,从烟台东面的“海军炮校”穿过市区,到了毓璜顶的大院,分配到烟台警备司令部侦通队。侦通队的一排是通讯排,还有两个排是侦察排和电话排,差不多有200人。挑兵的人把我们交给姓赛的作战科长(从相关资料得知,这位科长是赛时礼,以后成为著名军旅作家,创作了《三进山城》《智闯威海卫》等文学影视作品),正好侦通队一排长在,赛科长就说这十个兵给你们。一排长叫刘大山,我的班长叫孙友芳,是荣成人,他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排长还想叫我当副班长,班长说班里还有老兵,轮不着他。发枪的时候,都是从日本鬼子手里缴获的三八大盖,就一支是三八马枪,比三八大盖短一些、轻一点,就发给了我。</div><div> 烟台警备司令部的司令员,是北海军分区司令员邓龙翔兼的。到了10月份,国民党军队进攻烟台,我军部队退出市区,警备司令部撤销,侦通队就编为了北海二团通讯队。<br></div> 分到侦通队约一个来月,老爸记得是过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没几天,部队还驻在烟台的时候,侦通队接到一个任务。离烟台四五十里地的一个村庄里,有两台拉物资的十轮大卡车,要派人去把它押回来,不能落到国民党军队手里。侦通队派副班长带领老爸,两个人去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不就“押”两个汽车吗,很轻松就能完成任务。<br> 到那一看,任务并不简单。那村子离公路一里多远,从村里出来的路很窄,和十轮卡车一般宽,土路坑坑洼洼,又赶上天下雨,满地的泥泞,卡车一走就陷进去。村里的孩子调皮,闲着没事就去拧车胎的气门芯,拧一截就“嘶嘶”地出气,再拧一截,又出来气,觉着挺好玩,结果把车胎的气都放完了,车更走不了,两辆十轮卡就这样“误”在那里。<br> 老爸他们在那个村住了三四天。先是找村里的民兵,用给自行车打气的“气杠”给汽车轮胎打气,挨个轮胎凑付着一点一点地打,好不容易才打了进去,对付着算是能跑了。接着又找到村干部,让老百姓卸下门板,铺在车轮下,铺一截走一截,一点一点地往村外公路上挪。<br> 挪了两天,村里老百姓都开始慌慌张张地往外跑,说是国民党军队打来了,离这不到十里地了。带队的那位副班长害怕了,说去看看叫队里来人,脸一调就走了,这一走就没影了。两个人的任务,就剩老爸自己了。<br><h3></h3> (老爸在押运汽车中“完成任务非常坚决”被评为三等功的奖状) 国民党军队越来越近,都能听到枪声了,老爸急得不行,到公路上拦住跑的老百姓,让他们下来推车。就这样一边挪一边推,总算把两辆卡车弄上公路。国民党军队已经到了跟前,都能看见了他们的兵了,枪打得很近,子弹在头顶上“嗖嗖”的直飞,老爸忙催着司机赶紧开车,加大油门赶紧跑,一点不敢停,一口气开了回来。<br> 卡车上拉的是什么呢?尽是包装木箱,装的都是联合国救济署的物资,有食品,有被服。抗战胜利后,美国打算把二战剩余物资以联合国“救济战区”的名义都给蒋介石。国共和谈时,周恩来的据理力争,美国人知道自己缺理,不得不拿出一些给解放区,在烟台成立了联合国、国民党政府和人民政权的救济署办事处,分配“救济”物资。这些物资有吃的,有穿的,有毛毯,我的堂兄周德文当卫生兵时就曾分得床毛毯;还有“卷筒式高档新闻纸”和拖拉机、汽车,等等。据说1947年7月,胶东军区悄悄地从救济署烟台办事处“借了”48辆十轮大卡车,用于物资运输,支援前线作战。老爸冒着危险押运回来的那两辆十轮卡,装的就是这些物资的一部分。<br> 卡车开回来后,侦通队的指导员打开木箱一看,里面是罐头盒,全是油炸花生米。其它的是被服什么的,有小皮袄(皮夹克)、毛衣等。从烟台撤退时,东西带不走,发动大家能拿多少拿多少。老爸他们冬天的棉军装还没来得及发,侦通队就用毛衣发给大家顶替,每人好几件,一层一层地套在单军装里面。那年冬天,天天行军打仗没法洗换,毛衣里生虱子,密密麻麻的,脱下来用热水烫,白花花地漂了一层。<br> 国民党军队来了,部队转移,那两辆卡车开不走,就连汽油桶一起埋在烟台大沙河的沙滩里。一年后国民党军队被打跑了,指导员带他们去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可能是流沙改变了地形,找不到了。<br> 这一段时间形势很紧张,每天不是行军就是打仗,什么都顾不上。龙口伏击战之后,敌人龟缩在龙口、烟台、威海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里,被我军严密地围困着,形势好转,不用再天天被国民党军队撵着到处跑了。部队驻下来休整,回顾前一段战斗经历,总结战斗经验,评选模范事迹。老爸冒着敌情押送卡车一人完成两人任务的事,被大家提起,评为“完成任务非常坚决”,记三等功一次,于1948年3月21日发了第二张立功奖状。<br> 这张奖状写道,周学广同志“平日很积极服从领导完成任务非常坚决并且响应上级号召各种工作都起带头作用”,发奖人是副团长徐官、副政委慕北场、参谋长王邦平。不知什么原因,少了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梁培嵩,团长、政委依然缺位。在奖状的黄底色上方印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中间是镂空的五角星。围绕五角星是麦捆之上的两行字迹,分别为“功臣再功臣”和“功上加功劳”,这些都是白色的暗印,应该是起防伪作用的。那张领袖画像边有共产党和国民党两面党旗的,就是这张。<br> <h3>☆第三次立功是解放青岛时“青即战役战斗勇敢”<br> 1948年3月19日,北海二团三营打掉了国民党军队在龙口的飞机场,残部与龙口城区的敌人会合,于28日乘军舰撤往烟台,龙口解放。就在3月份,胶东军区组建了第四次的五师、六师。第一次的五师、六师是1945年8月组建的,渡海北上转战东北后编为人民解放军第41军;第二次的是1945年11月组建五师,1946年6月组建六师,后来发展成第27军;1947年2月成立第三个五师,4月成立第三个六师,后组成第31军。以第四次组建的五师、六师为主,于一年后的1949年3月20日成立第32军,当时辖94师、95师和山炮团。老爸所在的北海独立二团,先为6师18团,后编为第32军94师282团。<br> 第32军成立后,于1949年5月3日展开了解放青岛的青(岛)即(墨)战役。近半月之前,人民解放军已打过长江,国民党军队在山东境内只剩下青岛和即墨、长山岛这些孤立的据点,解放全山东、全中国已是指日可待。为保全青岛的城市,毛主席亲自起草电报给山东军区,“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迫使敌人早日撤退,我们早日占领青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部署,以第32军的部队为主,组成东、中、西三路大军,其中 94师为中路军,连续向青岛发起进攻,冲破驯虎山等敌人布设的三道防线,以血与火的战斗意志攻克重重设防的坚固阵地,于6月2日解放青岛。<br></h3><div> 战斗中,老爸立下第三次战功,这是最危险的一次。老爸回忆说,记得是在青岛战役打即墨的时候,徐官和参谋长两人带着通讯员、警卫员等在一个山头上,二营的部队在山下面,中间有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被国民党军队占据着,用轻重机枪封锁着山上山下的联系。山上接连派出两个通讯员,都在半道就被敌人的机枪打倒了。山上的通讯员派完了,再也派不出了。</div><div> 这时老爸已经是徐官的警卫员了,没有了通讯员,徐官就问老爸,你敢不敢去?老爸壮壮胆挺胸说,敢去!于是徐官交待了命令内容,组织机枪掩护,老爸拿着冲锋枪,背着驳壳枪,腰里别着两颗揭开盖的手榴弹,转身要走。手榴弹弦带着拉环露在外面直晃荡,徐官说这太危险,老爸说这你别管,拔腿就往山下猛跑。<br></div><h3></h3> (老爸“青即战役战斗勇敢”荣立三等功的奖状) <div> 敌人的机枪跟着就打过来,跑了几十米,他瞅准一个坑洼跳了进去,隐蔽着喘口气。山顶上的人不知内情,连连说坏了坏了,又打倒了!老爸瞅个敌人机枪的空档,起身又往下猛跑。就这样顶着机枪的火力,一段一段地边跑边找坑洼隐蔽,一直跑到那个小村头上。</div><div> 这里有七八米宽的一个地段,敌人从村子巷口瞄准着,用机枪火力封锁,来一个打一个,那两个通讯员就是在这被打倒的。老爸歇歇气,一使劲地把两颗手榴弹连着扔出去,趁着第一颗炸响第二颗将炸没炸的当口,冒着炸烟鼓足劲冲了过去。<br></div><div> 冲到二营,把团首长的命令说了,弄清了情况,紧接着就要往回走。二营长说不能回去,太危险了。老爸说不行,山上的首长还等着要二营的情况。二营长拿出三颗手榴弹,塞进老爸胸前的驳壳枪弹夹袋里,揭开盖留出拉环,又派两个战士爬到小村头扔了十来个手榴弹,制造弹烟来掩护老爸。</div><div> 老爸按来的办法,扔着手榴弹,冲过封锁地带,猛劲往回跑。回来是往山上跑,敌人子弹是从后面打过来的,更难跑也更危险,他跑一段找地方趴下喘口气,接着再跑,在山顶的机枪掩护下终于跑回来了,毫发未伤地完成任务。<br></div><div> 解放青岛后,团里为老爸记了三等功,发了第三张立功奖状,这张奖状的内容最丰富。奖状上方中间是红旗环绕的毛主席像,分两边印着“人民功臣”四个镂空字;在黄色底面上套印着白色的字,“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毛主席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向全党全军和解放区的人民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战略部署;右边是竖排的“奖状”二字,上面盖印着第282团的红色“关防”,也就是大印,其文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二百八十二团关防”;奖状的内容是周学广同志“于青即战役战斗勇敢完成任务艰苦作风好遵□政□好,创立功绩业经评定为三等功特给此状”;发奖的首长是五位,这次有了团长徐智平,副团长是徐官,政委还是缺位,副政委梁培嵩,参谋长孙冠英,(政治处)主任牟卫中;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七月一日”,即1949年7月1日,此时距开国大典还有三个月。<br></div> 老爸说,那时候经常打仗,天天和国民党军队转悠,不定哪天就“光荣”了,怕立功的奖状弄丢了,就装在信封里托人捎回家,叫家里人看了高兴高兴,也给保存着;咱们家乡解放得早,你妈保管得也好,家属随军时带到部队,一直保存到现在。<br> 周学梧老师收到老爸立功奖状的照片后,将青即战役立功的奖状和老爸当警卫员时的照片,连同采访录像的二维码,收录进青岛市政协文史委和青岛市档案馆编、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图说青岛解放》一书。这本书在“前言”中说,我们纪念青岛解放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铭记党领导人民解放青岛的艰苦斗争,缅怀在青岛解放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青岛解放做出贡献的人们”。<br> (本文发在《威海记忆》,转发时请注明系作者原创。文中说到的排长刘大山和班长孙友芳两位,是老爸一直找寻的战友,有知道信息的,敬请联系作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