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在这个大院住了几十年了,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同时,这里也有我的家,保护家园是我应尽的义务”。77岁老党员罗师傅如是说,更如是做。</h3> <h3> 沿河街社区人民路4号外贸大院居民罗玲琴,77岁的年纪却一点也不显老迈,平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说起话来硬邦邦。疫情阻击战的号角吹响后,她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成为一名光荣的老兵。别看她年龄偏大,做起监测点的工作却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精神头连很多年轻人都自叹不如。在她的协助和监督下,监测点逢人必测,逢人必问,逢人必查。平时和蔼可亲的老太太,俨然变成了铁面威严的“双枪老太婆”。对此,街道和社区领导大加表扬,各监测点学习致敬。<br></h3><h3></h3> <h3> 年纪永远不是问题,问题是能否保持初心。沿河街社区新华路12号院监测点老党员姚景林,79岁。监测点刚建立起来时,只有一名值守人员。姚师傅得知此事后,自愿担负起值守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采集志愿者信息时,姚师傅不愿上报信息,说:“不用不用,这没啥”。朴实无华的一句话,做好事不留名的老传统,这就是一名老党员的担当,革命面前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br></h3><h3></h3> <h3> 新华路13号院监测点老党员李清泰,82岁。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时,他豪不犹豫的报名参加。家里老伴身体不好,经常需要照料。对此,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岗位上。老伴打来电话叫回家,而他却说:“还没到接班时间,不能离岗”。</h3> <h3> 沿河街社区特点鲜明,和楼院年代一样久远的是志愿者年纪,15个监测点志愿者平均年龄都在60岁左右。正是有了这么一群老兵,老骥伏枥,发挥余热,才保卫了家园的安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