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野生动物,是指在大自然的环境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野生动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泛指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以及软体动物和昆虫类。狭义指除了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以外的上述各类动物,即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按照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程度,又可以将野生动物划分为野外环境的野生动物和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h3><h3>《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h3> <h3>全世界的野生动物分为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经济野生动物和有害野生动物等四种。野生动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h3><h3>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食用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等行为,既是一种社会陋习,也是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没有买卖, 就没有杀戮。”</h3> <h3>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约占总数的1/4,其中高等野生动物就有118种。保护野生动物迫在眉睫。</h3><h3>我国目前保护野生动物的现状是:一方面,很多善良的人们自发地行动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保护野生动物;另一方面,各种破坏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分子也大有人在,而且已经使全国1/5的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h3> <h3>吃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不一定安全</h3><h3>“野生动物”这一概念,不仅指自然状态下的野生动物,还包括人工繁育的除家畜家禽之外的所有动物。因此,同样是一种动物,如果捕食自然野生状态下的就可能触犯法律,但如果是人工养殖的则没有问题。</h3><h3>据统计,我国以供应食品、毛皮、药用原料、科研试材为目的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种类约100种。</h3><h3>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仍面临检疫等现实问题。冯德进说,蛇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产业,当地没有检疫部门受理,更没有检疫标准,发不了检疫合格证。他还透露,进入市场的大部分野生动物也都没有检疫标准,如竹鼠等。
动物疫病防控是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责。但由于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情况复杂,防疫检疫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监管到位。
检疫缺失的现实下,的确很难说,用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是安全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