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不寻常的春节

杨玲娣

<h3>元宵节后,按规定继续宅在家不出门,生活照旧,关注动态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时与杭州同学聊聊,一是打发时间,二是增强信心。前天我们还聊到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情况,这几天上海新增病例最少,浙江和江苏至今无死亡,这都是严防工作做到无死角的结果;杭州的“健康码”在严防中也起到了便捷效应……因半个多月来,新闻报道中的画面时常浮现,一些心得也想与朋友分享,那就乘记忆尚清晰时写下来吧。2020年确实是个不寻常的春节。</h3> <h3>快近春节了,早早就在家里打扫卫生,赶紧把玻璃先擦一下,前后玻璃窗共用了三个多小时,有点累了,但看到透亮的玻璃心里还是爽爽的!卫生搞完后把刘达文老师写的春联贴上,这春联的内容是我自己选的,简单明了,只图新的一年平安详和!接下来就该忙年夜饭了。</h3> <h3>这盆“长寿花”火红火红的,是东方红公司送的,已有两年多了,长的还挺茂盛的。看来植物是有生命的,也是需要伺候,施肥、修枝、浇水一样都少不了。春节摆上一盆图个吉利。</h3> <h3>年三十家家吃年夜饭象征团圆,年年如此。但今年情况特殊,前阵尽管新闻播武汉的事。没太当回事,因当时一说不传人,二是感到武汉离我们这里远,真有点后知后觉了。直到21日才知道这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且昨天(23号)新闻说为控制疫情,上午10点武汉已封城,但封城前武汉离城人数已达500万……今天按计划去儿子家吃年夜饭,戴好口罩(平时我没戴口罩的习惯)去乘地铁,由于打工的都已回去,因此地铁上人极少,匆匆吃完年夜饭就赶紧回家,并暗暗告诉自己“明天起一定不出门了”。</h3> <h3>2003年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钟南山院士出马了,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桌一角,还忙着为疫情作分析,84岁的老人实在是太累了,打个小盹,此景真的让人泪目!</h3> <h3>今天是大年初一,按习俗早上吃碗汤圆,鸡蛋也改成水浦蛋,放在一起汤汤水水就下肚了。初一要拜年啦!先给上海、合肥的长辈们电话拜年,祝他们平安健康!后按惯例给些年长的同事前辈拜年,送去微薄的问候并嘱咐近期不要出门。接下来就了解武汉的疫情,没想到短短几天,疫情发展那么快,解放军已派出医护人员赶去武汉。希望疫情能得到控制,而我们呢就要听话,呆在家不出门,非常时期这点很重要,与人与己都有好处。不能出门就要自律,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自己。接下来,每天的生活要保持规律,饮食上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多喝水,适当运动,最重要的是保持好心态,健康渡过非常时期。</h3> <h3>我们住的房子原产权属单位,因此小区有个乒乓球室,我们这些爱好者平时都在里面打球。每年初一息一天,初二就开始运动,今天照常去乒乓球室活动,打球期间聊聊天下事,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h3> <h3>每天早饭后都要看一下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因为这新闻报道是正规渠道,消息比较真实,白岩松一般提问较尖锐,能触到问题的实处。我们老年人要保持好心情,增加免疫力,尤其现在长时间在家,容易情绪波动、烦躁不安,再加上负面消息会带来坏情绪,从而影响自身的免疫力,这样得不偿失。现在网上消息较多,负面的也不少,真的要鉴别,一定不能让负面的东西干扰自己的情绪。</h3> <h3>1月28日,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谈到武汉疫情,他老人家眼角闪烁泪花,几度哽咽!</h3> <h3>元月30日在全国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时刻,“国家江苏电力致老同志一封信”太及时了,在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党和国家統一指挥,解放军和各地的医疗队逆行驰援,日夜战斗在疫情第一线,场面令人动容。我们退休职工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密切关注疫情动态,不信谣、不传谣。近期不要出门,不参加聚会聚餐,在家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我们退休职工要保重自己不添乱,也等于为打赢这场阻击战出点微薄之力,坚信大家齐努力,中国一定会赢!</h3> <h3>每天打乒乓球一直坚持到2月4日,期间也有保洁人员来打扫消毒,但我们发现晚上有不明身份人来打球,有点危险吧,大家一致决定5号开始不打球了,并从里面把前门锁死。6号公司管辖部门在前后大门上貼上通知,“因疫情原因即日起暂时封闭乒乓球室”,幸亏有些防范意识,自觉封门。不打球了要增加些其他锻炼項目,如徒手跳绳,做一百下扩胸运动、六十下开合跳、不时的加速跑步与一般的快走相结合,这些有氧运动都能增加肺活量、从而增强体质;还可以做做瑜伽动作,拉伸经络,增加肢体的灵活性。因此当前不能出门,针对性地锻炼对老年朋友来说,都是多多益善的。</h3> <h3>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说,“春节前我说过,目前请大家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尤其是武汉一带,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又说“应对疫情要抓住两个要害,一个是早发现,一个就是早隔离,这两条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h3> <h3>2月1日李兰娟院士受国家卫建指派,率领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驰援武汉,到湖北省人民医院ICU,查看了病人的治疗进展,听取了医生对7名危重病人情况的报告,分析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并给出了治疗方案。接受采访时她说,一定要尽全力去抗击疫情,特别提出救治重症病人,减少死亡率。</h3> <h3>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自2018年患上了渐冻症,一直隐瞒病情,行动不便只说是关节炎。武汉疫情暴发时,他妻子也被感染,但他顾不上照顾妻子,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30余天,直到上海医疗队驰援到金银潭医院,他才稍稍缓了口气。在新闻1+1节目中,当白岩松问他的病情时,他坦然回答。是的,他是在用倒计时的方式,与生命和时间进行着博斗!</h3> <h3>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团队,在武汉公布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她说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未用药物处理组相比,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迈芦那韦在300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相比,抑制效果达280倍。现在这两种药物已在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中使用,下一步计划用这两种药物替代其他效果较差的药物。这将给众多患者带来福音!</h3> <h3>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也是上海医疗救治组组长张文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诙谐风趣的话语解释流感与感冒的关系,他说“流感与感冒,就好比是老虎与猫”通俗易懂;他又说“现在开始,每个人都是战士,你在家里不是隔离,而是在战斗啊,你觉得很闷,那两个星期后病毒也给你闷死了”,这种笃定的话语,特别振奋人心,也给大家带来希望的曙光!</h3> <h3>武汉火神山医院是参照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医院模式,火神山医院总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设床位1000张。1月23日22时开始,来之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市政等企业动用上百台挖掘机、挖土机等施工机械 ,通宵进行场平、回填等施工。</h3> <h3>当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急需大量电焊工和钢结构工时,指挥部马上组织了近百人的专业队伍,自带电焊机具20多台奔赴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施工工地,分秒必争地抢工期。</h3><h3><br></h3> <h3>300多个箱式板房陆续完成拼装。由于疫情形势严峻,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也与时间在赛跑……2月1日火神山医院就完成了电力工程的施工,顺利通电。</h3> <h3>2日上午8时55分开始,8架运输机每间隔5分钟依次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其中包括全军不同医疗单位共1400人,此外又从各军事医学研究所抽了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h3> <h3>2月2日上午,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和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司令员签署互换交付文件。</h3> <h3>火神山医院的警卫工作由武警担任,非常时期、非常环境,他们同样要穿好防护服上岗。到了换岗时间,一样要按部队的要求进行换岗仪式。</h3> <h3>2月13日下午4时,经过火神山医院的医护人员8天的精心诊治,7位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核酸检测均达到出院的指标,他们成为火神山医院的第一批痊愈的出院患者。</h3> <h3>“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大年初一,部队医疗人员整装待发,个个精神抖擞,下定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h3> <h3>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我们必须首当其冲。当武汉急需医护人员,解放军第一时间逆行而上驰援武汉。</h3> <h3>当党中央发出支援武汉的一声令下,各省市闻风而动驰援湖北、武汉,这是天津医疗救治队集结完毕,立马奔赴疫情第一线的场景。</h3> <h3>在驰援武汉的队伍中闪现了河南的医疗队画面,尽管河南的疫情任务也很繁重,但他们毫不犹豫,一切均以大局为重,很快抽调最棒的医疗队伍驰援武汉。</h3> <h3>元月25日大年初一,江苏省首批援湖北医疗队149名队员集结完毕,乘坐列车奔赴武汉,当天的团圆饭就是一份盒饭;1月28日大年初四第二批139人的医疗队出征;2月2日第三批江苏驰援湖北医疗队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飞抵武汉;2月4日江苏再出发,派出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37名驰援武汉;2月7日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958人分别在南京禄口机场、无锡硕放机场集结,启程出征湖北;2月10日江苏又一批特殊医疗队出发,44人组成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江苏)进驻武汉江夏区大花山戶外运动中心改建的“方舱医院”。至今江苏共派出2497名医护人员。</h3> <h3>当得知一批医护人员即将远行,连夜奔赴那与时间赛跑去挽救生命的战场,单位同事自发地列队送行,这是很少见的送行场面。</h3> <h3>就要去武汉了,为了在救治中减少感染的风险,紧急关头做出剪发决定,出发之前果断剪去一头秀发,整装待发!</h3> <h3>为了打赢这场战“疫”,你剪去飘逸的长发,只留着极短的寸头,但你却笑着说,这个发型可能是这辈子最美的。这种乐观主义的精神值得颂扬!</h3> <h3>你接连几个小时奋战在手术台上、无影灯下,当脱下口罩与头套时,显示在镜头里的那满脸被压迫的褶皱,那上面写着满满的的战绩,这一刻你是最美的!</h3> <h3>在抗击疫情的紧急关头,严守在湖北、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因与患者长时间、近距离接触,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做好自身保护,他们身穿厚厚的防护服,有的还穿上成人纸尿裤,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实在太累了,就和衣躺下、席地而睡。你们真的是白衣天使、生命卫士!一句“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最能表达此刻心情!</h3> <h3>在这与死神抢时间的关键时刻,分秒必争,顾不上吃饭,实在饿了,就席地而坐匆匆扒几口,真的令人心疼!</h3> <h3>她们的脸颊长时间被口罩、头套勒得红肿过敏,这种画面比比皆是,让人心疼、让人动容!据統计这次驰援湖北、武汉的医护人员中大部分为90后出生的孩子,他们说“’非典’时期全世界保护90后,这次换我们90后保护全世界”这一句简单话语既霸气又暖心!我想我们国家责任传承后继有人,此刻不由得想说“有你们真好!”</h3> <h3>病床上的重症老人因为害怕死亡流下了眼泪,护士长握住她的手说“可以治愈的,我们一直会陪着你”,此刻守护患者就是责任,病人的康复就是他们的期盼。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画面令人感动!</h3> <h3>在ICU病房的一位患者出现了危急状况,几个医护人员立即赶来,群策群力,现场定抢救措施、密切关注屏幕、分析数据,果断拿出救治方案……往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救,令你们身心疲惫、全身上下湿透,但你们始终把患者的安危放在第一位。</h3> <h3>时刻守在患者身边,病人的早日康复就是医护人员的最大期盼和职责,他们承担了大量工作,医生、护士、清洁工、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不时的转换,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你温柔的脸庞,但你美丽的眼睛却让我看到生命的希望。</h3> <h3>这图是一位医护人员在微博上发的并配文说,疫情战打响后,病房里的病人焦虑情绪渐增,为了调节气氛,我们想尽办法缓解病房沉重的气氛,加油、加油!图上这位医护人员的防护服上写着“胡歌老婆”(可能是胡歌的粉丝吧)图文发后,演员胡歌还回应她:你是最美的小光头,没有你和战友们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健康和幸福生活,期待疫情早日过去,期待早日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个名字暂时借你一用,之后记得还给我哦。这就是年轻人的乐观主义精神!</h3> <h3>春节期间,武汉疫情严竣,医疗物质奇缺,全国上下齐动员,紧缺医用物质源源不断运往湖北、武汉。火车、汽车、飞机都在超负荷地运转,一切都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h3> <h3>武汉本来就是个英雄的城市,现在遇上了灾难,但你不孤单,全国各地都在鼎力相助,来共同守护这座城市!</h3> <h3>这群白衣战士在紧张忙碌之余,抽空给惦记他们的爸妈报个平安“爸妈,我们一切安好!”</h3> <h3>儿子报名参加了驰援武汉,离别时母亲有太多的不舍,紧紧抱住儿子,但深明大义的妈妈一直在儿子耳边叮咛“孩子去吧!平安归来………”</h3> <h3>2月10日来自全国医疗系统共6000名精兵强将,乘坐41架包机抵达武汉会师。新一轮增援拉开序幕。这批驰援湖北人员,出发之前立下誓言“与湖北共进退”。</h3> <h3>战斗已到白热化程度,要尽全力来抗击疫情,特别是救治重症病人,减少死亡率,2月11日部队又派出2600名医务人员,这时驰援医疗队已达170支,人数超过2万,加油湖北!加油武汉!!加油中国!!!</h3> <h3>元月20日,10台钛米智能机器人在工作人员守护下,从上海出发奔赴武汉,前往武汉中心医院、协和医院、中南医院等疫情重点医院进行消毒工作。以协和医院为例,消毒机器人主要对两个病区进行消毒,一个是隔离病房区,二是医护人员到隔离病房区的缓冲区。当目标区有人时,这两处均采用次氯酸+过氧化氢+等离子的高水平消毒方式,无人时则采用紫外线消毒方式。钛米消毒机器人能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这是条鼓舞人心的消息,后续报道说类似的智能机器人将陆续来到各方舱医院。</h3> <h3>从疫情爆发以来,湖北、武汉为了解决轻症病人住院难的问题,决定建方舱医院,这对控制疫情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于是立马利用现有的大型场所(如体育馆、展览馆等),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改造,并根据医疗需要配齐设备……。</h3> <h3>三家方舱医院 开始收治患者,减缓了病床位不足的问题,现在湖北、武汉已建九家方舱医院增加1万多张床位,逐渐做到应收尽收,大大改变原来的无序状态。近几日根据中西医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疗效显著的特点,又建成一家中医方舱医院,2月10日由江苏省派出新组成的中医医疗队进该方舱医院,相信湖北、武汉的局势会越来越好!</h3> <h3>新闻报道,由于方舱医院入住的是轻症病人,医院里经常放音乐,当歌曲“感恩的心”响起时,医生和患者一起跳起了广场舞,医生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挥动手臂,看似笨拙,却是最美的舞姿!此情此景感动不少人,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h3> <h3>据报道:元月7日,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李薇薇主动请战到疫情第一线,即把身边八个月大的女儿送回河南項城老家,这是在母亲家李医生与女儿离别的一幕,孩子想用哭声挽留妈妈,李医生含泪毅然离开了孩子奔赴疫情第一线。画外音“不哭我的孩子!原谅妈妈;不哭孩子!离别是为了早日平安相聚”</h3> <h3>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林港村,在武汉疫情肆虐至今,全村3000人无一感染,真有点不可思议!1月26日接到防控任务,村两委干部分头行动,严防死守村里的13个出入口,村干部为村民采购生活用品和必须的药品,并每天为他们清理拉圾……党支部书记王维表示“村里要有感染,那村干部一定是第一个;如果老百姓先感染,那就是村干部工作没做到位”这铿锵有力的话语,体现了一个基层干部的责任心。这才是老百姓心中的好干部!</h3> <h3>2月6—8日疫情动态数字反映,事态呈好的趋势,新增病例和新增疑似人数呈下降趋势;而新增治愈人数为死亡人数的几倍,这数字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看到了全国驰援武汉、湖北及火神、雷神齐发挥了巨大威力!加上全国各地众志成城、势不可挡的毅力,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胜利在望,但武汉、湖北的疫情仍很严竣,我们还要管住自己腿,继续宅在家,共同守望春天的到来。</h3> <h3>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各社区自行管控起来,有的医院组织医疗先锋队到社区,从个人防护、疾病预防,到如何居家隔离,对居民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和技能指导,还针对性发放免费药物,解了居民不易出门的燃眉之急。</h3> <h3>为了阻止疫情继续蔓延,2月上旬各地社区的防控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小区也是如此,外人不给入内,做到外严防输入;小区的居民外出要开通行门票,回到小区要测体温,内做到提前预控,管住小区就好比守住自己的家。在此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h3> <h3>基层实行严控联防,效果显著。从报道得知,湖北省以外的省市的新增确诊病例人数连续六天下降趋势(2月3日起)。昨天16日止以上范围新增病例人数已十几天在下降,可见群防群控的效果显著。</h3> <h3>每天晚上6点新闻前十分钟,东方卫视会播放由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和电视台主持人一起合唱的宣传片,歌名为《手牵手》当“手牵手我的朋友,爱永远在你左右,不要再恐惧,绝不要放弃,这一切都会度过,因为你和我才有明天的彩虹……”时,我会一起唱,给自己添一份信心,坚信明天的彩虹一定会到来。</h3> <h3>2月8日是元宵节,疫情形势仍较严峻!以往过了元宵节,春节就结束了,各单位职工早已上班,南京梅花山的梅花也已含苞待放……但今年的春节我国因遭遇新型冠状病毒的侵袭,让大家过了个不寻常的春节,2万多医护人员不辞辛劳,顶着危险逆行而上,全力驰援湖北、武汉!我们普通民众也响应号召,宅在家不出门,就如上海华山医院张文宏主任说的那样,“在家也是战斗,闷死病毒” 我们相信阴霾终将被驱散,也坚信“没有一个冬天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就好比是黎明之前,明媚的阳光终将普照大地!</h3> <h3>截止2月11日,共有72人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牺牲,其中包括医护人员、警察,协警、基层干部、普通志愿者,有5名90后、2人仅26岁……这是一场战争,每天都有人在超负荷的极限状态下坚守。真的就是这一群负重前行的人才换来我们大多数人的岁月静好,感恩!感恩!!!愿牺牲者一路走好!愿一线所有的工作人员好好保护自己,平安归来!</h3> <h3> 时下格外觉得健康第一重要,日常健康掌握在每个人手中,第一.生活一定要有规律。第二.饮食做到荤素搭配且多样化、多吃水果多喝水。第三.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第四.主动适当运动,不做懒人。第五.保持好心情好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br></h3><h3> 还有“预防永远大于治疗”、“疫情过后我们一定要管住嘴、不要随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次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h3><h3> 阳光总在风雨后,武汉胜即湖北胜!湖北胜即中国胜,齐心协力、风雨同舟,让我们一起迎接风和日丽的春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