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演一法师 公益讲课剪辑

琴心

<h1><font color="#167efb">二零二零年正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演一法师应邀参加刘怀勇教授,共克时难疫情时期为武汉加油,助力武汉,为中华祈福的公益微信群讲课,意在为疫情隔离期间,不能外出上学,上班的武汉籍学生的授课,这是为期一个月的中国画公益讲课!下面就是演一法师讲课的内容整理!</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演一法师&nbsp;&nbsp;&nbsp;&nbsp;&nbsp;字普门,号歸云。沩仰宗第十代。当代著名画僧,中国美协会员,俗名魏源。现为安徽桐城投子寺住持。披度于九华山大觉禅寺,于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寺圆具。</font></h1><h3><font color="#167efb">2013年,发愿创建了九华山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014年,倾力恢复九华山云波书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015年,又在中国文派发源地安徽桐城,修复禅宗祖庭一一桐城投子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017年,组建具有当代佛教中独具特色教学一体化的“当代画僧″僧团,一年一届,并己成功举办了两届。</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发愿以“笔墨为佛事,以文化作担当″,少林寺以禅为宗,随缘尚武。投子寺以禅为宗,以艺为方便。大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font></h3> <h3>以下就是演一法师的讲课内容:</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如何理解与表现中国画</font></h1><h3> 主讲:演一法师</h3><h3> 尊敬的老师</h3><h3> 尊敬的各位助教老师</h3><h3> 尊敬的所有的同修</h3><h3> 大家吉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值此疫情肆虐之际,刘老师慈悲,搭建了这个互动学习平台,实在是因缘殊胜。相信所有的人相互都会受益。非常感恩这个平台,能够给演一这个学习锻练的机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美国潜能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过:“这个世界上赚钱的行业很多,但是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比得上帮助别人成功和帮助别人改变命运更加有价值、更有意义。”&nbsp;&nbsp;</h3><h3>说实话,我之所以出家,之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就是想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如果我今天的分享,哪怕是影响一个人受益,这也是刘老师搭建这个平台的意义与功德。&nbsp;下面我首先分享:</h3><h1><font color="#167efb">一、如何学习中国画</font></h1><h3><font color="#167efb"> 1、画科定位</font></h3><h3>(山水、花鸟、人物)</h3><h3><font color="#167efb"> 2、学术定位</font></h3><h3>(工笔、写意、工加写)</h3><h3><font color="#167efb"> 3、题材定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4、表現定位&nbsp;</font></h3><h3>(博大、抒情、活泼、空灵的。所谓以画作社会担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画入禅即是此理)</h3><h1><font color="#167efb">1&nbsp;、画科定位</font></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何想成为一个画家,我们用什么样的心境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这个选择呢?其实,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与方向很重要。我个人认为,先要选择自己所喜欢的画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什么是画科呢?中国画画分三科:山水,花鸟,人物。表現形式有工笔、写意。我们选择画科的时候,一定不要心猿意马,山水也想画,人物也想画,如果这样,精力就会分散。特別是初学者,看似多学一些画科比较全面,但都顾不上,精力根本达不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1985年正式学画画,一开始学素描、油画,跟着我的启蒙老师钟飞先生画电影广告。2002年追隨刘老师学习国画。学国画刚一开始就以山水画为主,其它的从来不画的。只是在近几年当中,也是出了家以后,我才尝试着画点人物或花鸟,不过都画不好。正因为这样,我更觉的学习应该尽量先一门深入。</h3><h1><font color="#167efb">2&nbsp;、学术定位</font></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什么是学术的定位呢?一是指我们绘画的形式。比如说我是学习工笔,还是写意。这样我们就可以便于在选择的点上去生发,然后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去发展。二是指无论是刚开始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追求,一定要取法乎上。尽量脱俗而居有学术上的高度。</h3><h1><font color="#167efb">3&nbsp;、题材定位</font></h1><h3>我们对绘画的题材,也要给自己一个定位。这样还是便于精力集中。比如画山水,我需要深入哪方面素材的积累与加强。画人物呢?是体现哪一种人群或表现形式。以画老人还是画小孩为主,是画古风还是画当代的。花鸟也是,我是选择哪一种形式或哪些素材。无论如何选择,一定要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这样就可以找出一个路子来而更好的发展。我只能是以点带面的方便说,因为是语音分享,非常的受局限。更无法表达的很充分,请大家原谅。</h3><h1><font color="#167efb">4、表现定位</font></h1><h3>画面的体现离不开手法的表现。所谓的工笔也好,写意也好。所有的定位都是建立在我们用心的基础上,它便于我们安住身心。</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表现上定位不是单指手法,还有我们对绘画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我们所追求的是博大的、是抒情的、空灵的,还是忧国忧民的等等。都是心灵信息的一种传递,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定位。</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还有人定位在所谓的禅画境界。说实话,关于禅画之说就是个方便说,因为禅是无所住的。自己若说自己画的禅,那就已经不是禅。到底什么是禅的境界呢?那真是不可说。</h3><h1><font color="#167efb">5、方向定位(生活、精神)</font></h1><h3>1、立志(因)</h3><h3>2、信心</h3><h3>3、专一(一门深入)</h3><h3>4、坚持</h3><h3>5、忍耐</h3><h3>6、多闻(专业、画外)</h3><h3>7、人格</h3><h3>8、放松(果)</h3><h3>9、隨緣成就(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若想当一个画家,就必须要发心来成就自己。如何发心成就呢,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1&nbsp;立志</font></h1><h3> 我要当一位真正画家。这个呢就是给自己立一个“志向”。就向佛家讲的愿心。我们就立了一个志向的时候呢,就造了一个积极行动的因!所以首先得要“立志”。</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哪怕是我不想当所谓的大画家,只是想通过画画来解决我生活的问题。那也无可厚非。千万不要认为这是胸无大志,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我们能把我们的小家顾好,那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是在这种情况下,题材的表现上,最好要迎合市场。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即想迎合市场,又不想失面子。价格高了卖不上去,价格低了又不好意思。我觉得这都不好。所以说一定要摆平心态。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什么样的方向。</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2&nbsp;信心</font></h1><h3>佛经上讲:信为诸元功德母。这里所指的“信”,即要有对艺术追求上的信,也要有自信。</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3&nbsp;专一</font></h1><h3> 所谓的专一就是绘画的选择上要专一。题材也好,追求也好,方向也好,在这方面都要专一。无论什麼事,选择了没有对错,关键是我们选择了的努力,那份专一是最可贵的。一门深入的好处,就是根基牢。等有了一定根基,再触类旁通。就像建房子,只要建好了,我想怎么装修就是小事了。</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4&nbsp;坚持</font></h1><h3> 实际上,我们所谓的坚持,不是这一辈子画画要坚持,这只是一个大的概念。所谓的坚持,我们可以给我们自己一个定课,什么样的定课呢?就是我今天除了工作、应酬以外的东西,要回到绘画当中,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来完成对绘画的追求,来如何完成这幅画的感觉,如何来完成学习的过程。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坚持。就是说啊,在每日的時间上如何分配。这半个小时我要干什么,那半个小时要干什么,那一个小时要干什么,这就是坚持的方法。</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5&nbsp;忍耐</font></h1><h3> 我们在坚持的过程当中肯定很枯燥,真的非常的枯燥。所以在坚持当中还要忍耐。我们不可能五块钱去盖个高楼,也不可能拿一块钱去买一部宝马,我们付出的精力有多少,到最后所呈现的收获就有多少。所以呢,我们在忍耐的过程当中,其实就是一种积淀与坚守,也是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我这份忍耐非常非常的重要。</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6&nbsp;多闻</font></h1><h3>多闻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捕捉。多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相关的书籍,多听老师讲课,多去拜访善知识,这是在技法内的多闻。另外还要在姊妹艺术当中多闻,要多了解画外的东西。诗词歌赋等等。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7&nbsp;人格</font></h1><h3>刘怀勇老师常说:天分高,后天勤,学养厚,人格正,才可以成就一个画家。佛家有一句话叫,相由心生。相由心生,不光是单指相貌,自己所有的行为也是相。我们所绘画出来的语言、图式,画面的感觉,其实全部都是由心而生的。如果我们在人格上没有那种正气,在画面可能就体现不出来,为什么有的人画的阴阳怪气的就是这样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些作品画的阴阳怪气,即使不是品质的问题,那至少是心灵上妄想产生的个性化执著,也许自己感觉是追求所谓的是艺术。不过呢,我认为一个绘画工作者,用自己的作品,要在社会中产生功用,要“成教化、助人伦”。这是我们的使命和担当,不要往一昧的去追求个性,也不要太追求所谓画面的抽象。这不是绑架,在這里谈的是社会上的功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跟着老师学习的时候,特别是没出家之前,什么样的方法都想尝试,国外的艺术也去学习,画一些抽象的意象的东西,总想张扬自己的个性,给自己美其名曰叫创新。但是后来发现啊,即使你的绘画抽象性再强,即使成了一位有名气的大艺术家,那么你的作品会对社会有什么样的作用呢?</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8&nbsp;放松</font></h1><h3>刚才讲的从第一到第七,都是因上的努力,在因上下的功夫,接下来讲的第八、第九,是果位的东西。所谓有因有果啊,如果我们不在因上努力,那么我们所呈现的结果,当然就不一定是我们所期待的那个样子。放松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即要有成就画家梦的理想,还要有长远性的心态。怎么样做事可以长远,那就是放松。这其实我们不容易放松的,越急躁不一定有成就。</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比如说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他刚来的时候很尊重他啊,很紧张,总想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然后就干什么呢,给他做了好多好吃的,他若只住上了两三天,我们可能还会坚持,为了亲情,为了朋友,对不对!但是,如果他在我们家住上一个月一年的话,每天给做那么多的菜,你会疯了的,客人也会疯了的,他也会不好意思的。所以说我们在学习当中。即要有目标,还要有理想,更要在放松中坚持。</h3><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nbsp;9&nbsp;随缘成就</font></h1><h3>所谓的随缘成就,就是即使我们有理想,有目标,有期待,也不一定达到期望的結果或高度。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福徳业力也不一样,学识学养都不一样。我们往往有很崇高的理想,不一定能变为现实。就像小时候想当兵,想当科学家,到最后理想还是没有达到。所以说,我们对待任何事物的追求,要坦然的去面对其結果。只在过程中努力,对果上不执著。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自在。生活的放松,也是我们生活的品质。</h3><h3><br></h3> <h1><font color="#167efb">二、中国画的构与成图式</font></h1><h3>大致有九种:<br></h3> <h3><font color="#010101">清代画僧莲溪</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1“之”&nbsp;&nbsp;</font><br></h1><h3>“之”字是左推右让&nbsp;</h3><h3>这是清代画僧莲溪作品,竹子杆的交叉与竹叶的方向形成了“之”字型的律动。完成了起承转合画面关系。</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悲法师 近代</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2“须”&nbsp;</font></h1><h3>“须”字是右实左虚</h3><h3>这都是我们馆藏作品,这是大悲法师的。大悲法师的这幅作品特别的生动。笔墨也很生动,你看他的构图就是右边实左边虚。落款又形成上下一个势,然后产生了画面开合关系。这幅作品是1956年大悲法师画给日本佛教代表团的。那时候,中日还没有正式建交。日本的岩本为雄法师率队访华。开启了中日战后十年的破冰之旅。大悲法师很智慧,画面中的竹子代表清风,燕子代表春天,六只寓意着顺利,燕子也代表着反哺。因为日本的文化一直是吸收中国的文化的滋养。</h3> <h3><font color="#010101">清代 任伯年</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3“甲”&nbsp;</font></h3><h3>“甲”字是上重下轻</h3><h3>这幅作品是清代任伯年的作品。上密下松呈现了“甲”字形构图之态。落款与物象形成了开合与呼应关系。左上角果子与左下角枝叶通过枝干的斜势构成了曲线律动。物象表现疏密有致。</h3> <h3><font color="#010101">清代画僧莲溪</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4“勹”&nbsp;&nbsp;</font></h1><h3>“勹”字是外实中虛</h3><h3>这幅作品是清代画僧莲溪的作品。构图外实內虛。上面两只小燕子与下边一只小燕子即是聚散又形成开合关系,互动的形态又产生了呼应之势。整个画面外拓內收,动靜相宜,也属上品之作。</h3> <h3><font color="#010101">明僧。逸然性融</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5“由”&nbsp;&nbsp;</font></h1><h3>“由”字是上轻下重</h3><h3>这幅达摩祖师图是我们陈列馆的馆藏。是明代画僧逸然性融的作品。他用的就是“由”字形构图。祖师放到居中,体现出其庄严,下边那个盘腿的姿勢犹如盘石,如如不动的感觉。我们以后在绘画当中,选择构图的时候一定先立意。我是表现空灵的,怎么画?表现庄严的,怎么画。要有一个思考再去入手再去下笔,在心中先有一个大致的图像。然后再去笔笔生发。这样画面就生动。</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明僧。八大山人</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6“则”&nbsp;&nbsp;&nbsp;</font></h1><h3>则”字是左实右虚</h3><h3>这幅是清四僧八大山人的作品。左实右虚的构图方法。鹿的回头之势与后面的山形成了开合与呼应之势。草丛产生了画面的统一。非常生动精妙。</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北宋 范宽《溪山行旅图》</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三远法”</font></h1><h3></h3><h1><font color="#167efb"> 高远法</font></h1><h3>山水画在宋朝达到顶峰,范宽更是宋画里的大师级人物。他被美国评为“对人类最有影响的百大人物”第59位,曹雪芹和居里夫人都排在他之后。他的《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被喻为宋代绘画“神品”。构图就是典型的丰碑式,高远法。</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南宋画僧法常</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平远法</font></h1><h3>这幅是南宋画僧法常画作品。非常的有禅意。让心灵特别的放松,在构图上,用的是平远法。用平远法大约一般是画长卷手卷用平远法的比较多。靠互相之间的叠加,错落与疏密,聚散、开合,营造成律动上的势,造就了空间感。</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清僧。石涛和尚</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俯远法</font></h1><h3>这个也是石涛的。这个图式就是俯远法。俯视法的表现就是自己做的位置好像是在山顶,或者是在山的中间,然后俯瞰下面的大地山河,这个就称之为俯视。也是画面造势的方法。</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明僧。八大山人</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8“窥”</font></h1><h3>“窥”犹如偷视</h3><h3>这幅花鸟也是八大的,这幅画,里面起承转合聚散开合点线面。对应下面这些关系都有,在构图里边称之为窥视法,荷叶底下那个鸟&nbsp;,他营造出来,这种像窗户像动物一样的空间。而且作为一个画眼,这个鸟儿不回话,他在这个空间里边。就像窥视法,就是说可以偷看一眼。这样比较巨像。周围都比较实。画眼那个地方比较虚,虚当中,就产生了画眼的实,所以说他比较生动。上面那一部分啊,出现了一个小小荷叶,也是在窥视法里边,让观者感觉到那个地方也非常的精彩。</h3><h3>第二幅,是药龛和尚的,也是我们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的馆藏作品,也是运用的窥视法的表现现。</h3> <h3><font color="#010101">清僧 药龛和尚</font></h3> <h3>这一幅,是药龛和尚的,也是我们历代高僧墨宝陈列馆的馆藏作品,也是运用的窥视法的表现现。</h3> <h3><font color="#010101">民国僧。楞定法师</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  9“满”</font></h1><h3>“满”指满画面。这幅也是馆藏作品,作者是画僧楞定法师。就是满构图。看似画面很满,但又不乏空灵和通透。画面由天、山、水组成。是用笔沾色墨一笔一笔反衬的手法,挤岀漫天鹅毛大雪之态。中间的雪山由左向右形成斜势,小路表现了斜势中山与石与房子的开合关系。水面笔饱念色墨,用淡定从容的笔法,靠宣纸的特性,描绘岀水似有冰面感觉。人物与山形成开合关系,整个画面通然一体,乃上层之作。</h3> <h1><font color="#167efb">三、如何表现中国画的图式</font></h1><h1><font color="#167efb">1、布势</font></h1><h3><font color="#010101">势有四种:</font></h3><h1><font color="#167efb">1 平稳式</font></h1><h1><font color="#167efb">2 恬淡式</font></h1><h1><font color="#167efb">3 造险式</font></h1><h1><font color="#167efb">4 抽象式</font></h1><h1><font color="#167efb">现在讲布势:</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演一法师《禅宗三十三祖图》</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1&nbsp;、平稳式。</font></h1><h3>这种平稳式有很多很多的画面,都是这个样子的,尤其是宋画,构图非常的平稳,北宋画家们在为山河立传,是丰碑似的造型居多。</h3><h1></h1><h3>佛法不立文字,一切法皆为方便。故而,这幅《禅宗三十三祖图》,也是方便上的妄相。是我去年为了迎接刘怀勇老师在国家画院举办师生展而创作的。整个画面借鉴了宋画立碑式的造型,以其來題現岀平稳中耸立起来高上仰止的意境。以诸多种古法中的皴法塑造岀山体的雄浑、厚重、博大。从右下角的人物行走的势到左下角那四个人物,再到小船,通过船上的兩个人物的表情作为势的承接。順着船公所朝的方向与左边三个人物形成转的势,再通过三个人物身后的树枝所朝方向到画面中间山洞中的一群人,再到靠上方一个人物张手的前后张臂的动作,完成最上方一大群人物转合的关系。画面中间虚白的气及人物中支体或表情的动作,完美地虚接出“$”律动关系。画面左边有亭廊下一组人物,又与所有人物形成呼应。所有人物所布的位置、动作、表情、包括衣服的颜色,无不是聚散、开合、呼应的关系。大小山之间也有这些元素。三十二个人物头顶的背光是相同的,而蹲在船上抱着包裹的人物背光与那些人物背光不同。暗指中国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他刚从东山法门黄梅五祖处接法后岀逃的场景,怀中所抱的正是接法的信物及衣钵,与众不同的的背光与戴的头巾,表达出他居士的身份。用朴拙厚重及铿锵有力的笔墨形质,完成了画面中所有物象的塑造。平稳式的图式,寓意岀如如不动禅宗宗门法的传承脉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h3> <h1><font color="#167efb">2、 恬淡式</font></h1><h3>南宋的画家构图形式就有变化了,就打破了平稳式。因为南宋的山河破碎,激起了文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文人多有寄隐于林泉。马远夏圭就是这样的表現手法,他们的画面总是缺一角。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近景的艺术效果。给人的感觉反而更加的恬淡而疏远!</h3> <h3><font color="#010101">南宋马远</font>《梅石溪凫图》</h3><h3>马远善作边角之景,俗称“马一角”,往往画不满幅。此图为山水与花鸟结合小景,仅画岸石一角,春水一湾。此图剪裁十分新奇巧妙,在构图处理上体现了“马一角”的特点,画面四角,三面实一面虚。左侧与上方以山石布之,上不空天,下不留地,以水辅之,又有水天一片之感。斜出与吊挂梅枝又将水石自然地联系起来、溪水义从石缝中流出,始细窄迂回,随即变宽,形成宽广的水面,这种构图上的闭合与开放的对比,不仅造成形式上奇趣,也显示出画中诗意般的境色。</h3> <h3>&nbsp;&nbsp; 《寒江独钓图》这幅画是南宋的马远取唐人诗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画清冷静寂的湖面上,停一小舟,一位蓑笠翁正独自垂钓,对岸山势险峻,天空阴沉,将雪山反衬得更为鲜明。近处挺劲的青松被积雪覆盖,迎风傲立,枯树低枝,颇具生机。在艺术表现上,这幅画取平远布局,构图有宋人笔意。画面上的色调单纯,点以赭石、花青,与墨色相间。一派寒气,使作品凝重而又生气,充满了静寂、萧寒的气氛。&nbsp; 在空阔平静的江面上,有一中年人(从形象上看)正在独钓,他身体略前倾,全神贯注,或许此时正有鱼儿咬钩?由于钓者坐在船的一端,故尔船尾微微上翘。画面四周皆不着墨迹,只是在船边勾出淡淡的几条水波纹以示江面,使人可以联想江的空旷,人在画面中央,更突现出一个“独”字。马远素有“马一角”之称,他常常留出许多空白处给观赏者以自由想象的余地,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nbsp;</h3><h1></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font color="#010101">明僧。担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僧。八大山人</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3、&nbsp;造险式</font></h1><h3>比如说担当、八大山人这两位画僧的作品,他们的表現手法就是造险破险而复归平整。我自己作品的构图,从他那里吸取的很多,包括对绘画的理解。因为造险,可以取势,而且这个势又具有外拓的张力,明代的画僧担当,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构图法,就是造险的构图法,这种构图一反四平八稳的构图法,而是在构图上制造不平衡,造成摇摇欲坠,歪歪倒倒的局面。这种奇险的局面,而最精彩之处,在于破险,重新找回平衡。只有艺术的高手才敢于造险,也才有能力破险,巧妙地找到平衡,达到艺术的高超境界。</h3> <h3><font color="#010101">演一法师作品</font></h3> <h3>抽象这种作品,大都是心灵上的表达,个性的彰显,或者对艺术的一种理解。<br></h3> <h1><font color="#167efb"><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nbsp;</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画</span></font><span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167efb">面中的基本元素:</font></span></h1><h3><font color="#167efb">1&nbsp;点、线、面</font></h3><h3><font color="#167efb">2&nbsp;黑、白、灰</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切画面的元素,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等等,都不可缺少这几种元素。画面当中所有的物象表达、画面的成就、图式的构成等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就中国画而言,一切一切都离不开这六字:点,线,面,黑,白,灰。这六元素那就是笔墨的形态。有了这六元素才能引发画面的表現手段和方法。绘画的过程,就是从笔墨当中来的,通过对画面的塑造,还是回归到笔墨当中去。要知道,笔墨是手段,作品是结果。反之,作品也是垂炼笔墨的載体,这样收放自如,那就到了一定境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这种境界是从由什么来完成的呢?那就是从心里来完成的。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心。所谓的一切一切象都是唯心所现。这是华严经里边的一句话。其实啊,说有心是从“用”上来讲的。“用心”是为了完成生活这个层面上来讲的。但是,我们这颗心有吗?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因为这颗心你是找不到的。就像二祖对达摩祖师说心不安,达摩祖师说:你把心拿来我就可以给你安。结果呢,这个二祖到处的找心,那我的心在哪呢?总不能把心脏取出来罢,因为心脏也不是心呐。有一个科学实验,把一个动物心脏取出来,结果动物的大脑神识还在,它的眼睛还在那儿转呢,虽然说心脏没有了,但是它的眼睛还在转,表情还呈现着痛苦。那就是在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心脏不是心。那既然心脏不是心,心到底在哪呢?在楞严经当中,佛弟子阿难到处找心存放在哪里,结果也没有找到。佛陀开示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h3><h3>&nbsp;&nbsp;&nbsp;</h3><h1><font color="#167efb">3、笔墨的基本手法</font></h1><h1><font color="#167efb">1&nbsp;浓、淡、干、湿、枯。</font></h1><h3>&nbsp;&nbsp;&nbsp;&nbsp;浓、淡、干、湿、枯可以理解为画面之间的呼吸和律动,也是对比关系。要在我们的心中一定要有这种概念。一个画面当中如果没有表现元素与表现方法,别人看你的画面的时候,就知道我们的心境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因为每一笔,每一画、每一墨、这里面都要体现。</h3><h1><font color="#167efb">4、如何表现物象与画面</font></h1><h3>画面的表現大局部与小局部都一样,最終小局部是要为画面大局服务的。刚才说到:点、线、面、黑、白、灰是绘画中表达物象的元素。物象与画面靠什么生动呢。那就是靠对比关系、呼应关系、空间关系,开合关系,起承转合的律动关系等。这些元素如果在一个画面里面呈现不出来,画面的气是散的。犹如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讲话的时候,那个人是背着面的,这种气场是不合的。呼应、开合、聚散、起承转合等艺术手法,都是为了画面的統一与气韵生动。</h3><h1><font color="#167efb">5、虛实之间处理方法:</font></h1><h3>&nbsp;&nbsp;&nbsp;&nbsp;1淡者为虚,浓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2疏者为虚,密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3动者为虚,静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4轻者为虚,重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5次者为虚,主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6白者为虚,黑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7远者为虚,近者为实。</h3><h3>&nbsp;&nbsp;&nbsp;&nbsp;8少者为虚,多者为实。&nbsp;</h3><h3>&nbsp;&nbsp;&nbsp;&nbsp;9近者为虚,远者为实。</h3><h3>这个虚实呢,因为时间关系,大家体会一下就好了。</h3> <h3><font color="#010101">清 佚名</font></h3><h1><font color="#167efb">6、画面中的主宾关系</font></h1><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主乃月位,宾乃星位,犹如君臣将相,主为君,宾为臣,各就其位,画面的物象表现要有众生捧月之态。主位大多在画眼的位置。</h3><h3>这幅是清晚期的作品。画面中的人物以地藏菩萨为主。观音势至两位菩萨为护法。闵公、道明在下方也是护法。整个画面主题非常明确。</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四、中国画的題材与意境:</span></h1><p>中国画的绘画大致有五种意识形态的表达。</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记述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2寓意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3讴歌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4精神形&nbsp;&nbsp;</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5 心象形</span></p><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nbsp;</span></h1> <h3><font color="#010101">《生死印》</font></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1、记述形</span></h1><p>就是画面中在记录一个故事、一个事件,一段历史,一个场景等。这种的画面,能让人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p><p>这幅标題为《生死印》的作品,创意就是记述形表现手法。本图记述了:</p><p>1978年的一个寒夜里,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p><p>创造了“小岗精神”,</p><p>并以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p><p>这,无异于一场生死攸关的革命。</p><p>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p><p>他们按下的这十八个红手印不仅救活了自己,也救活了整个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而理所当然地载入了史册。</p><p>事隔近30多年,2009年6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围作品《生死印—一九七八年安徽凤阳》出现了,</p><p>该作品有六位创作作者,他们以浓云密布的淮北农村大地枯索的景象为背景,仍以按手印为形象契机,表现了他们生死不计的决心,画面令人久久难忘。</p> <h1><font color="#167efb">2 、寓意形。</font></h1><h3></h3><h3>指的是画面的物象是对某种事物的寓意。这样的表达形式也特别的多。梅、兰、竹、菊寓意君子之德。对于画面中的题材,画家赋予它什么,它就是什么。也有很多作品充满讽刺的寓意。<br></h3> <h3>&nbsp;&nbsp;&nbsp;&nbsp;这幅作品是我前年画的。画面里表达的就有讽剌寓意。款题《柳青无绿未见春》。轿子上的大老爷身着粉色袍子且带有醉酒之相,寓意官场的声色丑态。喊冤百姓却着绿色代表其心地善良光明。春天到了柳树却不发芽指的是百姓即使有冤也无处申。两位轿夫同情百姓故意站在那不走,大老爷即不下轿,却还不奈烦地呵斥跪在地之人。整个画面透露着劳苦大众已然活在春天无助的生活状态中。</h3> <h3><font color="#167efb">&nbsp; 3<span style="font-size: 20px;">&nbsp;、讴歌</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形</span></font></h3><h3>就是歌颂。歌颂一种精神,歌颂一种理想,歌颂一种榜样。象这样作品,都是社会担当型表现。都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绘画没有为政治服务不服务,不存在这个现象,就看我们自己的发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难道兼济天下就是只为了讨好政治吗?不是的,兼济天下里面包括国家,也包括我们的党,更包括我们的社会与人民。</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4、&nbsp;精神形</font></h1><h3>什么是精神性的呢?指的都是宗教层面的。比如说基督教、道教、或者说其它宗教,尤其是佛教。表现这种精神形的题材画家也非常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是其佛教绘画名作之一。这幅画共分两段,前段描绘天王送子的情节,后段描绘释迎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前段图中天王按膝端坐,怒视奔来的神兽,一个卫士拼命牵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拔剑相向,共同将其制服。天王背后,侍女磨墨、女臣持笏秉笔,记载这一大事。后段图中净饭王抱持圣婴,稳步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肩扇在后。整幅作品中激烈与平和,怪异与常态,天上与人间,高贵与卑微,疏与密,动与静,喜与怒,爱与恨,构成比照映衬又处处交融相合。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神兽伏拜等辅助部分的描绘,则将故事的发展表现出了层次,通过外物的映衬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态很好地表现了出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所以这个我们选择題材的时候。要给自己一个定位,我到底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这个是智慧,弄通了就是近水楼台。</h3> <h1><font color="#167efb">五、学习中国画的方法</font></h1><h1><font color="#167efb">1、临摹</font></h1><h3>以古为根(深入临摹)以今为用(阅读,只是感受),无古无今为“心”。</h3><h1><font color="#167efb">2、写生</font></h1><h3>积累素材,激发主观应机能动性,視觉不重复,与天地一体</h3><h1><font color="#167efb">3、创作</font></h1><h3>以古人笔墨物象为元素,从新打破构成现代意识新图式</h3><h3>以写生为元素组成现代意识图式</h3><h1><font color="#167efb">4、笔墨</font></h1><h3>&nbsp;&nbsp;&nbsp;1&nbsp;細心观察古人笔墨形质与方法</h3><h3>&nbsp;&nbsp;&nbsp;2&nbsp;必须以书法用笔,无论工笔与写意,</h3><h3>接下来分享学习中国画的这些方法。</h3> <h1><font color="#167efb">1、临摹</font></h1><h3>说实话,真正在临摹上下工夫的真不多。临摹,就象吃古人嚼过的馒头。当我们不会吃饭的时候。别人嚼得馒头至少可以养活我们的身体和生命。所以,临摹是我们学习绘画的根。再好的馒头。再好的排骨,再好的鲍鱼燕窝,我们若是没有长成的小娃娃,自己不会吃的時候,一样可以饿死的,故此,临摹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也有很多的收藏家。特别特别喜欢收藏临摹古人的作品,价格出也很高。如果想用作品赚取生活费用。说实话,我们一天画十张,五十块钱一张,都不如十天临摹一幅好作品卖的钱多。收藏临摹作品的人不看你的名气,就看你临摹得功夫。我们画僧班啊,有一个法师。他刚学画画,刚开始我就让他临摹宋画,用了十天时间临摹了一张画,后来有一个收藏家,给了6000块钱,非想收藏不可。收藏家还对那个法师说,你有多少我收多少,大尺寸的大价格,如果比这个尺寸大我可以给你1万块,小一点我就少给你点,可不可以?我就对给那个收藏那家说:您收藏的意识形态特别好,即使这个画家没有成名,他的临摹作品非常好,照样有人喜欢,哪怕是挂到自己的家里也感受古人心境,也能给我们生活上带来宁静的感受。如果这个画家成了名,他的临摹作品价格可能是平常作品三倍。</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2、写生</font></h1><h3>写生了就是为了积累素材。因为我们要了解物象的结构,形状,要知道物象的种类。在写生的过程当中,接触的很多物象都是不同的。比如,南方的树和北方的树不一样,南方的房子和北方的房子不一样等。那么,我们的写生就是为了积累这些素材,感受这些形状结构及表达的方法,这就是写生的重要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写生还可以激发出主观能动性,锻练我们对物象造型上的把握,垂练笔墨。而且在针对物象及大自然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是豁达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会不同。犹如听讲座,現场的感染力就非常強。中国画的皴法都是古人从写生中提炼出来的。沈周的《东庄图》就是古人写生最好的诠释。</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东庄,为沈周的朋友吴宽的私人园林。用今天的标准看,东庄称得上是中国最美的私家园林了。这一时期,社会安宁富足,江南尤甚。东庄从某种意义上是当时文人所向往的生活写照。沈周一生以布衣身份在山水田园间生活创作着。在东庄,沈周找到了一种创作的激情与乐趣。他将所见到的每一处景致以笔墨呈现于纸上,与其说是呈现了一片真实的东庄乐园,不如说是将沈周心目中的文人乐土展现于笔墨之下。我们从东庄图可以感受到写生对笔墨造型与创作的重要性。</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明代 沈周</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3、创作</font></h1><h3>创作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我记得第十屇全国美展的时候,画家魏怀亮就是用古人的笔墨,古人的图式,重新打破,构成了现代的艺术形式。他临了四条古画,然后在画面的下方表现岀现代的马路。里面还画了指示牌、路灯、汽车、护栏等。他运用的手法就打破了画面中的時间和空间关系。好象是获了银奖。</h3> <h3>&nbsp;&nbsp;&nbsp;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刘吉,20多岁就成了中国美协会员。他有几次获奖作品就是画鱼。人家画一条鱼,他画几百条。用重复的表现手法,增加画面的气氛与力量。有一次,他创作一张整幅画全是鱼,虽然画面丰富,但是太呆板。我就给他出了个主意,告诉他把纸在左起再接一窄条色宣,然后在左边上三分之一处再画一条鱼。这样就有故事了,对不对?画面中就有了君臣将相,开合,聚散的元素了,画面一下子生动起来。这幅作品也在全国展获了个优秀奖。所以啊,画画一定要有思想。</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font color="#010101">演一法师 《撕裂》</font></h3> <h3>&nbsp;&nbsp;&nbsp;这幅作品是我前几天因疫情激发灵感所创作的。名字就叫《撕裂》,尺寸是丈二的。构图釆用的是高远和左实右虚手法。上段山体约占画面的二分之一,口罩和下面的山体占二分之一。口罩在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一。所有画材物象的组合和构成,一是为了立意,一是为了画面的需要。挖掘机在口罩中间挖破了一个口子隐露岀小局部的山体,一是为了“点題”。也是让上段山体跟下边山体之间的势有了承接,完全“转”的语言。这个就是虚接。左边的挖掘机通过杠杆的势,形成了整个画面的起承转合关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左边山体表现出了高山仰止的气魄。整个山体表现的比较整,象征着力量,犹如铜墙铁壁。为了画面的需要,在口罩的上部画了一个山洞。目的是为了让上半部黑的山体和口罩有个虚接。如果直接画表现一个口罩,没有这个山洞空间的虚接手法,画面就太呆板了。口罩下面的这群和尚,代表一种安定,也寓意着人力抵不过共业,只好随缘了缘,也躲在口罩下面,躲避疫情。左边的山体和右边挖掘机也形成了开合的关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挖掘机本身体量有点小,感觉到画面不稳定,所以又用落款方式增加了一些力量。落款用魏碑形式书写,增加其厚重。书写联成一片,可以与右边山体的墨色产生互应。此作用多元的手法来塑造这个画面,立意就是为了表达岀大自然的呐喊,也寓示着人们对灾难的无惧与呐喊。</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4、笔墨</font></h1><h3><font color="#010101">检验中国画的标准,首先就是看笔墨。年画从来不谈笔墨,版画也不论笔墨,水粉画也不纠结笔墨。惟有中国画的特点就是笔墨为根。没有笔墨,就没有中国画的传统、继承和发扬,也没有中国画的意韵,更没有中国画的精神与方向。那么我们就在锤炼笔墨上一定一定要下苦工夫。为什么说我们要学书法?原先我是不重视的,我觉得画画就行了,后来发现不对,学习书法不是为了落款,学习书法是让我们去感受笔墨,感受线质的。所谓画是写出来的。书法要有画意,因为他的这里边的空间感,开张、顾盼,疏密,其实与画都一样的。一个字当中也有起承转合。</font></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垂练笔墨不是单单从书法上入手,还要从临摹古人的这些作品当中感受,感受古人先贤笔墨的形质。比如说:披麻皴是什么形状?折带皴什么形状?斧劈皴什么形状?荷叶皴什么形状?我们不一定完全都需要学会,至少要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去美国不知道,但要知道美国的方向与位置。什么时候去,有没有精力和时间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方向。学习中国画,无论是工笔和写意,无论是山水、花鸟、人物。都要讲究笔墨。黄宾虹曾言:中国画的笔墨,千古不易。</h3> <h1><font color="#167efb">&nbsp;&nbsp;&nbsp; 今天所分享的只是抛砖引玉,都是方便说。多半是绘画中大致的规律性的东西。一切法、一切相惟心所现。所谓法无定法。无法是体,尚法是用,由技入道,“体”“用”不二方自在。每位画家心性不同激发出来的“心象”也不同。演一今天的分享,皆是缘分,也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对中国画的感受,说岀来请各位老师与同参道友教正的,不是在教授。感恩大家。</font></h1><h3><font color="#167efb"> 演一合十</font></h3><h3>&nbsp;</h3> <p>演一法师作词的曲子!</p> <h3><br></h3><h3><font color="#010101"> 感谢演一法师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020年2月16日杜丽华编辑</font></h3><h3><br></h3><h3> </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