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记忆(下集) 新胜古2016年8月8日盛会剪影

鲁伯江

2016年8月8日,珍贵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新胜古空前的盛会。但是新胜古人对作家、诗人、画家、艺术家等文化人的仰慕之意要表达,对久别归来的插队知青要问候,知青对久别的第二故乡的思念之情要倾诉,再走一回修筑梯田的太阳峁、看一眼洒满汗水黄河滩。外出务工经商的游子和嫁出回娘家来赶红火的女面们要叙旧,宾客们还想在千年古城畔看那长湾如弓的延水湾,到刘家畔看横贯秦晋的高架桥。但时间仅仅只有一天,不,只有大会和仪式之隙有限的时间,所以只能用紧握的双手表达敬意,只能用诚挚的笑容表示欢迎,只能用深情的目光交流感情,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合影,让彼此的身影永久留驻。<div>&nbsp; &nbsp; 在大会和其他仪式的摄像外,姜莉莉、张慧雄、胡建中三位摄影师还用镜头采集下许多珍贵的瞬间,特编辑下集展示。(以下照片按地点、人物、时间顺序大体分类)</div> 虽是一村人,但平日难得一聚,这次是个好机会。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些熟悉的和陌生的来宾。 几十年未见面,有满腹的话儿要倾诉,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 几十年来最高兴的一天。 曹谷溪是新胜古人的老朋友,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他不知徒步到离县城七十华里远的新胜古来了多少次,在多种新闻报刊上发稿报道新胜古学大寨的先进事迹。在他的宣传报道文集中,有四分之一的文章与新胜古有关。今天也专程来出席路遥诗作揭碑仪式,看望新胜古尚健在的农民朋友,因此路遥诗作首发处与曹谷溪成了出镜率最高的靓点。 曹谷溪与镇党委书记梁桂平。 曹谷溪与镇长刘娟 曹谷溪与新胜古村民朋友鲁文亮。 路遥诗作首发处设计者冯山云与策划、捐资人鲁伯江。 曹谷溪与县路遥文化开发公司副总呼浩 曹谷溪与县外宣办副主任刘鹏飞。 老村民孟森林 当年基建队最小的铁姑娘——刘河女 曹谷溪与刘家山画家村的一家子。左起:郝辛勤、郝学、郝右安、郝卫国、海波、曹谷溪、冯山云、郝维维。<div><br></div> 见到新胜古的老先进刘树雄,老曹象当年多次采访他是一样,席地而坐拉起了家常。 白军民是离新胜古五里远的延水关人,是延川有名的文化人。 白军民先生与知青冯和平 白军民先生与县接待办曹龙。 白军民与知青苗小森。 前左一画家冯山云与新胜古二十年的女队长刘青兰。 左起知青杜风梅与曹谷溪、白军民、摄影家姜莉莉。 海波与他的文学女粉丝们。 当年在新胜古蹲点四年的郝福才(右一)更是新胜古老老小小关注的重点人物。 郝福才(右一)与多年担任大队和行政村书记、主任的刘志山(左一),村民刘志海(中)。 郝福才与原高家畔生产队队长高福成(右二)妻子(左一)子高峰辉(右一)一家人。 此时无语胜千言,郝福才与农民老朋友高万福。 “扽烂袄袖子”是人缘好的最高标准。多少年过去了,郝福才仍然是新胜古人心目中最吃苦耐劳、廉洁奉公的好干部。 哈哈!老郝还是被我抢到了!——高家畔村民高权开心地大笑起来。 高家畔村高忠热情邀请当年的落户知青马清涌到家里坐坐。 蹲点干部曹治平(右一)技术精湛,敢于创新,当年为新胜古引黄上山立下汗马功劳,至今村民仍记忆犹新。前排右起:曹治平、鲁文亮、郝进瑞、郝雄安、郝瑞清。 在知青插队期间(75——78年),新胜古、高家畔属于一个行政村。那时,电不通、路不通、信息闭塞、农业基础设施差,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知青插队落户后,给两个村里增添了生气和活力,他与群众同生活,一起战天斗地,大搞农田基本建议,植树造林和科学种田,特别是在帮助群众学文化、学科学、学政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改变我们村贫困落后的面貌,各位知青出了力,流了汗,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于知青的奉献,新胜古、高家畔两村干部、群众没有忘记。 老知青与原新胜古的蹲点干部、大队领导班子成员。 新胜古部分村民与插队知青。前排左起:鲁新海、胡建中、冯和平、鲁新胜、鲁文亮、鲁雄如、鲁雄鹏、袁定雄;后排左起:鲁保元、鲁玉前、鲁文俭、鲁新东、孟军卫、鲁玉川、任青森、苗小森、鲁三元、鲁宁宁、鲁北荣、樊智明。 1975年,马清涌的父亲把18岁的儿子打发到新胜古,交给他的学生鲁伯江一起在农村锻炼,由此建立了两家人几十年的深情厚谊。左起:孙勤勤、马清涌、鲁伯江、刘玉珍。 马清涌到新胜古后安排在高家畔小队居住劳动,与同住该村的郝福才及村上当年的伙伴们成为知心挚友。左起:孙琴琴、马清涌、高金荣、郝福才、高志全、高峰辉、高海瑞。 新胜古村东是秦时筑城、西魏置县府,唐设西和州,先后有五朝共七百五十年的县治历史,管辖范围南至延长县,北至榆林市的绥德、子州、义合。 在古城河畔下是曲折蜿蜒的延水湾,站在古城河畔,翘望秦晋峡谷风光,注目千古奔流不息的黄河景色,观看古城下延安引黄源头工程,令人心旷神怡、胸怀荡漾。 在建设中的延安引黄工程源头抽水站。 延水古城畔成了最佳拍照处。 上世纪历史年代著名画家刘文西曾到此写生。现在是一处最佳留影处。右起:冯和平、马清涌、鲁雄录、鲁向东。 知青冯和平夫妇。 右起:贺玲芳、袁定雄、冯和平、胡建中。 梁桂平书记也受不了美景的诱惑,摆拍一回。 美女镇长刘娟为她管辖的山河壮色。 知青袁定雄与摄影家姜莉莉。 延川文人三杰:冯山云、白军民、刘宏祥。 古城北门外鹰嘴哨台,又一处最佳摄影点。 新胜古二十年的女队长刘青兰 村民郝风安夫妇。 村民鲁文亮夫妇。&nbsp; 八旬老人刘树雄老夫妇 新胜古延水古城遗址保护理事会会长鲁新东夫妇。 未来的黄河儿女。 新胜古行政村刘家畔自然村前,一桥飞架通秦晋,延安市吴起县至山西省长治市的长吴高速公路由此跨越黄河天堑,是新胜古村域内又一处绝佳拍照处。 右起:鲁伯江、海波、鲁雄录、曹谷溪、许小宝。 曹谷溪与他的粉丝鲁海泳 郝福才与他在新胜古蹲点时常住村高家畔的小队长高福成久别重逢。 20年前,本县知青曾回村探亲,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20年前的新胜古村里的老老少少。 没有不散的筵席,2016年8月8日的盛会结束了,新胜古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这一天将长久的留驻在所有与会者的心里,其影照形象也将随着这美篇永久地保留在历史的云盘里。 夕阳西下,夜幕来临,劳累了一天的新胜古人及客人们将进入甜蜜的睡梦中,但本次盛会策划人鲁伯江却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忙中出错,竟然忘记了拍张全体合影相,安排的摄影师也太少了,没有留下更多的村民们的影照。时光不能倒流,只有等待以后再次聚会时弥补。<div><br></div><div>感谢各位应邀参会的贵宾和文化艺术界的大师们!</div><div>感谢各位远道归来访故探亲的知识青年们!<br></div><div>感谢大力支持并主持本次活动的延水关镇党委和政府!</div><div>感谢各位专程回来参会的老少村民和女面们!<br></div><div>感谢80多位给本次活动捐款的村民和知青们!</div><div>感谢无偿接送宾客的鲁水利、鲁卫林、许小宝等司机!</div><div>特别鸣谢为本次聚会付出辛勤劳动的摄影师:姜莉莉、张慧雄、胡建中。 美篇编辑:鲁伯江&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延川县延水关镇新胜古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在8月9号,海波先生发来了诗赋形式的参会感言,照录于后<span style=";">&nbsp;,</span></h3><div><span style=";">以偿先生的一番苦心和美意。</span></div><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br></span></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新胜古七十韵</span><div><div style=";">——海波</div><br> 延川“新胜古”,史上久有名。 村边旧县治,一设五百春。东晋名临河,西魏设安民;隋朝设吉万,唐初复安民;继又改吉万,不久称安人;安人改弘风,旋而称延水。宋时并延川,县治到此终。军人百战死,枯骨缠草根;衙署余瓦砾,荆棘蒙旧城。黄河脚下去,葛针崖畔生。时人早忘记,辉煌久蒙尘。</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一九六八年,村人再奋争;石缝觅田地,旱地苦经营;苦干加巧干,一举成“典型”。支书鲁雄录,九大代表人;进京开盛会,全县喜送行。诗人曹谷溪,放歌赞英雄。名为“送代表”,全县诵有声。一花开石畔,万花齐响应。延川学大寨,高潮由此生。</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名声震陕北,榜样聚人心;远近都参观,学习来取经;文人和画家,争相来采风;文西献画作,路遥留诗文。不作风雅颂,专夸“受苦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团委郝福财,蹲点三年整;山上旗如画,窑洞朝气生。干群同期待,小康好光景。</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text-align: center;">时势大改变,改革春风生。种粮划不来,产业大调整;弃耩撂锄镰,山沟刮商风;个个谋挣钱,人人都进城。当年铁姑娘,进城看儿孙;昔日老英雄,唉声复叹声;子弟这一辈,半为城里人;猴脑碎娃娃,拗口说乡音;韭菜和麦苗,半天分不清;问起当年事,鄂然听“古经”。</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nbsp; 时势如海潮,来去静无声。寂然小山村,突然起歌声;先是农家乐,后是画家村;荒山成美景,寂静宜烦人;忆旧成雅事,回乡演成风;高歌思旧志,低吟怀青春。人心齐所向,故园盼春风;思念逐日积,感情与时增;单个难畅愿,集中费精神;正在干着急,能人应时生。</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nbsp; &nbsp; &nbsp; 此人非新人,当年久有名;延川“十二唱”,其中一英雄。姓氏本为鲁,伯江是大名。当年上农大,学成又回村。立志战天地,挥汗新农民。“改开”成新事,下海搏浪行;经商不离土,作物巧务营;赚钱不忘本,回哺小山村。奔走修公路,领头复旧荣。远自东晋始,近至脚下行,历史勤整理,现实苦操心;目标不算大,“黄河独一村”!基础已初具,宣传紧随跟。丙申七夕前,集会要远征;全村都召回,汽车排成阵;知青回故居,忆旧务新生;村中立诗碑,村外吊古人;开口见真情,众志已成城,时逢三伏中,人心火一盆。亲眼观盛举,钦佩百感生。乱思集成句,略表区区心。</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2016. 8. 9</div></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下集完<b></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