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晚值完班回到家里,听着窗外呼呼作响的风声,这会快凌晨1点了,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 </h3><h3> 我想起还在十字路口被大风刮的摇摇晃晃的帐篷,单薄的火炉,凛冽的寒风中还有为防控疫情继续坚守岗位的同仁;虽然沐浴在新时代的摇篮里丰衣足食,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是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忘了当初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怀着怎样的心情走上基层工作的岗位,但是此刻,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近二十天时间,我承认我的内心百感交集!</h3><h3> 腊月二十七是上良街道逢集日,看着街道上群众风风火火的置办着年货,我多么期盼放假,期盼着回到娘家和母亲说说久违的心里话。大年初二我跟小孩子一样满怀欢喜的准备好送给妈妈的新年礼物,可就在我装满后备箱准备出发的时候,电话铃声紧急的响起,那头是支部书记通知开会紧迫而又严肃的话语;或许是我太过矫情,那一刻的心情仿佛小时候爱不释手的玩具被掠夺的感觉委屈又难言!挂断电话没有多想、没有贪恋,拿起笔记本撒腿就往村部跑去,大概一公里的路程,因为过年时两场积雪而显的格外漫长,路上我没有过多的埋怨与不满,也没有任何猜想与准备,但心中莫名的忐忑“能在大年初二正值春节期间紧急开会,肯定是有什么万分紧急的事情”,我不知道心中为何如此作想,或许是潜藏在内心莫名的使命感、责任感吧! </h3><h3> 到了村部,支书首先把不知道在哪里找的皱皱巴巴的口罩给我们人手一只让戴上,估计是“新冠肺炎”的消息来的太突然,所有干部一声不吭的戴了起来。怀着好奇而又疑惑的心情听支书传达完会议精神,只知道疫情无比严重乃至全国范围内已甚是灼手,还没有过多的反应,但是归家的火焰已全部熄灭;那时上岗还不到一月的我懵懵懂懂的跟着支书和其他村干部的脚步发挥所有变废为宝的本领,走上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沿。刚开始防疫物资短缺,这时我才意识到之前皱皱巴巴的口罩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一桌一椅一笔一纸一标语,我们在村口的雪地里支起了出村进村的疫情防控站,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便忘记了新年的喜悦的嬉闹;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催促下,所有的村社干部全体出动,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登记,上报……然而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是一次持久的人民战争。</h3><h3> 从大年初二至今,我们成了二十四小时轮流值班的防疫一线防疫人员,我们每天重复着轮流上岗执勤、登记过往车辆、测量人员体温、查看身份证、询问流动来源、劝导进出人员少走动;村村响广播每天都在播放疫情防疫知识、村支书每天拿着喇叭在村口的吆喝声、村社道路的消毒,对武汉返乡人员、来甘返甘人员每天入户测量体温、叮嘱他们不要外出,居家隔离等,这些成了我们每天的工作。每天早晨睁开眼的第一时间我都会关注全国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治愈病例、死亡病例,期望好消息的到来成了我们“每天的定时闹钟”。普及防控措施,督促防护,接受督察,成了我们日常业务。作为一名刚步入基层的工作者,我曾因经验不足而窘迫胆怯过;也曾因言语差异而自卑委屈过;但现在我毅然尽职尽责的站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深知守护好后方的安宁就是对前线莫大的告慰。我灰心低沉过,也感慨兴奋过,但收获最多的便是无数次心灵被触碰的酸楚和那些朴实而又真诚的感动。 </h3><h3> 此刻,悄悄拭泪,不是我煽情!眼前,风雪中,灯光下,一个个为防疫工作砥砺前行的背影历历在目,他们普通到尘埃里却又伟大到每个人的心里,他们有带领我们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镇村干部,有无私奉献主动请战的共产党员,有认真摸排准确掌握返乡人员信息的村社长,更有积极配合的普普通通的农民群众;他们都只是这个社会普通的一员,他们在疫情面前果断挺身而出,他们的大爱之心虽不及奔赴在一线与病魔抢夺生命的白衣天使,可他们为群众安危倾尽绵薄之力兢兢业业的样子无不让我们为之动容,用现代化的工具记录下他们的身影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h3> <h3> 2020年1月27日在没有帐篷、没有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建立了蒋家沟村防疫检查点。<br></h3> <h3> 爱心人士捐赠的第一所帐篷(村民周小俭捐),第一批生活物资(村民于双福捐)。一针一线缝制的第一床棉被(村民周鑫捐)。<br></h3> <h3> 雨雪中毅然一丝不苟严格排查的工作人员。<br></h3> <h3> 灯光下最脆弱而又最坚强的背影,他们用小小的身躯扛起人间大爱!<br></h3> <h3> 疫情面前,他们是一群人,一群最可爱的人,一群最可敬的人,在艰苦的防疫工作中他们能变废为宝,他们能就地取材。<br></h3> <h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br></h3> <h3> 事无巨细,夜晚的灯光下他是蒋家沟村最亮的星,照亮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最黑暗的角落。<br></h3> <h3> 党旗飘扬,信念坚定,从大年初二开始,蒋家沟村疫情防控点二十四小时灯火通明,疫情不退我们不退!</h3> <h3> 除了他们,还有一群人,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我村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他们的行动简单又质朴,但又在无形中给予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支柱!他们的出现洗刷掉了我们在防疫工作中的所有艰辛,他们的支持是我们坚守下去做好当前工作的强心剂。</h3> <h3><font color="#010101"> 2月7日还下着小雪的早晨,我们刚交接完班,还没坐下,就听见帐篷外有人说话,走出去一看,一位身着红色棉袄的妇女拉着一车木材满头大汗,当时我被眼前的一幕楞住了,等我回过神来,才知道她是拉着一点一点锯下的木材送给我们防疫人员取暖的,她的暖心之举就像她身上红色的棉衣一样鲜艳,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就那一句“天气很冷,你们每天24小时在这值班,很辛苦,我是个农村人,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当时我们除了感激还有太多的被认可、被肯定的感动。当然,还有更多的劳动妇女用她们勤劳的双手为我们送来饭菜。</font><br></h3> <h3> 那天下午一位年轻的爸爸领着大约5岁左右的女儿,给我们捐赠了必须的生活用品,然而小女孩学着军人的样子给我们致敬的画面,让我们为之动容。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她敬礼的样子是那么温暖。</h3><h3> 元宵节傍晚,当所有人吃着汤圆观赏烟花之时,十字路口的我们成了最寂寞的人,加之视频中家人语重心长的问好,莫名的心酸涌上心头。可是转瞬间村民送来的“战役时刻,勇于担当”八个大字的锦旗,成了我们值班人员眼前最响最亮的烟花,他是蒋家沟村一位普通的年轻小伙,他的举动给我们坚守岗位、疫情防控工作者给了一个定心锤,让我们甘心情愿的守护这里的每一个人安宁!</h3> <h3> 这几天来,更有不留姓名匆匆离去的群众捐赠物资,点点滴滴都是大家对“疫情”斗争坚守人员满满的爱,你们走的干散利落,我们感受得真真切切。 </h3><h3> 抗击疫情还在关键时刻,“新冠肺炎”的名词不断在耳旁响起,在蒋家沟村这个爱与被爱的地方,我确确切切的见识到了患难见真情与众志成城的力量,然而在灵台县这座小城还有一百八十六个这样的地方,在全国还有无数个这样的地方,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是我们渴望战胜困难,战胜疫情的心情是一样的,“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口号是坚定的。</h3><h3> 言语永远无法诠释太多的感动,此刻,夜已深,期待明天那个“特殊的闹钟”带给我们甜蜜的消息,期待不久的将来,众志成城的力量可以代替当下这个“特殊的闹钟”,期盼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早日胜利,待到春暖花开时,去见想见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