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巾帼不让须眉---宋道口镇大二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霞

陶陶

<h3>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在宋道口镇打响了,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宋道口镇大二东村党支部书记王霞---一名40岁的女支部书记,她暂时放下“妈妈”、“妻子”、“女儿”等角色,牢记肩上的使命与责任,一刻不停地奔波在防控第一线,对大二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精心安排部署。</h3><h3> 组织发动群众。大年二十八,镇政府召开了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回到村里后她立即组织召开了两委班子会,传达了镇里的会议精神,谋划村里的防控措施,将全村划分为4个片,实行网格化管理,由两委班子带队对外来人员进行详细排查。向群众搞好宣传,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利用广播喇叭,王霞每天早中晚都在向群众讲解疫情的严重性,提高群众的认识程度,号召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拜年、不聚餐。利用组建的村务微信群,及时把镇里下发的公告、通知、上级的文件精神,发送到微信群里,让群众第一时间了解信息,增强防控意识,同时不信谣、不恐慌。</h3> <h3>  封堵进村路口。由于大二东村紧邻平青乐公路,村里的进出口有15条之多,为了加强管控,王霞自己掏钱买来铁丝网罩,对所有街道路口进行了封堵,并用自家的白灰在村里各个路口进行了消毒,全村只在加油站南侧留下一个进出口。紧邻平青乐公路的15条路口封堵完以后,她和两委班子发现村东滦河大埝仍存在安全隐患,她迅速跟镇领导汇报,由于不能封堵大埝顶部的南北通道,只能隔离本村,她抓紧安排部署,仅仅一个多小时,就在大埝底部筑成了一条南北长1000米的安全“防护墙”。</h3> <h3>  王霞发动村里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村民代表,组成了70多人志愿服务队伍,由两委班子带班,分成30个小组,坚持24小时值班。志愿者们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出入登记,对外来探亲人员及时劝返,控制本村群众外出,筑牢了基层疫情防控网。</h3> <h3>  改善执勤条件。刚开始的村口疫情检测点是村民自发用塑料支起的帐篷,后来王霞见志愿者们夜间执勤条件太艰苦,就把自家价值万余元的空调彩钢房拉来供执勤人员免费使用,并从家里拿来了床铺、棉被和枕头,接上电源后,夜间屋内温度可以达到20℃,极大改善了夜间执勤环境。疫情来的太突然,志愿者们很多都没有口罩,王霞想法设法给志愿者买来了200个医用口罩,买来了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并掏出1000元用于值班岗位购买生活必需品。在她的带领感召下,全村500多人口到目前已捐款15550元,捐物价值5000余元,捐款捐物人均达40多元。</h3> <h3>  为民排忧解难。封堵路口,对村民进出村庄管控以后,随着实践的延续,村民的生活也出现了许多困难。上了年岁的老人使用的不是智能手机,不能在网上交话费,王霞就用自己的手机为老人们充上话费。电费、燃气费,能从手机上缴费的,王霞就用手机充值,不能用手机充值的,自己开车为大家去办理。王霞买来口罩,亲自送到五保户、低保户的家里,一来看看有没有困难需要解决,二来嘱咐他们不要外出,有困难了找村里。为减少村民外出,王霞专门安排志愿者,负责统计村民的生活用品需求数量,然后从汀流河超市给大家统一购买,在村头陆续发放领取。她还积极和在外县上班的人员沟通,要么驻厂,要么在家。现在上班的人员已经长期居住在厂子里,给村里消除了一大隐患,让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h3> <h3>  从早到晚,从村里到村外,从村委会到检测点,看似简单而枯燥的防控工作里充满着高强度、快节奏的艰辛。王霞忙碌着,为的是确保全村不会出现疫情;带领干部群众在防控一线坚守着,为的是给全村百姓一份安全保障。</h3>

王霞

防控

疫情

村里

封堵

全村

东村

志愿者

大二

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