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栖居(六)——战“疫”必胜(306班作文期刊)

寒江雪

<h3> 写在前面</h3><h3> 黄凯</h3><h3> 1900年,八国联军意欲瓜分中国,来势汹汹,何其猖狂!我,战虽败,地虽割,款虽赔,但国存族在,泱泱中华不灭!</h3><h3> 1960年,自然灾害意欲饿馁中国,前后三年,颗粒无收!我,腹也饥,衣也破,骨也立,但国兴民坚,泱泱中华不倒!</h3><h3> 2020年,新冠病毒意欲侵害中国,患起江城,蔓延千里!我,战于前,援于后,忧于家,必国泰民安,泱泱中华更强!</h3><h3> 两甲子,一世纪,风雨如磐,世事沧桑,但我中华于风雨中跋涉不息,在沧桑里重绽新颜!事实证明,中国人是吓不倒的,中国是打不败的。愈挫愈勇,百炼成钢,这就是中国精神,中国气质!</h3><h3> 中国,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请你听听你年轻孩子们的心跳和脉搏,那是一团团赤诚的火!</h3> <h3> 疫·忆·义 </h3><h3> 吉县二中306班 李润钦 </h3><h3> “这个年很静,静得鞭炮不再炸响,只是远远地听到,也是零零星星;这个年很静,静得不像辞旧迎新,听不到激情如潮的洪钟;这个年很静,庙会、广场舞,全停”……这个年,静得让我沉思……我不禁忆起往年的情景……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和妈妈“占据高地”,坐到文化广场最前面的长梯看红火。威风凛凛的舞龙舞狮,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踩高跷,扭秧歌,人人脸上洋溢着欢笑,喜气洋洋;让我最念念不忘的是每年屯里镇庆丰收的节目,篮子里装着各种美食、水果,寓意五谷丰登;我和爸爸妈妈论节目,拍照片,不亦乐乎。好一派盛世中华、美丽吉州的景象!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国年🏮。但是,庚子年的春节却因为疫情而显得沧桑不已……我坚信,疫情终将会过去!我盼望,重现一家三口看红火的甜蜜!在我看红火的记忆里,满满都是祝福家乡富饶、国家强盛的情义……</h3><h3> 白衣战士的新衣服是厚重的防护服和里面的纸尿裤,年夜饭是仅能充饥的方便面,还得抽空才能吃上。看到身心俱疲的他们在医院的走廊里席地而睡,我不由心疼地落泪……这个年,惨得让我心痛……我不禁忆起刻在脑海里的一幅幅画面:无论是地震、泥石流等天灾,还是非典、新冠等疫情,白衣天使总是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以最快时间冲到救灾第一线。疫情终将会过去,在我的记忆里,我们的岁月静好,满满都是医护人员们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情义……</h3><h3> “我一共就有一块钱,但我愿意给你一块钱!”面对疫情,巴基斯坦总理表示:愿调集巴基斯坦全国现在所有库存向中国提供抗疫医疗物资援助。这个年,让我感叹“巴铁就是铁”!我不禁忆起一个个报道显露出的巴铁对我们中国不变的情义……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地震,“巴铁”兄弟搬空了全国的战略储备库给中国送帐篷,为了腾出更多空间多运帐篷,救援人员甚至拆除了运输机上的座椅,席地而坐飞到了中国;巴方组织医疗队赴甘肃震区进行救援时,面对中国关切,巴方回复掷地有声:“不用操心医疗队的吃饭、接待问题,他们是去救人的,有菜叶吃就行”…… 疫情终将会过去,而我的记忆里,满满都是巴基斯坦🇵🇰与中国🇨🇳莫逆之交,共度时艰的情义…… </h3><h3> 疫情期间, 宅在家里看新闻、听报告的我,隔着屏幕看到冰冷数字背后一条条鲜活生命的消逝,百感交集……疫,给了我忧心忡忡的记忆,但更多的还是温暖与感动的记忆!我坚信,义定胜疫!阴霾过后,神州大地一定还是柳绿花红的盛世美景!</h3> <h3>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h3><h3> 吉县二中306班 王自远</h3><h3> “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到武汉去!“钟南山对着镜头掷地有声的说道。“那您为什么又要去呢?”“因为特殊情况。”</h3><h3> 今年84岁高龄的钟南山,遇到了“特殊情况”。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人们可谓是“谈汉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然而,1月18日傍晚,买不到飞武汉的机票的钟南山,为了奔赴前线,匆匆踏上一列动车,目的地正是武汉!他却因连日颠簸,加上年事已高,累的仰头靠在椅背上休息。照片流出,爆红于网络,让人心疼。十七年前,面对非典,钟南山冲锋在前。十七年后,当我们又一次面临严峻考验时,他再一次冲在了最前面,负重前行。有你在,中国人民很定心。</h3><h3> “64个人,一个也不能少!”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他们是北京小汤山曾与死神搏斗的白衣天使,是与病魔战斗的白衣战士。武汉疫情告急,无数医护人员毫不犹豫地冲在防疫第一线。“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医生最早在19年12月30日发出防护预警,投身于与病魔苦斗的战役,却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于2月7日凌晨逝世。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一事,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坚守在抗疫前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舍小家,顾大家,他们不顾前方险阻,奋不顾身地冲在防疫战场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俨然成了一种精神符号。有你们在,中国人民很安心。</h3><h3> 因为疫情,无数的党员干部过年期间重回工作岗位,不顾个人安危,防控疫情,无怨无悔。农民骑40公里给医疗队送菜,医生父子隔着防护玻璃互相鼓劲,97年小伙子和朋友自费购买25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匿名捐给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相信,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努力下,武汉一定能度过难关!武汉本来就是很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本来就是很英雄的人民。众志成城,攻克时艰!有你们在,中国人民很齐心。</h3><h3> “我们只能捐一百欧元,但我们尽全国之力给你捐!”这来源于中国驻科摩罗大使馆。科摩罗作为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在得知中国有难后,用全国之力凑出两张五十欧元,交给大使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中日关系在近几年并不是很好。但在中国有难,国际上许多国家落井下石时,日本第一个站出来,给中国捐款。“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慷慨激昂,表达了日本愿与中国患难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敢上战场,敢于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国家,敢于牺牲自己来结束战争,为什么不敢去武汉看望在那里学习的柬埔寨学生?”他叫洪森,是柬埔寨首相。在全球都在封港口,封航线时,他得知中国有难、武汉有难后,立刻向中国申请访问武汉,结果吃了“闭门羹”,但最终他访问了北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世界人民跨越国界的守望相助中,众志成城的中国必将战胜疫情。有你们在,中国人民很暖心。</h3><h3> 在伟大的国家背后,势必站着千千万万伟大的人。也正是因为有无数海内外的“逆行者”,才有了我们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让我们向每一位“时代逆行者”致敬。这一次,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因为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h3> <h3> 2020“疫”义非凡</h3><h3> 吉县二中306班 赵润琪 </h3><h3> 除夕夜,团圆日,但2020年的春节却显得与众不同,格外凄凉沧桑。这个年,没有了走亲访友,没有了红火庙会,没有了心仪已久的旅行。这让我不禁回起了去年尧庙庙会的热闹非凡:花鼓、秧歌、舞龙舞狮如火如荼;剪纸、扎灯笼年味十足。这让我不禁想起西安钟楼的灯光璀璨,四周屋檐的大红灯笼,更增加了浓浓的年味。而庚子年的春节,宅在家里成了新风尚。“ 宅在家里,为国家做贡献。”这一切,只因“新冠”。</h3><h3> 在和乐满堂之外,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总有人默默坚守,撑起万家灯火。在疫情猖厥之时,出现最美的逆行者们: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度奔赴一线,坚守前方。明知前方有虎,但逆行者们“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迎难而上。逆着万千车流,在凛然的寒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 </h3><h3> 凛冬中,我的心弦同时被雪中送炭的温情所拨动。各地医疗组织驰援武汉,各个企业捐款捐物,市民自发组成志愿团队,医院收到匿名快递……每个人尽自己努力捐款捐物,不留名的爱心捐赠,总让我心中一暖,眼前一湿。 俄罗斯,捐款、捐物、捐人;日本捐赠大量物资;韩国,加拿大等国也纷纷贡献出一份力量;巴基斯坦甚至清空全国库存,调集所有物资援助中国,感动无数国人。</h3><h3> 战斗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口罩磨破脸颊,汗水浸湿衣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迅速完工,背后是工地上工人的夜以继日。无数的人,为疫情无私奉献着,她们完美的诠释了“英雄就是普通人,却拥有一颗伟大的心”。</h3><h3>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新闻中每日增长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但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儿女一定能所向披靡,战胜“新冠”!</h3> <h3> 珍贵的普通</h3><h3> 吉县二中306班 岳欣锋</h3><h3>&nbsp;&nbsp;&nbsp;&nbsp; 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市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迅速席卷了全国各地。为了减少人群感染,政府施行居家隔离政策。</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隔离初期,民众情绪稳定,不少市民调侃道:终于过上了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但好景不长,人们渐渐意识到了待在家的无趣,不堪忍受于待在家的无聊,出现了“演个蛆”、“厨房-卧室一日游”等一系列自娱自乐的节目。人们在天堂待久后,似乎也怀念起了在人间的日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nbsp; “疫情过后你最想去干什么?”&nbsp; “我会去上一天班。宅在家的日子,让我觉得普通的日子是多么美好,我要认认真真上一天班,感受生活的精彩。”有人这么回答。</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这次遭遇里你是否深有同感?你是否想移去屏幕,与同学同在一间教室里听讲呢?想起那严厉的老师你是否觉得还有些亲切呢?想起那痛苦的晨练你是否觉得有些怀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听我的,等疫情过去后,一定要学会珍惜,珍惜这普通生活中的“一点点”。</h3> <h3> 英雄</h3><h3> 吉县二中306班 程汝一</h3><h3> 庚子鼠年如约而至,然而中华大地一片寂静。全国笼罩在病毒的肆虐下,武汉首当其冲。面对一个个疯狂上涨、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陷入惶恐。</h3><h3> 但是却有一群人在团圆之际离开家人,冲到这场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无畏的逆行者,是中国的守护神,是人们的强心剂。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只是有的人因为他人需要,便毅然的挡在危险前面,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使他人免于伤害。是他们竭尽全力,用勇敢成就着伟大,造就了英雄!</h3><h3> 英雄是谁?是自己亲口告诫国人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连夜坐上赶往武汉列车的钟南山院士。2003年,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用血肉之躯车撑起一道生命屏障!十七年后的今天,八十四岁的他再赴一线,坚守前方。</h3><h3> 英雄是谁?是身患渐冻症,妻子也被感染,却全然不顾只是一心救人的张定宇院长。他明知自己的身体正在过度的透支,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消逝。而他却与命运叫板,与时间赛跑。他说:“我必须跑的更快,才能从病毒里抢回更多的病人。”</h3><h3> 英雄是谁?是那一位位在请战书上毅然按下手印的白衣战士,是哪扭过头擦干泪水,却决绝地离开家支援武汉的白衣天使;是那不怕感染无微不至的照顾病人的一线护士;是那倾尽血汗钱也要为抗疫尽一份力的环卫工人;是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是运输救急物资的货车司机……英雄无处不在,我们不知道他们都是谁,但我们清楚他们是为了谁。</h3><h3> 我们隔离了病毒,却没有隔离爱。冬将尽,春可期,我相信,待到春暖花开,这英雄的国度定是山河无恙,人间美满!</h3> <h3> 疫情中的感动与力量</h3><h3> 吉县二中306班 袁一丹</h3><h3>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流浪地球》</h3><h3> 人们总是期盼新年伊始,而今年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开端。一场疫情从内陆腹地迅速席卷。起初只是一座城、几个数字、一条条不可捉摸的信息,而后我们困守一隅,关注着方寸屏幕那端的世界地图上那些陌生的地域被标注,而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病例数字随着时间过去而攀升,当一切堆积迫近势不可回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已身在其中。而今摆脱了最初的手足无措,反击的战役早已打响。火神山雷神山业已落成,医疗人员纷纷驰援前线,爱心人士们身体力行地帮扶……荧幕上一个个名字和身影汇成黯淡疫情中难得的温暖和力量触动着所有人。</h3><h3> ​ 连日攀升的触目惊心的感染人数,与短缺的床位和医疗用具牵动着人心,家庭离散的痛感每天都在重复。凤凰网微博“在人间”报道了“一夜长大的少年”。“一夜长大”对于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来说还能用什么方式呢?那是最残忍的:失去祖母的悲恸却不能言,他吞咽下一切苦楚,抬起瘦小肩膀,安慰着泣不成声地自责着未照顾好婆婆的母亲,然后默默守在病情突然加重父亲身边,在微信亲属群里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儿,我还年轻”。同龄人的我,想象着同样的痛感,滋味难以言谈。</h3><h3> 然而,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些逆行者。他们用尽了毕生的心血,用他们的双手托起了祖国的明天,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的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的民众服下定心丸</h3><h3> “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战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千万医护工作人员坚守在不同的岗位。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自衣战袍的战士。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临未知与无奈,他们冲锋在前,在没有硝烟的战扬,为你我驱散黑暗。</h3><h3> ​历史,对于旁观者而言是一段故事,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悲痛欢欣。那些报道里看似遥远的忧虑、离别、悲伤可能正发生在你我之间,而那些暖流与力量,或许也离我们不远。疫情终将会过去,春天终将会到来,当回首时,切不可忘却那抱薪送炭的点滴温暖。</h3> <h3> 奋斗青春,无问东西</h3><h3> 吉县二中306班 宋雪雪</h3><h3>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身姿。 ——题记</h3><h3> 新春佳节刚刚过去,但这个春节我们每个人都过得并不轻松,武汉乃至全国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但是,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时候,却又一群离开家乡,离开刚刚团聚的家人,踏上前往武汉旅程的人,他们被称为“逆行者”。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病毒发源地,疫情最为严重的城市,他们却头也不回向那里进发。在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17年前曾领军迎战非典的钟南山院士,年龄最小的是一群20出头的年轻医护人员。在全国,一共有130多支医疗队到达武汉,抗击疫情。他们的行动令人动容,当然,除了他们,也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奔向武汉,有警察,也有军人,更有一些普通人,他们带去的不只是物资与人力,更多的是全国人民对疫情的关心,与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决心。</h3><h3> 在全国人民“众志长城,抗击疫情”之时,我们不是奔赴前线的医学专家,不是驰援武汉的医疗人员,而是一名正在奋战2020中考的中学生。疫情一定会过去,中考一定会到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不能因为疫情就放下手中的笔,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全力以赴,战胜疫情,赢得中考。</h3><h3> 网上看到一句话很暖心:武汉是一个笨笨的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弄生病了,祖国妈妈就带着他的哥哥姐姐来照顾他了,武汉小笨蛋要赶紧好起来呀。是啊!哥哥姐姐都来帮你啦,只要我们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团结一心,让爱充满人间,每个人都用爱对待任务事物,我相信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的!</h3><h3>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h3> <h3> 别样春节</h3><h3> 吉县二中306班 赵茹静</h3><h3> 2020年的春节,过的格外凄冷。一种叫做“新型冠状病毒”的旋风席卷了中华大地。它放肆地侵入人们的身体,无情地吞噬着一条条生命。“确诊病例48175例,死亡病例1457例……”阅读着这些冰冷的数字,想起屏幕背后一个个伤心的家庭,我不禁心如刀割。大街上静悄悄的,除了几个穿绿大衣、守巷口的人,荒无人迹,我低头叹息。陌生的鞭炮声突然响起,我循声望去,仿佛看到了2019年的春节:老人们坐在树底下,喜洋洋地唠着家常,打着扑克;小孩子们一手拿鞭炮,一手拿打火机,鞭炮声“嘣、嘣”地响个不停;青年们两两相伴,逛着大街,逛了一遍又一遍……热闹消失了,整个大街又安静的像是空城。</h3><h3> 2020年的春节,到处充满了真情。在家里的每一天,我们都忘不了测体温,一日两次,一次四人,温度计忙的一天都不落闲;每张口罩消毒了一次又一次,手洗了不知多少遍;不出门,不聚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国内,各地医生不顾自己的生命,奔赴抗疫前线,拼尽全力救治每一位病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著名歌手韩红不顾自身安危,跻身于慈善前排,不断援助武汉,倾力作出贡献;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之后立即赶往武汉,“耄耋之年,坚守一线”!国外,巴基斯坦愿调集巴基斯坦的所有库存,派出众多医护人员,支持中国;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暖人心,在危难之际显真情;俄罗斯全力调集物资,第一时间送往抗疫前线;海外华侨同胞在各国搜寻物资,援助祖国……</h3><h3> 我坚信:熬过寒冬,定有春天相迎!</h3> <h3> 共同抗“疫”</h3><h3> 吉县二中306班 刘慧</h3><h3>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h3><h3> 疫情如一场暴雪,猝不及防,烽烟四起,迅速弥漫了全国大部分城市。病毒肆虐,步步紧逼,在阖家团聚的春节期间,把每个人的心揪到了嗓子眼。疑似病例数字在涨,确诊感染数字在涨,死亡人员数字在涨。武汉告急,钟南山院士带队进城,总理亲临重灾区,各地医护人员和救急物资纷纷涌向全国人民目光聚集之处,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就这样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开始了全面反攻。</h3><h3> 千里驰援,万众一心。这些天,全国各地开始组织抽调专业力量支援武汉,特别是在医疗方面,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白衣天使的日夜坚持,看到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的奉献精神。不远千里的跋涉,夜以继日的忙碌,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奋战在防护疫情的最前沿。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更加相信,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h3><h3> 齐声呐喊,驱散阴霾。从非典到这场疫情,中国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依靠人民,在于团结一心。“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在网友的评论留言里,最多的就是鼓劲,最多的就是信心。一次次挑战,一次次困境,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人民没有退缩,更没有畏惧,而是以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投入到各项工作中。我坚信:伟大的祖国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h3> <h3> 我们在,武汉就在</h3><h3> 吉县二中306班 李智敏</h3><h3>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h3><h3> 在疫情肆虐之时,成千上万的白衣战士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的冲刺在抗疫的第一线。八十四岁的钟南山,不让别人去武汉,自己却登上了去武汉的列车。七十三岁的李兰娟,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h3><h3> 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同时,我们的邻国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当疫情全面爆发,国内医疗物资告急之际,得知消息的日本立即紧急筹备医疗物资,向中国捐赠100万只口罩。这是第一批来自国外的支援物资。病毒无情,谣言造乱,当极端歧视性言论出现时,当华人被当成怪物被拒之门外的时候,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官员在记者会上,呼吁大家不要被“妖言惑众”,表示“坏的是病毒,而绝非是人”,坚定地站在我们面前替我们辩解……</h3><h3> 新型肺炎在向我们猖狂进攻的关头,也在检验着我们的人性。正如上面所展现的那样,这个时候会浮现出很多美好、高尚、温情的东西,同时人性中灰暗、脏兮兮的那些劣根性也会趁机跑出来凑热闹:国内口罩价格疯涨;疾控官员擅离职守,临阵脱逃,携家人到泰国躲避疫情;当医务人员在医院救人的时候,小区门口却贴着:医务人员禁止入内……</h3><h3> 但是,正如《流浪地球》中所说,希望是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怀揣希望,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