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疫情当前,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有感

小轩儿

<h3>  细读完徐飞老师《疫情当前,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这篇文章,使我的心情十分的沉重,而这份沉重里有崇敬有无奈……</h3><h3> 徐飞老师为我们阐述了他对这次疫情的思考,同时我也对徐飞老师的文章,进行了一次思考与总结:</h3><h3> “疫情呼吁我们敬畏自然,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珍贵,疫情反映了人性的善与恶,使我们有着对饮食文化的反思,疫情也显示了中国人民浓厚的爱国之情,激发了我们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打赢这一场疫情战。”</h3><h3> 人们常常说“敬畏自然,破坏自然承担的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句话在这冠状病毒事件之前,也许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重视,但是看似不可能发生的灾难,却出人意料地降临到我们人类的身上,而这个灾难的降临才让我们真正的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是如此的重要。人类在病毒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人类也并不是这个小至粒子,大至宇宙的自然界的事物中的主宰。就如徐飞老师说的“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病毒可怕,带着病毒的野生动物固然更可怕,但我想最可怕的就是人们那颗贪婪的心。如果人类少了这一份贪婪,不大施虐地向大自然索取,违背大自然的法则,虽然我不可能做出肯定的判断,但我至少可以说,这发生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h3><h3></h3> <h3>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并不可能像小说里面那样奇幻可以重生,我们更不能为了图一时嘴上之快,而对自己的生命无所顾忌。徐飞老师在文章举例道:南京大屠杀30万人,这不是一个数字,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30万中的每个人,都让我们深深的痛心。那时人们对生命的渴望,胜过对金钱的追求,而现在和平的生活正是那时的人民所渴望的,但是现在有人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只图一时的享受,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都不屑一顾,是如此的可耻啊!而这些因食野生动物而死的人,是不会得到他人怜悯的,甚至还会遭到世人的唾弃,这又是何苦呢?就算死也要死得有价值,才会被世人所缅怀。就像站在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指战员们,他们是我们全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人。那些为疫情而牺牲的人,他们的死才是重于泰山的,而他们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永恒!</h3><h3> 人性有两种:一个善,一个恶。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都没有很深刻地去体会过它,因为大家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是经过这件事后渐渐涌现出这样几种人,一种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战斗在疫情一线的英雄们;一种是打着武汉加油的口号,卖黑心商品,谋取暴利的无良商人;还有一种隐瞒自己病情参加宴会,把唾沫吐在电梯上面的无耻之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世人看清了,谁才是真善美的化身,谁才是披着人皮的狼!人性可以说简单也可以说是复杂,简单在于人性的单纯与善良,他不会过多的去掩饰。而复杂则在于人性的浑浊与恶意,他用的套路太多,使我们弄昏了头脑。所以我想感谢这次疫情能让我去直面人性,对人性做出了更深化的理解……</h3><h3> 对于这次疫情,世界各国人民都对我们伸出了友谊之手,其中日本也对我们中国出手相救,这是让人感动的,为了迎合中国的文化,日本用了中国美妙的诗句,甚至是唱我们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还有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姑娘在东京为武汉加油募捐,以此来表达日本对中国的激励,许多人都因此而受到鼓舞,这一事件让我与徐飞老师有着同感:“古汉语的优美浪漫与不同文化的相互哺养,在今天依旧散发光芒!”疫情让我们反思文化,文化也是我们心灵的一种寄托,一种抚慰,以深情的文字给予人们信心,与疫情做斗争!</h3><h3></h3> <h3>  有了文字的激励,有了世界人民的支持,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医生们,战士们,志愿者们才会有更多的动力,而这些动力也更显示了中华民族人民的爱国之情,让世人奋进……</h3><h3> 在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去独立思考,他并不意味着会做几道题,能够完成老板的任务,而是他它体现了一个人有着一个独立的灵魂,在此我们要感谢发现这个冠状病毒的两位医生一一李文亮和张继先,如果不是他们,可能这个疫情会比现生更加严重,更加让医生们应接不暇,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思想,既不随波逐流,也不盲目相信谣言,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去否定一些言语,要在实际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我们要相信科学,遵循让谣言止于智者,才算得上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所以我们在指责警方媒体冤枉“造谣者”的时候,同时我们想想也要感谢警方正在抗疫情第一线没日没夜的忘我工作!</h3><h3> 疫情是可怕的,但正是因为这次疫情才让我们看清了很多,让我们更加认识了真善美,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社会,与大自然和谐是多么重要!珍爱大自然,珍惜野生动物,克服贪婪欲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命才会更加灿烂!同时就如徐飞老师所说,疫情当前,社会就是一本打开的语文书。看你怎样去表现去对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