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生活作品诗画集

桂芹

<h3>  2020年2月16日是父亲90周岁生日,2017年12月19日(农历十一月初二)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日子,这一天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时间过得太快了,转眼间父亲离开他的孩子们整整两年多了,两年多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酸、甜、苦、辣、咸我们都尝到了,世上只有父母好,有父母的孩子就是宝。这篇美篇作品继2013年第一篇电脑版之后,又一次再现了父亲部分生活片段,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完整的排列,从父亲二十多岁带着妻儿闯关东,到耄耋之年晚年的幸福生活,共整理了六十六篇生活诗歌作品。坎坷一生的老父亲,您是一片天,您能顶天立地,我们永远想念您,我们永远爱您!</h3><h3> 美篇采用了轻音乐《漫步人生路》,这里我也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和我们合唱团潘相坤老师把父亲的《游子》写的更加完美。</h3> <h3>《游子》背景概述</h3><h3> 父亲1930年出生在山东省平阴县洪范乡苗海村,2017年12月19日因病去世,享年87岁。</h3><h3> 1947年,父亲在洪范乡政府工作,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每天早出晚归。1951年乡政府在东阿镇召开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作会议,会上父亲提出:建设水利发电站。这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1955年水电站建成投入使用。那时农村是手电筒和煤油灯照明的年代,父亲能够想到建水利发电站,可见父亲目光之远大。</h3><h3> 我曾经听父亲讲:1954年父亲把自家的土地卖掉,带着妻女(姐姐2岁),背着铺盖来到黑龙江省鹤岗市,没过多久就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在鹤岗一干就是十八年。低标准挨饿的年代,奶奶、姥娘、姥爷、舅舅都去东北投靠了父亲,父亲一人担起全家11口人的吃饭问题,1960年中秋节,全家人没啥吃的,父亲托人弄到了一张半桶豆腐渣票,排队到半夜,当父亲买回豆腐渣时全家人都已睡觉,再叫起家人吃了顿八月十五团圆饭,也是父亲一生最难忘的团圆节。1970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又当爹又当娘,被迫学会了给我们做棉衣。</h3><h3> 1972年莱钢需要大批的工程技术人员,父亲带着三个儿女从东北调动工作来到莱钢,参加了莱钢大会战建设,加入了建设莱钢大军队伍。1983年父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始终笔耕不辍,绘画习作作品层出不穷。</h3> <h3>《游园》背景概述</h3><h3> 2011年春天,我们和父亲一起参观游览里辛的几处花卉生态园,父亲写下了在那里他所见到的一草、一木、那山那水、人在景中,情在景外。</h3> <h3>《童年》背景概述</h3><h3> 父亲1930年出生在国破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养成了淳朴节俭的生活习惯,直到晚年从不浪费一粒米,一分钱,经常告诫我们:浪费粮食就是犯罪啊!不愧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父亲忠厚善良的品格影响了我们并代代相传。</h3> <h3>《登泰山》背景概述</h3><h3> 这是父亲早年登泰山,登上中天门时形象的描写了他所看到的所有景观。</h3> <h3>《游生态园有感》背景概述</h3><h3> 2009年我和弟弟一家带着父亲去雪野生态园一日游时,父亲写下了他的所见、所思和所想。</h3> <h3>《漫游老东阿县》背景概述</h3><h3> 1954年父亲携妻带女背井离乡,来到黑龙江省鹤岗市一去就是十八年。时隔二十年后的1974年父亲重返故乡时,用笔墨记录了家乡的巨大变化。</h3> <h3>《灾梦》背景概述</h3><h3> 父亲在这首生活诗中写到:“手持银针穴位刺,一直埋针到天明”是因为母亲常年有病,为了省钱,父亲买来针灸书和针,自学学会了针灸,经常自己给自己针灸治病,邻居腰腿和头疼也找父亲针灸,时间久了都称他为土大夫。<br></h3> <h3>《游园》背景概述</h3><h3> 这是2010年我带父亲去金鼎桃花园看盛开的桃花,父亲看到美丽的桃花时,浮想联翩写下《游园》,《游园》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景、景中有人的画面。</h3> <h3>《咽炎》背景概述</h3><h3> 自从这一年起父亲就落下个干燥症,寒冬腊月也得开窗,吃了好几百付中药,直到晚年也没有治好父亲嗓子的干燥症。</h3> <h3>《赠高群》背景概述</h3><h3> 高群是父亲的外孙,2002年12岁考入山东艺术学院附中音乐班二胡专业,师从于杜晓峰老师。2006年——2010年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二胡专业,师从于二胡大师张令杰教授。《赠高群》父亲写出了心声。</h3> <h3>《赠文佳》背景概述</h3><h3> 刘文佳是父亲的孙女,2006年毕业于莱芜市凤城高中;2006年—2011年潍坊医学院毕业,工作单位:山东省省立医院,是一名可敬可爱的医务工作者。《赠文佳》父亲写出了对孙女的期望和心爱。</h3> <h3>《情缘》背景概述</h3><h3> 2011年父亲的外孙高群和孙女文佳都已在济南工作,文佳是山东省省立医院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高群在济南自己创办了一所艺校。《情缘》叙述了父亲盼望孙辈相聚的喜乐和不舍分别后牵挂的心情。</h3> <h3>《新居》背景概述</h3><h3> 2010年春节前夕,桂芹从莱钢月季园搬新家到凤凰园。可见,父亲用敏锐的眼力把所看到的家的环境的变化,描写的细致入微。</h3> <h3>  2017年12月19日父亲的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