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今冠状病毒将大半个中国的人们定格在了自己的家里,此乃亘古至今未有之事。人,这个地球上的王者,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无助、这样的焦虑以及这样的狼狈。</b></p><p class="ql-block"><b> 防汛抢险,知道堤段在哪里。抗震救灾,知道震中在哪里。保家卫国,知道敌人在哪里……可这莫名其妙的冠状病毒,对于普通人来说,既无形又无相,既无影又无踪,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它会落在何地又会藏在何方。即使远隔十万八千里,它又仿佛如影随形,无时无刻不出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里。</b></p><p class="ql-block"><b> 本来应该是过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春节怎一个囧字了得:亲朋戚友即使近在隔壁也仿若远隔万水千山不能拜访。说好的去远方也只能在手机上望梅止渴让旅行成了画饼。信心满怀表示在鼠年要有所作为,结果是龙在浅滩人被“囚”,英雄没了用武之地……人们就好象被困在了危机四伏的雷区,一方面焦虑地期望着那些排雷英雄能使出十八般兵器将肆虐全中国的毒魔迅速剿灭。另一方面对那些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的恶行予以坚决地谴责并开始了深深地思考。为此,特将八年前写的一篇文字编辑成美篇,也算是为保护地球我们的这个共同家园,尽点绵薄之力吧。文中愚见,仅个人面壁所得,谬误难免,敬请朋友们、老师们在美篇后面留言见教。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特别说明 1.家乡航拍:烟袋。篇尾图拍摄:老战士。2.除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基层工作者、志愿者以及用电船非法捕捞者外,文中所有人物图片与文字内容没有行为挂钩,请不要过于联想。3.黄蟮图片,本想自己去创作,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只能根据网上图片制作,在此,特别感谢原创作者。4.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会立马修正或删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文字摄影/秦風漢月</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很早前就想写篇捕鳝的文章,然害怕有人仿效鬼蜮伎俩而放弃。实际上,现今自然生长之黄鳝几乎绝迹,拯救刻不容缓,希望看了这个东西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界所有遭到人类杀戮的动物之同情。当然也包括同情人类自己,尽管人类自封了高级动物这顶桂冠,但高级动物其实还是动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些还是残杀同胞异族的动物,下面是我对往事的追忆与忏悔。</b></p> <p class="ql-block"> 在洞庭湖的西叉,有一个古老的垸子名曰沅澧垸。沅澧垸属洞庭湖水系,有积雨面积一千八百多平方公里。垸内河湖密布,沟港交错且物产丰富。鱼米莲藕闻名全国,其中最著名的特产就是洞庭黄鳝。</p><p class="ql-block"> 黄鳝俗称蟮鱼,体形前圆后扁尾尖,嘴长头阔眼小,全身无鳞且布满圆滑的液体。其嫩滑的皮肤上,伪装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斑点,体表有黄褐色、微黄色、橙黄色、深灰色等。一种灰白色的珍稀品种,被当地人称之为白鳝。白蟮又称河蟮,喜吃动物和人类腐尸,于深海中繁殖,淡水中成长,属世上最奇葩的物种,现在本地几乎灭绝,已是濒危。黄鳝喜欢在河道、湖泊、水库、沟港、田间等泥质地生存。而沅澧大垸原本是沅澧水尾闾冲积平原,乃典型的水乡泽国,因此成了滋生黄蟮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贫苦农家,从小就生活在水乡大垸,习惯了农民们捕鱼捕虾捕蟮捕蛙捕蛇捕鸟捕兔捕王八的行为,还经常见到大人们在涵洞、隧道猎杀野猫和田棒棒(黄鼠狼)的惊险刺激场景。</p><p class="ql-block"> 祖父是专技培育仔鸭的高手,养殖鸭子是门技术活,而抚育雏鸭又是技术活中的绝活。因此,祖父曾是大地主杨家的湖鸭育雏掌门。父亲不但继承了抚鸭世家的传统而且还是捕鳝行家。我从小耳濡目染,加之父亲的言传身教,也学会了用竹壕捕鳝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我们家,黄蟮与湖鸭是密不可分的,除叔父为队里放养棚鸭外,父亲每年都要在家里养殖一二十只湖鸭,凭几个鸭蛋钱改善日常生活之需。那时,父亲虽然捕捉黄蟮并且有时也炖上一钵,但更多的是为雏鸭或仔鸭提供荤素搭配的营养饲料。因此,在夏季,白天去鱼塘捞浮萍,晚上到田间捉黄蟮便成了我课余的兼职。</p> <p class="ql-block">沅江边的牛鼻滩镇为烟袋师傅航拍</p> <p class="ql-block"> 鳝鱼的居住方式以穴居为主,一般是选择腐质柔软有水的地方钻洞,对于坚硬的河道堤岸则寄居在水边石缝或天然巢穴中。白天栖息洞内,晚上出巢觅食,每到寒冷季节则蜇伏巢穴冬眠。</p><p class="ql-block"> 捕鳝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开展的活动,捕鳝之法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本地农民主要采取掏、夹、钓、挖、伺等方法。但在农村实行大包干之后,也有个别唯利是图者采取电捕、药杀甚至投毒的手段猎鳝。这种破坏生态、制造有害食品的行径,为法律所不容,为正义人士所不耻。</p> <p class="ql-block"> <b>掏鳝鱼是一种程序简单但技术含量较高的活儿。</b></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知道适合掏的地域。沟港湖泊堤岸土质坚硬的地方,一般不适合徒手操作,因此,其最佳场所就是水田和土质湿润松软的水岸,时间一般四到八月。当秧田、稻田、菜籽田、绿肥田等大田被进水翻耕之后,鳝鱼的巢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此时它们又会迅速钻出新的洞穴安家。由于是新翻整过的水田,田间明亮如镜,使其巢穴失去了一切伪装,因此是最好捕获的时段。</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要有一双辨别鳝鱼巢穴的慧眼。须知蛇也是有巢穴的,只是湖田一般无大蛇而以水蛇或蝮蛇为主,蝮蛇主要栖于田野、溪沟、草丛或乱石堆下。由于蛇是扁形体,其洞穴一般也是扁圆形,而鳝鱼前端是圆形体,所以洞穴一般是正圆形。蛇身皮肤粗糙,其巢穴不规则,鳝鱼全身细嫩圆滑,其巢穴光滑精致。在田间辨别蛇穴与鳝穴的关键是蛇穴一般在水岸,鳝穴一般在水里或水边,枯水季或秋冬季则在柔软湿润的沟渠田间。蛇一般不会筑巢,只在田间道路或沟渠堤坡上选择天然洞穴为巢,并且洞穴干净无渍水。而鳝穴在水下时,洞口周围一般有鳝鱼呼吸时被汽泡形成的新鲜微弱泥层。除此之外,鳝鱼多在水田中央钻洞,其洞长一般是身体的两倍左右,大致呈U形状,有一大一小两个或两个以上洞眼,大的一般是头部,小的是尾部。如在田间小道钻洞,其洞口多在道路两侧,一进一出。</p><p class="ql-block"> 第三是将鳝鱼直接从洞内徒手抓捕出来。由于鳝鱼全身布满了一种十分爽滑的液体,别说在松软的泥洞内,就是放在水盆里也不一定抓得住它,所以徒手捕鳝必须稳、准、狠。看准洞穴后,先用食指或中指在洞口轻轻试探并缓缓进入,如感觉到鳝鱼的存在,便迅速跟进,再用食指和中指锁定鳝鱼上端位置直接放进竹篓。但如果因跟进速度太慢或犯了方向性错误,发生鳝鱼脱逃失踪的情况,此时,马上用脚将泥水搅浑,让鳝鱼因缺氧钻出水面时再捕获。那时,我们这种无知的行为,也不知毁坏了多少庄稼。</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掏鳝鱼我还真的是不咋的,但儿时的朋友也是好邻居晓才老弟,却是一位真正的“九段”高手。假日里,午饭后,他屁股头挂着个小竹篓出去,傍晚就是一满篓子黄鳝回家。那时,我们队里被公认的捕鳝能手有两人:晓才老弟是掏鳝高手,我是伺鳝里手。后来掏鳝高手成了县一中毕业班王牌英语教师,伺鳝里手却成了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一员。回想儿时生产队里的玩伴,也就走出了两个会抓黄蟮的家伙。</p> <p class="ql-block"> <b>钓鳝鱼没有挖鳝鱼的劳力强度大,更没有伺鳝鱼夹鳝鱼熬更守夜辛苦。</b></p><p class="ql-block"> 一般来说,钓鳝鱼在白天晚上都可以实施,时间六至八月。晚上钓鳝一般在河道、湖泊、水库、水塘等深水场所,只是本地夜钓者极少。白天钓鳝是在鳝鱼的巢穴边实施诱捕,而水田道路两边是最佳实施场地。</p><p class="ql-block"> 我钓鳝鱼一般是为了好奇,因为见过钓鱼的几乎没见过钓鳝鱼的。钓鳝的工具十分简陋,只需在一根小木棒或小竹棍上安置一大号鱼钩就成。鱼钩一般用细铁丝或回形针土法制作,也有把废弃雨伞的钢骨子加工成钓钩的。根据材质和需要,有的在钩上还制作了倒刺,也称倒钩、倒稀或倒齿,诱饵主要是蚯蚓。找准洞穴后,将上了诱饵的鱼钩正对洞穴前端,然后做轻轻抖动状,当鳝鱼闻到蚯蚓散发在水里的特殊气味一口咬定之时,迅速将钓钩拖出,贪吃的黄鳝就这样成了你的桌上佳肴。</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最喜欢钓的是泡鳝,夏秋季节是鳝鱼繁殖的最佳时间,鳝鱼产卵前要口吐泡沫堆在洞穴前,然后将卵产在泡沫里面,受精卵会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发育,因此我们称产卵吐泡的鳝鱼为泡鳝,但也有称“鸨儿鳝”的,意为产卵孵化幼仔的母鳝。</p><p class="ql-block"> 泡鳝有护巢的本能,因此异常凶狠,此时千万不可徒手掏洞,否则有被咬伤的危险。其实,鳝鱼是一身雌雄同体,两次性成熟之后由雌变雄,由此注定了鳝鱼的一生是当爹又当娘。</p><p class="ql-block"> 回想钓泡鳝的日子,真是一个非常愚蠢、非常凶残的断鳝子、绝鳝孙的遭枪打的行为。</p> <p class="ql-block"> <b>在燥热的夏夜,每当大人们拿着蒲扇在星光下乘凉的时候,我们便穿着黄胶鞋或打着赤脚,背着小竹篓,拿着照明灯具和竹夹子去到田野里夹鳝鱼。</b></p><p class="ql-block"> 竹夹子就是一把六十公分左右长的大剪刀,它是用两块楠竹片加铁螺丝固定而成,为防蟮鱼逃脱,在其前端制有公母齿。照明工具有用手电的,有用马灯的,还有用酒瓶或墨水瓶装上铁皮包裹棉花做的灯芯等自制简易照明设备的。那个年代,也就这水平。</p><p class="ql-block"> 夹黄鳝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一种捕鳝方法。夜,温度有所下降,四周除了昆虫的低吟浅唱,便是青蛙洋洋盈耳的独特旋律,偶尔也能在路边捡到王八或遇到兔子什么的。夏夜的乡村,美妙宜人,惬意畅快。鳝鱼很懂夜的黑,每当夜幕四合,便会开始出洞觅食或吸露水。此时,只要你用照明工具在清澈见底的水田或浅水沟里搜寻,就会发现一条条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有的在水里慢游觅食,有的卷曲着身躯象醉酒昏睡毫不设防地躺在水底。此时,你便用手中的夹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从水中捡拾起来,再放到你的鱼篓里。</p><p class="ql-block"> 由于竹夹子是用螺钉固定,所以灵活耐用。但其前端公母齿,虽然齿钝不利,用力也要适度,最好就是既不伤到猎物的肉体又不让其挣脱。因心情激动或技艺不精,慌慌张张将鳝鱼夹死夹伤或让其逃脱,也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至今回想起从前夹黄蟮的行为,貌似就是半夜里,一群豺狼突然跑进了羊圈里,破坏了羊们的美梦,将一只只可爱的羊刁进了无尽的深渊。</p> <p class="ql-block"> <b>挖蟮鱼一般是在冬天。每当北风呼呼吹来,气温由暖转凉,原野显露出一派萧刹景象之时,无论你在沟港湖泊还是水田旱田,都无法见到油头滑面的黄蟮身影了,因为此时已是天寒地冻、水冷草枯的季节,鳝鱼们进入了冬藏冬眠模式。</b></p><p class="ql-block"> 其实,说黄蟮油头滑面,实在有点冤枉。藏身洞穴,蜇伏幽居,它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水里游走、泥上穿行,它又是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当面对人类乱捕乱杀的凶险,它也能泰然处之,又像极了刑场上的勇士。捕鳝几年间,在它们身上从未发现什么叫挣扎什么叫反抗。即使你用屠刀宰杀它们的时候,也看不到它们死得有多壮烈的场面,唯一能听到的仿佛就是它们死前发出的悲悲戚戚的“咕咕”叫唤声,而这种极其微弱的声音,有时也只有捕鳝人才能听得见。这就是鳝鱼的命,面对外界的残暴攻击,它即没有强大的自卫能力也没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凭借体表光滑的黏液,能溜之大吉就是它本能的避敌之术。</p><p class="ql-block"> 此时寒冬到来,而藏在洞内昏昏睡去的鳝鱼们,做梦都不会想到,罪恶的黑手已经将锋利的铁铲伸向了它那十分隐蔽的巢穴并对它苦心经营的大厦进行着无耻地强拆。这种行为即使发生在夏天,它们也只有死路一条,何况是在早已“僵化”了的冬季。邪恶的人类根本不会想到强拆鳝们的巢穴也就是强拆了自己的家园,君不见农村的大小沟渠不都被猎鳝者们挖得百孔千疮了吗?水利设施蓄水沥水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矣。</p> <p class="ql-block"> <b>伺鳝鱼是所有捕鳝方法中最复杂、最耗时也最歹毒的一种,因为此法捕捉器具最多、使用人数最广、适应地域最强、捕获数量最大。但它比起电捕、药杀、投毒这类满门抄斩的手段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b></p><p class="ql-block"> 每到四至八月,便有大批猎杀者利用各种伺鳝工具在河道湖泊沟港水田等鳝鱼能栖息的一切地方肆无忌惮地开展诱捕猎杀,我十岁始即成了这血腥行动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伺鳝鱼是沅澧垸人民的捕鳝方言。伺应该是观察、侦候的意思。它是所有捕鳝方法中程序最多、时间最长、效益最高的一种捕鳝技能。其主要工具就是用竹篾编制的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籇子的东西,一般是傍晚投放第二天清晨起获。辅助工具有夹栏、锄头、铁铲以及照明用具和雨具等。</p><p class="ql-block"> 我们那时伺鳝鱼的籇子一般就两种:一种是圆锥体,只有一个进口,一种是圆柱体,一般有两个进口,两种籇子都是竹篾编制而成。而现在的籇子大多除了主筋是竹篾外,一般都用纤维条代替了。还有的完全抛弃了竹材竹艺,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做成了可以自由收放叠加的蟮鱼笼,并且新的伺蟮利器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地开发投入中。总的来说,圆柱形的适合在湖田和河滩投放,圆锥形的适合任何场所特别是陡坡、悬崖地域投放,所以圆锥体籇子能得到普遍采用,那时我伺鳝鱼也只用圆锥体竹籇。</p><p class="ql-block"> 圆锥体籇子其实是个百公分左右长的竹制品,它的底部直径一般在十五公分左右,上部收口直径一般五公分左右。籇子的外部是宽篾满板编制,没有明显的缝隙。整个籇子的精妙、奇特和重要之处就是设在底部的机关——稀门。稀门是本地土话,实际上就是捕获猎物的进口通道,它是籇子外部主筋在底部回转后往籇子腹内的有限延伸,而编制籇子又是从稀门开始往外延伸的,这里所谓的“稀”,应该是薄且细的竹签的意思。可以说,稀门就是竹签门。</p><p class="ql-block"> 编制稀门,是在一个陀螺形状的木制模具上完成。因此,稀门的形状就是一个内置圆锥体,一般二十公分左右深,圆锥体的下端五分之二处是用细篾满板编制,上部是裸露的主筋,主筋交汇处的顶端必须形成一个硬币大小的圆眼,刚好能容纳鳝鱼进入。一张籇子质量的好坏不是它的外部制作,而是看它的稀门编制技巧,稀门段的主筋不能太厚,也不能太宽,必须具有很好的弹性。稀门竹片间的距离必须看似紧凑,顶端也必须用篾刀削尖以防猎物脱逃,但其余段位必须光滑无毛刺。只这样,进去了的黄蟮便休想逃出来了,因为进去时是畅通无阻的顺道,而出来则是逆行并且有被稀门锋利的竹签刺毙的可能。这就叫得进不得出,是摆明了的一个陷阱。</p> <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假期跟叔父学过剖篾制籇的手艺,可叔父认为是粗人活儿最终不允导致我的竹艺理想半途而废,因此只学了点皮毛,但满足修复籇子的技术要求还是绰绰有余的。</p><p class="ql-block"> 籇子里面还有两件重要的辅助用具,一件是草靶,一件是竹签。诱捕鳝鱼前,需用草靶将籇子上口扎紧以防鳝鱼逃走,当起获鳝鱼时,要将草靶拿掉再把猎物空到鱼篓里。从某种程度上说,草把也是籇子上端口的安全阀门。竹签是上诱饵的用具,其长度略高于竹籇,便于固定。它的紧挨稀门的下端必须削尖以便于将诱耳穿附在上面。 </p> <p class="ql-block"> 由于鳝鱼是以小动物为主食的杂食性动物,诱耳一般以蚯蚓为佳。每天伺鳝鱼第一件事就是放学后寻找蚯蚓。蚯蚓喜好肥沃腐质土壤,获取蚯蚓的最佳途径是在房前屋后的草堆底、氹坑边、大树下,竹篱旁。这些地方一般土质松软肥沃,是蚯蚓的喜好之所。当你发现蚯蚓的排泄物后就可以用铁锹直接挖掘获得,但也把邻居屋前屋后挖得稀稀乱不讨人喜欢。有时,获得蚯蚓的办法也很简单,在大人们开始进水翻耕菜籽田、绿肥田的时候,无数胖乎乎的蚯蚓都被水淹得往周围田埂上爬,我们就提着瓦罐与好食蚯蚓的鸭子们争抢,有时一罐一罐的用土养在家里备用,懒得几天都可以不为寻找蚯蚓发愁。</p><p class="ql-block"> 蚯蚓备好后,可在晚饭前后将它们穿在竹签上,千万不要在投放前穿得过早,因为蚯蚓是环节动物,且无骨无刺,时间放久了,会香消玉殒化为无形。一般来说,有多少张籇子就穿多少根竹签,如果午夜起获后再投放就要备份。每根竹签上要穿二到三条,由于蚯蚓皮肤也有一种光滑的液体,上签时不但手滑不好操作,而且挣扎时,会喷射出大量的具腥臊味的液体,这时可先准备一小堆稻草灰,然后将蚯蚓放在灰里面,再一条条将它们翻刺在竹签上。</p><p class="ql-block"> 望着被翻过来的蚯蚓的五脏六肺,真比给任何动物开肠剖肚还惨烈,实在是一件足足十分残忍残酷残暴的行为,现在想起这件事,吃进的饭都要吐出来。</p><p class="ql-block"> 签子穿好后,再用稻草火烧烤一下,直到它发出鳝鱼们最喜欢的腥香味时为止。然后将竹签一根一根的分别放到每张壕子里面,再用草靶固定后整齐的码在夹栏里备用。在天擦黑之前,你就可以用锄头挑着你的壕子按照你心中的路线把它们逐个投放到位。</p> <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地方才是最理想的诱捕场所呢?河道湖泊的鳝鱼肥大但稀少且不易捕获,沟港稻田的鳝鱼瘦小量多但易上手,所以大多人经常伺鳝的地方还是会选择水田和沟港之地。另外在沅水、澧水河道内还有无数的芦苇荡,芦苇荡里盛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芦鳝的鳝鱼,特点是体积大、肉质粗、味道美,其价值高于普通黄蟮。</p><p class="ql-block"> 诱捕场所选定之后,投放籇子的位置和安放籇子的技巧决定着你有多少收获。在秧田、稻田捕鳝一般将籇子安放在辐射面积大的水田角落里,稀门对着大田中央,增加有效面积。 在沟港湖泊河道伺鳝,要选准鳝鱼自由出没的路线并将籇子沿堤岸斜着安放。</p><p class="ql-block"> 无论在什么环境,安放籇子有三个关键:首先是要判断好雨情和水情,特别是雷雨天气鳝鱼害怕躲在洞内是捕鳝的最佳时段,但水情往往极不稳定,必须依据判断留足鳝鱼吸氧空间。一般上口位置必须留足十公分在水上,以免涨水后猎物缺氧被淹死。鳝鱼在低温阶段一般不会死亡,但随着天气闷热、温度升高以及雷雨季节的到来,鳝鱼将不能长期在雨后浑水中潜伏。其次是籇子无论投放在哪,稀门都必须对着水的下游或田间垅沟,因为鳝鱼一般是沿着小沟或堤岸逆水而行,这样蚯蚓散发的香味顺水扩散,才能吸引更远处的鳝鱼并使其直接进入稀门。第三是必须双手将籇子的下端两边用泥土固定,特别是在堤岸、悬坡,这样鳝鱼才会放心进入,如果猎物进入稀门时籇子发生晃动,猎物将会害怕而退缩。最后是有条件的地方必须将稀门外端五十公分泥面用锄头推平推光滑,这样便于猎物轻松地滑入你的诱捕区内。如果在湖田捕鳝,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晚可将籇子投放两到三次,前提是必须备足耳料。</p> <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的还是在古老的河道里捕捉黄鳝,因为那才叫刺激,但难度相当大。由于是老河槽,一般堤坡都损毁严重,很多地方都成了陡坡甚至悬岸,安放籇子比较困难。每遇到此种情况就用铁锹开槽再将籇子“埋”在堤岸上,稀门斜对河中央。河里鳝鱼大,每张籇子能钻进一条就够了。</p><p class="ql-block"> 伺鳝鱼有时会让你兴奋得睡不着觉,当你自以为今天投放的地点一定能起获很多鳝鱼时,你的心早已飞到了第二天的清晨。这真有点在淘宝上购物想及早打开包裹时的心情。某个晚上我在八官障的北小河南岸一次性投放了二十多张籇子。第二天清晨,当我起获第一张籇子时,沉甸甸的,还以为伺到菜花蛇了,结果倒在篓子里一看,原来是一条差不多快二斤重的甲级深灰斑大黄鳝。那一天二十多张籇子捕获了近三十斤鳝鱼,平均每条一斤多,全部甲级。邻居们也在我家禾场里看稀奇,有位大叔竟然出六毛钱一斤全要。想想一晚上赚了一二十元钱,这在七十年代是不得了的事情啊。那时吃百客酒,一次最多就块把二块钱呢。从此我就糊里糊涂地出名了,也让人眼红了,第二年我们队里伺鳝鱼的从原来的一个我增加到了五个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b>鳝鱼是上苍赐给人类的朋友,但由于乱捕乱杀,纯野生品种现在已经很难见到。</b>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含有大量的DHA和降血压治糖尿病的卵磷脂,构成了它要被人类斩尽杀绝的理由。 蚯蚓喜肥沃土壤,它既是清理垃圾的专家又是“翻耕”农田的能手,同样是人类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则故事叫《鳝救婢》,说的是黄鳝报恩的故事。这不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是人类救人救己并劝化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又听老人们讲,五六十年代的沅澧垸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黄鳝,特别是只要你在河道或湖泊的滩涂、水边撸上一堆丝草,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看到无数黄鳝缠绕在上面。但那时生活并不富足的人们却很少吃它,即使开沟种田挖出了鳝鱼也放生不吃。后来有人开始捕鳝卖鳝,进入七十年代捕鳝的人群进一步增加,我的记忆中,生产队犁田的老师傅们每个人的腰带上已经开始挂上了一个捡拾黄蟮的微型竹篓。八十年代实行家庭联产大包干之后,基层组织一时无法适应新形势,农民的集体观念也开始逐渐淡薄,加之农药化肥家家有,集体已失去了对危险物品管控的能力。于是,有的人受利益的驱使,便丧尽天良隔三岔五地在大沟小港投毒捕鱼,有老百姓像赶集似的到处捡食毒鱼或贩卖赚钱,什么“敌敌畏”、“毒杀芬”、“甲胺磷”等等,这些一代比一代强的剧毒农药对身体的危害,农民们全不放在心上。就这样,沟港湖泊像投放了原子弹,毒死的不仅仅是鱼类,而是包括黄鳝在内的一切水下生物以及天空中误食毒尸的飞禽,因而导致农村的生态系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如今的农村沟渠失修,即使有水的地方也难再见黄蟮的影子,更何况近些年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搞土地平整,搞沟渠硬化,把从前用了几十年的泥坡土坎全部护砌成了铁桶一般水泥边坡,从根本上彻底阻断了一切水下生物繁殖发展的根基。空中无鸟、水底无鱼、水到了人畜几乎不能饮用的地步,这已经成了农村最大的生态灾难,也导致中国农村很多地方的孩子不会不能也不敢下水游泳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近,中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听到这个声音,心中既高兴又忧郁。其实,美丽中国我们早就见到过:<b>清沏见底的溪沟里,各种水草被流水梳理得象美女的秀发,青蛙在岸边唱歌,小鱼在水下潜游。渠堤上是连绵不尽的象亭亭华盖似的苦枣树、枫杨树,屋前屋后高大的椿树、槐树、果树上到处都是鸟巢,可如今“看鸟巢”要去北京。夏天,我们无忧无虑地在溪沟里在小河边捉鱼摸虾、游泳玩耍,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生活是美美的。可这美丽如画的家园一夜间就消失了,分田到户后,他们拿着锯子斧子消灭了生长几十年的树木,提着农药瓶涂毒了几十年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有如血管般重要的大小沟渠,如今的农村除了砖瓦房除了空巢除了牌桌貌似其它的都存在得较为困难。</b>在此,很想问个数学问题:如果把现在农村地面上的固定资产全当掉做成本,能恢复从前的水利设施和生态环境吗?至于观念信仰的恢复,再过一两代人能行不?</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把支部建在连上是共产党制胜的利器,从前一个生产队长说话比现在的县委书记还灵,队里大小事全由他负责,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可在什么时候,我们的基层组织就迷失成了空壳组织呢?</b>依法治国好,但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国家必须强力培训基层管理人才,真正做到秉公执法。让政法队伍变成维稳组织、让村委会变成维持会绝对不是党和人民要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君不见电船还在河里捕鱼,上游放生的鱼种鱼花游不过十里就被他们捕绝。君不见自然调蓄湖泊全部承包到户,任其养渔种莲,使各类水禽失去乐园,各种水生动植物不能自由生长,处于灭绝的边缘。君不见在某些黑暗的角落里,满桌的美味佳肴全是来自农村的珍禽异兽。凡此种种如果没有铁打的卫士来护航,请问美丽中国哪里来?吾窃以为:建成美丽中国必有铁的纪律铁的秩序铁的专政机器,否则我们恢复从前的美丽都难。 我常思常想:要问家园有多美,就请专家测测长江黄河的水。</p> <p class="ql-block"> 值得全国人民高兴和期待的是,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以后,向各级行政组织发出了每条河流要有河长的号令。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兼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b>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渔民上岸工作早已结束,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早已实施,从前四处下网,电船乱捕的行为已得到空前遏制,巨毒农药已被高效低毒产品取代。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的天一定会蓝,未来的水一定会清,未来的中国人一定能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真正的人间天堂一定会到来!</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图为杨孚春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2.11.15.写于流碧潭</p><p class="ql-block"> 2020.02.10.修改于滨湖</p><p class="ql-block"> 2024.10.16.修改于滨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