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及家长:<br> 大家好!2月14日在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河南省教育厅长郑邦山对全省教育系统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家长、学生的一段讲话引发了全省教育界及学生家长的热烈讨论,现分享给大家:<br> <b>“这是一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被卷入了一场特殊的战役,在这场全民战役、人民战争中,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应拿出自己最强的气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b>逆行而上、主动请缨、支援武汉,用生命守护生命的是“白衣天使”;在疫情中,打开心灵的窗户,合唱《义勇军进行曲》和《我和我的祖国》的是坚强乐观的“武汉人”。我们河南省的教育工作者、老师、同学、家长该扮演什么角色、该拿出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br> 此时此刻,<b>我不禁想起,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奇迹的缔造者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b>西南联大与战争同行的8年,培养了3882名学生,其中2位诺贝尔获奖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72位院士、上百位人文大师。<br> 我也不禁想起,战争时期河南大学8年抗战的办学历程,河大师生牺牲9人、失踪25人,在烽火连天和战争硝烟中坚持敌前办学,秉承教育报国,表现出<b>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应该就是我们河南教育的精神。</b><br> 我还不禁想起,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教育大会上讲的一个故事。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带领一批学生志愿者支援汶川,援助返回后,很多学生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参加抗震救灾后得到了快速成长、发生了深刻变化,赞叹学生们在实践后得到历练、进步,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br> 我想说,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家长、每一位同学必须真正地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我们需要共同面对、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承担,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当成教材,把我们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这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进一步树立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真正与祖国一起成长,在灾难和不幸面前,让灾难见证我们坚定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我们相信,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br> <b>郑厅长这个段话,铿锵有力,温润人心,他从教育应该秉承的精神及教育的本质层面就疫情对教育的影响做出深刻的解读,如果我们的家长、同学把这段话真正读懂了、领会了,一定收益匪浅。</b><br> 可能我们仍然还有很多家长焦虑不已,开学延期了,我家的孩子不想上网课,甚至就想趁着假期延长,睡懒觉、刷手机、玩游戏,孩子们的中考、高考怎么办?<br> 有家长反映,正式上网课后,甚至有学生中午12点还没起床,躲在被窝里假装打卡。<br> <b> 不过有人懒惰放纵,也有人勤奋自律。</b><br> 前两天,一个坐在寒冷的楼顶、埋头苦读的身影感动了无数学生和家长。南阳淅川高三学生小通,成绩优异,班级第一,全县15名。他没有因为假期而丝毫松懈自己,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开始早读。<br> <b>疫情阴霾之下,学校采用网上开课。小通家中没有WIFI,只好跟邻居借网,每天早上8点爬上屋顶,坚持学习。</b><br> 网友们纷纷给小通点赞,为他加油。<br> 有人说:“一切终将过去,但过去之后,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经迭代升级。”时间是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平,因为疫情的汹涌而带来的漫长的假期结束后,松懈放纵的孩子成绩只会越来越差,坚持自律的孩子则会越来越优秀。<br> 很多家长担忧初三、高三的知识讲不完、学不完,事实上,从绝对角度看,我们目前高考考试内容都是固定的,应该说,期末考试之前,我们高考的内容已经讲完,更何况,我们现在老师都还在在线教学呢!三月复学后,我们只要全力以赴,提高效率,对我们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br> <b> 学习这个事情,从根本上讲,还是靠自己,不是别人。想学好,谁都拦不住。</b><br> 对于中高考的孩子与家长来说,焦虑、着急是必然的,我们非常能够理解,但也不必过于焦虑,大家都一样。同理,学得好的同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更多的是自己学得用心,学得开心,学得多。<br> 从这两天疫情发展情况看,相对比较乐观。非湖北新增确诊与疑似病例已经连续下降11天了,昨天已经降至166人,在目前的严密防范下,很快下降至个位数不是没有可能。湖北也相对乐观,如果沿用以前统计口径,也连续下降多日了。换句话,曙光在前面,3月部分开学有望。<br> 我们更想建议家长与学校,充分利用这次疫情带来的机会,给孩子上一堂特殊的课,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参与到抗击疫情的过程,从家庭到社区,从行动到思想,今年中高考,疫情必然是一个主题,尤其是语文与政治,何不现在就开始准备?真切的感受,肯定就是最好的答案。<br> <b>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从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b><br>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自律呢?学校给大家几点建议:<br> <b> 一、长计划、短安排,制定好计划表</b><br> 几乎所有学霸,都有时间管理能力。利用计划表,可以帮助同学们形成规律的作息,清晰合理地管理时间、管理行为,提升效率。<br> 每天早上,希望同学们都能明确一天的内容;每周一,希望同学们都能做到每天心中有数。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答辩视频上,获奖者马冬晗展示的作息计划表,引得网友们惊呼不已。她的计划表中不仅有时间和任务规划,还有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状态、修养品性、一天总结。很多网友感慨:好强!永远都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br> <b> 二、父母协助孩子克服困难</b><br> 大多数孩子,一开始做不到自主管理、严格自律,父母要帮助他们克服习惯养成阶段的痛苦及困难。<br> 《爱、金钱和孩子》一书中,把父母分成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权威型父母,是介于专断型与放任型之间的一种模式。这类父母通过说理和塑造权威跟孩子保持沟通,一方面向孩子输出价值观,另一方面,运用父母的权威对孩子立规矩,进行必要的管束和推进。<br> 父母可以召开家庭会议,向孩子传递能量和价值,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并进行监督管理及适当的奖惩。<br> <b> 三、保持学习的环境和仪式感</b><br>同学们假期在家,起床就应该换掉睡衣,端端正正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保持学习的心态。<br> <b>四、家长树立自律榜样</b><br>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br> 父母自己也要自律,控制手机使用时间,控制看电视时长。每天规律作息,热爱学习。<br> 最后,希望全国在党中央领导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早日战胜疫情,同学们早日回到美丽的校园;也希望同学高度自律,疫情期间,更勤奋、更努力,通过自律赢得高考,战胜高考,赢得自己美丽、丰富而幸福的人生!<br> 南阳市油田第一中学<br> 2020年2月16日<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