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下午有没有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党员和老师?为种菜大户收割蔬菜捐赠给敬老院和集中隔离点。"2月16日上午十时许,南渡小学支部书记孟伟同志在群里发出倡议。</h3><h3> </h3> <h3> “报名!”“我去!”“我也去!”“一起去。”……这一位位踊跃报名的教师中,有党员有群众;她们有的小时候干过一点农活,有的从未干过农活。哪怕她们才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线上教学活动,好不容易得以休息一天。但一听是为抗疫服务,这些心怀博爱的教师们都毫不犹豫地报上了自己的名字。</h3> <h3> 说干就干,孟伟同志拟订好出发时间,大家迅速解决好午饭问题。或自驾,或搭同事顺风车,纷纷向目的地出发。</h3> <h3><font color="#010101">党员赵媛媛同志主动承担起接送同事的责任。</font></h3> <h3> 作为发起人,孟伟同志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看着那满地的青菜,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加入了劳动大军。看这推“鸡公车”的姿势就知道,这曾经也是搞劳动的一把好手哇!</h3> <h3> 刚来到菜地时,老师们先向菜农学习了如何使用锄头,如何砍菜茎,如何剥去多余的菜叶…这一刻,她们不再是那讲台上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蜡烛”,而是弯腰躬行的真正的园丁。菜地宽广、田地不平、日晒强烈、戴着口罩呼吸不畅……可老师们一点也不在意。她们迅速拿起趁手的“武器”,向菜地进发。</h3> <h3> 下午的阳光撒在三位老师身上,使得她们如此美好。<br></h3><h3>她们是党员,是教师,也是劳动者。</h3> <h3> 这群可爱的老师们,她们或独立砍菜,或互相合作。在劳动时,她们不忘与一个多月没见的同事唠唠嗑,有趣的她们,把结了很多“儿子”的儿菜称为“多胞胎”,把没有“儿子”的菜称为“独生子女”…她们嘴上说着,脸上笑着,手上一刻也没闲着。</h3> <h3>王玉华老师弯腰砍菜</h3> <h3>赵媛媛老师和彭丽辉老师合作打包</h3> <h3> 腰弯累了,手砍乏了,站着也不停歇,换个姿势择菜就当休息。</h3> <h3> 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中,顾小春老师主动向同事们提供了保护手套;党员刘孟带着七岁的儿子来参加劳动;刘玉娟老师也带着14岁的女儿前来支援;而从乡镇赶来的苏小翀老师,不仅带来了一双儿女以及另一半,还带来了自己的妈妈……可敬的阿姨在午饭时一听苏老师说要来参加志愿活动,马上表示她也要奉献一份力量。</h3> <h3>苏老师和儿子正在择菜</h3> <h3>年仅七岁的小朋友也超给力!</h3> <h3> 从下午13点到17点,南渡小学的老师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她们那一双双洁白的手上沾满了泥土,那娇嫩的手心打起了血泡。但是她们是笑着的,满足的。</h3> <h3>她们辛勤抢收蔬菜</h3> <h3>她们将蔬菜装袋</h3> <h3><font color="#010101">她们合力将蔬菜搬运到田边,甚至来不及擦一擦头上的汗水</font></h3> <h3><br></h3> <h3>他们将蔬菜奋力搬运到卡车上</h3> <h3><font color="#010101">他们的身后,是老人们和集中隔离人群的口粮</font></h3> <h3>看这沾满泥土和打起血泡的手,您能想象它们平时是用来执笔的吗?</h3> <h3>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渡小学的老师们,为了集中隔离区的同胞们,为了敬老院的老人们,用她们平时在讲台上握粉笔的手,在田地里握起了砍菜的刀。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们:“我们中国人,是勇敢的,是勤劳的,是不可能被打败的。”</h3><h3><br></h3> <h3>此刻的她们,是这春日暖阳里,最美的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这次义务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南渡小学支部党员同志的引领示范作用,也兑现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承诺!</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