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岳麓抒怀</h3><h3><br></h3><h3> 文/安平<br></h3><h3><br></h3><h3></h3><h3> 岳麓山,位于长沙湘江西岸,海拔297米,因此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尾,故被称为岳麓。</h3><h3><br></h3><h3> 我游岳麓山,正是夏末秋初的时节。早早地起床,拂晓十分出发,来到岳麓山脚下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呢。登山的小路两边,皆是茂密的枫林和碧绿的翠竹。恣意丛生的野草和灌木,参差地簇拥在枫竹之间,显得既协调,又生机勃勃的。异常清新的空气中,还夹杂着森林中所特有的草木气息。置身在这满眼皆绿的大自然中,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咦,怎么裤角湿了一大截?原来那翠绿的草叶和灌木上面,都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呢! </h3> <h3> 在一座亭子前,我停住了脚步。</h3><h3><br></h3><h3> 原来,这就是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经常和蔡和森等同学结伴来游的著名的爱晚亭。此亭原名红叶亭,后据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改名为爱晚亭。那刻着爱晚亭三个字的扁额,一看便知是毛主席潇洒自如、苍劲有力的笔体。当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曾在这里读书、学习,畅谈理想和抱负,据说,有时还常常因某一个观点而展开辩论,甚至于争得面红而赤。毛泽东和同学们辩论的是什么,争的是什么?只有这山知,这亭知了。而我唯有感叹:此亭有幸,在所承载的众多历史中,还有如此重重的一笔!</h3><h3><br></h3><h3></h3><h3> 在亭子里歇息了片刻,便一鼓作气地登上了岳麓山顶。一边喘息着,一边环顾着四周,来得太早了,几乎没有几个游人。寻了一个高处,站定了,俯瞰着眼前草丰林密、郁郁葱葱的岳麓群山。从海拔上说,岳麓山并不高,可站在山顶,却使你的眼界非常的开阔,还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在满目的葱茏之中,隐约显露着庙宇的红墙绿瓦,那著名的岳麓书院也掩映其间;几声布谷鸟的鸣叫,在山谷间久久回荡着,使得这群山更加空阔静谧了;涧中的溪水,叮咚地流淌着,好似在永不停歇地唱着一首欢快的歌曲;那参天的古树,点缀在枫林楼阁之间,尤显岳麓山的古远清幽。自西汉以来,岳麓山就是文人墨客经常流连的地方,也遗有许多珍贵的古迹;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物,都曾在这景色秀丽的岳麓山巅,留下了他们的足迹。</h3> <h3> 回首望去,心中不免为之一震,只见尽收眼底的长沙古城,正沐浴在万道霞光之中!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喷薄而出了。此情此景,使我的耳边又好似响起了那激动人心的庄严乐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再看那湘江之水,宛如一条奔腾的玉龙,南,不见尾;北,不见头;只在水天一色处,可见几点白帆;那再往北,可是八百里洞庭么?</h3><h3><br></h3><h3> </h3><h3></h3><h3> 橘子洲非常醒目地矗立在江水之中,犹如一条航船在披风斩浪。想当年,青年学生的毛泽东,曾经在橘子洲头“独立寒秋”,望“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毛泽东触景生情,感悟着人生,竟生发出了“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壮志豪情。橘子洲,你可曾记得这个心怀壮志的青年?</h3><h3><br></h3><h3> </h3><h3></h3><h3> 在如林的建筑群中,有一汪碧水在霞光的映照下荡漾着清波,那就是清水塘,是当年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所在地。已经成为了一名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的毛泽东,作为区委书记,曾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他的爱妻,同是共产党员的扬开慧陪伴着毛泽东,同甘苦,共患难,度过了许多辛劳的日日夜夜。塘水清清,你可还记得毛泽东伉俪的笑貌音容么? </h3> <h3> 我站在岳麓山巅,望着这葱郁的山,这充满活力的古城,这滚滚的江水,竟突生遐想,当年的毛泽东,莫不是就站在我今天所立的地方,以人们极熟悉的姿态,披着霞光,双手叉腰,极目远眺?那他当时在感慨着什么,在思索着什么呢?我是凡人,我不知道。但我清楚的是,他的伟岸形象与丰功伟绩,以及经过几十年革命实践所检验的毛泽东思想,都将牢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间,并且会世世代代永远相传!</h3><h3><br></h3><h3></h3><h3> 岳麓山高吗?在常人的眼里,不过是南岳七十二峰之尾,不高,只有海拔297米;岳麓山高吗?在领袖的心中,可观五洲四海之凉热,很高,“离天三尺三”! </h3><h3><br></h3><h3>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