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篇》之一 儿时的石碧坑

善水

<p>  石碧坑儿时之印象(散文诗) </p><p> 引子 </p><p> 我的故乡石碧坑,位于著名的石壁客家祖地背面,隶属于桃金村的一个自然村,她曾经是一个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的小山村。村上居住着一百多口人家,勤劳朴实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农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着那片贫脊而又焕发着生机的土地。</p><p><br></p> <p>1),门前山韵 </p><p> 门前山,它座落在村子的对面,山高林密,松柏挺拔,杂草丛生,百鸟争鸣。门前山山势陡峭,左右邻山,远远望去,活生生就是一个高大秀气的"山"字。 </p><p> 门前山,这座大山,横贯在村子的正前方,它虽然挡住了全村人的视野,但晴朗的清晨可观赏到从山凹中冉冉升起的太阳,山坡上飘荡着一层层薄薄的雾气,很是壮观;它虽然堵住了村庄直通外界的路径,但它是村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抬头见绿,四季常青,是一座大自然恩赐的天然生态屏障;它虽然离村庄很近,但终年封山,从未发生过山火灾害,也没有出现过乱砍偷伐现象,村民们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它。 </p><p> 门前山,它见证了石碧坑上百年来发展的兴衰史。它以宽广厚重的胸怀昭示村民和睦相处,共建美好家园;它用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给村民营造了一个清新舒适的生存环境。在历史前行的长河中,它仍将守护着村民的安康,激励着人们永往无前,创造新的美好愿景。这,就是门前山的秀气与灵气。</p><p>诗曰:</p><p>村庄直面门前山,</p><p>巍峨陡峭耸云端;</p><p>漫山遍野青翠绿,</p><p>劲松挺拔英姿展。 </p><p> </p><p>少时登山若轻风,</p><p>结伴攀游乐无穷;</p><p>登上山顶放声吼,</p><p>仿佛飘在仙境中。</p> <p>2),屋背山恋 </p><p> 屋背山,它的形状远看像条长龙,龙尾依附在村庄的背后,龙身伏卧在一片狭长的缓坡地上,龙头昂首展伸到屋背岭;近看则像一条在海上航行的邮轮,船体被波浪起伏的无数小沙埂托起,十分壮丽。 </p><p> 屋背山有两处古树群景观,与村庄毗邻的是一片树龄愈百年的古樟树群。在形状大小各异的古樟中,有的像一把巨伞,枝繁叶茂,是夏天乘凉的好去处;有的像古塔,外强中干,是孩儿们躲进树洞捉迷藏的小乐园。这片古樟树,大约有六七裸,每棵树的基部树径都在1米以上,最大的一棵由五六个大人手牵手都圈不住,故村里的老人们都视它为风水树,每逢传统节日还会在树旁点上几枝香烛,祀求平安。另一处古树群是高大挺拔的古松树,座落在屋背岭,松树二米左右高处被脂农采脂刮得伤痕累累,乳白色的松脂像泪珠一样粘挂在树杆上,尽管树皮受损,但劲松仍然坚贞不屈;尽管树杆要经受风吹雨打甚至雷劈,但不老松仍然岿然屹立。</p><p> 屋背山的中段沙丘蜿蜒,赤色沙粒厚厚覆盖在众多的沙埂上,经阳光照射后沙粒发烫,是一个天然的晒秋场。勤劳的农民利用这些晒场,春晒油菜,夏晒豆瓣,秋晒地瓜干,好一派田园风光。</p><p>诗云:</p><p>屋背山,形似船,</p><p>山岗纵长且平缓;</p><p>沙埂起伏沟坡连,</p><p>谷物杂粮好晒场。 </p><p><br></p><p>屋背山,状如龙,</p><p>风水宝地靓村容;</p><p>龙尾挺立百年樟,</p><p>龙头撑起不老松。</p> <p>3),百年古井 </p><p> 这是一口村井,是一口历史悠长、上百年的古井,但具体是什么年代开凿的,村里的老人们谁都说不清楚,只有在那圆圆的青石井筒上被绳索勒出来的道道槽痕和被吊水歇手的铁钩凿得很深的石眼,记录着古井的沧桑及久远的历史。 </p><p> 古井的井沿是用一块青石凿穿而成,呈圆筒形状。井台是用条石铺就的,年长日久,石板表面被踩踏得光滑圆润。古井深有十几米,顺井沿俯瞰,井口狭窄,井腔渐大。井壁分两段组成,上半段用青砖垒集而成,砖头表面长满了厚厚的翠绿苔藓,苔藓下挂着一滳滴的水珠,亮晶晶地闪着银光。下半段是在一块大岩石上凿出一个大圆筒,约有5米之深,井璧打磨得十分光滑。井底象一块石盘,由大变小,周边冒着几股清澈的泉水。 </p><p> 我是喝这口井的井水长大的,对这口古井情有独钟。小时候,我曾自告奋勇下井清洗过井壁。那年临近春节,按贯例村里在年前要进行换井(全村青壮劳力在井旁轮流着将井水一桶一桶地吊起戽光,然后进行清洗)。征得长辈同意后,我被装在水桶里用绳索慢慢吊放到井里洗刷井壁,当时还在井底见到了几条活蹦乱跳鲫鱼和鲤鱼,这些鱼儿是用生命日夜守护着井水安全的忠诚卫士。 </p><p> 井水清冽甘甜,一年四季,从不枯竭。在烈日炎热的盛夏,井水是清凉的,而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井水又是温暖的,由于受大气压的作用,寒冷的清晨,井口中还会冒出一缕缕乳白色的水蒸气。这口井不是一般的井,它是一口有活力、有生机、有生命力的古井,她哺育着石碧坑人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p>诗曰:</p><p>攸攸古井愈百载,</p><p>圆筒青石垒井台;</p><p>俯瞰井筒苔鲜绿,</p><p>一泓井水静清雅。 </p><p> </p><p>村民世辈喝井泉,</p><p>清凉井水味甘甜;</p><p>井深涌泉不枯竭,</p><p>春夏秋冬年复年。</p> <p>4),门前溪坑 </p><p> 老家村前有一条小河,它没有河名,人们只管它叫溪坑。由上游的鱼子排和五岺下两条小溪汇合,流经石碧坑地段时,溪河从高到低,蜿蜒曲折,畅流不息。水流所经之处,筑有许多栏河小堤坝,村民将河水引入农田自流灌溉。 </p><p> 小溪坑的河水十分清澈,在平缓的河段,不仅可看到鱼虾在水中游动,而且可清晣透视到河床上的沙石。小时候,我常常赶着家里从集市上买回来的小鸭子(一般在十只左右)到溪河边放养,让小鸭在水草中寻鱼觅食;有时会邀上几个小伙伴到坝潭边观赏从坝顶上坠下的串串挂珠和小瀑布,玩得开心时干脆脱光衣服到水潭里打个痛快的水仗。 </p><p> 小溪坑下游没有桥,只有一处顺水势错落斜放着十多块大石头供人过河,叫跳板石,河水浅的时候跳板石的上半部会裸露出来,过河时只要踩稳石头就能一步步安全跳过,河水满的时候石头就会淹没在水里,过河时只好脱掉鞋子摸着石头行进。正是这十几块跳板石,直接连接起通往石壁中心小学的便捷小路,它每天伴随着我们村里的学童往返于村校之间,直至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业。</p><p>诗云</p><p>小河湾湾绕村前,</p><p>潺潺流水不断弦;</p><p>两岸绿草随风动,</p><p>清澈溪水鱼悠闲。 </p><p> </p><p>沿河依势筑堤坝,</p><p>引水入田巧灌溉;</p><p>坝口冲刷积深潭,</p><p>瀑布坠泻起浪花。</p><p><br></p><p>溪河下游水面宽,</p><p>往来淌河跨石板;</p><p>学子从小练胆量,</p><p>跳石当歌上学堂。</p> <p>5),村口池塘 </p><p> 说起池塘,到处皆有,而故乡的这两口大池塘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池塘有几亩见方,两厢池塘中间隔着一条两米宽的塘埂路,它是由村庄通往村外的主干线,也是连接石壁与桃金两村的交通要道。池塘深度在1至2米之间,一年四季,两弘池水都是满满的,清清的,微风吹来,池水泛起层层涟漪,虽比不上福州西湖之美,但对于村庄里的村民来说,就是长在自已家门口的“孪生湖"。每天清晨,大人们总是提着从菜园里采摘的青菜来到池塘边清洗后带回家;早饭后,池塘两岸搓衣石板上蹲着一群群妇女在那里洗刷衣服,哗哗的甩衣声、轻盈的搓衣声和女人们的说笑声,把池塘喧染得更加欢乐,仿佛在演凑着一曲曲池湖洗衣交响乐。 </p><p> 池塘的用途是广泛的,其资源也是全村人共享的。每逢春天,雨水丰茂,池塘里的水会蓄得很饱满,这个季节也是向池塘投放鱼苗的好时节;到了夏季,骄阳似火,收工回来的男人们汗流浃背,总喜欢先跳到池塘里冲一下凉再回家,而到了傍晚,池塘可热闹了,就像一个天然的大浴池,劳累一天的年轻人吃完晚饭后来到池塘里游泳,洗个痛快澡,而后坐在池塘边乘凉聊天;秋季庄稼缺水,村民们会用水车伸往池塘踩水浇灌农田;冬天气候干燥,池塘里的水可作消防之用,遇到哪家有火灾火警,村民们会自发提着木桶到池塘取水施救。 </p><p> 临近春节,让小孩们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池塘抓鱼。鱼是由生产队集体放养的,每逢春节,两口池塘的水要全部戽干,等鱼儿在凝泥上活蹦乱跳时,被队长派往池塘中抓鱼的青壮村民提着水桶,不顾满身泥浆,奋力将大条大条的鱼儿(有草鱼、鲢鱼、鲤鱼等)抓进桶里,集中过称后按照家庭人口平分秋色。当大人们上岸分鱼后,早己等候在池塘边的孩子们会手提畚斗或脸盆,不约而同奔向池塘里捡小鱼、挖泥鳅、拾贝壳、捉螃蟹。晚上,家家户户忙着杀鱼烹煎,准备过年美食,可谓是连年有鱼,皆大欢喜!</p><p>诗曰:</p><p>两厢池塘居村旁,</p><p>碧波荡漾好风光;</p><p>城有湖畔添雅景,</p><p>村居池塘风水旺。 </p><p><br></p><p>春日降雨蓄满塘,</p><p>夏日炎热当浴场;</p><p>秋日引灌浇农田,</p><p>冬日储水强消防。</p><p><br></p><p>泱泱池塘用途广,</p><p>生态优美靓村庄;</p><p>池中养鱼添一景,</p><p>连年有余节庆欢。</p> <p>6)坝下农屋 </p><p> 坝下农屋座落在老家祖宅右侧,是一座方形木架结构的村有民用众家房子。 </p><p> 农屋很简陋,但很宽畅,分上下两层,底层为谷物综合加工作坊,那时村里还没有碾米机,大米加工全靠手工操作。走进农屋,可看到屋里有序摆放着手推碾谷磨(土语叫农谷)、脚踏坠米石臼(土语叫对米)和风车、箥箕、米筛、竹盘等谷物加工工具,从谷子退壳、筛米、坠白到米糠分离一条龙就地完成。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这些粮食加工土工具现己成为古董,其中有些农具早已消失殆尽,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这些土工具都是农家的宝贝,居家生活少不了它,它是自农耕时代以来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产物,是劳动者智慧的积累和结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粮食加工机械虽然取代了手工作坊工具,但劳动者的创造精神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p><p> 农屋的上层用于堆放生产队耕牛过冬的稻草饲料和谷蓆等凉晒农具。上二楼没有楼梯,堆放草料时,由几个年轻人沿着一根柱子攀爬上楼,而后采取下传上接方式将一捆捆稻草压实堆积至屋顶。 </p><p> 坝上农屋不仅是一座大米加工作坊,而且还是一个村民休闲聚会的场所。没有出工干农活时,他们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听听趣闻,讲讲故事,拉拉家常,遇到刮风下雨时,这里自然成了一个避风躲雨的港湾。在这个港湾里,不仅大人们来这里释怀,孩子们也把它当成自己的乐园,每天下午放学回村或星期天,小伙伴们都会跑到农屋玩游戏、捉迷藏,有时还会爬到二层的稻草堆里美美睡上一觉,这也许是孩子们梦想的天堂吧。</p><p>诗云:</p><p>陈旧方屋居井旁,</p><p>因陋就简置作坊;</p><p>辛勤劳作结硕果,</p><p>五谷丰登心欢畅。</p><p><br></p><p>木屋宽敞用途广,</p><p>收储加工常年忙;</p><p>休闲纳凉避风雨,</p><p>孩儿玩甩捉迷藏。</p> <p>7),张氏家廟 </p><p> 张氏祠堂散布在全国各地,仅宁化县就建有张氏总祠和62座分祠,石碧坑的张氏家廟就是分祠中的一座,这座家廟供奉的祖先是俊五公,他所处的年代为明朝洪武末至永乐初年间(其父三十郎公生三子,长子俊五,次子俊矮,三子俊大)。其后裔分布在桃金、陈塘、中沙店上和济村上垅坑一带,约有2~3千人。家廟建于清朝乾隆48年(耗时三年建成),距今己有230多年历史。整体布局蔚为大观,气势磅礴,巍峨的门楼庄严肃穆,牌扁上的“张氏祖廟"赤金大字,赫然醒目。祠堂的大坪上耸立着几根石柱和石碑,这些碑柱记载着张氏宗亲的历史沧桑,可歌可泣。 </p><p> 张氏祖廟在文革动乱中遭遇了不幸,神坛被砸烂,牌位被掀翻,有的珍贵文物被火烧毁,价值连城的铜制香炉也不翼而飞,连坪上的石柱石碑也被砸断移除了,此后就中断了平时的祭拜和清明的祭祖活动。空荡的祠堂被生产队改作粮食仓储和集体财物堆场,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重归正统。十几年前,祠堂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外墙贴上了桔红色的瓷砖,门楼也重修翻新,整座宗祠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奇伟磅礴。祠堂的修膳,不仅抢救了许多宝贵文物,而且使宗祠的香火得以延续,每到清明节,同宗后裔族都会前往祠堂拜谒,溯祖追远,祀福安康。</p><p>诗云:</p><p>宏伟壮观张氏祠,</p><p>高大厅堂精雕致;</p><p>祖先牌位摆神台,</p><p>每逢清明众祭祀。 </p><p><br></p><p>祠堂外坪立牌坊,</p><p>巍峨冰冷载沧桑;</p><p>祠外正面一方池,</p><p>藏风聚气佑族旺。</p> <p class="ql-block">8),志达祖厅 </p><p class="ql-block"> 志达祖公(一世祖黑郎公之第五代)生于大明成化23年间,距今460多年,其后裔大约有800多人,分布在石碧坑、陈屋、横江背、上下中村、五岭下、苦子排、鱼子排等一带,到了我这一辈即“承"字辈为13代。其祖公香火厅始建清康熙年间,距今约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自建成后,香火厅一直是志达后裔族人祭祀祖先、婚丧嫁娶及寿宴的活动场所。但由于受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社教"、“四清”运动及文革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冲击,香火厅不再是祭祀朝拜的场所,上厅成了生产队开会的会堂,下厅用作放置集体财物的仓库。由于年久失修,四处破损,濒临倒塌。时至2019年冬月,众宗亲协力推动,筹资募捐,香火厅始得拆旧重建。重建的厅堂面积有200余平方米,采用砖混结构,与老厅相比,不仅面积大一倍多,而且规模更加宏伟,气象更加庄严,工艺更加精细,气韵更加生动。工程于庚子年秋季峻工,一座瑰丽壮观、庄严肃穆、明柱素洁的祖厅展示在志达后裔们的面前。</p><p class="ql-block">草拟族联三副,以表仰慕之心。</p><p class="ql-block">a,志洁行芳德润功昭千秋皆鼎盛</p><p class="ql-block"> 达人品雅光前裕后万代永恒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志存高远先后传承睦族联族</p><p class="ql-block"> 达道宽仁古今恪守尊宗敬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宗振家声兰桂腾芳振鸿图</p><p class="ql-block"> 祖遗世泽子孙拓展兴伟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香火厅堂倚祠旁,</p><p class="ql-block">志达祖牌居神坛;</p><p class="ql-block">慎终追远祭前贤,</p><p class="ql-block">尊祖穆宗美德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破四旧,</p><p class="ql-block">祖厅视为封资修;</p><p class="ql-block">禁香禁烛禁祭祀,</p><p class="ql-block">厅堂破损久失修。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己亥末年冬暖晴,</p><p class="ql-block">重建祖厅好时机;</p><p class="ql-block">宗亲族人集善款,</p><p class="ql-block">新堂恢宏万载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