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疫情之下,是时候让孩子们正确认识这个世界了

W.晓印

<h3>  真实世界是最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教育应该与真实世界连接。面对疫情,是时候让孩子们触摸真实的世界了。</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u>面对疫情,懂得敬畏自然</u></b></h1> <h3>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我们知道,这一切源自人类那永不知足的味蕾。</h3><h3> 在面对自然时,总有人缺乏对自然基本的敬畏,一再挑战自然的边界。</h3><h3> “塞伦盖蒂法则”告诉我们:草原上有多少只大象,有多少只狮子,有多少只羚羊,有多少树,有多少草,这个数量没有谁来安排调节,都是自然的配置。大自然里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平衡着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总体的比例,而因为人类的介入,正在插足大自然的作用。</h3><h3> 生活在2020年的我们,不曾经历过历史上肆虐的霍乱、天花、鼠疫,但今天的新冠肺炎导致众多无辜生命的逝去,正在警示着现在的人类:我们极度缺乏对自然的敬畏!<br></h3> <h3>  我们的孩子需要知道,虽然我们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但世界仍有诸多未知,并非所有的动植物都如同猫狗般温顺,即使再小的生命,也有其生存之道,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的尊重。</h3><h3> 人类也只不过是同他们一样的自然界生物之一,不要轻视和虐待身外的一切自然生命。<br></h3><h3> 爱护自然,保护比改造重要。</h3><h3> 在当下,面对自然中的每个生命,我们可以做到:不吃、不买、不圈养,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面对疫情,学会面对歧视</u></b></h1> <h3>  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并已扩散至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多个地区。</h3><h3> 这绝非我们愿意看到的情景。<br></h3><h3> 但与此同时,随着海外病例的增多,流言也甚嚣尘上。有些人因为对病毒的恐惧,逐渐转移为对中国人、亚洲人的排挤。<br></h3><h3> 在德国,一个23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在轻轨车站被人骂****,在反击后被吐口水,并遭袭击入院。直到两名目击者出面干预,这两个外国女子才停手,随后逃走。<br></h3> <h3>  在意大利,1月26日,一名13岁的中国小球员在春季联赛中受到对手辱骂,哭着离开了球场。原因是,他们走过来对他说‘我希望你像在中国市场上一样感染病毒’。听到这句话后,小男孩哭了。</h3> <h3>  我们能够理解,很多人是因为对病毒感到格外恐惧,从而排斥中国人,但是我们同样要知道,任何时候,任何歧视行为都是不允许发生的。</h3><h3> 面对歧视,隐忍并不能帮助我们化解歧视,有理有据的发声、反击,才能让歧视消失。<br></h3><h3> 所以,我们要教会孩子,倘若在外旅行或者求学时:如果听到有人说“****”,请礼貌的告诉他们:这个病毒不叫****,叫“CoronaVirus”, 它有可能发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br></h3><h3> 更重要的,我们要教会孩子面对以后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各种歧视。<br></h3><h3> “歧视”是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产生歧视心理,源于内心的失衡。</h3><h3> 当一个人没有能力接纳和面对他人的时候,比如超过自己预想的人或事情,可能就会产生歧视。</h3><h3> 未来,孩子在成长和人际交往过程中,或许会因为成绩、样貌、口音、性别、工作等等遭到歧视。</h3><h3> 父母需要让孩子知道,消除歧视,从来都不是瞬间的事情。面对歧视,我们最该做的是聚焦自己的成长。<br></h3> <h3>  当你开始把焦点聚集于自己内心时,你就知道“我就是我”,就有勇气接纳真实的自己,这样的自己才是真正地强大。</h3><h3> 就像我们的国家,从苦难积弱到繁荣富强,花了几十年的时间,纵仍有很多不足,但依然在向阳前进,我们努力工作、认真生活的同时,还在热切的渴望着拥抱这个世界。<br></h3><h3> 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去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正是对那些歧视言行的最好反击。<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u>面对疫情,要有社会责任感</u></b></h1> <h3>  疫情后面的故事有很多,我们需要让更多的孩子知道。我们的孩子要懂得,生而为人,履行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生命价值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h3> <h3>  日本小说家石川达三就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出一个好孩子,而是让他在二十年后成为社会的一员时,能够坚强地、正直地活下去。”</h3><h3> 责任感这种品质,养于家,育于心,现于表。 无论是学习责任、自护责任、行为担当责任,还是法律责任,孩子们都要一点一点的去认知。孩子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责任感不断增强的过程。</h3><h3> 有责任感的孩子,就等于拥有了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勇气,未来才能走得更远。<br></h3> <h3>  面对疫情,如果有能力,就让我们的孩子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没有能力,那就做好自己能做的,比如“戴口罩”、“学会洗手”、“好好学习”,请告诉孩子们,这是他们的责任。</h3><h3> 面对疫情,也请告诉孩子,改变世界的绝不可能是一场肺炎,而应该是这场困境中,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所秉承的态度与回应的力度,它体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体现在一个人的责任感上。<br></h3><h3> 因为责任,每一份爱心都会扩散出去,然后成倍地增长,最后攻克这场难关。<br></h3><h3> 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也会成为孩子们人生的大事记。<br></h3><h3> 请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永远有一群不肯退缩的人。</h3> <h3>  相信孩子面对这场考验时的所学所得,将会在未来的某一时刻,成为指引他们前进路上的那盏明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