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海底两万里》带我们看世界奇异,探海洋奥秘,寻知识真理。</h1><h1>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神奇的想象力和超前的预见性。他的作者儒尔·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的一位科幻作家。</h1><h1> 故事的主人公阿罗纳克斯是一名法国生物学家,因追捕“独角鲸”上了林肯号驱逐舰不慎落水,意外发现原来所谓的“独角鲸”其实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水艇,后来跟随尼摩船长进行了长达8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沿着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漩涡中,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作者自始至至终运用“登峰造极”的手法,把我们带到最远的极地、最深的海沟,观赏最大的珍珠……让主人公在最危险、最绝望的境地向读者展示自然的力量,让我们在强烈刺激、震撼之余感受到极大的精神和审美享受。</h1><h1> 站在21世纪的今天,回望《海底两万里》,就如同在看“历史小说”。但是在19世纪,人们对电的认识还很不足,电只能产生极小的能量,甚至连电灯都还未被爱迪生发明出来。作者凡尔纳却能够大胆设想,尼摩船长驾驶着用电力驱动的潜艇在海洋里航行。事实证明这一想象具有超前预见性。因为有预见性,有使命感,当人类对自然进行无情掠夺,野蛮开采时,凡尔纳警示我们:不能滥捕滥杀野生动物。人类就是太自信,太狂妄了,不懂得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不知道要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今年给我国带来巨大影响的新冠肺炎不就是人类吃野生蝙蝠,咎由自取的结果吗?我们在自然的面前要勇敢,但勇敢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其实一百多年前,凡尔纳就已经通过他的作品倡导环保思想,呼吁人们爱护身边的动物,敬畏自然了。</h1><h1> 一本经典的好书,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海底两万里》中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会成为我探索之梦开始的地方。</h1><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