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血透人每时每刻都是一线

孙项莹

<h3>  一直以为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地方,后来才发现,这里不仅没有节假日,还没有四季,不受风霜雪雨、严寒酷暑的干扰。疫情当前,我又发现,透析病人和医护工作者一样,离不开医院。避不了疫情“禁区”的特殊人群,他们是另一群逆风而行的人。</h3><h3> </h3> <h3>  在所有人不出门时候,这群血透“逆行者”仍然要每周到医院做三次透析,最远的三四个小时车程,乘坐公交、出租车、倒车、步行,在最近没有公交车的情况下,有的凌晨四点出发,骑电动车到医院,从未迟到,这份执着与对生命的敬畏也让人动容。而我们,要把好流动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为他们,也为我们,更为祖国和家人们。</h3> <h3>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他们冲在一线,是和平时代的战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血透室,也要有人守候。</h3> <h3>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道道政府通知,整个城市、整个医院像被按了暂停键,空荡的大厅、安静的病房,所有科室都静止了。透析室却人山人海,从未停歇,这不是人员聚集,这是救命,是患者生命的延续。一轮又一轮的病人,忙的像陀螺的医护人员,每天如此、每年如此。在疫情爆发的特殊时期,我们坚守岗位,我们没有防护装备,我们没在新冠病毒一线,但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时间驻足担心,因为,我们血透人,每时每刻都是一线。</h3> <h3>  挂好的灯笼,贴好的春联,年三十给病人送的饺子,在全国抗疫时刻,我们只能尽量让患者感受年的气息,冬日的温暖。</h3> <h3>  为做好疫情防控,郭主任向医院争取防护装备,协调病患。我们在接诊室设定接诊距离,医生给患者排序,测体温,询问病史,外出史……患者必须佩戴口罩,依次进入透析大厅。护士长安抚家属,照顾病人,检查装备,护士不慌不燥,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打赢这场防疫大战。</h3> <h3>  2月13日傍晚接到通知,要组建“血液透析应急医疗队”,大家争先恐后的报名,王婧,董艳娇安排上一线,收拾行李,安排好家里、孩子,临时又通知有紧急病人,董艳娇连夜出发,王婧去医院拿了工作服,也早早的奔赴集合点。</h3><h3> 2月14日,情人节,王蕊娜、杨少宁接到命令,也要前去支援,“收到,服从安排”,没有过多的语言,却是我们最铿锵有力的宣言。</h3> <h3>  血透室,本来就是一个高效率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一下调走4人,病人依旧,高强度的班次就压给了剩下的人,所有人取消休假,加班加点,比原来多了一倍的工作量,还要兼顾疫情防护,饭顾不上吃,衣服湿透,脸上勒出印记。。。所有人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我们有无畏的情怀和必胜的信念,我们必会重聚,在不远的某一天,一个都不能少。</h3> <h3>  面对疫情,人人都是血肉之躯,都有父母儿女,都会害怕。在电话里不由自主的哭出声音,在告别时依依不舍。看到空荡的更衣柜,也看到他们的义无反顾,泪目。护士,一个从未被重视的职业,此刻却负重逆行,我们不想听到最美逆行,只愿平安归来!</h3> <h3>  当万家灯火点亮,当团圆开心时刻,请不要忘记,在您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始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救死扶伤的使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他们庄重的誓言,拼了命让更多的人活下来,是他们甘之如饴的本分。</h3><h3><br></h3> <h3>  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发生在医院的每一天,每一个角落,或许他们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刻,但他们用尽职尽责的坚守,收获了无数患者的安康,他们用执着、用担当、用奉献深深地诠释了医者的大爱无疆。</h3><h3> 抗疫时期,你需要我,我便冲锋在前;你需要我,我便固守家园;你需要我,我定尽我所能,守住流动关,打赢抗疫站。</h3><h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生命重于泰山”,我们时刻准备,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