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抗击疫情 守护家园 无怨无悔——七十七团医院先进个人事迹</b></h3><h3></h3><h3> 平凡的事...,平凡的人,也许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却记录着一些感人的事迹。</h3><h3> 爆竹声声一岁除,就在千家万户准备欢度2020鼠年春节的时候,一场疫情借着春运席卷全国,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天使白和警察蓝是两个不容忽视的颜色。医护人员不舍昼夜,防控创安。在这个寒冷的冬季,这个特别的鼠年,让你温暖的也许不一定是家人的团聚,却一定是那些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疫情无情人有情。很多在基层医院工作了几十年,他(她)们默默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h3> <h3> 方旭东,1968年出生,在医疗战线上工作了三十多年。2019年6月从76团医院调入77团。任职七十七团医院院长兼疾控中心主任,他积极响应号召、投身防控新型肺炎一线工作中。自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来,始终关注疫情的进展。带领科室人员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等建设、制度建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我们的医疗机构是否做好病人救治准备,发热门诊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怎么样,“医护人员是否有好好的保护自己” ……,实地检查后,一条条要求的提出和一项项整改建议,都是他付诸全团疫情防控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努力”。</h3> <h3> 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院长方旭东亲自带班坚守岗位,1月26日(大年初二)接到师市卫计委的紧急通知,立即召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由于疫情紧急,医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体温计等防护物资成了紧俏物,防护服、护目镜更是极度缺乏,会后,院长方旭东开始思考如何在防护物资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有效防控疫情,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口罩、消毒液、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不足。将如何圆满完成工作任务。</h3><h3></h3> <h3> 身为医院领导,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院长方旭东自从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后,就开始了昼夜不分的日子,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房,回到家还要继续接听很多工作相关的电话,常常通电话聊工作到凌晨,接下去就是整夜无眠,但是他从不抱怨,还总提醒职工要注意身体健康,第二天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动。</h3><h3> 2月1日凌晨1点30分,他刚从团里开完会,接到通知有发热人员需要送到医院。个人防护用品紧张,为了其他同志减少接触病人的危险,他主动要求一个人去处置,在现场他只戴了一副口罩、和病人进行面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一直忙到凌晨4点多,将发热人员送到医院。他只休息了2、3个小时又正常上班了。可他说:“作为院领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h3><h3>他是院长,同时他也是父母的儿子,孩子的父亲。自从接到防控应急通知后,他忙得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夫妻俩没日没夜的投入工作,懂事乖巧的女儿特别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每日在家吃的也是自行简单解决,她总对父母说:“您们不用担心我,我可以的!您们要注意身体!</h3> <h3> 护长薛玲,1963年出生,57岁。2018年4月退休,被医院返聘回院。1980年参加工作,在医疗战线上工作了近40年,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誉并没有让她骄傲,反而更加激励她对医疗工作的渴望与提高。作为一名副主任护师,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谦虚的工作态度、温暖人心的言语、工作认真负责的行动,赢来了病人、家属、领导及同事们的赞誉。她亲临亲为参与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等建设、制度建立执行情况监督指导,并跟踪问题整改落实。2月13日,连续继日地操劳,腰疼地直不起来,到中医馆拨完火罐,继续带病工作。2月15日又到宾馆值守。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样的疫情面前,她用行动践行使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刻做表率,在疫情面前毫不含糊。<br></h3><h3><br></h3> <h3> 袁伟,1968年出生,任门诊部主任。工作三十多年。他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毫不顾及自身安危。1月26日上午,他对77团9连第一个武汉返团人员进行家庭面对面随访,发放体温计和口罩,问询基本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告知返团人员在家隔离2周,每日早晚检测体温1次,多开窗通风,勤洗手。经过他的心理疏导,返团人员表示理解并可以配合工作。2月2日凌晨1点,他接到另有从内地返团人员回团的消息,不顾夜深天寒地冻,积极配合上级指示,立即送返团人员去隔离点安置,等把人员安置好回到家里已是凌晨3点。2月3日早上,他又接到电话告知有从四川返团人员。他马上和工作人员到宾馆,对集中隔离人员进行流调及心理疏导。中午14:30,接到通知有一从石河子回团人员,家里宝宝出现发热症状。他立马带着工作人员去返团人员家里对宝宝进行体征检查,测量体温和体格检查。确定只是普通感冒发热。安排救护车将孩子送到医院治疗,都无大碍后。回到医院又投入到繁琐的工作中,每日他要及时上报团里物资储备表和观察对象每日健康监测表报表。<br></h3><h3><br></h3> <h3> 今年的春节跟往年不一样,没有爆竹声声辞旧岁,每个人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待在家里做贡献。而有那么一个地方却异常的“热闹”。同时有那么一个人,他的身影一直穿梭在这个“热闹的场所”——他就是七十七团医院住院部主任曾春。</h3><h3> 由于疫情的严峻形势,住院部主任曾春,考虑到大家辛苦。在开交班会时说:“大家超负荷地上班,无一句怨言,我很欣慰,但是我请上班的医护人员尽量不要打扰下夜班的同事,有任何事情第一时间拨打我的电话。”就是这么一句话、一个身体力行的举动,却将“职责所在,使命担当”这八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h3><h3> 一场毫无硝烟的战斗警报拉响了,曾春作为住院部主任,不仅要管理住院部事务,更是担任了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对全院新型冠状病毒疑似病例的会诊排查、业务指导、医疗救护及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应急救治指导工作。</h3><h3> 曾春,1983年2月出生,今年37岁。 从临近春节开始他就以院为家,他的媳妇也是一名医务人员,才生完孩子。他们的小宝宝来到这个世界才40多天。初次刚做爸爸,忙得连春节都没有时间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只有在微信视频中才能见他的宝宝两眼。</h3><h3> 在医院隔离病房,他有时24小时连着值守三、四天是常事。他说:“我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理应挺身而出”。以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h3> <h3> 郭新军,1968年出生,是七十七团医院一名救护车司机。多年来,他从不为错时工作而埋怨。“非典”过后,时隔17年他再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服从医院安排,无怨无悔,零距离接触“患者”,24小时随时待命,他却从来没叫过苦,喊过累。恰逢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持续待岗。2月4日,接到院长电话,让用救护车护送病人到伊宁市。接到通知后,他迅速把救护车开到病人居住地,稳妥有序地将病人送到了四师医院,到了已经很晚。由于特殊时期不能随意进入父母居住的小区,饿了自己随意吃点自带的食物。就在救护车里睡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早上又匆匆返回团里。2月9日他又再次护送病人到伊宁市。有时护送病人到县医院。像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次了。为发热患者保驾护航,独自一人,每天24时在岗。郭新军,记不得出了多少趟车,熬了多少个夜,打了多少个盹,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高峰期,他选择了生命的宽度,没有选择生命的长度。在抗击疫情期间,他从来没有提到自己的家人,真的不关心吗?绝不是。他默默地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使命。<br></h3><h3><br></h3> <h3> 常看到我们有许多医务人员也是24小时值守,以院为家。护士很多都是母亲,回不了家,孩子还小,但她们都无怨无悔。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是千千万万基层医护人员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奋斗。虽然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们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职工群众安危,疫情面前,毫不退缩,为守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守护自己地家园.....。<br></h3><h3>在平凡的件件小事里彰显了“我是医务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所有休息全部取消,24小时随叫随到!”“让我们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h3><h3><br></h3> <h1><b>——献给医疗战线上工作的白衣天使们</b></h1> <p>审核:方旭东</p><p>校对:周 彬</p><p>编辑:张晓岚</p><p>图片提供:团疾控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