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防疫宅家里,散心江心洲。</h3><h3>东风送春气,西江流郁愁。</h3><h3>忽闻幽香至,步堤见梅畴。</h3><h3>云霞绕额面,媚态凌空秀。</h3><h3>小径无足迹,孤芳已远久。</h3><h3>黄莺鸣飞戏,不知花心忧。</h3><h3>本是赏梅季,新冠空梅丘。</h3><h3>瘟神早日治,梅笑香鼋头。</h3><h3><br></h3> <h3>立春过后的江南,虽有时还春寒料峭,但总体上能听到春的脚步渐渐走来,风吹在脸总有一番暖意,有时冷暖空气交汇,春雷亦会提前光临,这不,下了两天的春雨就是从咋日一早春雷炸响后开始的。憋在家里无聊,想起了四天前在江心洲散步偶遇一片梅林的事来。</h3> <h3>正月中下旬这个时令,本是到户外赏梅的最佳时期。古都南京的春梅在全国仍至世界都是有名的,为此政府设了一个梅花节,南京市的市花为梅花,可见梅花在南京的地位。而且南京种梅、赏梅的历史可谓久远,六朝古都开创者东吴大帝孙权就葬于梅花山,千古名曲《梅花三弄》成于东晋名将桓伊之手,其吹笛处原有古迹邀笛步,位于现在桃叶渡西南,可惜毁于民国。</h3><h3>南京赏梅的地方很多,一般的公园及小山坡甚至小区都有,不过比较零散、品种也非常单一。想看集多个品种及规模伟壮的地方,只有梅花山。每年梅花节期间,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来形容绝对有点谦虚。可惜今年这个春节,新冠疫情闹腾,公园关门,人人宅家,一山的梅花亦只有自赏后随雨入泥,山上的团团幽香也只能为徐徐春风吹得无影无踪。我已经好几年春天没去梅花山赏梅了,春节前本计划好今年去看看,结果泡汤了。</h3> <h3>可是,在家呆久了,总想出去转转,虽不能到梅花山赏梅,看看春光,听听春水,闻闻春色,总是可以吧。与居住地隔江的江心洲自然成为首选"旅游"目的地了。</h3> <h3>江心洲为南京城西南长江中自然冲涮成的一岛屿,西南东北向,长楕园形,形似梅子,又称梅子洲。全洲面积15平方公里,长约12公里,宽平均1.2公里,周长约24多公里。江心洲原为农村,以盛产葡萄出名,岛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以前一直是城市市民周末农家乐并郊游的好去处。现在虽然江心洲已经进行房地产开发,但还未全部完成,所以与市区相比,人口密度要小的多。关健在于为了开发江心洲,新修的沿江大堤宽敞平坦,于其上散步锻炼,绝对是一种享受。</h3> <h3>对于江心洲,是非常熟悉的,以前常来农家乐,现在周日还经常与朋友一起来游玩,主要是来品赏长江江鲜。因为江心洲四边临江,自然成为垂钓者的天堂,不过江钓不同于河钓、塘钓及湖钓,由于是流动的活水,难度较大,自然钓品鲜美也是美名在外、名不虚传。</h3> <h3>近25公里的江心洲大堤,我来岛上散步,基本都走过,且不止一次,连大堤下的江边小路及江滩也常走。不过就一个地方没去过,这个地方就是岛的西南端的鼋头石,本周三下午,天气晴朗,气温也高,绝对是阳光明媚,我开车至最近处下,从夹江一侧的江边小路开始准备绕鼋头石一圈。</h3> <h3>夹江边几个渔人悠哉晒着太阳垂钓,我从江滩走过,约一刻钟才走到岛的西南端,只见一座近20米高的航标灯塔耸立洲头,三面环江,上顶蓝天,下住在此将长江分流的江心洲鼋头石。左边夹江北看可见南京眼夹江大桥,右边长江主航道(因在岛的西边,暂称西江吧)北看,在建的南京长江五桥斜拉桥塔高高耸立在江中,一艘大轮正从底下通过,灯塔的正南方江面宽阔,长江三桥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那么伟岸,而长江水则波光粼粼,比太阳本身还刺眼。江岸去年的苇花在风中摇戈,柳树好像还未睡醒,不过几个黄莺在柳枝上飞来飞去,好像在催柳树们一起迎接春天。</h3> <h3>从主航道江边北行约五百米,一阵阵清香飘来,对,那是熟悉的梅香,我赶快忙从江滩上了江堤,只见堤内均为各种树木,并未见梅花,继续前行,五十米处有一宽三十公分的小径,香味好像从这飘来,步入小径三十米,只见几十株数丈高的红梅树立于眼前:树干很粗,树技任意生长,一看就知道这些梅树起码去年今岁无人修剪过。花苞个个带羞,花朵个个艳丽,一串串贴在枝上,蓝天下犹如云霞,煞是壮观。小径上,田畴一个脚印都没有,看来来此赏梅,我还是第一个,当然绝对是偶遇。我摘掉口罩,拼命地嗅着香气,愉悦之情,无言以表!</h3><h3><br></h3><h3>是啊,该死的新冠瘟神!</h3> <h3>本文诗、图及文字均为原创,转载及引用请注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