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167efb">进入腊月,也就进入了世俗,一场飘飞的清雪给乡村带来了冬天的诗意。就这样,过年的气氛在乡村的唢呐声里渐渐地浓了起来。</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婆婆的窗台上,依然摆着那些盛开的花儿。红的如火,黄的似锦,白的像雪。淡淡的清香,溢满了整个小屋。我仿佛感觉到千年前的诗人踏雪寻梅的足音,感受到在世俗里有一种凌寒傲雪的雅致,也想起那些画师们笔墨之间里那浓淡有韵的人生情怀</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老话儿说:过年,过年,难得一回半日闲。平常的日子里,忙来忙去,也不知都忙了些什么。也许,是生活的柴米油盐与酸甜苦辣都融进了人生吧!但再苦的日子,只要有一颗平常的心,也感觉不到苦和累。妈妈说,一辈子,平平安安的活着,就是一种幸福。</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大年初一,和姑姑姑父,表弟一起去给我爸妈拜年,当我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天儿,看着电视,突然被电视上播放着的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一个个画面惊呆了!虽说武汉,离我们这里有千里之遥,但疫情的传播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让人不禁为武汉担忧,也为我们自己的安全担忧。</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妈妈说:“这场瘟疫,像以前的非典,可得多加小心呢。非典那年,洪波(说我呢)还在广东,我惦记的吃不好,睡不好。现在你们都在我跟前儿,对于国家要求不拜年,不走亲访友,不外出走动,一定要响应这个号召,回家后哪儿也别去了,反正家里什么也不缺,只要你们都好好的,我就放心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大年初三,村里的大喇叭,不停的告诫着大家不要出门,要注意防范疫情。村庄,终于开始实行“封路”。此时,人们仿佛如笼中之鸟,只能待在家里。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情景:小时候过年,放炮仗,点烟花是最常见的一种庆祝方式。大人们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瓜子儿,一边聊着家长里短。那个时候,我觉得冬天特别长。一冬天,要下好几次大雪,等天气稍微暖和一些,房顶上的雪就融化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只见屋檐下挂着一根根长长的冰凌,就像农具上的耙齿。有时,我和小伙伴们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就偷偷的弄下几根来,放在嘴里,咔嚓咔嚓的嚼着。那味道,不甜也不咸,只感觉凉凉的,脆脆的,吃多了就会肚子疼,为此,也挨了大人们不少的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那时候过年,大人们会围坐在炕上聊天儿,妈妈在旁边纳着鞋底儿。长大后,我从一首歌里才知道妈妈纳鞋底儿的意义。这首歌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也不掺假;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儿,站得稳呐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妈妈的头发也白了,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了,至今回想起来,那年月留给我一种淡淡的,岁月静好之美。使我从素淡的酒香里,闻到了一份香甜,一种温暖。</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武汉的疫情,在今年刷爆了手机和朋友圈。每个人都怀着紧张的心情,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和发展。我知道,在这个世间,真的没有比好好的活着更重要的事了!因为只有活着,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冷暖,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才能阅读世间的美好。</font></h3><h3><br></h3><h3><font color="#167efb">少年不懂书中事</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懂时已是中年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时光匆匆,它不会等待任何一个不懂得珍惜生命的人!我相信,这次武汉的疫情,在中央的领导,全国人民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渡过难关,取得最后的胜利</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美好的生活,定会重新开始。我也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主宰自己的命运,会为绽放的生命洒下一缕的清香。</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因为,春天已经走近,在我来的路上,一路的桃花,正在盈盈地盛放!</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