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疫情 “心”防护</b></h1> <h3>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心理学所究中心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大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体验到的最强烈情绪是担忧和恐惧。对于成长中的同学们来说,你们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是在所难免,这就是通常说的“应激”反应,例如焦虑情绪,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调节焦虑情绪呢?</h3> <h3><b>一、焦虑情绪的表现及对我们有什么影响?</b></h3><h3> 从2020年1月中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被广泛报道以来,“手机电脑两手抓,心中疫情长牵挂”几乎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常态。这体现了我们对疫情发展的关切,也反映了我们严重的焦虑情绪。那么,长时间的过度焦虑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h3><h3> 首先,<font color="#167efb">在注意力层面</font>,容易开启关注负性事件的不良注意模式。新冠肺炎对大众而言是新的、具有威胁性的,它吸引大众注意力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用大量的认知资源,从而导致人们记忆、思维和言语等方面表现的下降;其次,<font color="#167efb">在决策层面</font>,持续的焦虑会让人们的决策行为更加保守或激进。尤其是在与情绪事件相关的决策方面,人们可能会出现偏激的想法或做出极端的行为,对生活和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h3><h3></h3><h3></h3> <h3><b>二、怎样调节自己的焦虑情绪?</b></h3><h3> 如果你被过度的焦虑所困扰,难以沉下心来完成学习或正常地生活,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追问式的思索:“你担心或者害怕的究竟是什么? ”这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被感染的人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仍然可以保持健康状态;即使不幸被感染,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依然可以治愈;医护人员、专家学者、社区工作人员等也在各个环节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h3> <h3> 作为普通的健康个体,我们除了做好个人防护、保证良好的隔离之外,多多关注正面新闻可以显著降低我们的焦虑情绪。除此之外,我们需要做的可能就是回归到正常生活,放下手机,继续之前未完成的作业、没看完的书,按照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h3> <h3><b>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缓解焦虑情绪呢?</b></h3><h3>(1)<font color="#167efb">远离不良信息</font>:避免接触带有各种强烈情绪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过载对心理造成的冲击。在心理恐慌的情况下,适当的“充耳不闻”是可取的。</h3><h3></h3> <h3>(2)<font color="#167efb">选择性接收信息</font>:现在每天都会出现无数条关于“疫情前线”的消息,这个时候我们接收的信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所以我们只接收正规官方的消息发布,从正规渠道、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掌握必要的相关防疫措施和知识即可。</h3> <h3>(3)<font color="#167efb">传递积极信息</font>:负能量最容易传染并且蔓延,应该使自己注意积极信息,保持积极心态,向他人传递积极的信息。个人的积极态度是对疫情前方的支持,也是对家人、朋友、身边人的有力支持。</h3> <h3>(4)<font color="#167efb">保持社会链接</font>:温暖的社会链接可以安抚我们的“情绪脑”,去抵御压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和家人、朋友、同事多沟通和聊天,聊天时有关疫情的话题适可而止,提倡多相互鼓 励和打气。受到疫情影响不方便见面时,可以通过电话、微信、 QQ、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对某些个体,乖巧和萌态十足的宠 物也有安抚情绪的作用,如猫和狗,当然如果受疫情影响,也可以考虑进行“云擔猫”或“云养狗”。</h3><h3></h3> <h3>(5) <font color="#167efb">记录“美好时光”</font>:虽然是在艰难的时刻,但每天的生活中还是会有温暖、美好的时刻,有值得感恩的时刻。每天花三分钟,把这些瞬间记录下来,如一顿美餐、窗外的阳光、同事的鼓励、陌生人的帮忙等,都可以写在本子上,或记录在电脑上。 这些文字会帮助我们去关注生活中积极、正面的部分,将来也成为一份难得的记忆。有研究发现,坚持进行感恩训练可以增强个体的意志品质,促进心理健康。</h3> <h3>(6) <font color="#167efb">文艺活动</font>:在家中听音乐、玩乐器、唱歌、朗诵、阅读文学作品、练书法等,无论雅俗,只要对自己口味、引得起兴趣。</h3> <h3> 此外,可以尝试用幽默和笑话化解紧张情绪,如收听或收看相声、小品、喜剧等来分散注意力。通过呼吸调整训练进行放松,因地制宜、坚持进行运动也有助于缓解压力,还可以采用慢速呼吸、放松、冥想等方法来进行自我调节。</h3> <h3>这里告诉同学们两种呼吸法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h3><h1></h1><h5></h5><h1></h1><h5></h5><h3></h3><h3></h3> <h3>—是调节呼吸放松法</h3><h3>具体做法:</h3><h3>1.吸气。缓慢并深深地按“1—2—3—4”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h3><h3>2.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稍加停顿。感到轻松、舒适、不憋气。</h3><h3>3.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此时,肩膀、胸,直至隔肌等都感到轻松舒适。在呼吸时还要想象着将紧张徐徐地驱除了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h3><h3>对以上三个动作,连续做10遍,会使呼吸变得自然而均匀;再做10遍会使你欢快舒畅而又心情平静;再做10遍会使呼吸缓慢深长而又充分放松。</h3> <h3>二是腹式呼吸放松法</h3><h3>具体做法为:</h3><h3>1.吸气。采取仰卧或舒适的坐姿,可以把一只手放在腹部肚脐处,放松全身。先自然呼吸,然后吸气,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使腹部鼓起,胸部保持不动。</h3><h3>2.呼气。腹部自然凹进,向内朝脊柱方向收,胸部保持不动。最大限度地向 内收缩腹部,把所有废气从肺部呼出去,这样做时,横膈膜自然而然地升起,这样循环往复进行8-10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