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文】</b><br>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br> <b>【注释】</b><br> ①过:过失,过错,失误。②党:本义为非公开、暗地里、私下等,引申为类型、派别、同类之意,也解释为乡党、朋党。③仁:指仁德的修养,即为人处世的修养。<br> <b>【大意】</b><br> 孔子说:“每个人犯的过错,都有不同的类型。分析观察其过错的前因后果,就知道他仁德的修养情况了。” <br> <b>【感悟】</b><br> 这则《论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识人的方法,即“观过知仁”,也就是看他犯的什么过错,通过对他犯的过错进行归因分析,就能了解他的道德观是什么?做事是否有底线?从而判断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br> 据《后汉书·吴佑传》记载,有一个叫孙性的人搜刮老百姓的钱用来买衣服孝敬父亲,父亲知道后大怒,孙性也知道自己做错了,便拿着衣服去向吴拓自首。吴拓问明缘由后说:“因为孝敬父亲而承受了污秽的名声,这就是‘观过,斯知仁矣!'”不仅没有处罚孙性,反而将衣服送给了他,让他去孝敬父亲。这就是“观过知仁”方法的实际运用,这种方法蕴含着从反面看问题的辩证思想,说它有“一分为二”的观点也无不可。因为,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过错,但过错的性质有所不同。有的过错是“十恶不赦”的,有的过错却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动机不错,但结果造成错误。如此等等,都需要我们做细致的观察、分析,找出他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从他的过错中进一步认识他的品质,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加以合理的利用。<br> <h3><font color="#010101"> 做好事当然是功德,人人都想做正确的事,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可能犯错,从人犯的错误中了解一个人,其信息来源较为客观,可信度比较高。从人的错误中可判断其内心有多少仁德的分量,可以了解到其为人的底线在哪里,到什么程度会抛弃仁德,丢掉底线。比如最近一段时间,“新冠肺炎”困扰着十四亿中国人民,而灾难的源头是很多人食用野生动物。在食用野生动物的人群中,有的是贪吃,有的是猎奇,也有的人认为食用可以“滋补”身体……过错已经铸成,那就希望人们引以为戒,不要再去食用野生动物了。可是,有的人不以为然,依然管不住自己的嘴,最近在广西、贵州等省依然查获了许多贩卖野生动物的犯罪案件。大家都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偏偏就有人明知故犯,这就触及道德底线了,这样的人就是无法救赎的“坏人”。再比如,“新冠肺炎”的保护措施之一就是出门必须戴好口罩。可是,有的不良商家,借机发国难财,把进价几元的口罩,以十元、几十元的的价格出售,这不仅触及了道德的底线,更触犯了法律的“高压线”,因而必然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font></h3> 人的过错有多种,只有与仁有关系的过错才能反映出“仁”心。仁有多种形态,如忠、孝、信、义,等等,都是仁的不同形态。在这些形态上犯的过错,也是与仁有关系的过错。通过观察人在这些形态上犯的过错,就能知道这个人的仁德状况。而人的过错,取决于他自己,也取决于他属于哪类人。观察人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犯的过错,就能知道他是哪类人。<br> 孔子认为,人的心术是正是邪很难揣摩,但是做事是否有错却很容易发现。我们看一个人,往往觉得没有过错就是“仁”了,却不知道通过看一个人的过错也能判断出内心是否有“仁”。人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君子存心宽厚,就算有过错,也是过于宽厚下的过错,不必过于苛责;小人存心奸险,如果有过错,一定是过于刻薄,而不是宽厚。我们往往以正大光明为律条,把凡是不符合律条的就视为过错,而不去考察一个人做事的用心。但是观察分析一个人犯错的前因后果,就可以从其过错中看出高下:过于忠厚的一定是君子,他一定是讲仁德、行仁道的;过于刻薄的一定是小人,他一定是残忍不仁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宋代大儒程颐说:君子过于爱,小人过于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br> 其实,“观过知仁”的过程并不容易。观过,必须有静观之心,必须有恕心。若无恕心,自己的情感就掺入了。比如我们与人吵架,与人发生纠纷,这个时候就难以观其过而知仁。因为这个时候不是观,而是深陷情感纠缠之中,本无恕心,也难静观。有仁恕之心,方可由“观过知仁”。人是复杂关系的生命综合体,不可仅用仁与不仁这个笼统的标准来评判过错。一个评判就是一个选择,选择是有代价的。仁与不仁,关键在用心,任何形式的过错都是内心的体现,只有从内心流露出来的仁德,才能有完美的外在表现。国学宗师钱穆曾经说过,《论语》言“仁”,或指仁心,或指仁德。这里的“观过知仁”是指分析观察人的过错可以知其心之有“仁”,而不是说其已经具备了成德之“仁”。<br><h1> 最后,我想说的是:读书的目的是“切己体察”。我们不能总把眼光放在别人犯的什么过错上,只想到去评判别人的过错。我们更是总结自己犯过什么过错,想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改正错误,修炼自己,让自己内心有“仁”,成为受人尊重的“君子”。</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