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算着时间8日就要立冬了,各种野鸭按往年的时间陆续该来越冬了。天有些阴沉沉,城内还有些雾霾,我一大早就沿着灞河东岸向灞渭桥方向的幸福渠进发了。 到了幸福渠如我所料,第一波的绿翅鸭已经来了好几天了。我走下堤岸,在渠的西边很近距离就完成了绿翅鸭的拍摄,可能是初到新地,路途劳累,不太躲人,让我顺利完成了冬日野鸭种类第一拍。 绕到渠的东边,小岛的旁边一堆骨顶鸡,滩涂上仅有一只矶鹬,不想耽误时间,还想下桥西湖在碰点运气,迈上堤岸,护坡林子就落下了大群的灰椋鸟。 我猫着身子,慢慢向林子靠近,想拍一幅灰椋鸟的群飞版,还未挪几步,灰椋鸟就哗哗一大群落在了我前方十几米的草地上。 我按下快门就不停拍着,其中一只通身白色的与灰椋鸟个头、动作、姿态完全一样的鸟格外醒目,我积累的观鸟两年学龄第一感觉告诉我,今天拍到了稀罕物种。 拍摄间隙,我将白色鸟在相机上放大样仔细对鸟喙、虹膜、橙色的脚,初步认定白化灰椋鸟的概率很大了。 灰椋鸟俗称八哥,是一种适应能力非常强的鸟,属燕雀目。因为它除喙与足呈橙红色外,全身都是灰褐色,所以叫它灰椋鸟。体长约23~25厘米,通体主要为灰褐色,头部上黑而两侧白,尾部亦白色,嘴和脚为橙色。分布在中国黑龙江、吉林等省的东北部和东南部,越冬或迁徙经过河南、河北等地。栖于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性喜成群,常在草甸、河谷、农田等潮湿地上觅食,多休憩于电线和树枝上。(百度) 在网上浏览,对白化鸟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据新疆日报有一条消息载:<div> ” 近些年,科学工作者在野外陆续遇见一些白化鸟类,如白化的鹈鹕、秃鹫、岩鸽、猫头鹰(世界上最为罕见)、戴胜、凤头百灵、乌鸦、喜鹊、鹡鸰、椋鸟(八哥)、画眉、漠雀(蒙古沙雀)、麻雀等。”<br> ”科学家认为,白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疾病,也叫“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黑素合成障碍症,特征为眼部、皮肤和头发缺少部分或者全部黑色素。白化病由隐性等位基因遗传导致,这种疾病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鱼类等。”<br> “这是很不正常的基因突变,失去保护色的动物就像被漂了白一样,很难在大自然里生存。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保护它们,研究其发生的种种原因。但有时人们觉得它们很漂亮,并没有因为得了白化病而变的恐怖和丑陋。”马鸣说。<br> 白化现象为什么会频繁出现?马鸣对此解释:“除了鸟类自身的遗传因素,全球环境变化、工业污染、滥采矿(放射性物质污染)等都可能诱发白化病。”<br> </div> 网上科技文献对白化症的结论如下:<div>中文名称:白化现象</div><div>英文名称:albinism</div><div>定义: 由于基因发生突变,</div><div> 不能形成酪氨酸酶,</div><div> 使得酪氨酸不能转化为黑色素,</div><div> 导致黑色素缺乏的现象。</div><div>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 </div><div> 进化生态学(二级学科)<br> 白化动物大多发现在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中,其中以哺乳类中发现的种类较多,包括白蛇、白龟、白环颈雉、白乌鸦、白兔、白鼠、白猴、白狐、白狮、白虎、白骆驼、白牦牛等等,不胜枚举,人类也有这样的个体,属于白化病,俗称为“天老儿”。</div><div> 白化动物在我国古籍中和民间多有记载,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白熊的记载、《魏略辑本》中关于白麋的记载和《白蛇传》等民间传说,清朝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还依据宫中所藏的贡品,创作了很多有白化动物的画。</div><div> 据说湖北神农架一带是白化动物出现最多的地区,1987年曾发现白龟,全身为白色,只有双眼鲜红,颈部透明,很像一个雕刻的艺术品。<br> 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是十分复杂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通过酶来控制体内的生化反应过程,最后决定了动物的形态。在正常动物的体内,一些苯丙氨酸参与构成动物体的蛋白质,另一些苯丙氨酸则转变为酪氨酸,经过酪氨酸酶的作用最后形成黑色素。而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酪氨酸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形成了白化现象。<br><br></div> 观鸟两年来,自去年在青龙寺拍到了白化白头鹎,今年在雁鸣湖还拍到了白化骨顶鸡,看来科学家的观察论据是正确的。加上这一次就是三遇白化鸟了。 拍摄时间:2019年11月1日<div>拍摄地点:渭河幸福渠河堤护坡林</div><div>拍摄器材:佳能5D3\佳能100-400镜</div> 观鸟交流,请勿商用。撰文:郭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