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楹联配美图的二十四节气(上)

刁绍浩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中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font></h3> 【立春】<br>陌上和风初酿翠;<br>诗中清句已涵春。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1月30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2月3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br>【立春】2020年2月4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br><br>《京中正月七日立春》<br><br>唐 罗隐<br><br>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br><br>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br> <h3>今年的立春有些不同</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十五夜,拍摄于2017年2月11日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十五夜,拍摄于2017年2月11日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拍摄于2017年2月12日渔人码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除夕之夜。拍摄于2018年2月15日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初一的早上。拍摄于2018年2月16日莱山凤凰山</font></h3> 【雨水】<br>润物知时承古韵;<br>耕诗犁画醉西畴。<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2月18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雨水下雪在北方也是少见,图片拍摄于2017年2月22日毓璜顶公园</font></h3> 【雨水】2月19日,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春风送暖,致病的细菌、病毒易随风传播,故春季传染病常易暴发流行。应该保护好自己,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又由于此时气候较阴冷,可以适当地进补,如蜂蜜、大枣、山药、银耳等都是适合这一节气的补品。<div><br></div><div>《春雨》<br><br>唐 李商隐<br><br>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br><br>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br><br>远路应悲春畹晚,残宵犹得梦依稀。<br><br>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br></div>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十三祭海,拍摄于2016年2月20日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十三祭海,拍摄于2016年2月20日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正月十五,拍摄于2016年2月22日莱山五彩广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2月25日拍摄于莱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3月2日拍摄于海阳招虎山</font></h3> <div>【惊蛰】<br></div><div>惊醒垄上千行绿;<br>唤起心头万里春。<br></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3月2日拍摄于渔人码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5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惊蛰】3月5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br><br>《田家》<br><br>宋 梅尧臣<br><br>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br><br>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br><br>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br><br>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div>【春分】<br></div>纸鸢时舞,古今佳日堪祈愿;<br>此日中分,左右诗肩皆是春。<div><br><div><br></div></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7日拍摄于烟台大学海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3月17日拍摄于青岛田恒岛祭海现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3月23日拍摄于烟台第一海水浴场</font></h3> 【春分】3月20日,春分这天白昼黑夜平分为各12小时,春分也正当春季(立春至立夏)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有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所以春分又称“日中”、“日夜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旧时民间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也称为春碧蒿。江南地区则流行犒劳耕牛、祭祀百鸟的习俗。<br><br>《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br><br>唐 武元衡<br><br>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br><br>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br><br>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br><br>更闻歌子夜,逃李艳妆新。<br>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3月23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28日拍摄于烟台大学海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29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3月29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3月30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清明】<div>冢锁苍烟,泪落乡关芳草外;<br>途惊牧笛,诗藏春雨杏花中。</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2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2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2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4月5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清明】4月4日,清明扫墓,追祀祖先,由来已久,相沿成习。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踏青古代每逢这一天,人们聚亲约友,扶老携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清明前后还流传着很多传统的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斗鸡等活动。<br>《临安春雨初霁》<br><br>宋 陆游<br><br>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br><br>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br><br>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br><br>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br> <h3><font color="#010101">拍摄于千里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4月6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7日拍摄于烟台鹿鸣小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7日拍摄于烟台鹿鸣小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4月13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16日拍摄于莱山区政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4月17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4月19日拍摄于海阳&nbsp;</font></h3> 【谷雨】<div>叶碧泉鲜,茶品二春如品画;<br>稻新禾秀,雨生百谷亦生诗。</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4月19日拍摄于烟台南山公园</font></h3> 【谷雨】2020年4月19日,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江南地区,俗呼牡丹花为“谷雨花”,以其在谷雨节开花,故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凡有花之处,士女游观,宴饮赏花,号曰“花会”。胶东有过了谷雨打杂 渔一说。 南方谷雨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br><br>《惜牡丹花》<br><br>唐 白居易<br><br>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br><br>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nbsp;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4月30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4月20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清明断雪不断雪,在我们广大的北方地区,对于清明之后降雪,真的不是什么新鲜稀罕事,三月桃花还会降下桃花雪,只要是发生倒春寒的极端天气,必定是雨雪交加,清明之后在北方地区发生下雪景象,也被称之为清明断雪不断雪,但在谷雨季节下雪却是少见。图片拍摄于2013年4月20日烟台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4月22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区政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22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区政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22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区政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4月23日拍摄于莱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4月23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4月25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4月26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4月28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区政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28日拍摄于烟台莱山天合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4月30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30日拍摄于昆嵛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5月1日拍摄于海阳招虎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5月1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立夏】<div>新笋饯春,儿女争观迎夏礼;<br>青梅煮酒,英雄不作葬花吟。</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5月1日拍摄于威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5月2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5月5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立夏】5月5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孩子们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戏,以拄立夏蛋作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br><br>《客中初夏》<br><br>宋 司马光<br><br>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br><br>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br>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5月8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5月10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5月10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5月10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5月10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5月12日拍摄于塔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5月13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5月16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5月18日拍摄于莱山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5月19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5月20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小满】<div>叶又新生,采桑离去襟犹碧;<br>物方小满,插稻归来梦亦香。</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5月20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小满】5月20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华南地区有“小满大满江河满”的民谚,反映了这一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易发期,所以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等。<br><br>《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br><br>宋 欧阳修<br><br>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br><br>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br><br>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br><br>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br><br>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br><br>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br>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5月21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5月25日拍摄于莱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5月27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5月30日拍摄于天合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5月30日拍摄于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5年5月30日拍摄于凤凰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6月3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6月5日拍摄于莱山海边</font></h3> 【芒种】<div>收割韶华,满袖麦香浑忘我;<br>种栽希冀,一川梅雨不言愁。</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9年6月7日拍摄于牟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2年6月10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芒种】6月5日,“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日祭饯花神的风俗。芒种时节有煮梅的食俗,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经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种,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我国北方产的乌梅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br><br>《时雨》<br><br>宋 陆游<br><br>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br><br>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6月15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6月15日拍摄于烟台月亮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6月17日拍摄于烟台月亮湾</font></h3> 【夏至】<div>千树愈繁,为迎蝉曲枝尤绿;<br>寸阴休负,当惜今朝日最长。</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6月18日拍摄于莱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6月20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6月20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夏至】6月21日,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广东流行“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br><br>《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br><br>唐 白居易<br><br>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br><br>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br><br>水国多台榭,关风尚管弦。<br><br>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br><br>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br><br>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br><br>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br><br>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6月28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7月2日拍摄于南山公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7月2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7月6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小暑】<div>季夏风来,无意花成莲子碧;<br>东轩月上,多情蜜伴藕丝长。</div> <h3><font color="#010101">2014年7月6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小暑】7月6日,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小暑,过去民间有“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br><br>《喜夏》<br><br>庞铸<br><br>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br><br>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br><br>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br><br>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br>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7月11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7月10日拍摄于烟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7月10日拍摄于烟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7月11日拍摄于烟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7月13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7月13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7月14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3年7月14日拍摄于海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7月17日拍摄于烟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8年7月19日拍摄于烟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本美篇楹联由烟台芝罘区楹联协会提供,待续。</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