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前纪实性散文《我与车老板》(第三篇)

💿💿张增茂:

<h3>史向前纪实性散文《我与车老板》(第三篇)</h3> <h3>  纪实性散文《我与车老板》(上下篇)发后,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其中,有一位叫“寒江”的读者,听语气像是16连的知青,熟悉车老板的工作,了解马号的情况,三次写评论,第三次竟写了158个字,字字句句真实可信,对我启发不小。</h3> <h3>  “寒江”写的评论摘要:“窥一斑而知全豹,你写的马号,是农场每个连队马号的标准版。马号的故事还可以有挂掌、皮鞭梢、花轱辘,下坡带刹车的橡胶。16连是山地,没有刹车辕马坐不住,一到大下坡,车老板赶紧跳下来使劲刹车,木杠子在车圈上磨的杠杠响------”</h3> <h3>  “寒江”的评论,使我眼前出现了车老板赶车行走在庙岭山路的场景,再现了人马同车共命运的场面。</h3> <h3>  上世纪五十和六十年代,东海乡唯一的供销社在发展村(玻璃厂东)。供销社有几栋草房,有个后院,仓库和马号,一挂车一匹马,承担着运货的任务,平时活不多,最远到火车站,马养的膘肥体壮,一身枣红色,备受车老板的喜爱。</h3> <h3>  车老板姓孙,人称孙老板,那时人就吃供应粮的“公务员”了,十分有优越感。</h3> <h3>  孙老板满面红光慈眉目善,赶着俊马行进在公路上,是那么的亮眼,人们纷纷投以瞩目礼。兴奋的孙老板,长鞭一甩叭叭作响,清脆悦耳,响彻发展村的上空。</h3> <h3>  我没赶过车,但我知道赶车不易,不是人人可当车老板。当一个合格的车老板,需要有过硬的品质,精通的业务,强壮的体魄。</h3> <h3>  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马也会看人脸色行事,特别是老马,“人老奸马老滑。”老马能揣透车老板的心。老实巴交的人,当不好马车老板。</h3> <h3>  大概是1966年的春季,发展公路木桥已坏,石拱桥还没修好,过往车辆从临时便道,小河沟中驶过,便道两头有一定的坡度,考验着车老板的驾驭马匹的能力。</h3> <h3>  有一天我目睹了这样一个情况,一辆农村的马车在小河中的便道误住了,车老板站在车上挥舞着鞭子,大声吆喝着,四匹马就是纹丝不动。几匹马好像商量好似的,我就不给你拉,你干没辙。</h3> <h3>  正巧,基建队的马车老板吴桂林站在河边观看,看到这一幕,实在看不下眼,横在河中的马车,挡住了后面多辆等过河的车。吴老板二话没说,跳到河中,上前对误车的车老板说:“鞭子给我,我来!”吴老板站在辕马车缘,鞭子朝天一甩,只听叭叭叭几声,高声“驾!”四马惊恐,个个奋蹄,一起使劲,车一下子拉上了岸。</h3> <h3>  岸边围观的人一看,赞叹吴老板,投以佩服的目光。吴老板随手把鞭子递过去,只说了一句:“老兄,你的手法得练!”</h3> <h3>  1980年,农场机关服务队有个王继文的年轻车老板,是前几年投亲招工来的,是个农村小伙子,年轻的车老板,一手赶车本领,在赶车老板中不多,马训的服服贴贴,车赶的顺顺当当。机关干部上山拉柴,都争抢要他的车。我曾用过他的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h3> <h3>  车老板也是很讲义气,尤其是重视师徒关系,对长者车老板是很尊重的,对赶车手法好的,更是高看一眼,在车老板中是有绝对地位和话语权的。徒弟学赶车,坐在车辕的右侧(副驾驶位置),师傅边赶车边教,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置,停车注意事项,套车和卸套的基本要领和程序,平时系大鞭制作鞭梢------</h3> <h3>  我曾与一位外号“瘦刘子”的车老板住一栋房子,平时闲聊,提起过去赶车的事,念念不忘他的师傅,回忆师傅如何如何教他赶车,如何教他制作赶车小用具,话语里充满感激之情,表达了“受人滴水,当还泉涌”的感恩。</h3> <h3>  出车安全,平安回家,每天都是车老板的心愿,因为赶马车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马是容易受惊吓发毛的,车老板要有应急处理危险事态的冷静头脑和办法。发生翻车打误的事也是常有的,车老板身上必带锋利的刀具,随身携带,一但发生马被压情况,立即割掉绳套,解救辕马,人和马,生命是第一位,这个意识在车老板头脑里是牢固树立的。</h3> <h3>  车老板的手都比较巧,给爱马佩戴各种小装饰品,把马打扮的很精神,有些小手工制作品佩戴在自己身上,彰显车老板的形象。</h3> <h3>  制作鞭梢是车老板的强项,用马皮制作,质的柔软,一尺多长,粗细均匀,结实耐用,系成一捆,很像刚买的手擀面条。马平时心惊胆战的就是这个鞭梢。鞭梢抽在马身上,就是一道印子。“打马骡子惊”,就惊在鞭梢上。</h3> <h3>  有的车老板手上不准,鞭子乱抽,失手抽在马眼上,造成马眼失明。我曾观察失明的马眼,眼球混浊变成灰蓝色,一点光感也没了,看了让人心痛不已,马多么痛苦,就是不会说。那时的马车,四匹马五只眼的马车是常见到的。</h3><h3> 有人开玩笑说:”一辆马车四只眼,其中二只是老板。“</h3> <h3>  车老板在出车前,特别是出远门,走山路,都要认真检查车况,重点是轮胎和刹车部位,确保行车安全。</h3> <h3>  我曾多次去庙岭山里拉柴,从庙岭下山路,有几处坡度大的偏脸道,一到这一路段,车老板都赶紧跳下车,人马紧密配合。车老板紧握刹车,稳定辕马,这时最怕辕马失蹄。只听刹车刹的不是好声的响,跟车人都有些紧张,马车老板真是不容易。我只是偶遇,车老板常年累月与这些路况打交道,早已司空见惯。</h3> <h3>  马车老板有自己消遣快乐的空间,这就是马号。马号扯淡讲荤段子,人人都知道,没人举报,没有领导干涉,对车老板是一种宽容。</h3> <h3>  长期当驭手,车老板群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头语:滚犊子;王八犊子;属强驴的;骡子逼白费;八里路扛槽子为(喂)的是你;骒马上不了阵------</h3> <h3>  有些车老板见到熟悉的小媳妇带着孩子是不放过的,张口管孩子叫儿子:“妈的巴子,快叫爸爸!”看见连毛胡子的车老板,吓得孩子直往妈妈身后躲。这时,面带笑容的小媳妇发话了:“不是个东西,总想占便宜。”话不硬不软,彼此心里都热乎乎的。</h3> <h3>  马,马车,车老板,曾和人们相依相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在老家辽宁黑山的农村,流传这样一首歌谣:</h3><h3>小外甥</h3><h3>穿新衣</h3><h3>去姥家</h3><h3>看大戏</h3><h3>坐车辕</h3><h3>马放屁</h3><h3>一崩崩到</h3><h3>二里地</h3> <h3>  抱着孩子的母亲,都喜欢用这首歌谣哄孩子逗孩子,从小就让孩子打上了马车的印记。</h3> <h3>  时过境迁,山乡巨变。随着马车完成了历史使命,车老板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之产生的歌谣,早已被人们淡忘。</h3> <h3>  我与车老板的故事,到此说声:再见!</h3> <h3>黑龙江省八五一0农场:</h3><h3>史向前</h3><h3>2020.2.14.</h3><h3>于大连</h3> <h3>文字编辑:史向前</h3><h3>美篇制作:张增茂</h3><h3>音……乐:赶着马车唱情歌</h3> <h3> 作者简历:史向前,1950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退休于黑龙江省八五一0农场,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h3> <h3>  爱好写作,笔耕不辍。曾在黑龙江省市报刊及《农垦报》发表通讯、评论和言论等20多篇。曾连续四届获垦区优秀论文奖。</h3> <h3>  2010年退休后,在刊物上发表散文8篇。开始撰写农场纪实文学,代表作品:《8510红星大楼》、《八五一0农场十八年》、《8510农场地域文化》、《红星大楼之恋》、《爱在杨木林子》等。</h3> <h3>  201 8至2019年,在辽宁《晚晴报》、《大连晚报》发表散文10篇。其中《宜居城市大连》,获《大连晚报》征文一等奖。在《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发表散文、小说40多篇。</h3> <h3>  现为《兴凯湖微生活》平台签约作家。大连市沙河口区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h3> <h3>附:文友点评(读后感)</h3> <h3>  我与车老板,完整收工,详细的产述了车老板的生活轨迹,现实版的五六十年代的农场建设的运输主力,看到里面叙述的每个细节描写是非常完整几乎不落一个环节,五六十年代车老板每个人都有自己强项,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当车老板,里面是有学问的,十七连,红旗矿的几位车老板我都熟悉,有高手的,说起来也挺凑巧的,十七连有个岳麻子,红旗矿有个于麻子,都是车老板,岳麻子赶车水平高,技术超出一般车老板,这个人特别爱马,与马为友,我也见过车老板训马的,大鞭子,小鞭子换着用,为了争服马费尽力气,这里面还提到了车老板的刀具,这是每个车老板身上必带的工具,这个刀,叫,鱼刀,里面也提到了是干什么用的,我与车老板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观察力,特别有生活经历,接地气,里面的评论也都是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人,特别是十六连的那位同志更为细致到位,我们都是那个年代的人生活经历都是如此,回味过去看看现在是一个新时代的飞越,农场马号车老板身影已经不见了,但是那时候的影子还在,深深的扎在了脑海里。</h3><h3>韩培生</h3><h3>200.2.15.</h3> <h3>车老板</h3><h3> 一个时代的标志,三百六十行里,一个消失了的行当,成为历史,我们记忆中的马车老板。</h3><h3> 原玻璃厂好像现在活着的有九十多岁李广录,八十多王金山两位。</h3><h3> 过去,在砂石路公路上,手拿大鞭子,一声吆喝和鞭子响声,奔跑的马车,许多人和马车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h3><h3>唐怀军</h3><h3>2020.2.15.</h3> <h3>  向前散文《我与车老板》洋洋洒洒万言回顾与车老板的往事,岁月的的故事苦乐酸甜,留在记忆里的往事没有随风而去,作者的笔墨记载了一段悲苦与快乐交织的时光。散文就是形散神不散,表面上东拉西扯也都围绕表达一个主题。</h3><h3> 向前的散文让我想起另一位车板“——范老板子”。</h3><h3> 当年的小范(范国君)风华正茂,是牡丹江一位老初三。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中来到44团某个成了一名兵团战士。服从分配,小范被分配到“马号”当上了驭手——车老板。他虚心向老职工请教学习赶马车的要领:“驾……”“驭……”很快就成了连队成熟的车老板。“范老板子”就成了他的代名,范老板子人们叫的亲切,他回应也随意啦。</h3><h3> 转眼几年过去,当大批知青都在办理返城的那年,“范老板子”眼看着连里知青先后都走光了。返城回牡丹江市,他不是没动过心思,也努力过,但是因为没有太硬的关系,更主要是回去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放弃了返程的念头,就在十一连扎根了。</h3><h3> “范老板子”与当地的一位姑娘成家,有了两个儿女,生活虽然清贫,女人的吃苦耐劳,家庭温馨给了他很大的安慰。</h3><h3> 时光荏苒,转眼范老板六十多岁退休啦。因为是校友,虽然不是一个年级,学校分到十一连的知青就两人,和我爱人当年不熟悉,因为是校友,也就熟悉了。</h3><h3> 很多年后我们去当壁镇旅游,我爱人说去十一连看看他的校友。当问起一位熟人,才知道“范老板子”早已经不在了,是因为胃癌去世的。</h3><h3> 憨厚老实的范老板走了那么多年,我爱人为没能去看看他十分懊悔。</h3><h3>乌先玲</h3><h3>2020.2.15.</h3> <h3>  纪实散文《我与车老板》第三篇生活气息浓厚,人物描写栩栩如生!笔触细腻活泼,看了引人入胜!</h3><h3>春天(姜月杰)</h3><h3>2020.2.15.</h3> <h3>  向前:初二时我搬到农埸子弟中心小学附近住,我妈妈在玻璃厂小学教书。学校到家虽然不太远,但有一段上下坡。肚子吃不饱,没有力气,见了马车就想蹭一段。我和几个同路的各届同学,碰到空马车就说,大爷,拉我们一会儿呗!有好说话的,会停下来让我们上车,叮嘱说,小东西都坐好了,别打打闹闹的。大多数不看你一眼,扬长而去。有少数脾气暴躁的说,小犊子想得美,滚一边去!</h3><h3> 这时候我们等他稍走远一点,就齐声大喊:马车老板笑眯眯,拿个鞭杆捅马逼。马跑了车翻了,把老板牛子压弯了!然后一起哈哈大笑起哄。有的老板子停下车,我们就分头逃窜,一哄而散。等老板子上了车又开始走了,又重新大喊起来,把車老板气得回头指指点点,也无可奈何。现在想想都笑死了!</h3><h3><br></h3> <h3>记忆——骏马雄风~~</h3><h3> 史向前的散文《我与车老板》,勾起了我满腹的少儿记忆。</h3><h3> 七岁在武汉军校附近的罗家墩读小学,那时候部队营房建在汉口郊区,周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菜地,一年四季长满了各种青菜。夏天有茄子、青椒、萝卜、白菜、窝苣、南瓜等等应季蔬菜,冬天地里也有油菜、白菜、萝卜、冬瓜,滿目红绿相间青翠欲滴,让人一看就觉得十分赏心悦目。</h3><h3> 当时部队机械化程度不太高,大院里养了不少骡马。每当軍事演习的时候,高大健壮的骡马就驮着迫击炮、反坦克炮、重机枪、高射机枪等装备,跟着演习队伍负重急行。演习结束后,就集中在马号里饲养休整。軍校刘政委的公子是我们的头头儿,比我大个三四岁。胆子大得很,带我们去战士宿舍偷牙膏皮,把牙膏挤了一地板。还带我们爬进打靶埸,去捡铜弹壳卖錢买冰棍吃。有一天被校长带着几个警卫员抓住了我们,吓唬几句以后,又笑咪咪的放了。事后淘包子们大多被老爸打了屁股,留下好几个大红手印。刘公子鬼得很,一不带我们去警犬隊,二不去马圈。</h3><h3> 他说哪儿都可以去,只有这两个地方去不得。狼狗特别凶,搞不好会咬人。马号有卫兵守着,溜马的时候虽然很好看,马也很威风,但要是让它踢一脚,弄不好会踢死人!</h3><h3>南方农村很少有马,但遍地都是耕牛。离小学不遠的汉水江堤下,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经常有一些农村孩子骑在水牛背上,一边让水牛吃草,一边让牛儿四处慢悠悠的走。这时候我们几个上学的小伙伴就会停下来,呆呆的看着牛儿吃草,有两次居然迟到了。</h3><h3> 看着水牛用舌头卷着青草,发出刷刷的声音,一个个都看傻了。再看着骑在高大水牛背上的牧童,一付居高临下,得意洋洋的样子,简直都羡慕死了。並把他们当作骑士看,生出一丝莫名其妙的敬畏之心。</h3><h3>这些美好的童年记忆,留下了终生深深的烙印。</h3><h3> 59年告别武汉,随母亲来到8510农埸。马车是当时运输物资的主要工具,经常有马车在农场的田间小路和居民区奔走驰骋。一匹匹高大健壮的骏马,头戴红缨,胸佩响铃,拉着马車一路疾行小跑。车老板个个身强体壮,大鞭子不時一甩,叭叭的作响。人越多的地方,赶车老板就越是兴奋張扬。威风凛凛得意洋洋四下张望,向众人,特别是向大姑娘和小媳妇们,展示自已雄风勃勃的青春力量。他们往往都是一些彪形大汉,长得人高马大。性情豁达开朗,似乎还有一点粗野鲁莽。说起话来声音洪亮,爱讲一些粗话荤话。当时有一些描述他们的顺口溜,形象逼真,只是过于粗俗,说不出口。想想哪些荤段子,至今忍不住开怀大笑!</h3><h3> 他们体魄强健,自装自卸。干起活儿来一个顶俩,好抽善饮,爽朗大方。要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肯定做不了这一行。</h3><h3> 60年进入东海中学求学,学校就在穆陵河畔的良种埸。良种埸养了不少外国品种的奶牛和公种马,那是我们下课以后回宿舍和去食堂的必经之路。时常有黑白相间的花斑奶牛在不停反刍,嘴里发出咀嚼草料咯吱咯吱的声音,安祥沉稳,听得让人昏昏欲睡。</h3><h3> 路边上是拴公种马的地方,这些进口的大种马,享受良好待遇。记得在60年那个特别困难的年代,还给种马喂鸡蛋,让我觉得有些愤愤不平。它们精力过剩性情暴燥,到了母马发情期,公种马一见到路过的母马,就四蹄乱蹬大声嘶叫。它们互不相让,急于挣脱缰绳,去和母马親热示好。一时里闹得混乱不堪骚乱不休。饲养员大声呵斥,甚至用鞭子抽打,它们才慢慢安静下来。</h3><h3> 这些良种公马,繁育了不少后代,它们的优秀基因,让繁育出来的马匹,个个身强体壮,精力充沛。这些马儿,四肢匀称模样俊俏,让人一看就顿生怜爱。它们源源不断被分配到农埸各基层单位,驾辕拉车翻地起垄。</h3><h3> 生生不息,不断繁衍新的后代,为8510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名符其实的功臣,人类忠实的朋友!</h3><h3> 史向前先生精力过人,快手作家。洋洋洒洒千言,一挥而就。驾驭文字能力很强,不论是严肃的政论性文章,还是风花雪月花鸟鱼虫;不管是天文地理宏篇大论,还是市井小民俗子生活,都驾轻就熟,信手拈来。</h3><h3> 無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不板起面孔说教,没有冷冰冰的说辞,一切怡然自得,寓教于乐,是他的强项。加上别具一格的写作风格,所以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渾然天成众望所归!</h3><h3> 《我与車老板》读后。黄茂矩、庚子年、正月雨水日、写於海林。</h3> <h3>  上中学时有一篇课文,柳青写的《梁生宝买稻种》,就是一篇反映底层的农民艰苦创业生活。向前的《我与车老板》也是一篇很细致很贴切很真实反映农场车老板的标准形象版,很接地气。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悟到车老板这个行业的艰辛。现代生活中到处称呼“老板,”那车老板也许是老板队伍中最苦力的“老板”了。给向前的文章点赞!</h3><h3>寒江(杨向东)</h3><h3>原16连北京知青</h3><h3>2020.2.17.</h3> <h3>   从"车老板”说起"车老板"这个祖祖辈 辈传承下来的神圣职业,如今早己被司机顶替了并淡出了年轻人的记忆。但车老板的魄力和风采是谁也顶替不了的,尤其在老年人那里,"车老板"是他们心中的"藏品"。</h3><h3> 作家向前慧眼识冷门,他瞄准了人们久记不忘而又被文人多年忽视了的题材,欣然命笔,写下了举国无双的美文:《我与车老板》。此文一问世,一帮帮粉丝,蜂拥而至。不光点赞喝彩捧场,还纷纷搭上了"车老板"的大车,借"车"发挥,争先恐后地抒发了各自小时候与"车老板"难分难舍的那一件件,一桩桩的往事回忆段子。与《我与车老板》美文相伴呼应。</h3><h3> 你瞧,怀军,茂矩和培生等,一帮热情奔放的粉丝,身手非凡,大笔一挥,分別再现了自已小时候与"车老板"相关的精彩有趣难忘的画面。</h3><h3> 怀军小时候,他让拉甜菜疙瘩的车老板大鞭子一甩抽到手上,当时被抽得肯定是钻心地痛,而如今他娓娓道来时,却由衷地赞叹车老板好鞭技一一抽得"特准"!(童心可爱,记打不记仇)</h3><h3>茂矩小时候,有一次,他没坐上拉甜菜的老板车,还被车老板呵斥:小犊子"滾一边去!"挨骂的茂矩和小伙伴也不是好惹的,起哄反击,倚小(孩)欺老(板),占了上风头,让车老板无可奈何,他和小伙伴们还不肯罢休,用阵阵哈哈大笑声,讥讽车老板。如今这段"小闹剧”茂矩还记忆犹新,并视为"笑死人"的趣事。(童心可敬,记骂不记恨)</h3><h3> 培生总共用了一百一十多个字,雄辩地说明了在五、六十年代车老板在社会上的显赫地位,他们是"运输战线上的主力军",他们有"太多讲不完的故事”。(◇童心可亲,不忘功臣)</h3><h3> 由此可见与车老板沾边的童年童趣童景童事,被件件铭诸肺腑,象优质良种藏在这帮粉丝们的肥沃的心田里,如今经向前的美文《我与车老板》的启迪和开导,满怀灵感的怀军茂矩和培生等粉丝们坐不住了,对心中的"藏品”一一车老板的故事,即兴挖掘和发挥,立马开发出一束束艳丽夺目的鲜花,如果把这些花絮能整合到向前的美文《我与车老板》的一个u盘中,岂不是锦上添花!</h3><h3>孙天茂 2O2O,2,19,威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