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莫让孩子厌了学

欣宝宝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作者简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王玉荣,金塔县解放路小学教科处主任,甘肃省骨干教师,</span>酒泉市教育系统防控心理服务团队成员,<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家庭教育高级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甘肃省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坚持做公益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十八年,深爱广大家长及青少年喜爱,曾被评为酒泉市家庭教育工作公益人物,酒泉市领军人才。</span></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span><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通知下发后,各地相继出台“延假不延学,停课不停学”配套措施,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可供选择、覆盖各地的优质网上教学资源,全力保障教师们在网上教,孩子们在网上学。</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按理说,通过网络学习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儿,不仅减轻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压力,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在家享受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教育,尽情体验跟网络名师对屏,和学习伙伴互动,寓教于乐,岂不快哉。然而,好心也要防止办坏事,好政策也要防止走了样。如果计划不周密,安排不科学,选择缺理性,也容易加重学生负担,诱发学生的厌学心理及焦虑、恐慌情绪,把好事办成坏事。据媒体报道,在个别地区,已经出现了网络学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家长和孩子们叫怨声载道,苦不堪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教育部发言人强调:“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请各地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组织,有效实施。届时要将具体安排通知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要指导学生统筹各科学习资源用量、用时,加强学习和心理辅导,做好视力保护,增强体育锻炼,圆满完成学习任务。”</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俞正强校长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孩子的时间是个常量,既包含有学习与思考的“精致”时间,也包含有吃饭与睡觉的闲散时间,还应有有无所事事,追逐虫鸟的“荒芜”时间。如果我们把孩子们无所事事,追逐虫鸟的时间全部用来读书,并不断挤压吃饭睡觉的闲散时间。如同这个世界,将所有的荒漠、沼泽、草甸开发出来种地一样,也许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量,失去的将是他们的多样性、丰富性、自主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在一些地方,停课不停学,只剩下在线听课,线下完成作业这一件事。</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工夫在诗外,教育即生活,生活就是大课堂。在这个非常特殊的假期,给孩子们一些自由发呆、安心睡觉、自由玩耍的时间,把那些曾经遗忘的生活课堂还原,让孩子多动动手,动动嘴,动动脑,把平时没有时间自由畅快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把平日里欠缺孩子的亲情时光补上……和家人一起,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对于人生来说,或许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加有意义。</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面对疫情,许多成年人都焦躁不安,忧心忡忡,更何况是孩子们呢。他们有心理恐慌或压力也是常理之事。试想,一个人整天蜗居在家,不能与伙伴玩耍,无法尽情参与户外活动,更不能在父母的带领下,到自己喜欢的地方郊游,每天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读书、学习、休闲,舒缓的生活节奏,单调的精神生活和活动受限的空间,很容易使人产生抑郁,苦闷,忧虑,烦躁,懒惰,乏力,精神萎靡等不良心理倾向。再加上全国疫情形势严峻,每日里海量的媒体信息纷至沓来,应接不暇,还有他们对新冠病毒未知的许多猜测、恐惧与质疑,许多孩子都会程度不同地产生一些心理困惑。现如今,假期还没有真正结束,在家学习的任务又从天而降。从每天早晨的测体温,报信息,到接收来自手机、QQ、微信、网络平台的各科学习任务单,手机APP,网络直播课,名家大课堂……还有一些安排得密密麻麻,滴水不漏的“作息时间表”,各科电子课本等,不仅让孩子们愁肠百结,也让家长们手忙脚乱,不得识闲。还没有从对新冠病毒肺炎的恐惧中走出来呢,在家线上学习又不期而遇了……</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不荒废孩子的学业,让孩子居家学习的想法是好的,但需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儿童心理特点,科学施教。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实施“停课不停学”,各地要区别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网上教学的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安排,合理选择学习资源。对上网学习的要求,可借鉴一些地方好的做法,对小学低年级上网学习不作统一硬性要求,由家长和学生自愿选择,对其他学段学生作出限时限量的具体规定,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同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本来,在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孩子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封闭隔离,心理压力日趋增大。从这些天我们“团队”心理咨询热线接听情况来看,孩子们面对突出其来的新冠疫情,还是心存恐慌,内心不安——尤其是面对学习压力增大,亲子关系紧张,家长期望值过高、在家学习任务加重等方面的困惑和焦虑比较突出。咨询的孩子对在家学习顾虑重重,十分纠结、彷徨,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情绪烦躁。作为老师的好学生,他们想听老师的话,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作为爸爸妈妈的好孩子,他们不想让父母担忧,也不想拖班级的后腿,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自由,渴望信任,渴望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假期,希望能够在假期里真的让自己的心过瘾地飞一次,让积聚的压力放肆地宣渲一回。他们有梦想,理有期盼,但属于自己的,好像还是失落我一些。他们希望童年的颜色可以是五彩缤纷的,而不是单调得只有一种颜色。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每次面对孩子们的咨询,倾听他们释怀的压力,内心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隐痛——我多想是他们的父母,多想他们是我的孩子!我愿意把“懂你”的心分享给他们。</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透过心理咨询,我们还是看到了孩子世界里许多不为大们所熟悉或关注的“别样世界”。有的孩子长期缺少亲情滋润,性格孤僻,离群独居,抑郁倾向明显;有的孩子学习压力大,睡眠质量较差,整天精神恍惚,萎靡不振,食欲减退,记忆力下降,恶性循环,痛苦不堪;有的孩子交际能力弱,不会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恐惧交友,恐惧上学;还有的孩子因家庭教育方式失当,无法跟父母沟通,造成个性压抑,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直言不讳地告诉咨询者,我真的不想活了……凡此种种,给我们敲响了学生心理教育的警钟: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并不容乐观,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作为一名基层心理咨询工作者,我建议:</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切实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多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在网络学习这件事上,请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寓教于乐。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学,自觉学,开心学,趣味学。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做好统筹安排,要通盘掌握每个班级课程安排表,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防止资料扎堆、电子垃圾污染、学习任务重复、无效等现象发生。</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无论哪种形式的学习,落脚点都应该选在诱发孩子浓厚的学习欲望,在兴趣的引领下自主学习,快乐成长。千万别让孩子还没开学,就已经厌学、怯学了。</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学习

孩子

学生

家庭教育

停课

心理咨询

心理

在家

疫情

新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