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小学六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于秀珍名师工作室

<h3>1.本课程参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了两个基本环节(视频讲解、写作指导和后记),请家长提醒孩子按步骤完成。 2.视频部分让孩子自学,文字部分孩子读一读。<br></h3><h3>3.后记是一篇学生范文和写作参考材料。</h3> <h3>微课视频</h3> <h3>写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回顾导入 1.出示第三课古诗《十五夜望月》和王安石的《元日》,那么你们知道这两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的景象吗? 2.中秋节、春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的风俗习惯。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风俗。”各地有各地的风俗,那什么是风俗呢?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3.归纳小结: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但是今年的春节与众不同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用别样的风味去写呢?</h3> <h3>二、展示图片,了解风俗 1.同学们,我们有些风俗是大同小异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一些风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节日的风俗图片。<br></h3> <h3>春节:穿新衣,贴对联</h3> <h3>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h3> <h3>中秋节:赏月,吃月饼</h3> <h3>三、确定思路,指导写作方法 1.我们所了解到的各个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让我们感到新奇、有趣、还让我们感到赞叹。现在让我们来写一写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你参加的风俗活动的经历。</h3><h3>2.今年的春节,突入其来的冠状病毒让我们在阴霾里度过。全国各地的疗队前往湖北进行支援——一幕幕让人心生温暖,总有一个瞬间让人不禁热泪盈眶。这个特殊的春节,一股股暖流,一份份义举,化作抗击疫情的希望和力量!你该如何去列提纲,从哪里去下笔呢?下面老师给你举了个例子,可以借鉴一下。</h3> <h3>四、课堂小结<br></h3><h3> 说得再好都是纸上谈兵,请同学们自己动笔来写一写吧!写完之后我们一起来分享。<br></h3> <h3>后记</h3> <h3>学生例文</h3> <h3>   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 没有春节不是流动的,也没有春节不是走动的。这是以往中国人过春节的常态,热热闹闹、走亲串户、朋友相聚,动起来的春节被视为祥和、欢乐的时节。 然而,这个春节,真的不一样。一个现实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还在持续,全国人民为此揪心。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与心态,过好这个春节,值得我们细细思量。春节的流动、拜年的走动、庙会的人头攒动,这些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过年方式,在这些日子里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时,“动”的年节莫若“静”的岁月。人们越是大规模流动,越是大范围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传染的概率。走动起来还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难看透其中的得失,既为人也为己。事实上,不走动也能过好年。技术发达了,信息拜年、视频祝福、在线聚会,都不失为一种时尚,那些以往通过面对面完成的新春祝福,借助云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边,过年礼仪一样也缺不了。 此时,“动”的脚步莫若“静”的心意。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各条战线上的“勇士”都已经动起来了,他们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这样一种方式过了个“动”的年,是真正的大无畏。相反,对普通人来说,如无特殊情况,宜静不宜动,什么自驾跨城回家、什么一定上门拜年、什么提前安排好的聚会等等,都不妨在冷静且理性地审视下做个宅男宅女,不远行、不扎堆、少聚会。现在,最好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离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最大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实际行动护佑早日战胜疫情。 此时,“动”的冲动莫若“静”的责任。正视才能重视。充分认识人员流动对疫情防控的难度、充分认识人员聚集对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过年与抗疫的辩证关系。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动起来,或是响起村里大喇叭,“各过各的节,没事别瞎串”;或是群发提示信息,“春节在家发微信,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顺口溜,“出门就把口罩戴,切莫随意乱吐痰”……这样的“动”不是冲动,这样的“动”既是行动又是保护,因为此刻,每个人的“静心”“静态”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对防病防疫尽的一份责任。 时间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我们正在全力与病毒赛跑、与疫情赛跑,也一定会战胜病魔、战胜疫情,需要争分夺秒、众志成城。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都有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以“静”致敬那些坚守的、“逆行”的英雄们。如此,我们一定会风雨无阻向前进。<br></h3>

春节

风俗

疫情

我们

祝福

视频

走动

莫若

后记

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