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在战“疫”中成长

@@@

<br>1月23日,一个城市的“封城”,让距它千里之外的秦皇岛也安静了下来,商场超市没有了采购的人群,机场车站没有了曲折的排队,归家游子没有了拥抱的勇气,有的是了无人影的街巷,遮掩表情的口罩,匆忙赶路的脚步,及掺杂在年夜饭香中的那一丝丝消毒水的味道……<br>2020年是我步入大学的第一个寒假。说实话,我早就规划好了这次期盼已久的“缤纷假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背包旅程、邀几个同学发小的游戏拼杀,品下社会百味的实践锻炼,等等。但这一切,被电视、网络上飙升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被朋友圈、微信群不知真假的各类专家学者言论,被爷奶、爸妈一声声叮嘱,一遍遍消杀,像把大锤逐一击个粉碎,恐慌和无力一直交织、相互缠绕着我的情绪。<div>除夕夜,唯一没有彩排过的春晚节目《爱是桥梁》中,六位主播时而委婉、时而铿锵的话语,展现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武汉人民坚强面对、医护人员忘我救治的感人场景,这可谓是给我打了一剂强心剂。接下来,中央的决策部署陆续出台、几十只组建医护队伍逆袭而上、各地捐赠物质驰援武汉……<br>再看我的身边,成千上万的人终止了假期,他们中有检查督导的党政领导,有联防联控的社区干部,有坚守岗位的医疗力量,有运输救灾物资的快递小哥,有日夜加班生产医疗物资的一线工人,还有为了大秦铁路的运输畅通,大年初一便踏上了上班旅途的爸爸。<br>是啊!“疫”如洪流,需筑堤堵之。卢龙各街道社区中,一面面红色的旗帜随处可见,带好口罩、保护自己的劝导声随处可闻;高中“嫡系”李博学,自幼花粉过敏的他将家中自备的20个N95口罩送到物业服务处;对门的姜姓小叔拿起自家暖水瓶,每天给小区防疫检查站提供热水;奶奶、妈妈在做好家里卫生、杀毒灭菌的同时,用84消毒液对整个单元楼梯进行消毒。<br>……<br> “哲飞,今天怎么样?家里都好吧?”每天晚上,工区值班的爸爸都会给我发微信了解一下家里的情况,同时一定嘱咐几句,在家时多陪陪妈妈,少出门、多洗手,时刻注意防范风险。“会的,您也注意啊!”就这样,在你一句我一句中,我紧张的心情慢慢得以放松。<br><br></div> 1月31日,河北轨院公众号推送的一则“宅家信息征集令”,一下丰富了我的居家生活:每天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和作息习惯;不出门、不聚会、不造谣、不听谣;读上一本经典小说,写点所悟心得;跑步机上感受运动后的大汗淋漓;看着家人争相品尝着我炒糊的鱼香肉丝……<br>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疫情面前,华夏儿女创造了很多奇迹:10天建成一座火神山医院、3小时检测病毒、14亿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不可否认,最初的我对疫情是悲观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但是经过连日的观察,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成长了许多,深知有强大的祖国,有逆流的勇士,有团结的人民,有可亲的家人,虽然自己无法像医护人员一样救死扶伤,奋战在疫情最前沿,但只要能默默地做好自己,“宅”在家里,保护自己和家人,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br> 2月7日,寒假社会实践单位——卢龙县团委的一声召唤,我再次重整战袍,将以自己最大能力、最好的精神状态,在这场火热的战“疫”中攻营拔寨、不止不休。<br><br> <br>世间的期待有千万种,最美好的那种叫明日可期,让我们带着所有期待,在二月奔跑起来,因为即使前方道路泥泞,但春天已阔步走来,等待我们的一定会是漫天的晴朗、遍野的烂漫!<br>加油哲飞,加油武汉,加油中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