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去年的国子监游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是那次的游学,让我了解了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他的故事,真正感受到那里厚重的文化。于是,对北京这个钟灵毓秀之地充满了兴趣,很想了解的更多一点。暑假和女儿又去了一趟,还是感觉到了那比较迷茫。</h3><h3>前不久去我们单位“小书虫”拿东西,时间不太紧,随便翻了两本图画书。偶然间看到了这本《北京 中轴线上的城市》,翻开书,随着它穿越北京的时空。那些电视剧中的地点,正阳门、先农坛等地名找到了它在北京城里的位置,对北京的大概布局和名胜古迹位置也清晰了好多。</h3><h3>让老北京工笔画家于大武先生带我们从京城南大门永定门北行,领略北京城的布局之美以及历史文化,穿越时空,阅古访今,抚摸北京城的“传奇脊梁”!</h3> <h3>(前环衬)</h3><h3>古老的北京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建城了,古称蓟,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北京城。</h3> <h3>北京城由高大的城墙围绕,分内城和外城。皇帝居住的宫廷——紫禁城——在内城的中央,它外围又有皇城护卫。整座城市有条中轴线,它贯穿南北,最重要的建筑都在这条线上……</h3> <h3>清晨,驼铃声叮叮当当由远及近响到永定门,</h3><h3>这里是北京城的南大门,也是中轴线上的起点。</h3> <h3>快过年了,人们忙碌起来,正阳门前那可是老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h3> <h3>正阳门内是内城,高官和贵族集中居住在这里。往北叫棋盘街,它因形得名。北侧是大清门、千步廊,广场的中间是只有皇帝、皇后才能走的通道——御路。外金水桥的北侧屹立着天安门,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城南大门。</h3> <h3>走过天安门,迎面是一座与天安门风格相同的端门,它的两侧是祭祖的太庙和祭土地五谷的社稷坛。</h3> <h3>过了端门就是巨大的凹字形午门,紫禁城的正门也是重要典仪的场所。你看各国各地的使臣、官员正准备上朝觐见皇帝呢!</h3> <h3>跨过那金水桥,走过太和门就看见太和殿广场上红墙黄瓦、庄严雄伟的三大殿。这里是皇帝登殿主持朝政的外朝中心,老北京中轴线上的核心建筑。</h3> <h3>过了外朝就是乾清门,门后是皇帝及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内廷,再后面是皇家庭院——御花园。</h3> <h3>在后宫御花园里,左右对分布着一组组亭阁殿堂,奇石异花点缀院落,浓缩成皇宫的一个休止符。</h3><h3>高高的景山在风雪中俯瞰着皇城的历史变迁。</h3> <h3>老树新芽,古城逢春。皇城的北门——地安门内外,钟鼓楼前一片郁郁葱葱、人们又开始了新生活。</h3> <h3>暮鼓晨钟,古老的报时中心已成历史。伴随奥运会的来临,鸟巢、水立方成了中轴线向北延伸的新地标。</h3> <h3>和风拂面、奥运放彩,展现中华文化的中轴线风光无限。</h3> <h3>(后环衬)</h3><h3>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h3><h3>——梁思成</h3><h5>摘自梁思成《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h5><h3></h3> <h3>超长大跨页,卷末解说,请从下页往上看</h3> <h3>封底</h3> <h3>作者于大武</h3><h3>1948年生于北京,在鼓楼附近的胡同里长大,热爱美术,从小在故宫后面的少年宫学习画画,从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画册、童书等编辑工作,同期创作了许多连环画和儿童读物插画作品,并将这一爱好延续至今,擅长运用工笔画手法来描绘古典文学题材,表现中国传统绘画之美。1988年以《哪吒闹海》获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文化中心第六届野间国际绘本原画比赛大奖,并于1990年由日本讲谈社出版。儿童绘本作品还有“西游记三部曲”、《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h3> <h3>绘本简介</h3><h3>清晨,驼铃声由远及近响到永定门。跟着商队,中轴线之旅就开始。年底的正阳门前,古时也如此热闹!进了正阳门,不久就到大清门,古代,从此是只有宫廷有关人员才能入内的皇城……由南往北,用细致的工笔画描绘北京中轴线的四季和时代的变化。表现北京城正中央——紫禁城三大殿的拉页格外震撼。通过卷末的解说,能了解更多有关中轴线周围的结构美学和建筑艺术。</h3> <h3>本书图画多是12开本横幅,气势磅礴的大图绘出了壮美的大好河山和北京城,具体刻画又细致入微。如人物刻画,年前正阳门下的门店行人,各行各业;再看表现北京城正中央——紫禁城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超大幅图画格外震撼,再现清朝朝堂原貌;御花园和景山这一页,图画色调变冷,显示一个空间和时间的结点,不知还有其他寓意否;老树新芽,古城逢春,人们又开始新的生活, 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的生活气象;一个新时代开启,和风拂面奥运放彩,展现中华文化的中轴线风采无限。绘本最后还有一条超长的大跨页,包括每个城门和标志性建筑物,介绍了建筑物的结果、功能性和内涵特征,图文并茂,一目了然。</h3><h3>正如于大武先生所说,历史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难以挽回的历史代价,许多古迹成为历史的尘埃不可复现了,今天的北京城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承文化的精髓没有断。他用画笔再现历史,传承文化,延续文脉。</h3><h3>读了《北京 中轴线上的城市》,有没有想要沿北京中轴线走一走,看一看的冲动,触摸一下历史的印迹。今年我们在家都过了一个不一样的春节,好在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有甘于奉献的战疫一线的战士,我们的黎明就在眼前,幸福生活就要到了,等疫情过后,春暖花开,我定要带上孩子们、带上这本书,触摸一下这老北京的脊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