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鸿雁

<h3><font color="#ed2308"><b><i> "在哪里都是工作,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工作"这是我们所有人的话。1月31号下午三点护理部通知抽调新冠肺炎救护队的人员紧急开会,接到医院指示:救护队人员在内三科开展护理工作,参与救护队的人员都是各科室第一个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的志愿者,于是,没有丝毫犹豫,热血青年斗志昂扬的奔赴病区,准备和病魔决以战斗。</i></b></font></h3> <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 大显身手 各尽其才</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来自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的护士组建了一支队伍,她们个个身怀绝技,术有专攻。妇产科护士张小英负责病区的协调管理,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凝聚大家的力量,克服工作难题;陈凤玲、朱瑞敏工作经验丰富,各种操作技术娴熟,护理病人专业细致,她们参与了责任护士工作,对病人的护理服务周到热情;李玲、王宁工作责任心强,处理医嘱、接待来访游刃有余,她们参与治疗班和主班的工作,办公流程井井有条;王少凤、郜亚航、王玉荣、兰亚娟是年轻的骨干,她们承担了夜班工作,虽然辛苦从来都没有怨言 ,每天晚上巡视病房、仔细观察病情,早交班时流利顺畅,个个都是顶呱呱。内四科护理员高梅梅,吃苦耐劳,为病人送餐送水,关爱每一名患者。</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强大支援 增强战斗力</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2月4日我们得到中医医院的3名骨干护士支援,文静、闫超英、闫陇菊三位老师的加入,科室的工作压力减轻了,工作流程更加细化,三位老师都很敬业,工作认真踏实,无私奉献,从来不提任何要求,病房里只看到她们辛劳的背影。她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相互切磋 共同学习</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我们虽然都来自不同的科室,平日里相互不了解,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仪器、陌生的病人,大家并没有担心,开心的做了相互介绍,彼此已经有一种默契。陈风玲老师说:"这个仪器我会用,我们科室有,我教大家",李玲说:我也要学。中医医院闫超英说:夜班我来上,但是这里的流程我不熟悉怎么办?内二科的郜亚航说,咱俩搭班,咱们相互配合,保准把工作顺利完成。内四科王宁说:不懂我就打电话直接问内三科的老师,就这样,工作中的难题一一解决,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护卫病人的生命安全。在这里,我们感谢有这样的机会,相互了解,工作中取长补短。</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科室的关爱 我们并不孤单</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在科室,我们得到了龚主任、中医院支援的杨永军、贾建国医生、支路、张建明、严晓玲、宋楚君、温景媛医生的帮助,龚主任每天早上组织大家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并且千叮咛万嘱咐做好个人防护,细心的嘱咐我们要按时吃饭,提高自身免疫力,我们觉得很暖心。</b></font></h3><h3><br></h3> <h3><b style=""><font color="#ed2308">  所谓习惯,是之于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温水,是习惯;睡前的一杯牛奶,是习惯;疫情面前,我们始终冲在第一线,亦是习惯。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我们不但有幸参与到需要的战斗中,实现我们当初的愿望,所有护士在这次临时任务面前没有退缩,相互学习积累了工作经验,在轻松的工作环境中收获了友谊,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在这里我们感谢医院领导的关心!感谢全院同事的鼓励!感谢龚主任对我们的信任!感谢内三科医生的支持!感谢中医医院五名医护人员的帮助!我们想说:如果有需要,我们还会挺身而出!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医院加油!</font></b><br></h3>

工作

科室

我们

感谢

护士

她们

中医医院

救护队

三科

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