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总统府

云飘

<h3><font color="#010101">到南京一定要去总统府的。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其实参观这里,是一件很烧脑的事情,太多的历史事件要了解,太多的展馆要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南京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南京总统府自近代以来,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一些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参观它要按三个线路走:中轴线、西轴线和东轴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统府门楼,这个著名的百年建筑,是总统府的标志,每个去南京的人必去之地,我们去的那天人太多,不能给它全景,只好百度一个图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来一张侧门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张大头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堂作为总统府标志性建筑之一,伴随着总统府历经沧桑。总统府大堂既是太平天国天王府荣光大殿遗址,还是孙中山宣布开创民国、就职临时大总统的地点,也是两江总督正式办公理案的地方,清同治年间重修后保存至今。总统府的主体建筑。硬山顶单层双檐,与二堂以穿堂相连。原址为太平天国金龙殿,又称“荣光大殿”,相传洪秀全病逝后即葬于殿中。清兵攻占天京后,大殿被毁。两江总督曾国藩于同治九年(1870)后重建了两江总督署大堂,即现在的大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就在大堂举行。后因天冷移至大堂后的西暖阁。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作为国民政府的大堂。1929年国民政府部分改建时,先后将蒋介石和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匾额挂于大堂正中横梁上。以后,大堂一直被国民政府和总统府沿用,至今保存完好。百度上找的完整图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统府大堂里岸上置有“天国风云”、“敕治两江”、“共和肇始”、“国府西迁”、“国共和谈”、“煦园曙光”六幅油画,贯穿了大院的重大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麒麟门为长方形大红漆面的双扉木门,将中轴线分为两段。为显示主席和总统的威严,平时紧闭,只有蒋介石到来时才开启,其他人只能从门两侧绕行。门前“蹲”着两只石麒麟,故名“麒麟门”。该门已于1950年代初拆除,地上还留有明显的凿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洪秀全与天朝宫殿历史陈列馆位于总统府中轴线东侧中段,以天王宝座、书房、后宫、机密房等制成模拟景观。还有洪秀全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地居住过的几处建筑遗存模型,展示了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展览还陈列了一些文物图片资料,反映了太平天国在天京的一些历史事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政务局大楼是仿欧式两层建筑,外廊七间,红瓦歇山顶。建于1920年代中期。为江苏督军孙传芳的督军公署办公楼,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文官处办公楼。1946年以后曾是国民政府文书局及总统府政务局办公楼。政务局主要负责重要文稿拟撰、机要文件的查鉴及转递等党政方面的事务,蒋介石的高级幕僚陈布雷等人也曾在此办公。现在是总统府文物史料陈列展厅,参观完这个展厅,真有些累,资料多、人物多、史事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子超楼位于总统府中轴线北端,是在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任上所建,林森字子超,且任国民政府主席时间最长,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子超楼”又称森字棂。子超楼是中国新民族建筑,又称现代建筑,是典型的民国公共行政建筑。由南京鲁创营造厂承建,耗资106952元(银元),设计者虞炳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总统办公室位于总统办公楼(子超楼)二层的东南角,是一个由三个房间组成的套房,曾是蒋介石的办公室。中间的一间为办公室,临窗有一巨形写字台,写字台上有一本台历,台历的日期仍然是1949年4月23日,这天是南京的解放日,历史在这里定格。一张特制的皮转椅,会客用的沙发上方悬挂着蒋介石身穿戎装的巨幅照片,四周的墙壁上则是嵌入墙体的文件柜,屋顶上悬挂着从法国里昂进口的磨砂玻璃吊灯。办公室东间为休息室,配有卫生间。西间为书房和接待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些办公室,和我们看谍战片中的办公室一样的布置,看来影视片是在这里取景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站在子超楼的三楼看东花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行政院办公厅在总统府的东花园,建于1934年6月。楼内设行政院院长、副院长、秘书长、政务处长办公室,以及会议室、总办公厅、稽核室等。行政院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成立于1928年10月25日,掌理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政、文化、教育等行政事务。院下辖各部会,分掌各项行政职权。1937年11月,行政院随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日伪统治时期,沦为铁道部、交通部。1946年5月“还都”南京后,行政院迁至原铁道部办公,此处作为国民政府社会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办公处,直至1949年4月行政院迁广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临时大总统办公室“西花厅”:清朝两江总督端方曾赴欧洲访问,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1909年,在总督任上开始建造这一座仿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未及竣工,即奉清廷之命赴四川镇压革命党。该建筑落成于1910年,即新续任总督(也是末任总督)张人骏任上。因位于总督署西侧的西花园,又称“西花厅”。整幢建筑坐北朝南,七开间。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即以此为大总统办公室。1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以后,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部、江苏都督府、督军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北伐军总司令部)、国民政府军委会、参谋本部(军令部)等机构的办公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这里是“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展</font></h3> 煦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与总统府连为一体,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如石舫、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印心石屋等。明朝初年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名中的“煦”字而得名。清朝为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建天朝宫殿时予以扩建,因花园位于宫殿西侧,又称“西花园”,与东花园相对称。清军破城时被毁,曾国藩予以重建。<br>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的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和起居室就在煦园内。以后,又先后作为南京留守府、江苏都督府、督军署等机构的办公处。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委会,以及总统府军务局等机构,都曾在园内设有办公处。 <h3><font color="#010101">参观总统府真的很辛苦,既费体力又费脑力,幸亏有南京的美味小吃来慰劳严重超支的我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著名的鸭血粉丝汤,餐餐都吃它,现在想起它的味道来还是垂涎欲滴呀。</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