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东岩窑

二平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村子不大,是一个只有200多口人的小村庄。村里住着只有薄、郭、侯,赵等几个姓的人。村风非常好,地理位置不错,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野生的一万多棵枣树生长在房前屋后等不同的角落,它帮村里度过了许多饥荒难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善良,一代又一代,一直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过着简单、平凡、安静、和谐的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辈们奋斗、探索,勤奋不已,流过许多汗水耕耘着这片美丽的土地,有许多光辉的足迹,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我很小的时候,春天春耕时,村里周围散发着泥土清香,春的气息,沁人心脾。人们上工的口哨声,百鸟的叫声热闹非凡,令人难忘。夏天村周围会飘来野草、野花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秋天一片丰收的景象,人们收获着丰收的果实,远处连锁叔赶着马车满载而归。鞭哨声、吆喝声、铃铛声响彻云霄。那是只有在电影《青松岭》上才能看到的场景,在我村一天一天的上演。若到冬天下雪时,村里白雪皑皑,宁静无比,站在我家门口就能看到宝塔山,文峰塔依稀可见。满山白雪,银装素裹,十分壮观。这几天我回到村里再一次看到家乡,勾起我小时候的许多回忆,几回回热泪盈眶,想到了我的老师,想到了我儿时的伙伴,还有许多回忆在我的记忆长河中努力寻找着……</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走进校园,我仿佛看到赵兴太老师,郭先英老师正在讲课,仿佛还能听到同学的朗朗读书声,仿佛还能看到伙伴们正在校园里追逐嬉闹。愿我的老师健康长寿,愿儿时的伙伴们都过得幸福安康。</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村的戏台历史悠久,不知过了多少辈依然完好无损。在我的记忆中,虽然没演过多少台戏,但演过的戏和唱过的秧歌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堡门是人们歇息、吃饭、谈笑、讲故事,集中的地方,非常热闹。文革时期,队长一吹口哨,就开始在堡门石头上吸烟等人,人们陆陆续续开始从各自家门走出来,谈笑着集中上地劳动。</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的薄家大院,分三个小院,住着好几代人。有爷爷、奶奶、叔叔、婶婶、还有平辈的兄弟姐妹,住着几十口人。大事小事大家都互相帮忙,非常和谐。院里的小孩也非常多,热闹非凡,是我儿时的乐园。院里的大槐树记载着大人们的和谐话语,记载着孩子们的嬉闹声。</p> <p><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的我村,旧貌变新颜,村周围绿树成荫,以前的层层梯田变成层层果树,梨花齐放,鸟语花香。传统的工具已被机械化生产所代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路面硬化,路灯通明。人们加快脚步,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着。愿我的家乡越来越美丽。&nbsp;&nbsp;&nbs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