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隔离在家,如何与父母相处?

双辽二中心理教师 邓若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双辽市教育局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h5> <h3>  今天我们双辽市教育局心理援助志愿服务队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是:隔离在家,如何与父母相处吗?</h3> <h3>  近日收到几位同学来的电,均谈到隔离在家与父母相处的困难。他们说很怀念以前春节在家的自由,要么呼朋引伴,与同学旧友聚会叙旧,要么与亲朋聚餐,因与父母单独相处的时间少反而愈加珍贵,彼此极为稀罕,相看两不厌。</h3><h3> 而今年的春节则大不同,新病毒让我们走亲访友受阻,户外活动停止,让一家人聚在一起从开始的欢天喜地无话不谈,到最近的冲突不断。有的同学因此很自责,觉得不应该让父母生气,也有的同学对父母充满抱怨,认为他们不理解自己。下面我们就从两个层面谈谈隔离在家与父母相处的一些问题。</h3> <h3><b>一、现实层面与父母的冲突</b></h3><h3><ul><li><b>合理看待亲子冲突并积极建立与家人合适的心理距离</b><br></li></ul></h3><h3> 长期相处,有冲突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也不全是坏事情。俗话说“距离产生美”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个人的隐私被看到,生活方式被评价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如果你感觉彼此的空间被侵犯,可以用平和的方式和他们商量,你们希望彼此怎么被对待,希望彼此做出哪些调整,哪些事情你希望自己做的主,哪些事情听父母的建议,并从行动上做出调整请他们放心。</h3><h3><ul><li><b>规律作息,保持稳定的假期起居生活</b><br></li></ul></h3><h3> 我们不能一方面宣称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要主权,不希望父母参与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像个小孩子一样刷手机昼夜颠倒,生活不能自理,这种矛盾的做法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也很难让父母内心安定。另外,规律作息,保持生活稳定也是隔离期间保持心态平衡的重要保障。不规律的生活很容易导致情绪烦躁,更容易诱发亲人间的冲突。所以,适当节制刷手机的时间,调整好作息,预留出时间陪父母聊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或者帮父母做做家务,或者和他们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运动,可以改善与家人的关系。</h3><h3><ul><li><b>结合既往经验发现属于自己家庭的相处模式</b><br></li></ul></h3><h3> 在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中,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专家。我们最了解自己的父母,也最熟知哪些方式与他们相处更和谐。在你和父母的相处中是不是也有些时刻是很融洽的?不妨回想一下,当时是怎么做到的?用什么样的方式?通常你怎么说,怎么做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吗?不妨好好整理一下,这些有效的经验还可以应用于当下的生活。</h3> <h3><b>二、内心里与父母的冲突</b><br></h3><h3> 毫无疑问,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极为特殊的一种关系。我们既在当前的现实层面与父母在生活的诸多方面有很多不一致,在内心里也潜藏着很多对父母的期待或不满。记得我曾在课堂上,问过同学们一个问题,想到你的父母,你的脑海里第一时间会出现哪些词汇吗?同学们的回答非常丰富,答案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的词汇如温暖,支持,踏实等,一类是消极的词汇伤心,担心,讨厌,烦躁等。可以看的到,我们对父母的情感是非常复杂的,也可以说是爱恨交织。如果你对父母有爱恨交织的情感,那么恭喜你,你和大部分人一样,对父母没有全然的喜欢。通常情况下,我们对父母不满意甚至有恨意,也不影响我们爱他们,这两种情感是可以同时并存的,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只是有的人意识到有的人没有意识到。这种矛盾的情感很容易让我们在与父母的相处中出现各种不满意。接下来我们谈谈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情感以及如何与这种情感相处。</h3><h3><ul><li><b>主动察觉家庭关系中矛盾的来源,理性地看待父母的角色</b><br></li></ul></h3><h3> 如果在我们生命的早期,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足够关注,耐心,接纳,我们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这是我们在关系里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两大基础要素,反之,我们内心会非常不安全,自我评价很低,这种不安全和低自我评价也会诱发关系里的很多冲突。即使是父母很真诚的关心,也会让你觉得无法接受。</h3><h3> 然而,无论我们年龄多大,内心都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对父母有着极度完美,理想化的渴求。这个渴求从本质上来讲是小孩子的幻想,既然是幻想就不是真实的,或者说不存在的。这个幻想可能是:父母应该全心全意的爱孩子,不能开小差,不能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哪怕是迫不得已也不行,应该完美,不应该有世俗的缺点。这就是把父母”神化”。而父母首先是人,人就有人世俗的特点,甚至是缺点,会重男轻女,会自私,会有性格上的弱点,会没有自制力,会缺乏耐心、脾气暴躁…,如果你内心放弃对父母理想化的追求,承认父母作为人的局限,因为这些局限影响了父母爱我们的方式,不是不爱,是没有能力爱,当你这样理解的时候,那种被伤害的感觉会少一些。</h3><h3><ul><li><b>给彼此一个重新认识的机会</b><br></li></ul></h3><h3> 我们对父母的印象往往是来自小时候的记忆,那个时候,我们很小,父母一个生气的眼神都会令我们不安。在你的记忆里,父母也许很凶,很不通情达理,无法沟通....现在,你长大了,有这么长时间单独相处的机会,可以重新看看他们是不是你印象里的样子吗?重新定义父母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也许会拉近很多,冲突也可以减少很多。</h3><h3><br></h3> <h3><ul><li><b>我们可以试着这样做</b><br></li></ul></h3><h3> 沟通,是解决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通用工具。隔离在家,是改善与父母关系的机会。如果你愿意,可以试着慢慢靠近他们,与他们沟通,试着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彼此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拉近心理的距离。沟通中有以下建议:</h3><h3> <u><i><b>关注:</b></i></u>我们是实实在在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全身心地予以关注。</h3><h3> <i><u><b>倾听:</b></u></i>试着抱着最大的善意去多倾听,学习认真的听对方把话讲完再给回应,不光要听出对方话里的意思,还要听出话外的关心和爱意。</h3><h3> <b><i><u>澄清:</u></i></b>不理解的或者意见不一致的地方要去澄清,请他们多解释一些。</h3><h3> <b><i><u>反馈:</u></i></b>表达理解,接纳,关心,把你听到的,理解的表达出来,使得父母觉得被理解和被接纳。</h3><h3> <b><i><u>接纳差异:</u></i></b>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差异,我们和父母之间注定有很多不一致。家庭治疗学家萨提亚认为:相同使人联结,差异使人成长。当你带着开放的心态,不带评判地倾听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其值得学习的资源。当我们理解,接受差异,与父母间的爱就会流动起来。</h3> <h3>  最后,在这个隔离期与父母难得有更多相处的时间,我们可以试着从更多视角理解这种关系,并从中汲取爱的力量!</h3> <h3>文案参考:中财心理</h3>